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六祖坛经讲话
28587000000021

第21章 定慧品(2)

有一首修行的秘诀说:“以定治于乱,以慧治无记,动静二相亡,对治功何用?”如果我们能够面对境界而“无念”的话,则念念归宗;如果我们遇缘而能“无心”的话,则心心契道。所以,“定慧等持,任运双修”,这是说明定与慧的关系,也是定、慧修行的要领。

三、如何“自悟修行”?

“自悟”,就是要自我要求、自我实践、自我觉悟。吃饭,可以由别人煮给我们吃;喝茶,可以由别人倒给我们喝;可是觉悟,一定要靠自己。所以禅宗平时都是教人要提起话头,要“参”、要“疑”、要“问”,所谓“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累积很多的“小悟”,便能成就“大悟”。

我们每天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没有一悟,就是没有一点进步。这个悟的意思是:我懂了,我知道了,我想通了,我找到了。这和禅宗的悟,是稍有相应的。

禅师们的悟境,是忘失身心,是泯灭人我,是与虚空合而为一,是超越三世而知一切。悟,就是找到自己的本来面目,本来面目就是我们的真心,我们的真心“竖穷三际,横遍十方”,等同虚空。古德说:“大事未明,如丧考妣;大事已明,如丧考妣。”因此,有的人在觉悟的刹那,痛哭流涕,千世万劫的辛苦,终于一下子认识了自己;但也有的人“悟”了以后,哈哈大笑,终于一下子得以摸到自己的鼻孔了。

我们平常称念的“观世音菩萨”,又名“观自在”;“观自在”就是观照自己在不在。平时如果我们没有“禅”的修养,很容易受外境迷惑,每天都是被人牵着鼻子走。如果能够“观自在”,就能“观境自在”——在境界里面自由自在;“观人自在”——人我相处很自在;“观事自在”——在一切事务尘劳里面皆能自在;“观我自在”——自己没有贪嗔痴,不计老病死,当然就很自在。

有信徒问沩山禅师:“什么是道?”

禅师回答:“无心是道。”

信徒说:“无心是道,我不会啊!”

“你去问会的人。”

“谁是会的人呢?”

“不是别人,就是你自己。”

所以,“求人不如求己”,我们在“迷”的生活里要觉悟,当然一定要靠自己。

禅宗的四祖道信禅师当初去参访僧璨禅师,求僧璨禅师为他开示解脱的法门。

僧璨禅师反问他:“谁束缚你了?”

道信想一想,说:“没有人束缚我。”

僧璨禅师道:“既然没有人束缚你,你又何必另求解脱的法门呢?”

可见得我们都是“自我束缚”,所谓“庸人自扰”。

如何“自我修行”?我提供四点意见:

1.自我观照,反求诸己:就是要做一个“观自在”,每天观照自己在不在;观照自己是否妄想纷飞,攀缘外境;观照自己是否能够把持自己;观照自己是否凡事都能反求诸己,宽以待人。如果能够如此自我观照,就是“自我修行”。

2.自我更新,不断净化:“禅”是很自然的,是非常活泼的;参禅学道,不能呆板,不能墨守成规,不能积非成是。所以要不断地更新,不断地净化,不断地升华,如此才能一天一天接近“悟”的境界。

3.自我离相,不计胜负:做人要把眼光放大,目标放远,不要在表相上、语言上、小事上斤斤计较。我们常常因为别人一句话就心里不安,因为别人一个动作,就弄得自己不自在;因为太执著,计较人我、得失、胜负,使我们天天陷溺于人我是非、成败得失的风波里,不得安宁。因此,我们要离一切相,离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不被迷惑,不计胜负,进而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所在。

4.自我实践,不向外求:有信徒问赵州禅师:“如何参禅才能觉悟?”赵州禅师站起来,很风趣地说:“我现在要去小便,没有时间回答你这个问题。”

禅师走了一段路之后,回过头来对信徒说:“你问我‘如何开悟’,这是多大的问题!你看!像小便这么一点小事,还得我自己去呢!”

