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全赋,主要有二层内容,一是因为常年流离失所,在所居之地,好则好已,但毕竟不是自己的故乡,登楼所见,对故乡思念更切。一是因为国家内乱不安,自己的雄才难以发挥,憧憬国土统一,自己的才智也将得以发挥。
1975年,毛泽东同志身体已经很衰弱了,但他在操心国家大事之余,仍然念念不忘自己喜欢的古典诗词登楼赋,毛泽东评点道:这篇赋好,作者抒发了他拥护统一和愿为统一事业作贡献的思想,也含有故土之思。人对自己的童年,自己的故乡,过去的朋侣,感情总是很深的,很难忘记的。到老年就更容易回忆、怀念这些。
毛泽东点明了这篇赋的主旨,即拥护统一并愿为统一作贡献和对故乡的怀念,关于第一个主题,毛泽东晚年曾说过,自己一生做了两件事,一件是把蒋介石赶到一群小岛上去了;一件是发动和领导了“文化大革命”。国民党盘踞在台湾,祖国的统一还没有实现,作为一个伟大的有抱负的政治家,这是他心中难以解开的郁结,当大自然留给毛泽东的时间已经不多了的时候,企盼祖国早日统一,实现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愿望会更强烈,通过《登楼赋》来寄托自己的忧思,是情理之中的。
关于第二个主题,毛泽东在评述时说人到老年更容易回忆、怀念,可是写作《登楼赋》的时候,王粲还只有三十岁,完全谈不上老年,这不过是毛泽东同志借文章表露自己的心迹而已。在评点《登楼赋》以后,毛泽东接着说了这样一段话:我写《七律·到韶山》的时候,就深切想起了32年前许多往事,对故乡是十分怀念的。《七律·答友人》中,“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就是怀念杨开慧的,杨开慧就是霞姑嘛!可是现在有的解释却不是这样,不符合我的意思。
实际上,晚年毛泽东的内心是孤独的,满腹心事,无人诉说,借古人的诗词文赋,或许可以表露一些心迹。
六、《登池上楼》并没有就诗论诗《登池上楼》一诗为南北朝诗人谢灵运所作,毛泽东评点这首著名的诗篇,并没有就诗论诗,而是从中挖掘出作者的内心矛盾,以达知人论世的目的。
【简介】
登池上楼
谢灵运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及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侯,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嵌。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幽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毛泽东评点】
通篇矛盾。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见矛盾所在。此人一辈子矛盾着。想做大官而不能,进德智所拙也。做林下封君,又不愿意。一辈子生活在这个矛盾之中。晚节造反,矛盾达于极点。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本自江海人,忠义感君子。是造反的檄文。
——毛泽东读谢灵运《登池上楼》的批语(见《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3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鉴赏】
谢灵运(385—433年)是南北朝时的诗人。陈郡夏阳(今河南太康)人。袭封康乐公,因其“性豪侈,车服鲜丽,衣物多改旧形制,世共宗之”,世称谢康乐。曾任永嘉太守、侍中、临川内史等职。谢灵运一生崇尚奢侈,纵情山水,博览群书,工诗善文。在政治上,他“自谓才能宜参权要”,但始终不被重用,遂不问政事,纵情山水之间,寻幽探奇,恣意遨游。后以谋反罪流放广州,被杀,年49岁。作品主要是山水诗,注意诗的形式美,诗的语言多姿多采,对山水景物观察细致,捕捉入微,加之有琢句锤炼之功,长于精巧,富丽中,艺术地再现自然之美,给人以自然可爱之感,堪称我国山水诗派的开创者,对中国山水诗的形成和发展起过较大作用。
毛泽东喜读谢灵运的诗,也很关心谢灵运的个人命运。他曾仔细阅读并圈点《南史·谢灵运列传》中有关谢灵运及其家族的记载。毛泽东故居书房里,有一本《古诗源》,此书由清朝沈德潜编选。选收自上古至隋代的古诗和歌谣,并有评释。编者认为诗至唐代为极盛,唐以前诗是唐以来诗歌之源,故名《古诗源》。
《古诗源》收谢灵运诗24首,毛泽东做了圈画的就有22首。对谢灵运那些刻画自然风物的清丽诗句,如《邻里相送至方山》中的“解缆及流潮,怀旧不能发。析析就衰林,皎皎明秋月”,《过始宁墅》中的“剖竹守沧海,枉帆过旧山。山行穷登顿,水涉尽洄沿。岩峭岭稠叠,洲萦渚连绵”等等,毛泽东都在句旁划着直线、曲线或曲线加直线,在句下还连划两三个圈。编者注释中,评论谢灵运诗歌“一归自然”、“匠心独运”、“在新在俊”,以及“别绪低徊”,“触景自得”等处,毛泽东都划着曲线和圈。另他的矛盾是“想做大官而不能”,“做林下封君,又不愿意”。而且这一矛盾支配了诗人的一生,最后导致诗人的自我毁灭。
毛泽东在批注中称之为造反檄文的“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本自江海人,忠义感君子”一诗,是谢灵运兴兵叛逆时写的一首诗。他以张良和鲁仲连自喻,其实质,还是毛泽东批注中说的“想做大官而不能”、“做林下封君又不愿意”的“矛盾达于极点”的集中表现。
