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思想课堂-经济笔记
28648800000002

第2章 经济学与经济理论(2)

抑更有言者:吾国近年后起经济学者固众,大多倾向于应用方面,如致力于财政、金融、货币、银行、贸易、会计、与统计之学,取其与实务有关,堪为个人事业发展之助。其下焉者仅欲博一技之长,以为谋生工具,对于高深学理掉首不顾,甚至目为空洞不切实际,以至研究高深学问之大学,形同高等职业学校。此种功用主义之倾向,将使经济学之发展大受影响。近年大学理论师资缺乏,学理功课选者较少,经济学理书籍出版寥寥,理论之经济学发展,尚不能与应用经济学亦步亦趋。余作此言,非谓应用经济学不应研究,特谓理论经济学同样不能忽视,且在学术之意义上更关重要。甚愿博学之士,我行我素,继续作学理之探索。并愿后起学者,勿囿于功利观念,将目光放远,以共同创造中国经济学之新体系,为中国经济学开一新时代。余虽不敏,甚愿以此与国内经济学者共勉焉。

摘自夏炎德《中国近三十年来经济学之进步》(1948年)《中国近百年经济思想》商务印书馆1948年8月版第188页

(第二节)商品经济理论

商品生产之后必须流通,货币成立以后于是商品流通得以顺利进行。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随伴着社会的变迁发展,益形扩张起来,逐步以更大的规模向前进行。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一切社会主要的在乎经营自给自足经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在经济上尚未占主要的地位,因而由商品的生产与交换成立的经济关系,在社会的基础上,也只演次要从属的角色。

等到资本主义社会成立,商品生产得到异常巨大的发展,商品交换也同时得到非常的进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关系,成为最简单、最普通、最基础、最日常、最大量的关系,形成社会的基础。同时,这时的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以前的商品生产不同,并不是单纯的商品生产,生产者所有生产手段时代的产物,而是更带复杂性的资本家的商品生产,换言之,即售卖唯一商品劳动力的所有者与购买劳动为营利而利用的生产手段所有者所结成的资本家的生产关系下的商品生产。

摘自王学文《商品运动与价值法则》(1929年)《王学文经济学文选》经济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10页

在商品生产社会里面,生产者的劳动生产物互相交换的时候,由私有物转形为社会物,其物品生产所费的劳动之具体性消灭,统一为社会的劳动之等质物的,是各种劳动生产物当作商品全面的让与的结果,完全是社会的过程的产物,其间并没有自然的作用。关于这一点,我们有切实认识的必要。

摘自王学文《商品运动与价值法则》(1929年)《王学文经济学文选》经济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115页

资本家的生产关系可以说是资本家与劳动者为生产商品而结成的关系。由这看来,商品是资本家的生产关系结合的媒介。商品生产形成资本家的生产的内容。商品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是普通日常大量存在的东西,我们时常可以看见。

例如: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财富都表现为商品的形态,所谓生产是生产商品;商品生产之后必须交换,所谓交换也是交换商品;交换之后同时归于分配,所谓分配也是分配商品;分配之后归于消费,所谓消费也是以前曾取商品形态的物品消费。经济行为的开始以至于终结,即自生产以至于消费,都是以商品为中心而进行。同时,商品生产的开始必须一定物质的手段,这种物质的手段在资本主义社会也由购买而来,交换或分配时所必要的交通手段,也是曾取过商品的形态。

摘自王学文《商品运动与价值法则》(1929年)《王学文经济学文选》经济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07—108页

一般而论,商品生产是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携手并进;不过中国是个半殖民地国家,这里商品生产的发展主要是由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所促成。因此商品生产尽管发展,伴随着的不是资本主义的经营,而是千万小农的无望的挣扎。离开了生产过程来谈交换(商品生产),和离开了生产过程来谈分配(封建剥削)同是要不得的研究方法。

摘自薛暮桥《怎样研究中国农村经济》(1934年10月)《薛暮桥学术精华》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8年6月第1版第41—42页

所以在中国农村,我们可以看到性质不同的两种商品生产;第一是地主资本家的商品生产。……但就全国范围而论,这种商品生产还只占了很小的比重。第二是贫农们的商品生产。这种商品小生产者,在中国农村中间占有更显著的地位。若干学者因为这种商品生产大多已受商业资本,甚至于受帝国主义者的支配,就说这是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但是,我们以为,资本是否支配这些商品生产是一个问题,这些商品生产是否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又是一个问题。中国大多数农民,虽然已经变成商业资本支配下的商品小生产者;中国农民们的血汗,虽然有一部分变成商业资本和帝国主义者的超额利润,但这种生产,决不能够完全把它当做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

摘自薛暮桥《农产商品化和农村市场》1934年12月1日《〈中国农村〉论文选》(下)人民出版社1983年11月第1版第514页

在地方自足自给经济时代,农民所收获的农产,以自用为主,即有交换,也无非是以有余易不足的单纯关系。

摘自冯和法《中国农产物的原始市场》(1934年12月)《中国农村》第1卷第3期1934年12月出版

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促进了这种发展。外国资本主义对于中国的社会经济起了很大的分解作用,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破坏了城市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又一方面,则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这些情形,不仅对中国封建经济的基础起了解体的作用,同时又给中国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造成了某些客观的条件和可能。因为自然经济的破坏,给资本主义造成了商品的市场,而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又给资本主义造成了劳动力的市场。

