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课程设置即教学计划,是课程总体规则。它依据一定的培养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确定学科门类及活动,确定教学时数,编排学年及学期顺序,形成合理的课程体系。课程改革一直是西方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研究始终是西方教育理论的中心论题。课程研究与教学研究同样重要,课程论侧重研究教学什么,教学论侧重研究如何教学。
英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
英国的中央政府和地方当局都分别拥有相应的教育行政领导权,属中央与地方合作制。因此,就课程开发来说,中央与地方分别承担着各自的责任和义务。
(一)二战前中小学课程结构的嬗变。自1870年《初等教育法》颁布至二战前,英国的初等教育逐渐形成了较完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义务教育体制。这种体制一方面保障了大部分儿童拥有了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但受教育的儿童却并未真正获得个体的全面发展。究其原因则主要是英国的初等教育课程仍然与工业革命前相比并未获得较大的发展,即课程依旧是古老的读、写、算,尽管诸如语法、历史、地理和缝纫等课程也曾一度出现,但所占比重甚微。另外,作为学校教育双轨制发祥地之一的英国在二战前仍未形成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的有效衔接,中学每年以考试的方式(11岁考试)仅向小学毕业生提供25%的免费入学名额,对于家境贫寒的绝大多数小学毕业生来说,只能通过这种严格的考试方可获得接受中等教育的机会。而11岁考试的科目仅限于算术和书面英语,这样在应试的驱动下,小学的课程结构长期表现为算术、英语等基础课程所占比重过大,其他课程则被缩减到极小的程度,这种方式的“应试教育”使小学教学的内容的深度得到了加强,而其广度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1902年前,英国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中等国民教育制度。1902年《巴尔福法案》、1918 年《费舍法案》和1944年《巴特勒法案》(《中等教育法》)的相继颁布与实施,使英国真正确立了中等国民教育制度。在这一过程中,英国初步创立了一种公立中学——文法中学。这种学校的课程结构承袭了私立文法中学和公学的传统,即以语言(古典语和现代语)、数学和科学为主,其他课程相对较少,且课程目标指向于为升入大学做准备。
(二)二战后课程结构的调整。尽管进步主义教育思潮在本世纪初的美国已拥有了广泛的市场,但在英国的传播却延迟到二战以后。另外,1944年《巴特勒法案》将英国的中等教育学校体系分为技术中学、现代中学和文法中学三部分。以新的中等教育体制为依托,以进步主义为理念指导,战后初期英国的小学课程进行了结构的调整,以儿童为中心的经验课程被纳入到小学课程体系中来,学科课程的科目也得到了明显增加,如宗教、算术、历史、地理、自然、卫生、美术、音乐和体育等。这种儿童中心课程的确立与发展一直持续到八十年代末。在这一进程中,由于11岁考试仍然作为选拔或对儿童进行分类的依据和手段存在,因此,六十年代以前,英国小学教育的应试倾向依旧严重,表现在小学课程结构方面,算术和英语仍居主导地位,其他课程仅作为辅助性内容存在,并未真正发挥其培养儿童个性的作用。为了彻底根除11岁考试对初等教育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自20世纪60年代始,英国废除了这一有着悠久历史的考试制度,由此儿童中心课程得以全面确立。鉴于这种课程注重儿童的个性发展和经验的获得,因而经验课程、综合课程和非正规课程占据了主导地位。其中,综合课程一方面是表现为综合的学科,另一方面表现为主题活动;非正规课程是正规课程相对的概念,它以某种目标为依据,采取不固定的课程内容选择与编排的方式实施教学。据70年代的调查统计,英国约有70%的低年级(5~7岁)学生和50%的高年级(8~12岁)学生接受这种课程的教学。
