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姆林宫内最引人注目的古迹还有举世闻名的“钟王”与“炮王”,今天也是供游人参观的古迹。先说“钟王”。为什么叫“钟王”?因为这里有一座81米高的伊凡大钟塔。这是克里姆林宫中最高建筑物,建于1505——1508年,原为3层,1600年增为5层,冠以金顶,从第三层往上逐渐狭小,外貌呈八面棱体层叠状,每一棱面有拱形窗,窗口都有一架自鸣钟。1624年在此钟塔楼之北,用白色石修建了一座菲拉特烈转钟塔。其中有大钟21座,小钟30多座。据说登钟塔之顶,可以观莫斯科全景。不过现在已难于登塔,但却可以到钟塔之外去观赏那个“钟王”。“钟王”可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铜钟了。据记载:这座“钟王”是1733——1735年铸成的,重200多吨,高6。6米,钟壁厚0。7米。钟体环饰以精致浮雕、肖像,并刻有文字。此钟制造过程历经曲折。相传:在鲍里斯·戈杜诺夫王朝(1598——1605)曾铸造过一座重约18吨的大钟。这第一代“钟王”,在莫斯科一次大火中摔辟了。1653年以旧钟碎片增添原料,铸造新钟,重130多吨。这第二代钟王又在1701年莫斯科大火中成为牺牲品。其碎片放于克里姆林宫中。1733——1735年由俄罗斯著名铸钟师匠马托林父子重铸,此钟重200吨。1737年莫斯科又一次大火“钟王”又遭损坏,脱落碎片11。5吨,钟身埋于坑中达99年之久,直到1836年才被重新安置在石座上。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钟王”。不过这座号称世界第一大钟,铸成之后敲第一响时就出现裂痕,成为哑钟。《美国百科全书》称它为“世界上从未敲过的钟”。不过,今天看来,这钟的规模之大、制作之复杂,也足以使人“叹为观止”。
与“钟王”并列称为克里姆林宫内奇观的还有一座“炮王”。为什么叫“炮王”?据说,早年克里姆林宫的北角有一座兵工厂,制造各种枪炮。现在兵工厂不复存在,却有了一座兵器陈列馆。里面陈列着几百尊没有炮架的大炮,都是1812年俄军击溃拿破伦军队时缴获的战利品。过去的武器宫现为武器博物馆,藏有十五、十六世纪古俄罗斯的盾、剑、盔甲、缴获的军械和其他历史文物,如古代沙皇的纹章、皇冠和皇笏等。最引人注目的是放在宫外面的那座“炮王”了。据介绍,此炮为1586年俄罗斯杰出的铸炮师安德烈·乔霍夫所造。炮重40吨,长5。34米,口径89厘米,炮口可同时爬进3人。炮弹重2吨。1835年又铸造了装饰性的青铜炮座,炮座正中是一只张口咆吼的雄狮,炮座安装在炮车上,车轮有一人高。十六——十七世纪时曾备用参战,后来又搬回克里姆林宫展览。“炮王”附近还放着从拿破仑手中缴获的几十尊大炮。今天也只能作为历史文物,供人们参观观赏了。
克里姆林宫内最显神秘的建筑,是兵器博物馆对面的政府大厦。它是一座十八世纪仿俄罗斯古典风格建筑。现在不让人们参观,但世人却知道,这建筑内藏着苏联时代最大的秘密,也是克里姆林宫内最神秘的地方。令人感到惊奇和不解的是,俄国十月革命拔掉的古老俄罗斯的“三色旗”复又飘扬在克里姆林宫的上空;而象征苏联的五星红旗也依然保留在五座塔楼的尖顶上。曾经是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办过公的地方,现在又成了普京总统的办公室。这里见证了苏维埃政权在俄罗斯国土上的盛衰。
1917年3月罗曼诺夫王朝覆灭之后,由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在圣彼得堡发动十月革命,逮捕了临时政府成员,布尔什维克掌了权,1918年3月列宁把首都从圣彼得堡搬到了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又成了苏俄政权的核心之地。这里上演的各种活的政治性的戏剧,足够俄罗斯和世界各国历史学家研究大半辈子了。我们作为一个参观者,一个匆匆来去的访客,也只能是知其皮毛而已。不过,还是有收获,不枉到克里姆林宫一游!
