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会场又大乱,各种意见争论得不亦乐乎,但是不多久声浪就慢慢平息了下来。全体与会者都不约而同地看着坐在主席台正中的邓小平,这才发现邓小平半眯着眼睛,坐着一动也不动,大家这时候就突然想知道邓副主席对这件大事的态度。邓小平却迟迟没有说话,他睁开眼,环顾了一下渐渐安静下来的会场,缓缓地说,这个问题,关系到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大学生的质量,更牵涉到千家万户,关系国家大局,要特别慎重。既然现在还不能决定,就先不要着急。一会儿我和方毅同志还有一个外事活动,现在先休会,大家再多考虑考虑,明天接着开会。
邓小平说的外事活动,是指他要会见美籍华人物理学家丁肇中。
好在人民大会堂离中南海紫光阁不远,邓小平一会儿就握上了丁肇中的手,他说欢迎欢迎,让客人久等,真是抱歉。丁肇中笑着说,这是我的荣幸。
提出见丁肇中,是邓小平的想法。邓小平觉得,作为美国实验物理学家的这位华裔美国人,最有可能向他如实讲述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情况。邓小平急于知道这些情况。中国的科学技术要奋起直追,就不能不好好地看看人家。这位丁先生,出生在美国密歇根州的安娜堡,他的父母本想让他出生在中国,成为中国公民,不过他在父母访问美国时提前出生了,所以丁肇中成了美国公民,最终还成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这样一位美籍华人科学家,一定能说出一些非常中肯的话来。
丁肇中对于能在北京见到邓小平,也特别开心,所以他一坐下就说,邓副主席,得知您复出工作的消息,海外华人都很高兴。
邓小平笑了,说大家抬爱了,这次出来工作呢,主要管两项,一个是军队,另一个是科学教育。这是我自告奋勇要管的。
丁肇中说,邓副主席允文允武,让人甚为敬佩。
我是个军人,本行是打仗。科学教育,我是外行,现在是外行管内行,所以要多向内行学习。丁教授,你好不容易来一趟,要不吝赐教啊。
能帮上忙的,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丁肇中的这个态度令邓小平甚是感动。邓小平说,中国还是太落后了,要赶上世界水平,必须从科学教育着手,要培养人才。承认落后,就有希望。真正的爬行主义是不吸收世界先进成果。要先学,学得好,才能赶超。
两人的谈话,气氛非常融洽。丁肇中介绍了不少西方科技发展的进展,邓小平听着听着,忽然就提出了一个建议,希望每年派出十位科学家参加丁肇中的研究工作。对此,丁肇中欣然答应。邓小平赶紧解释说,我们也有高能物理研究所,当然现在还比不了美国。不过我相信,中国人是很聪明的,是可以学好的。细节上,由方院长跟你谈。我们想多派几个人去,当然,得根据你们的接待能力而定。
对邓小平的这个提议,丁肇中表现得十分爽快,愉快的心情一直延续到了午餐上。邓小平一边为丁肇中劝菜,一边马上就转换了话题,开始向丁肇中讨教起美国的大学招生制度来。
丁肇中说,美国的大学很开放。美国的招生可以说是不拘一格,任何人都可以报考,只要考上,学校就可以录取。
任何人吗?没有年龄之类的限制吗?邓小平显得有点惊讶,同时转脸看看方毅。
丁肇中说,没有限制,很多学校都有五六十岁的人在读。
邓小平还是有些顾虑,又问,那能够保证生源质量吗?
美国是宽进严出,门槛比较低,但是想毕业可就没那么容易了。不过,这需要一个前提条件。
什么条件?