1944年以国家法律形式确立下来的文法中学、技术中学和现代中学成为英国公立中等教育的主要形式。这三种学校的主要区别在于其教育目标的差异,而其差异又通过课程结构的差异具体表现出来。文法中学以为学生升入大学作准备为目标,开设英国语言和文学、现代外语、古典语、化学、物理、生物、宗教、体育、音乐、美术、木工或金工等,高年级的课程门类有所削减,但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选修课程。依据其教育目标,文法中学的课程结构表现为必修课所占比重大于选修课,学术课程大于职业课程,且古典语和现代外语课时量较大,科学课程地位突出且分科开设。现代中学以为学生将来的生活作准备为目标,实施普通教育,具有普遍性、实践性和职业性等特征,开设英语、数学、历史、地理、理科、体育、宗教、音乐、美术、家政等课程。其课程结构主要表现为:注重基础学科,尤其英语和数学地位突出:体育和职业课程所占比重较大,科学课程较小且大都不分科开设,现代外语较少或没有。技术中学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为教育目标,在低年级开设的课程与现代中学无大差异,但自第五年始,则将学生分为四科,分别提供四种课程,即理科课程、设计科课程、商科课程和人文科课程。显然,三类中学课程的差异将使学生自少年时代起就走向不同的人生道路,这对于尚未明显表现出个性倾向性和职业兴趣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不公平和不科学的。尽管英国随后建立的综合中学将这三类课程纳入其中,并试图以此消除三者的差异,但依据学生的能力进行分组并设置相应课程的做法仍不能实现其最终的意图。
鉴于全国课程条块分明和儿童中心主义倾向的极端化,进入20世纪80年代的英国终于进行了一次彻底性的改革,即颁布实施了《1988年教育改革法》。此次改革的中心内容之一是推行国家统一课程,减少和取消杂乱的地方课程,试图使学生的学习保持在相对一致的层面上,从而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尽管这次改革方案在推行中遇到了许多新的实际问题,人们对它的修正仍在进行中,但通过国家统一课程的推行使中小学都确立了稳定统一的课程体系。小学课程由宗教和国家课程组成,其中国家课程包括三门核心课程(数学、英语、科学)和六门基础课程(历史、地理、设计与技术、艺术、音乐、体育)。英国小学课程,重视自由平等观念。英国民族倾向保守,故其课程显示出传统的人文主义,对教学科目及教学时间,一向很少变动。其特点是:
(1)实行普通教育阶段的全国统一课程计划。小学统一开设英语、数学、科学3门核心课程,及历史、地理、技术、音乐、美术、体育6门基础课程,保证了课程的基础性、基本性、平衡性、宽广性及教学质量的整体水平。
(2)把宗教课列为小学的必修课。通过宗教课,不仅向学生灌输有关的价值观念和道德信仰,而且使学生获得有关良好行为的知识和习惯。
(3)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更加重视实施技术教育。“科学”是小学生必修的3门核心课程之一,“技术”是6门基础课程之一,学生要投入相当一部分时间学习。把科学课程与语文、数学课程并列,技术与历吏、地理等课程并列,提到同等位置。
(4)对于语文、历史、地理等科,规定的分量也比较重,内容较多。
(5)各种艺能学科,亦皆普遍地重视,而且每一种艺能学科都能做有系统、有效果的实施教学。
中学课程亦由宗教和国家课程组成,其中国家课程包括三门核心课程(数学、英语、科学)和七门基础课程(历史、地理、工 业、音乐、艺术、体育、现代外语)。此外,这次改革还规定国家课程和宗教是义务教育期间的必修科目,地方教育当局和学校可根据其实际情况开设相应的选修课程。就这十门国家课程的结构来说,英国咨询机构的设想是核心课程应占30%~40%的课时量,而教学条件较好的学校国家课程可占80%~90%的课时量,其余课时量分配给其他课程。以中学4~5年级各科所占课时量的比重为例,英语为10%、数学为10%、科学为10%~20%、技术为10%、现代外语为10%、历史地理为10%、美术音乐设计等为10%、体育为5%。
现代英国中学课程设置
英国中学的学制是3-2-2或3-2-3分期的,一般没有诸如中国的初中、高中那样明确的说法。在分期中,第一个3年大体上可以与中国的初中对应,第二个阶段的2年类似于中国高中的一、二年级。一般而言,第一阶段全部是必修课程,第二阶段则普遍开设选修课程,而且选修课程所占的比重较大,一般在50%以上。这使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倾向、条件和意愿在课程上进行适当的选择,以满足自我的需求。第三阶段就是2或3年的中学最后阶段,大致有三种情况:有的学校并不设置第三阶段,有的学校连续设置全部的三个阶段,也有的学校独立设置第三阶段。这个阶段一般称为“第六学级”(Sixth Form),具有大学预科的性质,是专门为准备升入高校的具有学术性倾向的学生而设置的。但是,随着高校招生的增加、学生的增多,为适应高一级学校和广大学生与家长的需求,在“第六学级”中也逐步开设了一些职业技术性课程,此举归根结底适应了社会对职业技术性人才的需求。总体而言,由于和升学深造紧密联系,因此,“第六学级”呈现非常典型的“个性化”色彩。
