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4月28日至5月4日,省政协六届一次常委会议就全省形势及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中共甘肃省委书记李子奇,中共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贾志杰,中共甘肃省委副书记卢克俭,副省长刘恕、路明等到会,与常委们一起参加了讨论。会议由省政协主席葛士英主持。关于形势问题,常委们一致认为,全省的形势是好的,特别是经济发展的平均速度由前30年的65%提高到135%,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03亿元,财政收入达到224亿元,比1983年翻了一番。但还有27%的农民未解决温饱。工业问题较多,特别是电力紧张。周边的省发展很快,甘肃在全国的排位后移。因此,必须深化改革,解放思想,发挥自己的优势,奋起直追,迎头赶上。关于社会治安问题,常委们认为,情况严重,大家反映强烈,职工群众没有安全感,应当提到政治的高度,下大决心加以解决。省党政有关部门和公、检、法机关要统一思想,统一行动,调查研究,制定综合治理规划,分片包干,各负其责,打一场持久的人民战争,彻底解决社会治安面临的问题。关于民族宗教问题,常委们认为,在甘肃有特殊性,绝不能大意。要教育群众,特别是要做好上层代表人物的工作,让大家共同维护安定团结的大局,同时省上要拿出点钱解决临夏水库移民、拱北复修、三电站税收分成等问题。特别要振兴民族经济,繁荣民族地区文化,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关于物价问题,常委们认为,乱涨价现象突出,涨幅过大,群众反映强烈。贾志杰省长当场表态,省政府准备成立一个以阎海旺副省长为首的物价整顿管理小组,切实把这项工作抓好:一是加强市场管理,严格控制,不许乱涨价;二是努力增加生产,满足群众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三是尽快出台补贴政策,弥补物价上涨给人民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关于蔬菜和猪肉供应紧张问题,贾志杰省长根据常委们的意见和建议,当场表态,省政府要专门开会,具体研究,采取得力措施,抓好生产和供应计划的落实。关于教育科技问题,是每次政协会上委员们的热门话题,这次常委会上又提出了很多建议。中共甘肃省委、省人民政府决定,要把教育、科技摆到振兴甘肃经济的战略地位来对待,以教育为本,靠科技兴陇。并决定在当年5月初召开全省科技大会,制定有关政策,进一步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推动全省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关于农业问题,是历次政协会上委员们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中共甘肃省委、省人民政府为此做出了三年基本解决群众温饱,五年稳定解决群众温饱的决定,并决定给当年农业增加投资5000万元,用于扩大地膜种植160万亩、投放化肥87万吨;用农业银行贷款1000万元,搞小型水利建设;争取世界银行贷款1—2亿美元,增大河西蓄水能力,建设景电二期工程,增加50万亩水地,为甘肃办好一件大事。
讨论振兴甘肃经济问题
1988年7月19日至22日,省政协六届二次常委会议讨论了振兴甘肃经济问题。中共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贾志杰到会作了《放开胆量搞改革,抓住优势快发展——赴广东学习考察报告》。在讨论中,常委们认为,贾志杰的报告内容丰富,鼓舞人心,表明中共甘肃省委和省人民政府对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信心很足,决心很大。大家就振兴甘肃经济的有关问题发表了6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一是要在所有制结构上有新的突破。常委们认为,甘肃的生产力水平低,特别是私营经济,集体经济比广东低得多,经济结构与生产力的发展不相适应。因此,要在搞好国营经济的同时,大力发展集体、个体、私营、合营、外资和中外合资企业,使甘肃的经济结构有一个大的突破和发展;二是要在搞活经济上下工夫。常委们认为,搞活经济,首先要搞活企业,搞活企业首先要赋予企业经营自主权,下决心解决行政干预多、摊派多等问题。其次,要在改革的实践中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新思路、新观念、新秩序、新制度,促进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采取有效措施,将兰州建成内陆特区;三是要在发挥本省资源优势上大做文章。常委们认为,甘肃资源丰厚,要抓住时机,狠抓转化,变潜在优势为现实优势,使丰厚的资源变成商品和财富。要进行多层次开发,利用原材料,大搞深度加工,带动整个经济协调发展;四是要在抓好教育和科技上花大气力。常委们认为,振兴甘肃经济要靠教育和科技的开发。智力投资是经济积累的有效投资。甘肃教育经费少,教学质量低,“读书无用论”抬头,如不认真解决,后患无穷。甘肃的科技力量尚有优势,知识分子在人口中所占比例在全国名列第三,且门类较全,质量较高,但对人才重视关怀不够,工作生活条件差,许多人外流,省上要引起重视,为知识分子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使他们为振兴甘肃经济贡献力量;五是要抓河西带全省。常委们认为,河西地区条件好,优势多,发展潜力很大,把河西搞上去了就会带动全省经济发展。“兴西济东”、“以西带东”构想,是总结甘肃农业走过的道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甘肃农业指导思想上的突破。按这条路子走下去,甘肃经济会有大的变化。抓河西,既要发挥优势,又要解决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破坏、雪线上升、水量减少和土地盐碱化等问题,使农业稳定、持续发展;六是要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甘肃有少数民族160多万人,占地1775万平方公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巩固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不可忽视。要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地区的矿产、水电、草原畜牧等优势,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讨论治理整顿、深化改革问题
