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西游漫记
28680500000037

第37章 浪漫国度法兰西(3)

埃菲尔铁塔矗立在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右岸的战神广场上。据介绍,这是1889年为庆祝法国大革命100周年和在巴黎举行国际博览会而建的。1887年动工,1889年峻工。该塔以设计人、著名法国建筑工程师居斯塔夫·埃菲尔(1832—1923)的名字命名。我们走近埃塔,立即感到它气势非凡。它比世界上我见过的塔(比如意大利的比萨斜塔以及我国许多名塔)都要显赫和非凡。埃菲尔铁塔是钢铁铸成的庞然大物。塔基面积占地1万平方米,4座塔墩为水泥浇灌,塔身全是钢架镂空结构,重达9000吨,其组成部件18万个,靠100余万个铆钉铆成一体。塔高320。7米,全塔共分三层,每层有平台高栏,从地面到塔顶装有电梯和一千七百多级阶梯。由4座墩柱支撑的第一层高57米,下面为东西南北四座大拱门,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第二层离地面115米;第三层离地面276米。建筑结构猛然收缩,直指苍穹,从一侧望去,象倒写的字母Y。”

我们今天看到的埃塔,同原塔已有所不同。因为原塔的混凝土平台负荷太重,1980年关闭开始改建工程。首先将铁塔第二层原来每平方米重量为400公斤的混凝土平台,改建为厚度8毫米的钢板代替,这样就使铁塔的总重量将减少1000吨。此外,对第二层和第三层的设施也进行改造。1990年改建后重新开放的这座塔,游人可到第三层平台观赏巴黎全景。第一层还设有餐厅、商店和影剧院,办了个介绍埃菲尔铁塔的陈列馆。

铁塔建成一百年来,不仅是一座吸引游人观光的纪念碑,而且是巴黎这座具有悠久历史的美丽城市的象征。过去登塔或者一步一步登台阶,或者乘坐分级电梯,年老体弱者上去有些困难。改建之后,由四部同时自动上下的电梯运送登塔游客。我们买的是直通票,从第一层很快登上了离地面276米的第三层。到第三层以后借助望远镜,往下眺望巴黎全城景色。俯瞰美丽的巴黎,我觉得自己的身子升腾到了半空,而巴黎则下沉了许多。“一览众山小”,巴黎也好像变小了,这也许就叫做居高临下的感觉吧!

埃菲尔铁塔建设时也曾遭到过非议,有人骂它“不伦不类”。但当时的法国政府还是坚定下来。他们用了七八年的时间,节衣缩食,建成了这座铁塔,使他们扬眉吐气。不过他们没有料到,埃菲尔铁塔今天成为旅游景点,成了巴黎人的“摇钱树”。铁塔的设计人埃菲尔先生倒是充满信心的。据说,铁塔落成典礼那天,埃菲尔先生十分激动,亲自爬上塔顶,把法兰西的三色旗挂在这个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上。

二十世纪中叶,埃菲尔铁塔附近确实出现了两个怪物,至今仍然使巴黎人争论不休。这就是蓬皮杜艺术中心和铁塔附近那座五层楼房一面墙上的“大壁画”。

蓬皮杜艺术中心在建筑风格上别出心裁。它一反传统建筑风格,看上去像一座管道纵横的大型化工厂,又像一座堆满脚手架的建筑工地。法国人历来喜欢把每一片建筑打扮成美人,而这座“怪物”并不美,乍看起来,就像把美人的五脏六腑都掏了出来,毫不留情地挂在外面示众。我不知道它有什么美感,但有人说这看似杂乱无章,其实也有乱中取胜的反传统;而有人则称它反传统的里程碑。在蓬皮杜艺术中心建筑物的正面,有一条弯弯曲曲的“步步高”玻璃管道,其实这是电梯。管道里的电梯将人们从底层一直送到六层的空中走廊。人们透过玻璃走廊,可以眺望巴黎全景。这长蛇形空中走廊第五层是“法国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蓬皮杜艺术中心成立于七十年代,这里陈列的展品都是些惊世骇俗之作,什么野兽派、立体派、新潮派都有,有的是杂七杂八的涂些墨汁不知所云。这里也有人体美的绘画,“伟大的人体”变成肆无忌惮、原形毕露的“罪恶肉体”,这种扭曲、野性与病态,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现代人的烦躁。这里,有一幅《撒尿的女人》就是现代派艺术的代表。画面上撒尿的女人正面而坐,一大片尿液从女人极度变形的阴部流出,又黑又稠又脏,简直像阴沟里的污泥浊水。整个人体从上到下乱糟糟,形象之龌龊,令人不堪入目。许多人鄙薄地说,他们不愿意看到这些。而更愿意到卢浮宫去欣赏那些传统优雅、宁静的艺术。