从英国中学设置的课程类目来看,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等是各类中学普遍开设的。如上所述,在文法中学、现代中学和技术中学,课程的设置又并不相同。“文法中学强调学术性课程,没有或基本上没有实用性和职业性课程;在自然科学和社会学方面都以分科开设的课程为主,如有的文法中学,自然科学只在第一年开设综合课,第二年即分为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在社会学方面则不开设综合课程,只有分科开设的历史、地理;同时,还开设拉丁文、希腊文等课程。”这种设置使得文法中学保持了传统,呈现出浓厚的传统色彩。综合中学则与之不同,通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体现了更多的现代性和实用性,开设了较多的实用职业性课程。它的“自然科学和社会学都以开设综合课程为主,一般从第一年到第三年都开设综合科学课程,在第四、五年才分科开设物理、化学、生物,并且是作为选修课程;社会学方面则开设综合性的人文课程,在高年级分为历史、地理,或作为必修课程,或作为选修课程。”
如上所述,英国中学课程的划时代改革开始于1988年。此前,虽然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但在学校管理层面上,英国课程是过分地方化、多样化的。“英国中小学校长具有决定学校课程(教学科目、教学时数、课程类型等)的权力。教科书由出版社自行编写、自由发行,学校和教师自由选择。”虽然课程的多样化和灵活性适应了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生的情况和要求,并且发挥了学生的个性,但其不利之处是削弱了学校的基础课程,导致学生片面发展,使得基础教育质量下降,学生能力相对不高,影响了英国政治、经济的发展。1988年7月,英国议会通过了政府提交的《教育改革法》,得到英国女王的批准,成为《1988年教育改革法》。该法规定从1989年起,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所有的公立学校实行5~16岁学生统一课程,即国家课程。而且该法还规定了国家课程的大纲、培养目标和内容范围。国家课程委员会(NCC)和学校考试与评价委员会(SEAC)相应成立,使得与课程相联系的考试制度相应建立。该法明确规定,在英格兰和威尔士的中小学都要开设三类课程,即核心课程、基础课程和附加课程,规定义务教育阶段(5~12岁)学生必修10门学科的全国统一课程,即“核心课程”3门(英语、数学、科学),基础课程7门(历史、地理、工艺学、艺术、音乐、体育、外语)。教育部还专门组织人员为10门课程制定了成绩目标,要求学生在初中毕业时参加“中等教育普通证书”考试。
英国的中学课程由原来的极不统一走向集中统一有着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对于提高英国中学的教育质量,保证每个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获得广泛而系统的基本知识技能,以及方便学生的转学和教育主管部门进行教育检查测量与评估,都具有重大意义。
与此同时,英国教育当局在课程设置方面,还大力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努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类课程。作为一个有着较长历史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有着较为强烈的等级观念,历来重文轻理、重理轻工,工科课程被看作是专为下层社会的子女开设的。因此职业技术教育在英国一直都发展较为缓慢,使得社会劳动力的素质受到了影响。为此,20多年来,英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职业技术教育改革计划,扭转人们的传统偏见和错误观念。在课程设置上旗帜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一是在普通综合中学增加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如在中学1~3年级开设了职业技术教育必修课——加工技术课和绘画课,4~5年级开设了各类选修课,如经济、建筑、工艺设计、电工、时装、家政、保健、文书等,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和爱好选修 1~2门”不仅如此,英国教育当局还大力开拓隐性课程,发挥社会性课程的影响,实行厂校合作,解决学生的实习问题。教育当局开展了“工业实习周”活动,在实习周中,学生走出教室,到工厂进行生产实习,扮演生产者的角色,实习结束后,由工厂和学校共同鉴定实习成绩。这一课程的开设对于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实际操作技能,获得就业前的心理准备都有较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