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改革开放和发展做贡献。农业是制约甘肃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七届省政协一直把强化农业基础、水利建设、打好扶贫攻坚战作为参政议政的重点,先后组织委员进行了24次视察和专题调查,有3次常委会议专题讨论了农业问题,报送了5个建议案。在水利建设方面,对引大入秦、景电、靖会等全省大中型水利工程进行了视察,提出了建设和管理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对水地的生产效益进行了研究,形成了《实施千万亩水地粮食丰产工程的建议案》,并为引洮工程的立项做了积极的争取工作。在山区建设方面,调查总结了榆中、会宁等半干旱县发展集雨灌溉的新鲜经验,报送了《关于加快我省集雨灌溉工程建设的建议》。在扶贫开发方面,深入陇南、定西、天水等攻坚主战场进行了调查,从政策、规划、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对河西地区农村奔小康、平庆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甘南草原建设、沿黄地区水土资源开发等问题,进行了考察和调查研究。在围绕经济建设履行职能中,先后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兰州市内陆城市改革开放和建设、加强税收征管、推进非国有经济发展和企业解困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取得了良好效果。采取点面结合的方法,对非国有经济进行了调查。点上调查了黄河企业集团的发展情况,向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提出支持黄河企业集团加快发展的建议;面上调查了定西、天水、平凉、庆阳等4地市,报送了《关于我省个体和私营经济发展的情况和建议》。中共十五大以后,召开常委会议,就公有制实现形式和所有制形式两个多样化及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放手发展非国有经济等问题,提出了积极的建议。选择了困难企业敬东机器厂进行调查并邀请省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共商解决办法,对该厂恢复生产、安置下岗职工、改善干群关系、稳定职工情绪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三)坚持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方针,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服务。1995年春,选择了问题比较多、群众意见比较大的文化市场问题,组织委员先在兰州地区进行视察,然后各州、市政协和地区政协工委在全省范围内大规模地开展了文化市场视察活动,在此基础上,召开了七届十二次常委会议,形成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文化市场管理问题的建议案》。1996年,针对贩毒吸毒、制黄贩黄、卖淫嫖娼、赌博、拐卖妇女儿童、利用封建迷信骗钱害人等“六害”泛滥的问题,又组织委员并联合各州、市政协和地区政协工委进行了视察、调查,在七届十六次常委会议上形成《关于进一步治理“六害”,为我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的建议》。这两次视察活动搞得早、声势大、针对性强,抓住了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既深刻揭露问题,又提出具体的改进办法,中共甘肃省委常委会议听取了专题汇报,将两个建议报告批转全省各地各部门。这是省政协近几年履行民主监督职能影响较大、效果较好的重要活动,受到了群众的普遍好评。1997年组织委员和各地政协,历时9个月,深入企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有关部门,对人才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和分析,经七届二十一次常委会议专题讨论,向中共甘肃省委报送了《关于我省专业技术人才问题的情况和建议》。中共甘肃省委常委会议专门听取了汇报,对《建议》组织了专门班子进行研究,提出分步骤实施的意见,并将报告印发全省。七届省政协一直十分关注教育事业,七届十九次常委会议专题讨论了教育问题,就加强基础教育、调整高校结构、强化德育教育、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农村民办教师转正等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深入甘肃工业大学进行了调查,就省、部联合办学、工科人才培养等问题,向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写了建议信。
对科技成果转化、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科技兴省战略实施、体育基地建设等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
(四)积极协助党委和政府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维护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在组织上,省级6个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在政协都有兼职副秘书长,有的还在专委会兼任副主任;在制度上,定期召开秘书长联系会议,及时向民主党派通报情况,商议有关事务;在工作上,加强同民主党派的联系,重要事情、重大活动征求党派意见,邀请民主党派进行专题座谈,联合进行调查研究,重视民主党派的提案和发言,加强了同民主党派的密切合作。在反映社情民意方面组织委员对兰州市大气污染、雁滩南河道污水淤积、礼县秦古墓被盗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调查,促进了难点问题的解决。在民族宗教工作方面,多次组织委员到临夏、甘南等少数民族州、县调查研究,与当地干部群众共同探讨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进一步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对策和办法;省政协的少数民族副主席和民族宗教界委员,在处理涉及民族宗教方面的问题和边界纠纷时,做了深入、细致的调解、疏导工作,在维护团结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台港澳侨和海外联谊工作方面,遵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和江泽民主席提出的推进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的活动。5年共接待台湾、港澳和海外来客200多人,向他们宣传了甘肃,沟通了感情,增进了共识;通过委员牵线搭桥,引进了一些项目和资金;多次对“三资”企业进行视察,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建议;在香港回归前夕,举办了迎回归座谈和书画展。