摘自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年12月)《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589—590页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业品。地主和贵族对于从农民剥削来的地租,也主要地是自己享用,而不是用于交换。那时虽然交换的发展,但是在整个经济中不起决定的作用。

摘自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年12月)《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586—587页

但是我们要知道,在高度发展的商品经济之下,财富的生产采取商品生产的形式,交换、分配与消费也都是与商品运动不能分离的。商品运动成为经济运动的核心,商品成为运动的主角。货币运动是以商品运动为基础,其他如金融等现象也都是根本地因商品运动而引起来的。就是基本地有了商品运动,才能有货币和其他经济现象的发生。虽然金融等现象对于商品流通或有促进或有阻碍的作用,但金融等现象并不是根本的东西。

因此,我们研究资本主义经济,一面要注意生产关系、交换关系,同时要注意这运动核心财富细胞的商品。商品和其生产关系、交换关系是分不开的。因此,我们研究的出发点既是生产关系、交换关系,当然也不能离开商品,也要以商品为我们研究的出发点。

摘自王学文《政治经济学方法》(1939年)《王学文经济学文选》经济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75页

自古代至中世纪初期,人类生活简单朴质,即中世纪庄园经济,也仍在孤立的自给自足状态之下,人类日常简单的经济生活上诸问题,不能刺激经济思想有剧速的发达,也不能提供诸科学研究的前提。至庄园经济开始崩溃的末期,自然经济渐向交换经济转化,人类经济生活的方式,开始扩大起来了:日常生活的现象和关系日渐复杂化,经济生活上提出了更多的新问题,也强烈地引起重新解释的自然兴趣。

摘自王亚南《经济学与哲学》(1942年)《王亚南文集》福建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68页

一个社会的生产物,它被生产出来,不是为了供生产者自己消费,而是为了把它贩卖,他贩卖的目的,可以是为了换回他所需要的别人的生产物,也可以是为了取得较大于他生产所费的货币额,无论其目的何在,他的生产物转了一个手,被投到流通界去,即使其物理的性质依旧,其社会的性质却改变了,它已不是当作生产物看,而是当作商品看了。女子拜见了公婆,取得了少妇的资格,便不再是少女了。

摘自王亚南《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1946年)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版第56页

同是被投在流通界的生产物,同是商品,可因它被投到流通界去的目的或动机不同,在其生产过程中,具有不同的条件,采取了不同的姿态,被附有不同的社会性质。

摘自王亚南《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1946年)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版第57页

小商品生产显然是两重性的。在私有的形式上,它是资本主义的萌芽;在以自己的工具和自己的劳力来从事生产的形式上,它又具有反资本主义的性质。小商品生产如在前一意义上,被视为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则中国现代经济(至少就晚近数十年说)中的资本主义部分,就确能占一个大的比重,但无奈小商品生产在后一个意义上,一直都与封建的地方的自给的成分结合着;又加成就资本主义发展的许多历史条件(如资本积累统一市场等等)的缺如,即使小商品生产不绝的破坏,却又不绝的变形的再生,至少是不曾因此就更能造出资本主义的经济成分来。

摘自王亚南《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1946年)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版第58页

商品与价值的这种内在的不可分的密切关联,一直在保持着。商品的单纯价值形态,同时即是劳动生产物之单纯的商品形态,商品形态的发展,与价值形态的发展是一致的。

摘自王亚南《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1946年)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版第66页

商业使生产物成为商品,而不是商品运动形成商业。这就是说:“广搜各地物产,统办环球制品”的买办性商业,发挥了极大的贩运业的机能:它强制地逼着旧式的农工合体经济组织解体,促使工农业分工化,专业化,结局,一切产业上的分工和交换关系的促进,就像是在执行商业资本(国际的和国粹的)的命令和强求。这事实,不但说明生产不能把流通吸收进来,作为它的一个因素,且反而像是流通在御用生产,并且把生产制约在便于它行使支配的限度了。

摘自王亚南《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1946年)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版第72页

在商业上,原是以“贱买贵卖”为支配法则。商人只懂得一种哲学,即欺骗哲学。在商业受着产业的制约的限内,即在流通过程被当作生产的一个因素的限内,那种法则的运用,那种哲学的发挥,是受到了限制的。但在相反的情形下,商业上并没有何等等价的关系存在,没有明确的价值规律存在。那里所有的价值概念,仅是由于被买被卖的诸商品,都是价值,都是社会劳动的体现。

摘自王亚南《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1946年)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版第76页

从资本主义的历史来说,商业资本亦曾起着极大的作用,它破坏了从前的自然经济,推广了商品生产。纵然那时的商业是以破坏价值法则为前提,它与抢劫有许多共同点,而且往往与劫掠联系在一起,但它却是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之一。

摘自镜升《战时商业资本的分析》(1944年)《中国经济的现状与对策》峨嵋出版社发行1944年版第34页

在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为纯粹之封建经济社会,其国民经济基础,乃以小农业及家内工业结合而成。农村经济,为自足自给经济单位,农民用手工种田,手工纺织,在此种自然经济环境中,农业占重要地位。但自然经济,非谓绝无商品市场存在,而劳动生产物之变为商品,仅为附属作用而已。

摘自骆清华《五十年来之中国经济》(1947年)《五十年来之中国经济》(中国通商银行创立五十周年纪念册)中国通商银行编第225页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经济原理

马克思是一个大经济学者,他的学说代表社会主义的经济学和斯密亚丹代表个人主义的经济学一样,在这一点无论赞成马克思或是反对者都应该一致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