美国人口少,大学又多。所以才能这么搞。所以,这种招生制度可能并不适合中国。
你说得对,邓小平立即对丁肇中的话表示赞同,中国的教育资源太紧缺了,这直接导致中国的人才缺乏。
但是中国有一笔巨大的财富,很有潜力,中国成千上万的知识青年就是中国最大的财富。
丁肇中这句话说到了邓小平的心坎里。邓小平点头说,中国的知识青年有将近两千万,他们有正规教育的基础,又有社会实践的经历。如果有合适的办法把其中的优秀人才选拔出来,中国的人才危机就能够度过,我们的事业就大有希望。
丁肇中有些激动地说,听您这么说,我感觉中国的希望近在眼前。
邓小平这时候把脸转向一旁的方毅,清晰地说,对科技和教育工作,要想得远一些,看得宽一些。一是要派人出去学习,二是要请人来讲学。不但学校和科研机构要这样,企业也要这样。现在对企业的科研没有抓,在发达国家企业科研比重很大。总之,要注意科学。科学是老老实实的事,一点不能弄虚作假。
邓小平这一天回到米粮库胡同之后,显得很愉快,尽管耳边还一直回响着会议室里那种争吵声,但心里已经拿定了主意。他想,中国目前的人才危机一定能够度过去,再不能因为“工作量大”这类原因而不敢做应该做的工作。看来教育部还不能紧紧跟上,得再烧一把火。
晚上,邓小平用热水泡脚的时候,外孙女眠眠走过来,把采来的野菊花撒了他一头。他呵呵地笑,看着眠眠的小圆脸,心里想,到她这一代考大学的时候,中国的人才危机应该会彻底消失了。
送走丁肇中后,邓小平独自站在紫光阁门前,一时思绪万千。
天空中没有一丝云彩,吵人的蝉声已经被秋天的凉风吹散。中南海里的红枫叶高高低低,在若有若无的秋风里抖动。邓小平走了几步,弯腰拾起脚边一片褶皱的树叶。中国的教育制度,是不是也如手中这片枫叶一般毫无生机了呢?丁肇中教授介绍的美国自由开放的教育制度,确实有它明显的好处。
枫树后面的空地上有操练声传来,邓小平便信步走了过去,他看见了军官和一队士兵,于是向他们举手致意。负责的军官见到邓小平,迅速跑过来敬礼。邓小平端详着军官,见这位青年军官身着一身合体的军装,配上大檐军帽、整齐的武装带,黝黑的脸上闪亮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邓小平心里想,看样子是学生兵出身,于是问,多大啦?什么文化程度啊?
报告首长,我一九四九年出生,今年二十八岁,一九六八年高中毕业。
邓小平掰开手指算了一下,说,你是老高一的,对不对?下过乡吗?
是,首长,我是一九六八年下的乡,从农村参的军。
邓小平说,果然是个秀才兵,知道今年要恢复高考了吗?
军官再次行军礼,说,报告首长,听说了,但还不知道详细情况。
想上大学吗?
报告首长,做梦都想,但是已经没有机会了。
怎么会没有机会呢?
这位年轻军官于是就报告了自己的担忧。他说,高考是应届高中毕业生的事儿,我都已经二十八了,即便可以报考,也要单位批准。我是刚提拔的连长,部队不会放我的。其实,与我年龄差不多的那些“老三届”学生,肚子里的墨水还是很多的,文化基础知识也比较扎实。如果没有考大学的机会,对他们来说很不公平。而且“老三届”中的不少人,已经在农村结婚成家了,有的还有了小孩,他们看起来是根本没有当大学生的指望了。
他最后说,首长,老实说,这不公平。更重要的是,这对国家来说是个损失。
这位军官的直言不讳,使邓小平的心里波澜起伏。整整十年,国家耽误了多少年轻人哪!