(五)采取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委员的积极性。为委员知情参政通报信息和情况,定期举行全省经济情况通报会,举办提案办理情况通报会;向委员提供资料和信息,共编辑印发政协会刊、学习资料、政协工作情况等刊物132期、10万多册;组织委员进行参观视察,增加感性认识。充分发挥了专委会的作用,经常召开专委会委员会议,研究讨论工作;选择专题组织委员进行深入调研;召开专题座谈会、讨论会,探讨研究一些重要课题;加强了专委会同党政有关部门的对口联系,密切配合,优势互补;以课题为纽带加强了同州、市、县(区)政协合作等。
参与了立法协商、执法监督,为38部地方法规的制定提出了修改意见180多条,参加了省上每年组织的执法检查活动,开展了法律讲座、宣传、咨询,进行了社会保障方面的调查研究。文史资料工作共征集史料668万字,编辑出版《甘肃文史资料选辑》10辑、238万字,基本上完成了裕固、保安、东乡三个独有少数民族的文史资料的征集。加强了对提案工作重要意义的宣传,制定和贯彻了提案工作条例,推进办理工作程序化和规范化;实行了开门办案、现场办案;组织委员对提案办理进行专题视察;定期召开提案办理情况通报会,听取委员意见。本届提案共2346件,比上届增加268%,委员人均提案47件,提案全部得到了办复。
倡导了“爱甘肃、献良策、做贡献”活动,改进了委员活动目的、形式和内容;展开了各种形式的专题调查。七届政协期间,委员到会率高,参加活动的积极性高,在政协会上报名发言的人数多,提提案的委员和提案的数量多。
(六)依靠两个积极性,推进履行职能的规范化、制度化。为了加强“两化”建设,同中共甘肃省委联合召开了学习贯彻中共中央《通知》和《政协全国委员会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定》的领导干部大会,省委领导作了重要讲话。中共甘肃省委常委会议听取和讨论了省政协关于学习贯彻中共中央《通知》和全国政协《规定》的汇报,并批转了省政协制定的贯彻全国政协《规定》的《实施办法》,要求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1995年底,中共甘肃省委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对政协工作领导的决定》,省政府发出了《关于支持政协开展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工作的通知》。省政协修订了《常委会工作规则》、《专委会通则》等与之相配套的文件。认真抓了机关的思想、作风和组织建设,开展了讲政治、讲团结、讲纪律、讲质量、讲贡献的“五讲”活动。完成了机构改革,调整了专委会,设置了研究室,进行了干部培训。5年中,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共发出了7个有关政协的文件。中共甘肃省委常委会议除了每年研究一次政协工作外,还多次听取政协视察和调查研究的专题汇报。对政协的建议案、提案等,领导批示的多了,部门采纳的多了,情况反馈的多了,越来越多的意见和建议进入了党政领导的决策,使政协履行职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七届省政协还重视和加强了与各地党委、政府的联系,省政协领导到地、县调查研究时,主动征求当地党委、政府对政协工作的意见;两次邀请中共地、州、市委书记到省政协来座谈,介绍情况,征询意见,请党委支持政协工作。这些活动增进了省政协与各地党委、政府的相互了解,吸收了许多好的建议,推动了全省政协工作。
(七)探索多种形式和方法,加强了对州、市、县(区)政协的联系和指导。七届省政协始终把握政协上下之间是指导关系这一原则,采取多种形式,对地县政协着重从业务工作上提出指导性意见。
1994年,召开全省政协工作会议,贯彻全国地方政协工作经验座谈会精神,研究了新形势下提高全省政协工作水平的思路和办法,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全省政协工作的意见,中共甘肃省委批转了这次会议的报告。5年中坚持全委会邀请州、市、县(区)政协和地区政协工委负责人列席,常委会邀请州、市政协和地区政协工委负责人列席的制度,并适时安排州、市、县政协主席和地区政协工委主任座谈会,通报省政协的工作情况,听取基层政协的意见和建议。省政协领导积极参加州、市、县政协会议,省政协专委会召开了各地政协对口专业座谈会,上下联系,互通情况。1994年《民主协商报》扩版后,在指导基层政协工作,交流政协工作经验方面发挥了更大作用。《甘肃政协》等刊物也及时提供有关信息和资料。省政协进行视察调查活动时,吸收当地政协组织和有关委员参加,采取省地县政协联合视察和调查的方式。选择一些有共性的、社会反映强烈的重要问题在全省范围内进行视察。1995年又召开了全省政协工作经验交流会,印发了26份典型经验和地、州、市、县党委重视支持政协工作的材料。举办了县级政协主席学习班和地县政协干部培训班。每年从省财政申请拨出专款,帮助地县政协改善工作条件,推动了全省政协工作的开展。
1977年至1998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政协甘肃省第四、五、六、七届委员会的工作,是处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新的历史时期,政协甘肃省委员会坚持贯彻执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不断开拓工作领域,政协工作进入了成立以来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工作特点:
(一)省政协的工作重点由原来的“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工作主要围绕甘肃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大局展开。提案、建议案中有关经济建设的内容明显增加。(二)以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牢牢把握团结、民主两大主题,通过各种会议和各项活动,促进了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各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团结,把民主协商的原则贯彻于政协的各项活动之中,形成畅所欲言、团结合作的氛围,推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三)重视自身建设,通过不断学习交流,加强委员和机关干部的思想建设;政协机构不断完善,机关工作日益活跃。(四)强调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各项工作均有明确的工作条例和规则,减少了工作的随意性,提高了履行政协职能的水平。(五)十分重视调查研究,把调查研究提出意见、建议作为参政议政的重要方式,注重提高质量和提案落实工作,努力把政协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纳入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的决策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