赵州禅师的意思,就是告诉我们:各人吃饭各人饱,各人生死各人了。你要求觉悟,你要自己修行,靠别人是没有用的!我不能代替你“吃”,我吃饭,你也不能当“饱”。所以,“自我修行”这是我们每一个人必须重视的课题。

四、什么是“一行三昧”?

一行三昧,又名“一相三昧”、“一相庄严三摩地”,就是观法界平等相的“三昧”。修行“一行三昧”而证悟者,可以达到三种境界:

◆不生憎爱取舍之心。

◆穿衣吃饭当中,虽有动作,心却是如如不动。

◆能所双亡,真妄均除。

所谓“三昧”,就是正定的意思,也就是将善心住于一处而不妄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例如写字写得好,就有“写字的三昧”;说话说得得体,就有“说话的三昧”;处世圆融无碍,就有“处世的三昧”。甚至骂了人,还能令对方心生欢喜,这就是有“骂人三昧”。

因此,“三昧”的定义,亦即所言、所行、所作都能表现到最恰当、最相应、最究竟的程度,也就是:第一,凡事进入甚深境地者;第二,为人处事有最完美的表达者;第三,处世待人最圆融者,乃至生活中有禅的洒脱、幽默、看破者,都是三昧。

《摩诃止观》说,三昧有四种:

◆常坐三昧:以九十天为一期,专心一意坐禅,口中称念桌一尊佛的名号,心意集中一处,而观照真如法性。

◆常行三昧:又称“般舟三昧”,也是以九十天为一期。九十天之中不可盘坐,更不可以躺卧,只准许站立行走,每天二十四小时不停地绕室行走,不能休息。

◆半行半坐三昧:就是现在的“禅净双修”,可以打坐,也可以绕佛,又可以跑香。

◆非行非坐三昧:就是随自己的意思,在行、住、坐、卧之间,把心安住在“不动念”的境界。

其中,常坐三昧又叫“一行三昧”。“一行三昧”,就是在一切“处”、一切“时”、一切“行住坐卧”之间,常行“直心”;“一行三昧”就是修行的时候,能够“真心、直心、净心、不动心”;“一行三昧”就是“最上禅”,是如来的“清净禅”,当自己能够舍诸妄想、杂念,把“心”如实地会于一理,或是想一佛、观一佛,念念相续,不懈怠;在一念中,能够见到十方诸佛,见到法界无边的光明,得到“大辩才”、“大解脱”,那就叫做“一行三昧”了。

此外,又有所谓的“辩才三昧”、“无住三昧”、“无心三昧”、“无我三昧”、“欢喜三昧”、“游戏三昧”,甚至“睡眠三昧”等。“三昧”可以说就是我们的生活能够与“定慧”相应,能在生活里“不动心”,就是进入了“三昧”。

中国四大译经家之一的鸠摩罗什大师,幼年时,有一天随母亲到寺院去参拜,看到佛前一个铜铸的大磬,觉得很好玩,就把大磬当帽子一样戴到头上。一旁的母亲看到,对他说:“孩子!你怎么能把铜铸的大磬当帽子戴呢?”

鸠摩罗什说:“啊!这是铜的呀!”当下一念分别心起,顿感好重、好重!

所以,“无心”的时候,重的东西都会失去了重量,这就是“无心三昧”。“无心”,就是对外境没有分别,所谓“只要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假围绕”。

此外,还有“游戏三昧”,在佛教史上有许多参禅得道的禅师们,如济公活佛、金山活佛、飞锡禅师、普化禅师等,他们在世间种种的神通变化、游戏自在,说明他们的修行已经达到生死一如、物我双忘、运用自如的“游戏三昧”境界了。

如何修行才能成就“三昧”呢?天台的湛然大师说,有四种方法能生“三昧”:

◆三个月中,除了饮食便利外,不睡常坐。

◆三个月中,或弹指间,不生一念,不生我想、我执、我爱、我贪。

◆三个月中,经行不休息,如修“般舟三昧”。

◆三个月中,说法而不求利养。

假如能够依照上述这四种方法修行,自能达到人我双忘、物我一体的“三昧”定境。

五、什么是“障道因缘”?