邓小平笑一笑,对青年军官说你们继续训练吧,然后再也没多说一句,只对身后跟上来的王秘书说,联系一下叶帅,我想去看看他。
叶帅在北京城区的房子,位于小翔凤胡同。
北京有许多胡同,胡同是北京的符号,最能体现出老北京的风格。胡同的名称里,有朴素的美,譬如胡同里有口水井,就叫井儿胡同;有座砖塔,就叫砖塔胡同;如果有一些江南水乡的韵味,干脆就叫苏州胡同。
坐落在北京西城区的小翔凤胡同,在明清时期是达官贵人的居住区域,虽然已近迟暮之年,却风骨犹存,无论从规模还是建筑工艺上看,都有过人之处。走在胡同里,倚着恭王府的高墙慢行,路人常会生出一些感慨来,高墙那端的一世浮华早已消逝,而鼻子闻到的却是后海飘来的总是那么清新的水汽。
耄耋之年的叶剑英就住在这充满人文气息的小翔凤胡同里。随着天气的转凉,他时有咳嗽,于是准备把工作场所暂时挪到广东去,顺便着也休养几天。动身前,他得知邓小平要来家拜访,心里一阵高兴。
这天,为了迎候邓小平,他一大早就坐在自己的院子里。邓小平复职后在科技、教育方面的一系列活动和举措,他早有所闻,心里自是十分欣喜。中国就这么一步一步地整治下去,何愁不会迎来国家的新局面?而这次邓小平提出要来小翔凤胡同,这位已年过八旬的老帅知道,他肯定是有事急于商量。
叶剑英看着院子里的一株红枫,心里想,不管来访者找我商议什么事,凡是自己能撑着他的,就一定撑。他现在的奋战,对未来中国的意义实在不可小觑。
所以,邓小平一下车,叶剑英就走到门口拉着邓小平走进客厅,开口就问,怎么样,忙坏了吧?第一炮就惊天动地,拨乱反正、恢复高考,大快人心啊。
邓小平也是开门见山,坐下就说,老兄啊,恢复高考,牵一发而动全局,如履薄冰。是否允许下乡知青参加高考,现在倒是有点举棋不定,赞成者的声音和反对者的声音都很大,叫我进退维谷了。老兄你一向是“吕端大事不糊涂”,我来找你讨个主意。
叶剑英一听是这个话题,倒是来了兴趣,笑着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咱们先来分析一下,这件事,利和弊分别是什么。先说弊。
邓小平说,高考改革这件事,政策性强,牵扯面广,数量太大,既涉及家家户户,又关乎知青政策,加上时间紧迫,弄得不好,好事变坏事,甚至会激起民变,可能会一发不可收拾。
叶剑英说,利呢?
邓小平说,第一,能够保证大学新生的质量,有助于真正选拔和培养急需的人才;第二,能够激发青年学习知识的积极性,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第三,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
这时候,叶剑英就笑了,说小平同志啊,我记得你跟我说过,一九七五年你把王洪文斗到浙江去蹲点了,他走的时候对你说了一句话。
邓小平一下子就记起了那句话,那是一句很见分量的话,那句话是:咱们二十年后再见分晓。
邓小平回忆起了这件事,于是对叶剑英说,他仗着年纪比我们轻啊。
叶剑英说,是啊,我也常想到这句话,想到“二十年”这个概念。二十年后,我们确实都不在了,中国还在,那时候中国该靠谁?
邓小平听着这话就笑了起来,他知道叶剑英明白了他的意思,也全力支持他顶着压力往前冲,于是心情一下子开朗起来。他朗声说,二十年后,中国各行各业的栋梁,必将是这一批大学生!