1989年2月27日,参加省政协六届二次全体会议的60多名委员专题座谈了治理整顿、深化改革问题。中共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贾志杰,中共甘肃省委副书记卢克俭、阎海旺及省上有关部门负责人到会听取了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委员们提出,流通渠道杂乱,批发秩序混乱,流通环节增加,转手倒卖严重,物价上涨幅度过大,市场不够稳定,商品质量下降,假冒残次屡禁不绝,急需通过治理整顿加以解决;扶贫资金使用效益不够理想,主要原因是缺乏总体规划,资金没有统筹安排。省上和社会各界都要帮助县上制订发展规划,把扶贫资金确实用好,既富县又富民;有些地方个体、私营经济出现萎缩现象,主要原因是原材料供应不足,政府部门对个体、私营经济支持不够,乱收费、乱罚款,缺乏统一管理。建议加强市场管理机制,开辟粮油交易市场,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建立计量、质量检测体系,加强税收征管力度,保证市场有秩序的运行;资金供求矛盾突出,应采取经济、行政、法律手段盘活资金。政府在安排信贷资金时应突出重点,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农业生产资料、扶贫温饱工程、菜篮子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及人民生活必需的工业生产和商品供应方面;在治理整顿中,要继续广泛开展增产节约、增收节支运动。进一步肃清“左”的流毒,加强民主政治建设。贾志杰省长坦诚地向委员介绍了甘肃经济发展在全国的排位和人均收入的名次等情况,并对委员的意见、建议表示感谢和采纳。副书记卢克俭也表示,省委要继续加强与各民主党派的联系,相互关心,合作共事,共同把甘肃的事情办好。省政协主席葛士英主持座谈会。全国政协在兰常委和省政协各位副主席出席座谈会。
1989年11月20日,省政协六届八次常委会议,听取了中共甘肃省委书记李子奇关于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传达,学习讨论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
在讨论中,常委们认为,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对解决多年积累下来的经济工作方面的深层次问题,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认为中共甘肃省委贯彻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决定的安排具体扎实,措施得力。常委们建议,在治理整顿上要抓好6个环节,即坚决抓好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控制消费基金过快增长;加强物价管理,抑制通货膨胀;整顿经济秩序,理顺流通关系;提高经济效益,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搞好就业安置,保持社会稳定。在深化改革上,要抓好5个方面的工作,即正确认识深化改革和治理整顿的关系;稳定改革政策,巩固发展改革成果;进一步搞好大中型企业,继续发展地、县工业;坚持对外开放,扩大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集中力量办好农业。
1990年1月11日,出席省政协六届三次全体会议的80多名委员参加了省政协召开的治理整顿、深化改革问题座谈会。座谈会由省政协主席葛士英主持。中共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贾志杰和省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到会听取了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在座谈会上,委员们普遍认为,甘肃的治理整顿、深化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在面临严重困难的形势下,经济仍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说明中共甘肃省委、省人民政府的决策是正确的。大家还对治理整顿、深化改革中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意见和建议:1委员们针对金融秩序混乱,银行信贷资金投向不合理,专业银行业务范围控制不严,各类金融机构增多,一些银行随意更改贷款利率,社会集资失控等问题,建议撤并金融部门设立的一些不必要的金融机构,加强对社会集资和企业的内部集资的严格管理。2委员们针对矿产资源乱开滥采的严重问题,建议政府要重视甘肃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实行保护性开采。同时还要注意解决地质队伍人才匮乏问题。