巴黎另一处让人们感到奇特的景观,是埃菲尔铁塔附近一座大楼上的巨幅画墙。这幅巨画占满了整个山墙,背景画成有几十层台阶的大看台,中间利用窗户的位置,画了八个看台的入口,看台上坐满了成千上万的人,形成庞大的声势。上面一半画的是群众,下面一半画了数百位当代名人,每个人的面孔都清晰可辨。他们都是本世纪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有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画面上可以看到戴高乐、甘地、爱因斯坦,也可以看到列宁、斯大林,但绝大多数是西方世界的知名人士。画在上面的人,有的是对立的死对头,如今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一团和气在这里会师。每个人只占有一片极小的空间,仅仅可以露出自己的脑袋,再没有他互相争霸,驰骋疆场的机会了。这幅“大拼盘”式的巨画的正中,赫然写着一行大字:“他们创造了二十世纪”。我猜想,这句话大意是说:20世纪的历史是由各色各样的人们共同创造的吧!

六、我们看到的巴黎圣母院

走进我的印象中,巴黎圣母院不是一般的教堂,而是一个神奇之地。巴黎圣母院是一部法兰西历史,也是一部读不完的奇书。这次到巴黎,使我有机会走近巴黎圣母院,面对面地读这部神奇的大书。们到巴黎之后,几度围着巴黎圣母院转圈,远远眺望这座神秘的教堂,直到真正走进巴黎圣母院,迈进这座神秘教堂的大门,才算一睹了它的真容。我是读了雨果的名著《巴黎圣母院》之后,才知道巴黎这处名胜的。

我们到达巴黎圣母院,立即想到了雨果。雨果(1802—1885)是法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领袖、伟大戏剧家和小说家。生于贝松城。父亲平民出身,拥护大革命,是拿破仑部下的一位将军,而他的母亲则是一个保皇主义者。雨果少年时代即酷爱文学,登上文坛。1841年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拥护君主立宪制。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拿破仑三世垮台,雨果回到巴黎,投入保卫祖国的战斗。直到晚年,仍然坚持不懈地与反动势力作斗争,1885年5月逝世于巴黎。巴黎人民在凯旋门举行国葬,让雨果享受到了法国作家最大的荣耀。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的背景是十五世纪路易十一统治下的巴黎。主人公爱斯梅拉达是个天真、纯洁、美丽的吉卜赛少女,生活在圣迹区的流浪汉和乞丐中间,靠街头卖艺为生。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德罗见她美貌,便不择手段地要占有她,指使钟楼怪人加西莫多去劫持她。此时爱斯梅拉达被国王的弓箭队长法比斯救出。她对这位青年军官产生了热烈而纯真的爱情。爱斯梅拉达由于蔑视副主教的淫威而遭到迫害,被诬为杀人凶手判处绞刑。早就对她有爱慕之情的钟楼怪人,把她救到不受法律管辖的巴黎圣母院,藏在楼顶上。宗教法庭宣布这位吉卜赛少女为女巫,下令捉拿。“圣迹区”的穷人闻讯后,赶去营救,攻打圣母院。但终于敌不过官兵,爱斯梅拉达被副主教抢走,判处死刑。行刑前,钟楼怪人将副主教从楼顶上推下摔死,他自己也到墓地自尽于爱斯梅拉达身旁。两年后,人们在坟窟里发现他们的尸骨抱在一起,人们想把他们的尸骨分开时,尸骨顿时化为灰烬。小说通过塑造的四个主要人物,以鲜明的艺术形象,对封建反动势力的残暴与罪恶痛加贬斥,对社会下层受苦者给以同情和赞扬。这是我在雨果小说,后来又在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中看到的与“巴黎圣母院”有关的故事。

现在,我已经走近巴黎圣母院,踏进了这座举世闻名的大教堂的神圣的大门。我要看一看这个实实在在的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建筑历史也是一部读不完的大书。1163年由教皇亚历山大和法王路易七世共同主持奠基动工到1345年落成的,历时182年。将近两个世纪啊!建成后的几个世纪内,屡经战火,使之破败不堪。后来由建筑大师维奥莱·勒·杜克,在保留原来风格基础上重加设计和建设,再历20年,1864年建成重新开放。我们今天看到的就是这次重建的巴黎圣母院。”我们的团友大都是搞建筑的工程师。他们说:巴黎圣母院是建筑上的一个伟大创举。独特的建筑和精美的雕塑是这座建筑的最大亮点。这座典型的哥特式教堂,开欧洲建筑史上一代新风。整个建筑用石头砌成,所有屋顶、塔楼、扶壁等的顶端都用尖塔作装饰,拱顶轻,空间大。雨果形容它是巨大石头的交响乐,真是说到了点子上了。