叶剑英也哈哈大笑起来,点着头说,看来,你早就想好了嘛。
窗外的那株红枫,把窗户映得很红。邓小平凝望了一会儿枫叶,心里想,我和叶帅就像这枫叶一样,都是晚秋的人了,赶不上二十年以后了,我们无论如何都要把二十年后的中国交给真正有智慧的一代年轻人,这才是中国的希望所在。
在继续召开的研究高考招生方案的工作会议上,邓小平用不容置疑的口气给出了高考招生准则的新规定。他觉得这次会议非常重要,于是仍旧亲自主持这次会议。
面对着一屋子兴奋和怀疑的眼睛,邓小平朗声提出,这次招生考试必须面向全社会,工农兵及一切知识青年都可以报考。他改变了只招考应届高中毕业生的原计划,提出大部分要从社会上招考的建议。最后,他特别提出要招收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要求教育部一定要保障他们参加考试的权利。
邓小平提出的这一系列决策,直接关系到国家以前执行的上山下乡政策,顷刻间,会场叽叽喳喳起来,陷入了一片混乱。
尽管没有人向坐在主席台正中的邓小平耳语汇报什么,但邓小平直接听到了会场各个角落传来的一些质疑声:这不是对上山下乡政策产生冲击了吗?在全国农村的两千万知青不是要大乱了吗?邓大人能承担得起国家大乱的责任吗?
满场的喧哗声似乎一点也没有影响到邓小平的情绪,他端起茶杯慢慢地呷了一口茶。而教育部长刘西尧一直低着头,在小本子上不停地记着什么。邓小平想,这一切的反应,都是正常的。当天清早起身,他在自家院子里慢步绕行一圈的时候就想到了这些情况。他家庭院里的枫叶也红了。
邓小平待会议室里的喧哗声慢慢平息下来后,向大家解释说,很多同志刚才担心我们推行的这个高考政策会不会冲击“上山下乡运动”,这个担心是可以理解的。“上山下乡运动”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也是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同样的,现在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我们的政策。“上山下乡运动”是否变化,还需要研究。但我个人的意见是,这并不是长久之计,应该逐步减少。过去我们主要考虑的是生源质量问题,但现在看来,近两千万知识青年的命运也同样需要关注,应该给他们这个机会。社会主义不就是要讲社会公平吗?
一时间,再也没有人嘀咕了。
坐在主席台上的刘西尧也抬起了头,脸上十分平静。
邓小平心里想,这个问题不能再反复地讨论下去了,当断则断。于是他一改以往的讲话风格,直视全场,果断地说,这个问题大家有异议吗?好,没有异议,那就这么定下来了。第二个问题,讨论招生原则。这次教育部提出的招生原则是“十六字方针”吧?
坐在主席台上的刘西尧部长马上说,是十六个字,“自愿报考,单位同意,统一考试,择优录取”。
邓小平问全场,怎么样?
全场一片静默,所有的与会者似乎对“十六字方针”毫无异议。
半杯茶的工夫,还是没人出声。邓小平开口了,说我看,“单位同意”这一条可以去掉。为什么要去掉呢?譬如考生很好,要报考,队里不同意,或者领导脾气坏一些不同意报考,怎么办?我取四分之三,不要这一句。
所有的与会者都没有想到,邓小平会想得这么细,而且想得这么在理。确实,要是不去掉这四个字,在报考工作中不知道会生出多少事来,各个单位的情况确实是太复杂了,有时候所谓“单位同意”也就是某一个领导人是否点头。对这一点,大家心里都有数。
邓小平话锋一转,又提出另外一个问题。他说,更主要的是,报考的资格,应该放宽。
与会者的神情又都惊讶起来。方毅问,如何放宽呢?
邓小平思索了一下,说年龄限制要放宽,至少要到三十岁,婚否不限。
会场又开始叽叽喳喳起来。大家议论半天,都觉得邓小平提出的年龄界限是合情合理的。邓小平看大家的思想在慢慢地统一,于是趁势又提出要招收一九六六和一九六七两届老高中生,而且考虑到这两届高中生大多是正在工作的职工,为了减轻他们的负担,应该让他们带着工资上大学。
在这次会议结束之前,邓小平忽然又想到了一个问题,于是提出了一个小小的但却是很惊人的建议。他说,现在定的报名费是每人十元,这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太高了。我的意思是,每人只收五角钱,不足的国家来补。还有一点,要注意招收一定数量的台湾省籍青年入学,以促进两岸关系的发展。
顷刻间,会场再一次喧哗,有人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继之,全场掌声雷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