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目标型家庭
28663500000011

第11章 古今中外的目标型家庭有何不同(2)

中国父母非常懂得“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是在教育自己并检查自己的人格”,父母要把自己的好品质灌输到孩子身上,就必须严格地遵守自己的内心信仰。强大的行为力量在孩子的道德观念形成期起着“润物细无声”的效力。

应该说,美国父母教给孩子的是开门的钥匙。美国教育界基本上有一种共识,那就是父母、教师不应给孩子灌输某种既定的规范,每个人都可以根据各自的价值观去选择,教育的重要职能在于引导他们怎样进行选择,“交给他们开门的钥匙比带他们进入房间更为合适”。父母在给予选择自由的同时,对选择的后果提供证据,他们特别重视提供择友、订婚、结婚这类选择的后果。希望孩子不完全凭第一印象或直觉办事。父母鼓励孩子“付诸行动”“去做”“去试试”,像中国父母鼓励孩子多思考一样频繁,坚信实践能缩短认知与行为的距离。父母永远静然地站在孩子身后,给予信心,强调对待孩子应“用你的眼睛去观察”。无论何时,父母的双眼总是反映出:我理解你并且爱你。

古代家庭怎样产生和谐

中国古代就已重视‘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这一理念,家庭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所以有‘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一说。这里的‘齐家’就是构建一个和谐的家庭,且‘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一个人如果不能‘齐家’,又何以能‘治国’‘平天下’?可见齐家的重要性。古代家庭的目标是‘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事宗庙是关乎社稷的大事,是家庭作为细胞的社会功能。‘继后世’是繁延后代,延续家族,生生不息。这是婚姻作为自然的生理功能。

要构建一个和谐的家庭,实现‘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的目标,家庭‘合二姓之好’,婚姻讲究一个‘门当户对’,强调双方家庭经济文化背景的协调,缩小双方的差距,减少了家庭因夫妻双各自的家庭背景差异而产生冲突的可能性。为家庭的和谐奠定经济和文化的基础。所谓‘人各有藕,色类需同’‘良贱乏殊,何宜配合?’无不体现了婚姻对于家族乃至社会的意义,目标一致的家庭维护的也是一种宗族利益和各阶层间相对稳定的秩序。而国家法律加以直接规定更体现了它的重要性。

古代的离婚率低,是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那就是女子婚前从父,婚后从夫。女人一生中除了父亲和丈夫很少见过别的男人,也不允许。一个女人的闺房或者叫后室,不是谁都可以进。虽然婚姻是“父母之名,媒妁之言”,虽然女子“婚前从父,婚后从夫”是古代社会桎梏女性的男权思想,为当今社会不可取,但在古代却为家庭和谐,实现家庭“事宗庙,继后世”的目标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古代婚姻不能自主,像李清照这样才情俱佳的女子也不例外,要通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找到如意郎君。李清照的如意郎君就是太学生、丞相赵挺之子赵明诚。赵明诚性情淡泊,屏居乡里后,更加潜心于金石书画的搜求研究,家中原有的一点积蓄,除了衣食所需之外,几乎全用于搜求书画古器。前几年赵明诚刚出仕时,就对李清照说过:“宁愿饭蔬衣简,亦当穷遇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李清照深深理解丈夫的志趣,把他这种爱好,比作杜预的“左传”癖和王维的“书画”癖。李清照千方百计节衣缩食,自己以荆钗布裙,代替了明珠翠羽。尽管生活过得很清苦,但是他们夫妇每得一罕见之物便共同校勘、鉴赏,其乐融融。她与赵明诚,是封建婚姻制度下最幸福的一对,他们伉俪情深,琴瑟和谐,常投诗报词,恩爱非常。李清照一张福的志趣为自己的旨趣,两人都懂得欣赏对方,理解对方,支持对方,这样有着共同目标、共同情趣的家庭怎能不和谐,夫妻怎能不恩爱。同样三纲五常中的‘夫为妻纲’,虽然有‘重男轻女,男尊女卑’夫权思想,历史发展阶段的现实和局限,必须用历史的观点来看待。家庭以夫为主的一个中心,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对构建家庭的稳定和和谐,起到了结构性的作用,丈夫的目标既是妻妾的目标也是子女的目标,家庭中目标一致怎么能不和谐。我们还是要实事求是地尊重历史。今天我们仍然要重视家庭一个中心的作用,这个中心当然是以家庭共同奋斗的目标为核心。我们也看到许多‘中国式的贤妻良母’,她们仍然‘以夫为纲’,这种‘贤妻良母’式的家庭和谐也是有目共睹的。

在夫妻二人的关系中,强调‘床上夫妻床下客’。古人是重视夫妻床上性和谐的,并认为性和谐是感情和谐的基础,从而也是家庭和谐的基础。日常生活则要‘相敬如宾’,即所谓的‘床下客’。‘上下有别’‘长幼有序’,‘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有章可寻的。男主外,女主内,‘内外有别’,强调了性别差异的分工协作。

