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届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还重点征集出版了《近现代名人在甘肃》两辑,列第38辑、40辑。共收集史料107篇,计46万字。中共甘肃省委书记顾金池为两辑史料题写了书名。书中相当一部分是新中国成立前人物史料,是在征集、出版新中国成立后史料的同时,征集出版新中国成立前政治、军事史料的继续。1995年8月10日,省政协文史委还举办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报告会,邀请亲历、亲闻、亲见者作日本侵华和抗日战争的史实报告,从中征集抗战史料12篇约6万余字,收录于《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45辑。
七届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在委员们和办公室人员的努力下,共征集到668万字的文史资料,编辑出版《甘肃文史资料选辑》10辑,约238万字。
三、举行座谈会,广泛交流经验
1996年8月30日,参照全国政协专委会变更后的名称,省政协第七届委员会第十七次常委会议决定,原文史委和原学习委合并,成立政协甘肃省第七届委员会文史资料和学习委员会,合并后委员增至17人,主任仍为刘郁采,副主任为水天长(兼)。
1996年11月,省政协在兰州举行了全省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省政协文史资料和学习委员会委员,各州、市和部分县(市、区)政协及地区政协工委主管文史资料工作的领导人,文史工作部门的负责人及省直涉及专题协作的有关单位代表等共80余人。省政协主席申效曾、副主席韩正卿、王平、杜大仕、拜玉凤、邓成城,咨询员崔国权和秘书长徐尚和出席了会议。会议传达和学习了全国文史资料工作座谈会和新中国成立后史料专题协作会议文件,总结交流了几年来全省各级政协开展文史资料工作的经验,研究和讨论了新中国成立后文史资料的征集出版工作。七届省政协文史资料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水天长传达了全国政协会议的精神,主任刘郁采作了选准角度、发挥优势、体现特点、认真搞好新中国成立后文史资料征集出版工作的报告。
申效曾在开幕式上讲话指出:征集新中国成立后文史资料是一项开拓性的工作。
搞好这项工作,对于政协组织履行职能,更好地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他还就如何搞好新中国成立后文史资料的征集和出版工作,结合甘肃的实际情况,讲了5点意见:一是要抓紧。如果不抓紧抢救,一些文史资料就有可能丧失。二是征集要从远到近。要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抓起,对初期干的事首先要抓好。三是要从甘肃的实际出发。近期12个征编专题基本上抓住了甘肃的一些特点。四是指导思想要明确。新中国成立后文史资料的征集、出版,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要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最近召开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服务。座谈会讨论了新中国成立后甘肃文史资料征编选题参考大纲(试行)和纪念新中国成立50周年征编文史资料重点书目的计划,安排了全国协作征编的12个专题。此次座谈会广泛交流了文史资料工作的经验。兰州市政协文史委员会等28个单位在会上介绍了经验。
四、表彰先进个人,开展优秀文史图书评选活动
为推动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七届省政协还在政协全省文史资料工作座谈会上表彰奖励了万玛多吉等22名优秀文史工作者,并向在文史战线上工作30年以上的老同志颁发了荣誉证书。
1996年11月19日,省政协文史资料和学习委员会在兰州举办了首次全省政协系统文史图书展览。展出省政协和基层政协编辑出版的各种文史图书259辑(其中省政协50辑),共4180万字。同时,还展出了一批文史资料油印品。
这次展览,展示了全省文史资料工作30多年来在征集、编辑出版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全省各级政协征集出版的320余册文史资料图书参加了展出,是政协文史资料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的展现。省政协领导、政协委员、各族各界有关人士、部分省政协机关干部参观后,都表示赞佩基层政协文史资料干部的敬业精神。不少人留言:全省基层政协在经济状况极为困难、物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征集出版了如此史料翔实、内容丰富的文史资料,是难能可贵的。省政协主席申效曾等领导参观后,也充分肯定了广大文史工作者的艰辛劳动和取得的丰硕成果。
为展示全省文史资料工作的成绩,鼓励文史工作者继续努力工作,文史资料和学习委员会在此次图书展中,还组织了参展图书评选活动。
