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世家
李清照出生在书香世家,他的父亲是一个典型的学者,母亲知书能文,李清照出世后,母亲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对李清照的教育上。
李清照天资聪颖,认字很快,习字之余,母亲常常给她讲一些古书上的事情,她听得津津有味,还常常刨根问底,不弄明白绝不罢休。
李清照的父亲与当时第一流的文学家往来甚密,如黄庭坚、秦观等。当她随着母亲来到京城找父亲时,听到这些文学家谈古论今,吟诗作文,神往不已。
李清照的出色诗文经常被父亲拿给朋友们看,大家非常赞叹,以后再谈论的时候,便常把李清照叫来。在大家的赞扬和鼓励下,李清照对文学创作的兴趣更加浓厚,写作也更勤奋了。
夫妻共撰《金石录》
那个时代的婚姻不能自主,像这样一位才情俱佳的女子要能通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找到一位如意郎君实非易事。也许是上天的怜悯,竟然为李清照安排了一段美满的姻缘。李清照的如意郎君就是太学生、丞相赵挺之子赵明诚。李清照18岁时,在汴京与他结婚。她与赵明诚,是封建婚姻制度下最幸福的一对,他们伉俪庸深,琴瑟和谐,彼此都懂得欣赏对方,理解对方,支持对方,两人情趣相投,常投诗报词,恩爱非常。
她的丈夫赵明诚也是个官家子弟,夫妻俩志同道合,除都能诗善文外,还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收藏金石(古代铜器和石碑上镌刻的文字书画)。这些文物既是我国古代的精湛艺术,又保存着丰富的历史材料。赵明诚在幼年拜读了欧阳修的《集古蜀录》,感触颇深。成年后,他感到《集古录》尚不完备,编撰体例不合理,就决心穷其一生去搜集,写一部完备的《金石录》。
那时候,赵明诚还在京城太学里读书。赵、李两家虽然都担任不小的官职,但不是富豪人家,没有多余的钱让他们购买文物。这并不影响他们对金石的追求。每逢初一月半,赵明诚便请假回家,拿些衣服到当铺里去押半吊钱,然后到大相国寺去。
大相国寺是东京最大的佛寺,那里经常举行庙会,在庙会上,摆满了各种商品,也有出售书籍、古玩和碑帖字画的。赵明诚在那里,看到中意的碑文字画,就买下来。李清照自幼饱读诗书,完全理解丈夫的抱负,赵明诚每当回到家里,便和李清照一起细细整理、欣赏。夫妻俩把这件事当做他们生活上的最大乐趣。
过了两年,赵明诚当了官,他把所得的官俸几乎全花在购买金石图书上,他的父亲有一些亲戚朋友在朝廷的藏书阁里工作,那里有许多外面没有流传的古书刻本,赵明诚通过这些亲友,于方百计把它们借来摹写。这样日积月累,他们家收藏的金石书画越来越多。李清照建立了书库大橱,编好目录,发现有一点污损,一定及时整理好。经过将近20年的努力,赵明诚终于完成了这部记载古代历史文物的著作——《金石录》。
夫妻情深
有时夫妻俩也谈论诗文。一天,赵明诚说道:“我就喜欢你那些‘惊起一滩鸥鹭’、‘夹衫乍著心情好’、‘梨花犹谢恐难禁一类句子,仿佛不经意为之,可是我苦苦寻思,却总也想不到,道不出。若刻意斧凿,反倒弄巧成拙。”李清照说道:“我幼年弄笔之初,常听父亲说:‘文不可苟作,诚不著焉,则不能工。且晋人能文者多矣,陶渊明《归去来辞》,字字如肝肺出,遂高步晋人之上,其诚著也。’”
光阴荏苒,在一个秋风萧瑟,桂子飘香的时节,赵明诚得到友人刘跋的书信,约他到泰山访古,李清照无法随他一起去泰山,就帮丈夫打点行囊,备下菜食,为丈夫饯行。席上李清照在一幅锦帕上写下了为赵明诚送别的一阕《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赵明诚读了此词,就把登泰山、访古碑的心思减去一半。后来,人虽离家愈来愈远,心却愈来愈近,身还未到泰山,心却早已在计算归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