道德层面上提倡‘首孝悌,次见闻’,可见孝顺父母,敬重兄姊,友爱弟妹是摆在第一位的。‘不淫、不盗、不乱、不多言,’‘贱娶富不去,不背德,’‘有所受无所归不去,不忘恩’,凡此种种都是从道德规范来构建家庭和谐。

当然,我们也要批判剔除封建礼教糟粕,‘夫死守节’‘以身殉夫’‘从一而终’‘贞洁烈女’等等,以为历史所唾弃。

“门当户对”讲和谐

“门当户对”是一个很有争议的古老话题,反对者认为那是世俗的产物,本质上是一种权衡、一种交易,有辱爱情的纯粹;赞成者认为,人们是生活在现实之中的,现实要求人们各种条件有必要旗鼓相当,门当户对其实是婚姻幸福的一种保证。因为男女两种性别之间本身也存在很大不同,观察和处理事情的方式很不一样。从这个角度来看,“门当户对”无疑是有利于婚姻生活和谐的。“门当户对”意味着家庭成员的人生目标、价值取向差异不大。大到对事业的选择、孩子的教育,两个人的价值观、行为方式、语言和习惯如果相似,小到吃饭口味、起居习惯,相处起来比较融洽。而价值观、行为习惯的培养,要依赖于家庭教育与成长经历。其实古人讲究得有道理,同样的家庭环境,同样的社会地位,造就的人至少会具有更多的相通性。贫穷有贫穷的道德理论,富贵有富贵的生活轨迹。庸俗有庸俗的交往手段,高雅有高雅的生活情趣。即使贫穷的人后来变得富贵了,或者富贵的人后来变得贫穷了,在根子里,一种看不见的影响不断地在心灵上烙上痕迹贫穷农民的女儿嫁给了亿万富翁的儿子,大城市的成功人士娶了深山老林里的小女子,他们未必不幸福,但是,他们在文化和思维以及生活方式的磨合过程中,未必不辛苦。

爱情可以不讲门当户对,但婚姻不同。有位女士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从小我生活在优越的环境里,我不知道穷人家的孩子是不是都很敏感。在我们恋爱的时候妈妈曾经告诫我: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以后会有很大的麻烦,但我没听,因为他对我太好了。抛开家庭不说,他的自身条件也不错:1米8的个子,身材线条分明,长得也帅。我妈妈挺喜欢他,把他当亲生儿子一样看待,什么都给他买,只要我有的,我妈都会给他买一份,大到花钱让我们去旅游,小到他穿的贴身衣物。而这些,他的父母是从来不会为他做的,不管有没有钱。我不知道一个人在接受别人的赠与时是什么样的感觉,也不知道“赠与”对别人来说是不是一种伤害。我没想过。可是他的父母经常在他穿着我妈给他买的新衣服的时候对他冷嘲热讽,说他看不起自己的家,贪图我家的富贵,把自己的儿子贬损得无地自容。他们甚至连他在我家吃饭也说成是他贪图我家的饭好吃,这样一来,我老公身上就背了很大的压力。我们结婚的房子是我家买的,包括装修到操办婚礼都是由我们家包揽了。现在想起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也给他带来了压力。我总是不能够理解,他找到我这样的人家还有什么遗憾的,为什么总是在那里自卑呢?如果说男人很在乎自己是不是依靠着女人生活,那在婚后好好对我,为我打拼不是一样的吗?但他不这么想,他总是感觉很自卑,在我家人面前矮了几分。究其根源就是“门不当户不对”衍生下得观念差异。谈起婚姻要不要“门当户对”,济南经济广播电台首席主持人含笑斩钉截铁地说:“现在的婚姻越来越需要门当户对了!”她认为,只有在价值观念单一的年代,才有可能忽略门当户对的重要性。而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人们的价值取向越来越多元化,如果婚姻中两人的家庭背景、社会地位的差距过大,很难获得幸福美满的生活。“门当户对”不仅仅是要求双方的家庭条件不能相差太大,还包括两个人的个人能力也要般配。“如果一方走得太快,而另一方停滞不前,也只能令婚姻产生裂缝。”

但是“门当户对”不是家庭和谐的唯一因素,更多的时候它只是家庭和谐的一个可以选择的前提。“可以选择”是指如果相爱的人不愿意放弃爱情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达到家庭和谐的目的。女作家剑霞就明确表示,只要有真爱,总会盛开出幸福的花朵。只要夫妻双方的人生观、世界观、爱情观不存在南辕北辙般的差别,那么坚持纯真的爱情就可以拥有幸福的婚姻。“假如没有爱情,就算门当户对也不能维持长久的婚姻。而双方能够付出对等的爱,就能弥补‘门不当户不对’的缺失。”她还以自己的婚姻生活为例,证明家庭中任何矛盾都可以用希望、爱、包容、共同的目标来化解。其实剑霞出生在书香门第,而丈夫则来自农村,与《新结婚时代》中的剧情相似,由于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的差异,她有时候也会因为婆婆的一些行为而向丈夫抱怨。但是,婆媳间的摩擦矛盾在夫妻间深厚的感情面前都能够迎刃而解。“人只要学会仰望就会幸福。”剑霞说,只要怀着积极的心态,就能冲破阻碍,得到幸福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