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青年职业见习计划”修改问题。据2004年2月26日上海市劳动保障局透露,出于“学生还未毕业就进行职业见习会打乱正常教学秩序”的考虑,一直以探索“逆向而行”主体思路,优先解决高学历青年的就业问题为宗旨的“青年职业见习计划”将做出修改。新计划规定,应届大学毕业生需要拿到毕业证书,凭劳动手册才能申请青年职业见习培训,这意味着在校大学生将无缘“青年职业见习计划”。对此,不少专家都持保留意见,认为沪上高校要把见习计划从“校门外”引进“校门内”,而不是在“门外观望”。上海国际交流进修学院院长马根荣指出,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压力很大,如果把见习计划拖到毕业后再做,显然是滞后的。
(3)大学生就业状况总结
2006年7月16日,由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合作完成“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结果公布,该调查涉及的样本包括全国近百所高校的6000多名大学本科毕业生。
调查结果显示,截至5月底,2006届本科毕业生中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未签约的占49.81%,不想马上就业的占15.02%,而没有找到工作的比例为27.25%,而北京高校生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还没有签约的比例达到了60.37%。
调查结果显示,农学、管理学和工学的就业率排在前三位,分别为78.38%,58.02%和55.44%。而一直很热门的法学和医学专业,就业率只有37.85%和31.01%,属于后三位之列。
在薪酬预期上,有六成以上(66.10%)的大学生将月收入定位在1000~2000元,甚至还有1.58%的学生愿意“零工资”就业。而在调查中,77.3%的用人单位却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其中,在就业地区的选择方面,大学生“重东部,轻西部”、“重大城市,轻中小城市和农村”的想法仍没有得到明显改观。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讳言人际关系网络对于用人环境的影响,但此次调查显示,人际关系网络仍是大学生进入就业市场、寻找就业机会的理想途径。有41.61%的学生认为,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托熟人是最有效的求职途径。
报告中显示,有77.3%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存在期望值过高的情形,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行业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
接受问卷调查的大学生普遍认为,缺乏工作经验成为就业最大的门槛。有59.1%的用人单位认为当前大学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其中50%的用人单位明确提出,当前大学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制约了大学生就业。
调查结果显示,64.09%的大学生认为,在大学期间要更重视自身能力的全面培养和调整个人心态,而27.14%的大学生则以降低择业标准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方法。即使在经历了求职过程中的一些挫折后,也有高达76%的学生认为“找工作的过程是一次必要的人生历练,可以丰富人生经验并使自己更成熟”。
同时调查结果显示,七成企业不看重外语能力。在受访的44家企业中,只有四分之一的企业看重外语能力,而要求最多的是环境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这些都在60%左右。企业对毕业生自我表达能力和专业能力的要求,也都在50%左右。
(4)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反映出的问题与矛盾
首先,总量矛盾与结构矛盾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
总量:每年城镇劳动力供给2400万人,可安排约1000万,缺口1400万。
结构:行业、素质供求矛盾。
城乡:农村富余劳动力1.5亿人。
失业人员、新成长劳动力: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00万人(其中失业保险金领取者440万人);大学毕业生280万人。
从社会对就业岗位的需求角度看,1978~2002年的25年间,我国的就业弹性总体上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弱。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1%,平均可以增加200万个就业机会;进入90年代,经济每增长1%,却仅能提供约80万个就业机会。
根据有关预测,我国的经济增长率能够在20年内维持在8%左右的水平,这固然能够使我国经济进一步繁荣,但从近期的角度看,就业需求的增长极其缓慢,无法满足上述巨大的就业供给数量。
可见,毕业生就业形势仍然比较严峻,要转变就业观念,确立符合实际的就业期望。在就业指导中,需要强调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服务基层,切实转变就业观念,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到基层去,到艰苦地区去,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面向中小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以及服务行业,这些行业人才需求量很大。毕业生要充实各级各类教师队伍,到国外就学,就业,参加继续学习,鼓励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和自主创业。
2.重点城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
调查显示,随着高校招生数的增加,近几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呈紧缩趋势。2001年,全市55所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约为95%,而2002年就业率约为93%,2003年就业率约为90%,紧缩趋势明显。这一逐年吃紧的形势并非上海独有情况。从全国范围来看,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吃紧情况更加明显。调查显示,2001年全国高校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仅为70%,约34万人待业;2002年约有37万待业;2003年约有52万待业。这种就业的总体态势,一定程度上使作为人才会聚地之一的上海形势更为紧张。
就上海而言,2004年全市55所高校毕业生将首次超过10万人,其中,研究生1.5万人,本科生4.8万人,专科(含高职)生3.7万人。如果情况不出现太大变化,按照近几年公布就业率推算,2004年的就业率大致也维持在90%左右。这也就是说,将可能有1万名高校毕业生一毕业即待业。目前,上海高校毕业生的签约率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调查也显示,在被访毕业生当中,只有29%表示“有签约意向”,其中,4%表示“已经签约”。78%表示2004年的就业情况“不好”,其中,14%表示“非常不好”。不少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对此也表示出不同程度的担忧。
北京地区2007届高校毕业生将近20万人,其中研究生人数首次突破5万人,达到历史新高。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任占忠分析指出,研究生找工作的难度比前几年有所增加,在找工作的时候就不像过去那么抢了,本科生需求大致还是可以的,专科生这2年有明显的好转,但从总体上来讲,专科生就业难度比研究生和本科生要大些。
湖北省2007届高校本、专科毕业生总数约为27万人,若加上研究生3万多人,总数超过30万人,而2006年的30万毕业生中,仍有5万名待岗,他们也将加剧2007届毕业生的求职竞争。
南京地区2007年大学应届毕业生将达14万人。南京市已接收普通高校毕业生25695人,同比增加20%。其中清华、北大、复旦、同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著名高校硕士研究生2498人,本科毕业生14372人。非公企业吸纳毕业生就业人数达到19189人,比上年增加20%,占接收总数的75%。高层次毕业生就业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排名省内城市之首。