佛教主张“解行并重”,尤其重视“体证”,所以学佛必须要修行。

说到修行,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修行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魔考、一些障碍修行的因缘。根据《六祖坛经》记载,障道因缘有三:口说不行、心行歪曲、于法执著。

另外,以现实社会而言,富贵、美貌、年轻等,都是障碍学佛的因缘。然而在障道因缘中最主要的是“心”,我们的心为什么会形成障道的因缘,有如下十二点:

1.心门不开:我们的“心”好像一扇大门,门不开,外面的人选不来。如果“心门”不开,凡事排拒,则“真理”、“智慧”的法水就无法流进心中。所以心门不开是学佛的障道因缘。

2.心结不解:心里的结,往往来自猜疑、嫉妒以及对人我是非“执著”不舍,因此产生心结,成为障道因缘。

3.心担不放:心里的“负担”,如金钱名利、恩怨情仇、家庭事业等放不下,因此产生烦恼,自然成为障道因缘。

4.心妄不除:经云“妄念不起处处安”;相反的,妄想、杂念不除,不但无法心安自在,更是障碍佛道的因缘。

5.心忧不喜:世间最珍贵的财富就是欢喜,一个人如果每天心里忧愁、烦闷,心里没有法喜,如何领略微妙的佛法,因此“心忧不喜”也是“障道因缘”。

6.心暗不明:一个没有般若智慧的人,无法点亮自己的心灯,每天生活在“黑暗”里,自然难以见道。

7.心狭不宽:心量狭小,不能包容、忍受别人的优缺点,也是“障道因缘”。例如“同行相嫉”、“见不得别人好”等,都是障道的因缘。

8.心恶不善:七佛通偈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一个心里充满恶念的人,自然无法与佛道相应。

9.心邪不正:学佛首要皈依三宝、相信因果。一个人如果心中充满邪知邪见,例如“不信三宝”、“不信因果”,这也是障道的因缘。

10.心贪不舍:一个人如果天天贪图别人给我,自己完全不肯喜舍布施,这与佛教的六度、四无量。等教义是背道而驰的,自然无法契入佛道。

11.心迷不信:心里迷惑,不求觉悟,完全与真理“绝缘”,如何能够悟道?

12.心有不空:《华严经》云:“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一个人如果自满、执著、成见不空,正如一个已装满茶水的杯子,再好的法水也流不进心里。因此,心要“空”,才能悟道,才能认识佛境界。

什么是“障道的因缘”?“三毒”、“五欲”、“六尘”,也就是世间的“金钱”、“感情”、“人事”、“观念”、“无明”等,都是障道的因缘。当初我们建设佛光山,立意就是希望借助佛法来净化社会、净化人心,希望到佛光山朝山拜佛的人,都可以受到佛法的熏陶净化。但是,偏偏有的人心里不能和佛光山建设的主旨相应,他只看到外观建筑,不但无法生起清净心、欢喜心,反而心生排拒,口出毁谤。所以,他虽然到了佛光山,实际上他根本没有到佛光山,这就是“障道因缘”。参禅学道的人,对“真理”、“佛法”,要能接受,我们要把“心门”打开,要解开“心结”,放下“心担”,那么,佛法才能进入我们的心中。

在《定慧品》里,六祖大师一再指导我们各种修行的方法,所谓“修行”,就是要“修心”;所谓“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一切都根源于我们的“心”,如果我们“心正”、“心净”,则一切皆“正”,一切皆“净”。所以说“正人说邪法,邪法也成正;邪人说正法,正法也成邪”。“正”、“邪”只在于“心”的一念之间。

六、如何“看心观静”?