四、“走不到头”的阿尔巴特街
俄罗斯人都把莫斯科称为“大莫斯科”,是因为这座城市确实范围很广、规模很大、历史悠久。我们到莫斯科后,曾瞻仰红场和克里姆林宫,曾到尼科尔斯卡、伊里扬卡、瓦尔瓦尔卡、拉年科水晶街、米亚斯尼察洛夫街、猎人广场大街(马克思大街)、维特尔大街、尼基兹卡等著名街区走过,但在莫斯科的大街中,给我印象最深而留下难忘记忆的是阿尔巴特街。我们从猎人广场驯马场的沃兹德维托卡大街上行,就到了阿尔巴特广场与莫斯科河边政府大厦之间的那条新阿尔巴特街(以前叫加里宁大街)。由此向左是旧阿尔巴特街。我之所以留意这条街道,而且在我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记忆,大概是因为读过苏联著名作家阿·雷巴科夫的两部小说:《阿尔巴特街的儿女》和《大清洗的日子》。我从这两书里,初步了解了阿尔巴特街的历史和它经历的时代政治风云。
阿尔巴特街作为莫斯科市的一条历史悠久的街区,早在十八、九世纪初就很有名气。革命前这里是贵族聚居之地。18世纪时,罗曼诺夫、纳雷什金、谢列门捷夫家族在这条大街上都有自己的房产。俄罗斯作家和革命家亚历山大·赫尔岑把这里称为是“莫斯科的圣日耳曼”。十月革命后,苏联许多高级干部和高级知识分子、艺术家也住在这里。可以说,无论是革命前或革命以后,阿尔巴特街都是苏俄贵族的居住区。住在这条街上的儿女们对几十年来的风风雨雨有着特殊的敏感。苏联有位著名的行吟诗人阿库扎瓦曾写过不少关于阿尔巴特街的诗,其中一首叫《阿尔巴特街之歌》,诗中写道:“你像一条河那样流动,/名字多么奇怪!/你的沥青路面,/也像河水那样透明。/阿尔巴特街啊,/我的阿尔巴特,/你——是我的使命。/你既是我的欢乐,/也是我的不幸。/纵使爱上四万条别的街道,/但你的深情留下的创伤无法医治。/阿尔巴特街啊,我的阿尔巴特,/你——是我的祖国,/永远也不能把你走到头。”阿库扎瓦为什么对阿尔巴特街有如此深切的理解和难于割舍的感情呢?因为他是曾经在这里住过的“高干子弟”。他父亲是个老布尔什维克,三十年代大清洗中被枪决,母亲被逮捕。他作为“人民敌人”的儿子,后来到处流浪,参加卫国战争,也一直是个普通士兵。像他这样命运的人实在不少。当我们漫步在新阿尔巴特街的时候,热情的导游毫无顾忌地谈起了她的祖辈、父辈们所经历的已经成为历史的风风雨雨。导游告诉我们,在莫斯科,一看建筑的外形,就知道那是斯大林时代的建筑,那是赫鲁晓夫时代的建筑。斯大林喜欢高大小顶的建筑,而赫鲁晓夫喜欢灰颜色的建筑,真是泾渭分明。我们在新阿尔巴特街上也可以看到历史留下的痕迹。我在参观阿尔巴特街之前,再一次翻阅了雷巴科夫的《阿尔巴特街的儿女》这本小说。看到有一段关于斯大林建设莫斯科设想的记录。斯大林说:“现在我们相当富足和强大,因此,我们应该首先利用古典遗产。应在古典形式中注入新的内容……布尔什维克们有能力解决更复杂的任务——改造我们的莫斯科,保留我们的莫斯科在原地不动,使莫斯科依然是我们国家的中心,世界革命的中心。因此,我们决定按照历史上业已形成的径向环形网式来发展莫斯科。”也许,新阿尔巴特街,正是按照斯大林规定的模式来改造和建设的这个曾经是苏俄贵族居住的街区。
