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委员会自1950年10月甘肃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成立至1998年1月七届省政协届满,划分为新中国建立初期(1950年—1954年),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5年—1965年),“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1976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7年—1997年)等四个阶段。经历了甘肃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政协甘肃省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届委员会。
新中国建立初期政协甘肃省委员会还未正式成立,由甘肃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代行人民政协的职权。
甘肃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政协甘肃省委员会的前身是甘肃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1949年8月26日甘肃省省会兰州解放,12月甘肃省全境解放。新中国建立后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建立和巩固人民民主政权。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组织通则》的规定,到1950年底全省各市、县、自治区基本上都召开了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建立了人民政权,成立了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或常务委员会。在此基础上,于1950年10月在兰州召开了甘肃省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甘肃省人民政府委员会;同时选举产生了甘肃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协商委员会共有主席、副主席、委员53人。工作机构设学习委员会和政治法律、财政经济、文教卫生、民族宗教等4个工作组。从1950年10月至1955年2月协商委员会作为甘肃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闭会期间的常设机构和甘肃省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政治协商机关,代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委员会的职权。其基本任务是:审议和推行地方法令法规;协助政府密切联系和动员各族各界人民贯彻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组织各族各界人士学习共同纲领及有关政策、理论与时事等;推动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团结与进步。这一时期主要工作和活动:
(一)就国家和甘肃省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开展协商讨论。甘肃省协商委员会任期内,共召开全体委员会议6次、常务委员会议49次,围绕贯彻中央的方针政策,对抗美援朝、减租和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五反(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普选等运动,以及生产建设、财政经济、文教卫生等工作,进行了广泛的协商讨论。并提出提案260件。
同时通过委员反映、视察调查和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就贯彻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开展各项运动中出现的问题和偏差向党委和政府进行了反映。
(二)协助党和政府动员和团结全省人民开展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及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等工作。在抗美援朝运动中,召开各种会议和发表谈话,掀起全省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热潮;动员全省各地协商委员会委员,配合全省各级政府发动群众,开展增产节约、拥军优属、捐献飞机大炮等活动;组织慰问团赴朝慰问,欢迎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团回国作报告。在土地改革运动中,除采取组织学习、发表决议、举办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大造土地改革运动的声势,还积极组织委员参加土改工作队和土改复查工作。在镇压反革命运动中,组织委员和各族各界人士学习领会中央政策精神,作出决议、发表声明,动员各级协商委员会委员和各族各界人士积极投入镇反运动;组织控诉反革命罪行大会,参加镇反宣判大会;做好反革命分子家属工作,促使其划清界限,站到人民立场上来;组织各族各界人士实际参加审查反革命分子案件工作。在“三反”“五反”运动中,建立节约检查委员会,负责检查“三反”“五反”运动工作;省协商委员会机关在全省带头进行了“三反”运动,推动了全省的工作;组织了8个工作组,具体参加了兰州市28个工商行业的“五反”运动;在运动后期参与了回顾总结、建章立制工作,巩固了运动成果。
(三)组织各族各界人士学习政治理论,进行思想建设。新中国建立初期,一方面要进行艰巨的政权建设,另一方面要对旧制度的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因此推动委员和各族各界人士提高认识,实现从旧社会到新社会的思想转变,形成统一战线的共识,就成为协商委员会的重要工作内容。主要学习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有关理论、中央的有关方针政策以及政治时事等。省协商委员会成立后,制定了学习座谈制度,每周学习1至2次。从1950年10月到1952年共举办各种座谈会23次,参加座谈会的有近3000人,举办大型报告会30次,参加1万多人次。1953年之后,又集中11个月专题学习和宣传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集中3个月学习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些学习活动不仅有力地推动了新中国建立初期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而且也推动了各界人士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
(四)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协调内部关系,推动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加强了与全省各地协商委员会的经常性联系和合作,凡重大活动,省协商委员会和各地协商委员会协调进行,统一步调;召开2次全省协商工作座谈会,交流经验、互相促进,推动了全省协商委员会的工作。加强与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联系和配合,举办各种座谈会、联谊会沟通思想,协商讨论共同关心的问题;配合党和政府支持民主党派、工商联组织的建立和发展。新中国建立前甘肃省只有中国民主同盟建有组织,1951年之后帮助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建国会、九三学社和工商业联合会在甘肃建立了组织,扩大了甘肃省统一战线的组织,促进了甘肃省统一战线工作的发展。省协商委员会到1955年2月省政协一届一次会议召开,宣告结束,历时4年半时间。