3建议对大企业实行倾斜政策,优先安排扶持资金、能源、原材料和运输力量,为企业清理“三角债”、技术改造、技术开发提供宽松的经济环境。4委员们根据甘肃煤炭资源缺乏,水力资源丰富的情况,建议政府将电力建设由火电向水电倾斜,着眼开发水力资源,节约用煤,防止大气环境污染。委员们还就发挥商业主渠道作用、调整经济结构、稳定农村政策等问题发表了意见和建议。贾志杰省长对委员们直抒己见表示感谢。他认为大家的意见切中要害,有利于政府科学决策,一定要认真研究和采纳。
讨论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
1990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省政协六届十二次常委会议在听取了省计划委员会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关于全省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编制情况等问题的汇报后,进行了认真的讨论,提出了4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一是在编制“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时,要从甘肃实际出发,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不断探索和完善经济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路子,加强和改善宏观管理,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保持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促进经济稳步发展;二是认真贯彻“调整、改革、提高、发展”的方针,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八五”期间,要对工业结构进行认真调整,积极解决重工业与轻工业、原材料工业与加工工业之间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加快发展地方工业和乡镇企业,把地方财政从困难中解脱出来,切实扭转全省86个县(市、区)中66个县财政赤字、吃补贴的被动局面。大企业要依靠高科技、依靠中央投入和自我积累,提高综合生产能力。适度发展加工业,使一部分原材料就地加工增值,体现产业优势,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三是要始终把农业摆在经济工作的首位。认真落实中共甘肃省委、省人民政府确定的农业“22274”工程,力争全省在本世纪末建成水地、“三田”、科技承包各2000万亩和7个化肥厂、4个农药厂的目标,使全省农业生产条件有一个较大的改观;四是要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不断繁荣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要发挥当地优势,治穷致富,振兴民族经济。农区要建设基本农田,发展林牧业、地方工业和乡镇企业、运输和多种经营;牧区要保护草原,建设草原,开展畜产品开发和对外贸易,提高牧业生产效益。特别要重视发展民族地区的教育、卫生事业,提高人口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省政协主席葛士英在会议结束时要求,省政协还要继续调查论证,分析探讨,深化认识,开拓思路,帮助党委和政府把“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制定得更加完善、更加科学、更加符合省情。
1991年3月9日,省政协六届四次全体会议期间,召开了经济问题座谈会。中共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贾志杰,中共甘肃省委副书记阎海旺,副省长路明、李萍和省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同100多名省政协委员就发展全省经济问题进行了座谈。委员们在座谈中普遍认为,贾志杰省长在甘肃省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的报告中,关于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推进全省工业现代化进程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振兴甘肃经济的论述,实事求是,切合甘肃实际,既总结了成功的经验,又考虑到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和困难,并提出了积极可行的措施,具有较高的操作性,关键要稳扎稳打,狠抓落实,抓出成效。委员们建议:1第二条“欧亚大陆桥”的建成(指铁路),边境货、客运输的沟通,对甘肃发展经济是难得的机遇,必须抓住这个契机,扩大对外开放。
特别是要尽快建设兰州至武威电气化铁路的电源和电力外线,加速宝(鸡)中(卫)电气化建设计划的实施,为发展甘肃经济服务。2在甘肃中南部10个高寒阴湿县各建一个生态林业试验基地,营造适合本地特点的各种示范林和饲草饲料基地,改善生态环境,为农业稳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3省上要重视解决大中型企业设备老化、资金短缺、后劲不足,以及单纯追求产值而忽视效益的问题。4要继续稳定政策,尽快理顺价格和税收体系,调低指令性计划,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贾志杰省长认为,委员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很好、很中肯,对“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的完善和实施将产生良好的作用。他代表中共甘肃省委、省人民政府对委员们提出的意见、建议表示感谢。
讨论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