阿尔巴特街是一条步行街,宽阔而平坦。我们从阿尔巴特广场进入步行街,入口处便有一间麦当劳连锁店。生意兴旺,进进出出的人们标志着俄罗斯人也很青睐这种来自美国的“洋快餐”。从“麦当劳”店向前100多米,见有普希金铜像立在大街一侧。铜像为什么立在这里?据说,十九世纪初诗人普希金曾经居住在这里。在这座现名为“布拉格饭店”的楼盘里,革命前经常举行文艺界的“沙龙”,普希金和当时俄罗斯文学界名流经常在这里举行活动。而这座“布拉格饭店”一百多年来长盛不衰,至今仍然在营业中。
阿尔巴特街也是一条非常有名气的艺术画廊。沿街都可以看到一些小摊主正在推销各种小幅油画和素描画。我看到有些画家正在为一些人画像。据说,这是阿尔巴特街的一贯传统,早在18世纪时阿尔巴特街的贵族们喜爱艺术和文学,他们在这条街上的自己寓所里举行各种社交晚会和文学沙龙。位于阿尔巴特街中段左侧的名为牧师瓦阿尔巴特小胡同里,有一所梅利尼左夫故居,受到人们的关注。梅利尼左夫是十月革命后10年间兴盛一时的先锋派艺术创始人之一,他与康定斯基、利西兹基等人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表达方式,即先锋派。斯大林宣布无产阶级生活的街区也应该保留古典风格的外观时,梅尔尼科夫为自己修建了一幢白色园柱形外观带有菱形窗子的房子。现在这座建筑也得以保留下来。在赫鲁晓夫几位继承者实行“公开性”政策之后,阿尔巴特街再次成为艺术家们的“希望之地”。那些不能进入官方画廊的讽刺画家、政治漫画家以及较普通的画家艺术家,开始在步行街上展示他们的作品。咖啡馆、街头艺人和纪念品的叫卖者使这条步行街充满着活力。我也曾经受到这些叫卖者的诱惑,很想从俄罗斯买一幅不是那么大、但有相当品味的油画。我曾经光顾过几个摊位,看到几幅还算拿得出手的自然风光油画。价位大都在100美元左右。我想这个价位不高,打算立即成交。导游小姐在旁提醒我:“这些地摊艺术品,往往会成为旅游者的陷阱”。我听懂了她的话无非是提醒我,一是这些艺术品可能是膺品;二是可能价格太高。她还提醒我:“真正属于很高艺术价值的作品是不能出口的,海关将会给你很大的麻烦。”在她的提醒下,我们只好作罢。在阿尔巴特街辐射的小胡同里,还有一些艺术博物馆。据说,18世纪时,在彼得大帝的带头下,贵族们开始尝试旅行,并且引发了欧洲贵族艺术收藏风。俄罗斯的收藏家们像鲁缅采夫家族,戈列尼谢夫家族、舒伊金家族,马罗佐夫家族,都进行大规模的艺术收藏,许多有品位的艺术品,甚至国宝级珍品,都尽入其囊中。十月革命之后,这些贵族艺术收藏品都被苏联政府国有化,并全都转移到克里姆林宫西南面的普希金造型艺术博物馆中。但是阿尔巴特街仍然有一些有价值的作品在这里展出。
从阿尔巴特街我又联想到俄罗斯人的遭遇。他们在长期受压仰之后,重新获得了言论的自由,政治和宗教信仰自由,也能自由地获得各种信息。但他们却夫去了社会的稳定和物质的保障。许多人在获得广泛自由的同时,突然感到背后已经没有昔日强大帝国作后盾,俄罗斯人已一无所有了。当前俄罗斯社会贫富悬殊已经很突出了,原来的一些政府领导人,突然变成了某某公司的经理,掌握了重要的经济命脉,他们与目前俄罗斯的巨贾们勾结在一起控制了全国的经济命脉。而大多数人感到生活越来越艰难。阿尔巴特街已经属于一代新贵了。
阿尔巴特街,一条古老而又年轻的街,正像诗人阿库扎瓦所说的,它“像一条河那样流动,……永远也不能把你走到尽头!”我们在这里匆匆走过,轻轻徜徉,哪里探得出它的深浅呢?