巴黎圣母院以教堂为中心。我们从西面正门进入教堂。圣母院教堂正面是立方形,棱角分明,仪态庄严。从上而下可分三层。最底层并排3个桃形门洞,中柱雕有圣母圣婴像,拱肩画面是圣母的经历。右门是“圣安娜门”,中柱雕有五世纪巴黎主教圣马赛尔像,拱肩是圣母和两位天使,两旁是莫里斯·德·苏里主教和路易七世国王。中门表现“最后的审判”,中柱是天主耶稣在“世界末日”宣判每个人的命运,一边是灵魂得救者升入天堂,一边是被推入地狱的罪人。这些景象给人以善恶分明,善恶有报的印象。三个门洞之上是一条长龛,也称“国王长廊”,排列着据说是耶稣先祖28任帝王的雕像。往上是中间一层,在两门之间是一圆形巨大花窗,直径约10米,称“玫瑰窗”,据说是700年前的原物。窗下有圣母怀抱圣婴像,再上是一排雕塑花石柱,支撑着一层阳台,把两侧塔楼连成一体,其中之一是悬持着《巴黎圣母院》中描写的加西莫多敲打的那只大钟。我在读《巴黎圣母院》小说时,也注意到这个情节。现在已经走近零距离,便有某种亲历感。随后,我们从正门进入巴黎圣母院主建筑,长方形的天主教堂。这是圣母院内最宏伟的建筑。教堂内正殿高于两旁的附属结构,一座尖塔兀立屋脊,巍峨入云,塔高90米,塔上还有一棱形尖塔,顶端是一个细长的十字架,远望似与天际相连。堂内大厅长130米,宽50米,可放千张木制坐椅。堂前祭坛中央供着天使与圣女围绕着殉难后的耶稣的大理石雕塑。画廊、墙壁、门窗布满雕塑、绘画,内容均取材于《圣经》旧约全书,或用彩色玻璃装饰。整个大厅给人以庄严、华丽、幽深、肃穆之感。

巴黎圣母院一直是法国宗教、政治和民众生活中重大事件和典礼仪式的场所,几百年一成不变。1322年菲力普第四在这里召开“总议会”,对抗教皇;1430年,英王亨利六世在这里加冕。1445年贞德在这里雪耻,等等。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在此加冕称帝。不是教皇给拿破仑加冕,而是拿破仑自己把王冠戴在自己头上。后来也有许多举国大事在这里进行。例如,1970年和1974年,在巴黎圣母院为戴高乐将军和蓬皮杜总统举行了追思弥撒。足见这座教堂的重要。

我这次走进巴黎圣母院,不仅亲历了圣母院的辉煌,最大的收获是使我重温了雨果传世之作《巴黎圣母院》中所描写的场景。每个细节都鲜活地留在我的记忆里。

七、拿破仑与巴黎凯旋门

巴黎凯旋门不仅宏伟壮观,它还记载着法国一段令人难忘的历史。

世界上许多国家建有凯旋门,这都是为了炫耀该国某一个朝代统治者的荣耀。在古罗马废墟上,留存着三座凯旋门。一座是记载塞维罗皇帝远征波斯功绩的凯旋门;另一座是记载蒂都斯皇帝东征占领耶路撒冷战绩的凯旋门;第三座是纪念君士坦丁大帝战胜尼禄暴君的凯旋门。二十世纪,朝鲜平壤也建了一座是为纪念他们的“英明领袖”金日成投身革命的凯旋门。巴黎的凯旋门是为纪念拿破仑1806年2月在奥斯特尔里茨战役中打败俄奥联军而建的。但是,拿破仑生前并没有享受“凯旋”的荣耀,而是死在了囚禁他的圣赫勒拿岛上。只是在他死亡20年之后,法国人将他的灵柩运回巴黎,灵车隆隆开过凯旋门,让他享受了一回“死后哀荣”。

我们来到巴黎中心星星广场(现名为戴高乐将军广场),立即可看到一座巍峨壮丽的建筑,耸立在面前。这座建筑现在成了法兰西骄傲的标志。但法国人建这座凯旋门的过程,法国的历史发生了巨大的曲折。为胜利的英雄而建,但建成之后拿破仑却成了一个失败的将军。凯旋门是为拿破仑而建的。拿破仑(1769—1821)是法国杰出的战略家和资产阶级政治家,出身于贵族家庭,在法国资产阶级政府中担任过要职,指挥法军打败了奥地利,又率领法军侵入过埃及和叙利亚。1799年他取得了统治地位。1804年他在法国恢复君主政体,自封为法兰西帝国的皇帝,号称“拿破仑一世”。后来穷兵黩武,不断发动对外战争,打败了不少国家,占领了别国许多领土。1812年拿破仑侵略俄国,却大败而归。1814年俄普联军攻占巴黎,推翻了拿破仑的独裁统治,并将他放逐到地中海的卮尔巴岛。次年,他潜回法国再度执政。欧洲反法联盟举重兵讨伐,法军失败,拿破仑投降,被再度放逐到大西洋中的圣赫勒那岛上。1821年病死于该岛。这就是法国历史上有名的“失败英雄”拿破仑的经历。这座1806年8月奠基的凯旋门,并没有因为法国历史的变故和拿破仑的失败而停止建设,经过30年断续努力,终于在1836年7月落成。现在,经历一百多年,凯旋门一直成为法国人民引以为荣、引以为骄傲的一座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