在评选之前,省政协办公厅专门发了通知,要求各级政协认真做好优秀文史图书和优秀文史工作者的推荐工作,省政协文史资料和学习委员会成立了以副主任水天长为组长的评审小组,专门负责此项工作。经评委们发表意见和评议,共评选出优秀文史资料图书12辑。其中,获优秀奖的9辑。分别为: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征编的《文史资料集萃》第1辑(列《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41辑)、永登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征编的《永登文史资料》第3辑、兰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征编的《兰州电影戏曲实录》(列《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16辑)、成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征编的《成县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征编的《近现代名人在甘肃》(列《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38辑)、金昌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征编的《金昌文史资料》第7辑、临泽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征编的《临泽文史资料》第3辑、酒泉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征编的《酒泉文史资料》第8辑、张掖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征编的《张掖文史资料》第4辑。此外,还有3辑获得荣誉奖。分别为:金昌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征编的《金昌文史资料》第9辑(系选编的图书类资料)、临夏回族自治州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征编的《河州史话专辑》(列《临夏文史选辑》第8辑)、兰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征编的《援兰群英谱》(列《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15辑)。
二、史料的征集、审阅、整理、编辑出版
§§§第一节史料征集
一、征集范围、对象及重点
1960年,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成立后,即根据全国政协的要求,确定以新中国成立以前五、六十年中间所发生的各种历史事实作为征集范围。亦即自戊戌变法后的政治、军事、外交、财政、经济、文化、教育、卫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史实和人物,以及其他可以反映这一时期中国社会面貌及其发展变化的各种史料。凡是亲身经历,内容真实具体的,皆列为征集范围。另外,根据文史资料工作具有统一战线特色并为统一战线服务的特点,确定征集对象面向统战系统。这个系统十分广泛,其中包括各民主党派、各族各界爱国人士、无党派知名人士、非党知识分子干部、起义和投诚的原国民党军官,以及原工商业者、少数民族人士、爱国的宗教领袖人物;去台湾人员留在大陆的家属和亲友、台湾同胞和港澳同胞、归国侨胞和海外侨胞等十余个方面。具体的征集对象,首先是各级政协委员,然后是政协联系的各界人士。其中有各方面的专家、学者,以及散居社会上的知名人士等。在上述人员中,政协文史机构特别把注意力集中在阅历丰富、学有专长并有建树的社会知名人士的身上。他们大都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当事人和见证人。请他们把亲身经历记录下来,既丰富了历史宝库,也有利于增进历史共识,有利于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工作。至于重点征集的史料,则是在全国和全省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在文史资料工作开创之初,全省各级政协征集数量最大的是政治、军事方面的史料,这是符合新中国成立以前甘肃实际情况的。当时兵匪交织,敌我斗争复杂,各种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的场景,都曾被历史当事人和见证人刻印在记忆中,他们写回忆录也只能写这些。正是这些真实的历史事件,使人们认识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本质,认识了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真理。省政协文史委编辑出版的《谢老在兰州》、《甘青闻见记》等史料专辑,就属于这类文史资料。
二、史料征集方法
史料征集是政协文史资料工作中基础性的工作,第一位的工作,也是最关键的工作。省政协和全省基层政协征集中常用的方法,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1)通过调查摸底,制订征集工作规划。
(2)确定阶段性的征集重点,提出阶段性的征集提纲。(3)广征博采,广征精采,专题征集,拾遗补缺,有主有次。(4)对带有全国性重大事件与人物的史稿,及时送交全国政协,供其选用,或进一步协作征集。