《楞伽经》云:“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一切万法的生起和还灭,都是因为“心生”、“心灭”而有。《佛遗教经》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只要我们把“心”安住一处,必能所作皆办,无功不克。《维摩经》也说:“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国土净。”你想要往生“净土”吗?先要清净自心,心不清净,净土不生;心清净,则国土清净。

《华严经》形容“心如工画师,能画种种物”。我们的心好像一个“画家”,可以画山水,画花鸟,画人物,“天堂地狱”可以说都是由我们的心所造,所以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心是顿悟入道的要门,然而平常我们看山,看水,看花,看草,看人,看事,看尽男男女女,看尽人间万象,却很少人“看心”。心的形象、住处到底如何呢?

“心”,非青非黄,非赤非白,非短非长;“心”,不去不来,不垢不净,不生不灭。“心”,不住善恶,不住有无,不住内外;心,不住中间,不住高下,不住大小。因为“善恶”、“有无”、“大小”都是“对待法”,“真心”是“绝对”的。

所以,有四句话说明修行人智愚、圣凡的不同:

1.圣人求心不求佛:偈云:“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因此,圣人只求“自净其心”,不向佛求。

2.凡人求佛不求心:凡夫天天求佛拜神,向神明求平安,求财富,求顺利,却不知道反求自己的心,不知道自己的心才是无尽的宝藏。

3.智人调心不调身:有智慧的人,懂得调伏自己的“心”,远比追求身体健康、长命百岁重要,因为心是万法之本,所以平时要以戒来对治贪心、以定来对治嗔心、以慧来对治痴心。

4.愚人调身不调心:愚痴的人往往只注重身体的保健,却不懂得要“调心”、“观心”。

唐朝的古灵禅师在百丈禅师座下悟道。悟道后的古灵禅师感念剃度恩师的引导,决定回到仍未见道的师父身旁。

有一天,年老的师父在洗澡,古灵禅师替他擦背。就在擦背的时候,古灵禅师忽然拍拍师父的背说:“好一座佛堂!可惜有佛不灵。”

师父听后,回头看了一眼,禅师赶紧把握机缘又说:“佛虽不圣,还会放光哩!”无奈师父还是不开悟。

又有一天,师父在窗下读经,忽然有一只苍蝇在窗子上撞呀撞,想要出去,却出不了。古灵禅师灵机一动,就一语双关地说:“世间如许广阔,你却不肯去,只在这个窗子上撞,未免太愚痴了吧!”于是作了一首诗偈说:

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

千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意思是说,“禅”是要用心去觉悟,师父你天天看经、看经,在经书上哪里找得到“禅”,找得到“觉悟”呢?

师父看到这个参学回来的弟子,言语怪异,行径奇特,于是问他是什么道理。古灵禅师便把他悟道的事告诉师父,师父感动之余,于是请他上台说法。禅师升座,便说道:

心性无染,本自圆成;

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就这样,师父懂得“看心观静”,也就觉悟了。

所以,参禅先要“看心”,“禅”就是“心”。一般人以为参禅一定要打坐,要眼观鼻,鼻观心,这样才叫打坐,才叫参禅。但是,六祖大师说:“道由心悟,岂在坐也!”参禅求道,主要在觉悟真心本性,能够把握这一点,才能进入禅的世界。

七、何谓“顿渐利钝”?

经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佛陀所说法,本无顿渐,但因众生根机有利钝,因此佛陀不得不敷设八万四千法门,用以观机逗教,普度众生。

说到“顿渐利钝”,所谓“顿”,就是没有“时间”、没有“过程”,是一种“突然”的、“迅速”的、“直接”的,好像石火电光,是在刹那之间立刻转“迷”为“悟”的顿超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