书城成功励志放下:快乐之道
28581000000048

第48章 深度与广度

现在的知识人,有的重视深度,有的重视广度,有的重视高度。例如现在有些博士基础不厚实,广度也不够,只专志于自己所修的一门学问,所以有人批评曰:这是蔓藤博士。

有的读书人知识丰富,好像百家皆通,但是每一门学问都很稀松,有人评曰:这是跨桥博士。

有的知识人,他重在基础,好像百丈高楼,他的基础既深且广,地震台风,都不受影响,这一种深研博士,就如“为学要如金字塔,要能广大要能高”,才是实至名归的博士。

做人,有的人很肤浅,只有广度,没有深度,从他的言谈之间,就晓得他对问题没有深入,只略懂皮毛。有的人并不求速成,而在基础上再三地深究,如同一栋三十层楼的建筑,打个地基、做个水土保持需要二三年,但是地上三十层楼却只要一年半载就可以完工。可见深度很难,高度和广度比较容易。

现在的知识人,当开始做学问的时候,就应该为自己订下目标,我是走深研之道呢?还是走广博之路呢?深研有深研的价值,广博有广博的用途,怕只怕“蔓藤博士”,既不高,又不广,也不深,那就一无可取了。

每个知识人的道路,摆在眼前的,一是深研,二是广博,三是高度的路。其实“方便有多门,归源无二路”,最好你要能深、能高、能广。有的人能深不能宽,就如一口井,只能坐井观天,没有广度。如果只有广度而没有高度,则如一棵枝叶只能横向发展的树,也不能成为参天古树。

有的人能高不能低,当他爬到尖端,发现基础不稳,一阵小小的风云变幻,就把他打倒了,所谓高处不胜寒,也不足取也。

其实,一个人纵使能力再大,也不可能只手撑天,所谓“独木难成林”。人生最好是集体创作,就如瞎子、跛子、聋子,三个人必须通力合作,才能从一栋失火的房子里顺利逃生。所以今天的学子,没有谁大、谁小,都要倡导集体创作。你看,现在的诺贝尔奖,不也是二人、三人合得一个奖吗?可见为学之道,已经走向全方位的研究,而不再是一枝独秀的时代了。

经云:深入浅出。岂但要深入浅出,还要高低平衡。佛陀说观机逗教,应病与药,当深则深,当浅则浅,所谓“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所以今日佛子为学做人,要能深、能广、能高、能低,深度与广度,皆能具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