厦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最新调查摸底显示,2007年厦门预计新增20万个就业岗位,操作工、电子、服装和餐饮服务四大劳动密集型行业可能出现用工紧缺。据了解,去年厦门劳动力市场部分行业就已存在比较严重的缺工情况,缺工较多的工种有电子操作工、工厂一线普工、车工、餐饮业服务员、保安、营销人员、数控模具、软件技术人员等。为此,不少企业相应调高了工资水平,去年厦门劳动力市场平均工资已从2005年的700~1000元提高到1000~1200元,且不少企业开始改善各种福利待遇,提供吃住等方便。
广东省2007年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比今年至少增加5万人,可能突破27万。2006年广东省参加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有21万多人,其中研究生13130人,本科生69699人,专科生127589人。截至2006年10月31日,研究生就业率为89.82%,本科生就业率为91.11%,专科生为88.51%。广东省教育厅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昨日发布了2007年高校毕业生招聘会主要场次的具体安排,同时表示,根据全国的调查,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有效需求有限,仅占新增岗位的22%,高校毕业生总人数增加22%,而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却降低22%。“三个22%”,凸显出2006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而这种形势,还将影响到2007届毕业生的就业。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可能进一步加剧。东部地区需求增长有限,中西部虽有增长,但是吸引力依然不足。因此,可能出现更多中西部高校毕业生涌入广东,“争抢”有限增长的就业岗位的局面。
3.就业形势中的有利因素
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社会劳动力供给充足,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增长相对缓慢,就业机会的地区不平等性加剧等,都是就业中的不利因素,但是不能太过悲观,就业形势中并不是一点有利因素都没有。
党和国家根据不同的就业形势,每年都出台相应的就业政策和措施,为引导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社会对大学生就业也愈显关注,相对于千百万失去工作的农民工和下岗职工来说,大学生们享受到的就业关注和政策支持,在某种意义上堪称“超国民待遇”。
各地人才政策越来越利于毕业生就业,一方面严格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另一方面,取消了限制毕业生流动的政策。
毕业生就业市场已经形成规模并逐渐走向规范化。就业信息的传播方式逐渐形成了信息化、网络化的远程服务,而且也促进了毕业生就业市场向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管理模式转变。随着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立和完善,有关的规章制度也相继出台,这样大学生就业便有了法律依据和保障。
社会需求总体上仍属供不应求。相当一部分单位存在着人员老化、办事效率不高等问题,这种“假饱和”最终会被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所替代。由于各级各类单位都需要大学毕业生补充到利技管理干部队伍中去,因此中国目前并不应该存在大学生已经多得就不了业的问题。
我国经济发展整体表现出良好的态势。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已在实行转变,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加大科技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率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就需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优化从业人员的知识技能,改善经营管理,这就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就业空间。
随着各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愈来愈大,非公有制企业、乡镇企业、广大基层和欠发达地区更为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非公有制经济已在国民经济领域中占有越来越人的比重,目前其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量已超过了国有单位。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跨世纪发展的战略。它不仅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新的舞台,同时也出台了一系列人才优惠政策,用以吸收有志之士。
高新技术企业对高新技术人才需求量非常大,有关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非常紧俏。与高新技术产业相关的专业,如计算机及应用、计算机软件、通信工程、电子工程等专业在需求量排序中名列前茅。
高等院校在加快学科专业结构适应性调整的同时,也在改变教学模式,积极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与管理服务,努力促使毕业生充分就业。
4.当前就业问题和就业对策
从根本上说,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永久的问题,是社会前进与发展中的问题,当然也是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必然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资源向更广泛的人群开放,随着高等教育由过去的所谓“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随着高等教育的市场化水平逐步提高,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方式由过去的国家统一分配转变为面向市场公平竞争、自主就业,过去的“毕业即就业”的局面必然要被打破。
从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看,大学毕业生作为劳动力市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也必然要通过劳动力市场来进行配置。在这种配置过程中,个人的知识、技能、素质、观念和就业目标、劳动力市场环境,以及社会人才需求结构和规模状况等,都将制约和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因此,在毕业时总有一部分大学生因这样那样的原因不能立即就业。毕业时的初次就业率能够达到80%左右就应当说相当不错了。
只要是实行市场就业方式,实现大学生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就必然需要一定的时间,必然需要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一些大学毕业生在竞争就业过程中也必然会面临失败。这是市场经济和市场就业的正常现象。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其实早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就已经出现,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一度比较突出,但此后形势有所缓和。随着扩招大学生开始陆续毕业,高校毕业生突发性的超常规增长,大学生就业问题必然会更加突出。对此我们应该有心理准备。
大学生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多,如下几点是直接因素:
扩招。从1999年开始,我国的高等学校连续7年扩招,在校的学生总量在不断的增多。经过7年扩招以后,虽然国家的投入、学生的交费以及学校的挖潜基本上满足了规模扩大的要求,但是扩招给毕业生带来了一些问题,使他们的就业难度增加了。比如说2002年,因为1999年扩招的专科生毕业了,所以该年的毕业生比2001年多了27万,总量达到145万。同时继续扩招也意味着将会有更多的学生进入高校,未来的就业竞争将会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