省协商委员会的工作有以下特点:(一)省协商委员会既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又是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常设机构,行使政协机关和权力机关双重职能。同时省协商委员会主席、副主席与省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人选相同,使政协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工作联系非常密切。(二)直接参与决策的协商讨论。省协商委员会在4年多的时间里,多数全体会议是与省政府联席举行的。省协商委员会委员与省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人一道,共同讨论本省的大政方针、商讨对策。省协商委员会的这种组织结构和工作方式,适应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复杂形势,便于省级领导机关迅速地与各族各界人士接触,了解情况,收集信息,在复杂的局面中尽快作出正确的决策。(三)省协商委员会由省党政主要领导、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负责人、无党派民主人士、各族各界代表人物组成,具有广泛代表性和一定的影响力、号召力,在甘肃的政权建设、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经历了政协甘肃省委员会一、二、三届委员会。
政协甘肃省第一届委员会1954年8月,甘肃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原甘肃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按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和有关规定,1955年2月召开了政协甘肃省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委会议,政协甘肃省委员会正式成立。一届一次会议共有委员128名,由中国共产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建国会、九三学社、无党派民主人士、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工会联合会、农民、民主妇女联合会、学生联合会、合作社、工商业联合会、文学艺术界、科学技术团体、教育界、新闻出版界、医药卫生界、对外和平友好团体、宗教界、少数民族和特别邀请人士共22个界别组成。工作机构由原来协商委员会的4个工作组调整为社会联系、民族宗教、科学技术、教育、文艺、医药卫生、工商交通、农村工作、妇女、文物调查研究等10个工作组,保留学习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自1952年2月成立至1959年12月结束,历时5年10个月,共召开4次全委会议,32次常委会议。本届政协处在国家急剧进行社会变革和加速发展国民经济的时期,一方面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了全面的经济建设;另一方面声势浩大地开展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开展了肃反斗争、反右派斗争、“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反右倾”等多项运动,情况错综复杂,各类矛盾突出。省政协在这一时期的主要工作:
(一)围绕各项运动和经济建设进行协商讨论。多次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及座谈会,对农业合作化问题,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问题,进行了充分的协商讨论。在第三次全体常委扩大会议上,对阻碍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甘肃落后论”进行了严肃的批判。提出了要破除一切“清规戒律”,克服“小脚女人走路,摇摇摆摆,裹足不前”的现象,大胆放手地开展建社工作;大力贯彻党在农村的阶级路线;正确执行自愿互利政策,处理好耕畜、农具等生产资料入社问题;正确处理农业社的产品分配和劳动报酬等建议。多次召开常委会、座谈会讨论肃反问题,六次常委扩大会议还专题讨论了进一步开展肃清一切反革命分子运动的问题,会议强调要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肃清一切反革命分子,同时要坚持中共中央规定的政策,遵守“防止偏差,不要冤枉一个好人”的方针,对运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要作具体分析等。1956年多次协商讨论了知识分子队伍的培养壮大问题,分析了对知识分子在文化科学方面的研究工作重视支持不够,对有成就的知识分子鼓励和培养教育不够,对知识分子队伍的培养存在保守思想,对来甘肃参加建设的知识分子的工作和生活待遇照顾不够,对培养使用少数民族知识分子关心不够等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意见和建议。还通过全委会议和常委会议协商讨论了年度国民经济计划(草案)、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情况和第二个五年计划(草案)。本届期间共提提案260件。
(二)配合中心工作,深入基层视察调查,推进中心工作的深入发展。1955年初组织调查组深入兰州市,对工商业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加快工商业公私合营步伐,协助政府推动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等具体建议。1955年底组织了60多名委员,分赴平凉、天水、张掖等5个地区,对农业合作化运动进行了一个月的视察,针对一些地方在组织领导方面存在的缺点和问题,提出了要认真贯彻自愿原则、加强经营管理等五条意见和建议。
组织视察组对甘南藏族自治州和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农牧业合作化问题进行了视察。提出了对牧区合作化运动必须坚持慎重稳步的方针和民主办社的方针等建议,形成《关于视察甘南、临夏两个州的情况报告》,报送中共甘肃省委、省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
1956年上半年,对地县工作进行了为期50天的综合性视察。视察分为4个组,对24个县市农业和粮食生产、工业建设、私营工商业改造、交通运输、文教卫生、社会救济以及民族、移民等进行了深入了解。视察结束后,由省人民委员会和省政协联合召集了视察情况汇报会听取了汇报,对提出的60多条意见和建议,转送到有关部门,事后有关部门对意见和建议都一一作了认真答复。这次视察规模比较大、视察比较深入,提出的建议针对性较强,对各地市和省上有关部门的工作起到一定的监督和推动作用。1956年底至1957年初,组织委员对7个地州市及12个县(市)的农业、工业、文教、政治及市县政协工作情况进行了为期15天的视察,省人民委员会和省政协联合召开视察汇报会,对提出的改进意见,由省人民委员会汇总转有关部门作了认真处理,达到了民主监督和改进工作的目的。
(三)认真组织学习,参加各项政治运动,加强自我改造,统一思想,是这一届政协的主要工作内容。1955年秋季至1956年除了组织委员系统学习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理论、方针政策外,还认真学习讨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修正草案)》、《国民经济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及《揭露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有关材料。1956年3月政协全国委员会发布了《关于组织民主人士和工商业者进行政治学习和理论学习的决定》后,省政协调整和加强了学习委员会,学习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强化,组织学习对象由原来的政协委员扩大到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各族各界人士,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政治学校、工商讲习班、专题学习座谈会等,掀起了学习的高潮。1957年之后,学习领会了毛泽东主席《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共第八次代表大会报告,中国共产党关于开展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和有关人民公社化、“大跃进”、“反右倾”等文件精神,直到本届结束。在学习中,联系实际、改造思想,批判了同这些文件精神相抵触的一些言行,力求把各族各界人士的思想统一起来。在组织政协委员和各族各界人士学习的同时,参加了这个时期的政治运动,特别是参加了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多数委员直接参加了中共甘肃省委召开的各种座谈会,提出意见、建议,帮助党整风。反右派斗争中被错划为右派分子、蜕化变质分子、投机分子、腐化堕落分子的省政协委员共35人,占第一届委员人数的17%。其中副主席1人,常委6人;被保留委员资格的6人,撤销委员资格的25人,未查到省政协处理决定的4人。在反右派斗争的后期,省政协召开了各民主党派成员和各界民主人士自我改造大会,并组织他们进行了整风交心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