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充分反映一个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特点的,采用“拟题找人”或“因人选题”的方法进行征稿。(5)征集工作开展以后,向政协委员广泛散发征集计划和参考题目,同时通过个别约稿的方式,广交朋友,广泛接触各式各样的人物。(6)尊重作者意愿,坚持不拘观点、不拘体裁、不拘长短的撰稿原则,要求秉笔直书。(7)撰稿人使用文言文、白话文或其他文体任由选择,只要是纪实的就行。可以写洋洋万言,也可以写千字文,不强求系统、完整,知道一件事写一件事,知道一个阶段的事写一个阶段的事,对一个片断的资料也欢迎。(8)尽可能利用现代化工具进行征集,提高工作效率和史料准确度。在史料征集中,采用录音方式把历史当事人口述录下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1980年,中共甘肃省委委托省政协调查清楚发生在1943年的“甘南民变”的情况,省政协文史委就是用此种方式开展调查研究工作的,仅口述资料的录音带就多达40余盒。(9)加强横向联系。
政协文史资料工作者加强与大学历史系、各级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史学研究部门等单位的联系,互通情报,交换资料,以获得更多的史料来源和征集题目的线索。(10)建立和发展文史工作者队伍,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拥有一定的写作力量,保证撰稿和征编工作的顺利进行。例如甘肃有名的社会人士王九菊、赵世英、张令暄、沈滋兰等,都曾经是与文史委联系比较密切的常客。20世纪80年代,省政协文史委就团结了近20位这样的老人。
三、制订史料征集选题提纲或参考题目
为了有计划地搞好文史资料的征集工作,历届省政协文史委都很重视制订史料征集规划,并按照征集的轻重缓急,梳辫子草拟征集史料的选题提纲或编成撰写参考题目。如《甘肃省近六十年军事和民族宗教史料的参考题目》有90个题目;《文教、卫生、社会生活部分征集范围》有50个题目;《关于征集鲁大昌材料的参考提纲》有24个题目;《西北各马征稿提纲》
列出马鸿宾等12人的166个征稿题目。
这种提纲和参考题目一方面可以作为“拟题找人”的线索使用,另一方面可以指导和启发文史资料的征集出版,效果比较好。
§§§第二节史料研究及审阅
一、史料研究
史料研究在政协文史资料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省政协各届文史资料委员会在文史资料工作中,认真进行研究,寓研究于史料的征集、整理、编辑、出版之中。大体为3个方面:一是在征集史料之前,一般都进行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不仅了解和掌握一般史料的拥有情况,而且站在全局的高度,认真分析研究和提出正确的征集选题。省政协二届、三届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曾赴天水等地进行过长时间的调查研究;四届、五届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赴京、陕等省、市调查研究和组稿。征集了《谢老在兰州》、《甘青闻见记》等史料。六届文史资料委员会贯彻落实全国政协文史委北戴河会议精神,在广泛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曾召开12次座谈会,排选题,征集经济建设史料。20世纪80年代初,省政协文史委曾在全国政协主编的《文史通讯》、西北地区文史资料学会学术研究会、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政协出版的《文史资料论文选集》、西北五省(区)文史资料工作协作会议上发表文史研究论文。
二、史料审阅
文史资料工作中审稿的任务,是对所有征集的稿件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审查,作出基本鉴定,以此作为处理的依据。省政协历届委员会的文史资料工作者,在审阅史料中,一般遵循3条原则:(1)是否有史料价值;(2)是否真实具体;(3)是否为第一手资料。
在审稿的过程中,省政协历届文史资料委员会强调注意如下问题:一是对撰稿人所述历史事实的时间、地点、人物的活动、发展变化的过程以及其具体情节等,尽可能弄清楚,避免概念化和空洞的叙述。并弄清楚撰稿人当时的身份和处境,不允许含糊其辞的叙述。二是在组稿时对撰稿人说清楚,知道多少写多少,不臆度,不杜撰,不为强求完整而抄录报刊文献,尤其避免捕风捉影,摭拾一些无根据的道听途说。三是不提倡无分析议论或者检讨。例如省政协副主席蒋云台的一份回忆资料,是在他蹲监狱时约稿而写的,检讨性的词语很多,审稿时发现后,对违心叙述的部分内容均作了修正。
在分析研究审查来稿时,除作出内容鉴定外,历届文史资料委员会还进行了下述工作:第一,划出稿酬等级;第二,稿件是否可推荐全国政协选用;第三,是否需要撰稿人再补充些材料;第四,如果稿件内容毫无可取之处,应否退稿;第五,是否需要进一步审查;第六,有无可供进一步组稿的线索等。
三、史料核实
根据省政协历届文史资料委员会的实践,在文史资料的核实工作上,大体上有如下几种做法:
一是凡属需要进一步审查的稿件,根据具体情况,作了如下处理:(1)直接送请有关当事人核对,或者组织熟悉那段历史的有关人士共同审查。(2)委托有关地区政协委员会约请熟悉当时情况的有关人士,进行审查核对。(3)委托有关业务部门,组织精通本行业务和历史沿革的专家审查。例如有关铁路的史料,委托兰州铁路局有关部门审查;有关教育的史料,委托教育主管部门审查;有关科研的史料,委托科研部门审查等。(4)委托有关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单位审查,例如兰州大学和西北师范大学的一部分历史教授,就受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办公室的委托,审阅核对过文史资料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