五、站在莫斯科大学门前
我是怀着一种朝圣般的心情去瞻仰莫斯科大学的。那天上午我们在参观了莫斯科地铁之后,再驱车去莫斯科大学。因此,我在谈莫斯科大学印象之前,还要用一点篇幅讲一讲“莫斯科地铁”。
早年在大学读书时,到武汉重型机厂劳动,结识了厂里几位在苏联学习过的厂领导和技术人员,那时他们眉飞色舞地向我讲述过莫斯科的地铁。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在一百多米深的地下有火车开行,车站就像大礼堂那样富丽堂皇……真使人羡慕极了。但那时中国的百姓无缘光顾地铁,也想象不出莫斯科地铁是什么样子。这回可实地到了莫斯科,有机会亲眼看一看莫斯科地铁了。我们是在莫斯科胜利广场的地铁站入口下地铁的。那天是星期天,早上没有多少人乘地铁。我们进站以后,眼睛为之一亮,一部长达一百多米的滚动电梯把我们带入地下,导游告诉我们:“地铁在100米地下,所以要乘这滚动电梯下去才能见到地铁站。”下到地铁车站后,看到的并不是人们传说中的那样富丽堂皇,但却是很有特色。地铁站很长而且开阔,站台的两侧和顶上,是巨大的壁画和浮雕,是当时的工农兵模范人物的形象,还有一些战斗英雄。从这些画像和雕塑,很反映出建造地铁的时代特色。现在莫斯科地铁已经有了规模,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地下铁路系统之一。1935年正式通车。当时只有一条线,从索科尔尼基公园到市中心斯摩棱斯克广场,13个站,全长11。6公里。经过将近七十多年的扩建,现在已超过200公里。地铁布局与地面布局一致呈辐射环行线路。现在地铁已经与莫斯科9个火车站及10多个广场连通,已经有100多个车站。每个车站都有其不同风貌。用五颜绿色的大理石、花岗岩、陶瓷和五彩玻璃镶嵌出各种浮雕,雕刻成壁画装饰。据说每个车站各有特色,有的是以名人、历史事迹、政治事件为主题而建造的。如1938年建成的马雅可夫斯基站,中间铺着红色大理石,宛似长长红地毯,大厅尽头是诗人的半身雕像;1972年建成的街垒站,是为纪念1905年俄国工人起义在此设立街垒,抗击沙俄军队的事迹而建的等等。
我们便离开地铁匆匆赶往莫斯科大学。莫斯科大学在列宁山上。汽车开到列宁山的北端,下车南望就可以看到校舍正中的莫斯科大学主楼,这也是莫斯科大学的标志。这座主楼代表了斯大林时代的建筑特色。据说斯大林很欣赏尖顶建筑,他要在莫斯科建造8栋这种尖顶高楼,但只建了七座,莫大主楼是其中之一。作为莫大标志性建筑的主楼有32层,包括55米的尖顶在内,总高240米。顶端是谷穗形环围绕的红五角星,光芒四射。两翼各为18层高楼,各装有直径为9米的大钟。正中大门是玫瑰色花岗岩的柱廊,8根圆柱,每根高74米。这在高等学府中,实是非常壮观的场面。我们在莫斯科大学的主楼前,从不同角度照了许多相片,作为留念。只是我们想进入学校内部时,被保安礼貌地拒之门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