毛泽东评点《登池上楼》,并不是单纯地就诗论诗,而是从作品中挖掘作者内心的矛盾,以达知人论世的目的,这是毛泽东读诗评诗的一个特点。
七、《秋日楚州郝司户宅饯崔使君序》预兆世界是青年人的对王勃的这篇几百字的文章,毛泽东写下了1000多字的评语。毛泽东惜作者死得太早,想到青年人生力旺盛、迷信少、顾虑少、天不怕、地不怕,敢想敢说敢干,世界是青年人的,他永远支持他们。
【简介】
秋日楚州郝司户宅饯崔使君序
王勃
上元二载,高明八月。人多汴北,地实淮南。海气近而苍山阴,天光秋而白云晚。川涂所亘,郢路极于崤潼;风壤所交,荆门洎于吴越。凭胜地,列雄州,城池当要害之冲,寮尽鹓鸾之选。昌亭旅食,悲下走之穷愁;山曲淹留,属群公之宴喜。披鹤雾,陟龙门。
故人握手,新知满目。钦崔公之盛德,果遇攀轮;慕郝氏之高风,还逢解榻。接衣簪于座右,驻旌于城隅。临风云而解带,眄江山以挥涕。岩楹左峙,俯映元潭;野径斜开,傍连翠渚。青苹布叶,乱荷芰而动秋风;朱草垂荣,杂芝兰而涵晚液。舣仙舟于石岸,荐绮席于沙场。宾友盛而芳樽满,林塘清而上筵肃。琴歌迭起,俎豆骈罗。烟霞充耳目之玩,鱼鸟尽江湖之赏。情盘乐极,日暮途遥。思染翰以凌云,愿麾戈以留景。
嗟乎!素交为重,觉老幼之同归;朱绂傥来,岂荣枯之足道。且欣风物,共悦濠梁。
齐天地于一指。混飞沉于一贯。嗟乎!此欢难再,殷勤北海之筵;相见何期,惆怅南溟之路。请扬文笔,共记良游。人赋一言,俱成四韵云尔。
【毛泽东评点】
是去交趾(安南)路上作的,地在淮南,或是寿州,或是江都。时在上元二年,勃年应有二十三四了。他到南昌作滕王阁诗序说:“等终军之弱冠”。弱冠,据《曲礼》,是二十岁。勃死于去交趾路上的海中,《旧唐书》说年二十八,《新唐书》说二十九,在淮南、南昌作序时,应是二十四、五、六。《王子安集》百分之九十的诗文,都是在北方——绛州、长安、四川之梓州一带,河南之虢州作的。在南方作的只有少数几首,淮南、南昌、广州三地而已。广州较多,亦只数首。交趾一首也无,可见他并未到达交趾就翻船死在海里了。有人根据《唐摭言》、《太平广记》二书断定:在南昌作序时年十三岁,或十四岁。据他作过沛王李贤的幕僚,官“修撰”,被高宗李治勒令驱逐,因为他为诸王斗鸡写了一篇檄英王鸡的文章。在虢州,因犯法,被判死,遇赦得免。这个人高才博学,为文光昌流丽,反映当时封建盛世的社会动态,很可以读。这个人一生倒霉,到处受惩,在虢州几乎死掉一条命。所以他的为文,光昌流丽之外,还有牢骚满腹一方。杜甫说:“王杨卢骆当时体,……不废江河万古流”,是说得对的。为文尚骈,但是唐初王勃等人独创的新骈、活骈,同六朝的旧骈、死骈,相差十万八千里。他是七世纪的人物,千余年来,多数文人都是拥护初唐四杰的,反对的只有少数。以一个二十八岁的人,写了十六卷诗文作品,与王弼的哲学(主观唯心主义),贾谊的历史学和政治学,可以媲美。都是少年英发,贾谊死时三十几,王弼死时二十四。还有李贺死时二十七,夏完淳死时十七。都是英俊天才,惜乎死得太早了。
青年人比老年人强,贫人、贱人、被人们看不起的人、地位低的人,大部分发明创造,占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他们干的。
百分之三十的中老年而有千劲的,也有发明创造。这种三七开的比例,为什么如此,值得大家深深地想一想。结论就是因为他们贫贱低微,生力旺盛,迷信较少,顾虑少,天不怕,地不怕,敢想敢说敢干。如果党再对他们加以鼓励,不怕失败,不泼冷水,承认世界主要是他们的,那就会有很多的发明创造。我们近来全民性的四化运动(机械化、半机械化、自动化、半自动化),充分地证明我的这个论断。由王勃在南昌时年龄的争论,想及一大堆,实在是想把这一大堆吐出来。一九五八年党大会上我曾吐了一次,现在又想吐,将来还要吐。
——摘自毛泽东读王勃《秋日楚州郝司户宅饯崔使君序》的批语(见《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7-13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鉴赏】
毛泽东的这个批语,是写在清项家达编的《初唐四杰集》里王勃的《秋日楚州郝司户宅饯崔使君序》一文的旁边,约1000多字。毛泽东还在该文的标题前画了一个大圈,以示重视。这条批注有考证、有评价、有议论。从内容看,大约写于1958、1959年。
王勃(649—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人。祖父王通为隋末学者,叔祖王绩是唐初诗人。王勃6岁能文,才思敏捷。14岁应幽素科试及第,授朝散郎。因戏作《檄英王鸡》,触怒唐太宗,斥逐王府。后“远游江汉,登降岷峨”,客居蜀中。后任虢州参军。据《新唐书·文艺传》载,王勃在任虢州参军时,“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
惧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赦除名。”高宗上元三年(676),王勃渡海省亲,溺水惊悸而死,时年28岁。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同时与诗文著称,被称为“初唐四杰”。
毛泽东读过《新唐书》和《旧唐书》中的《王勃传》。《新唐书·王勃传》中写到:“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毛泽东读这篇传记时,在这段记载下用红铅笔画着着重线。
毛泽东的这则批注,可分三部分:第一为考证;第二为评价;第三为议论。
毛泽东先考证了《秋日楚州郝司户宅饯崔使君序》和《滕王阁诗序》的写作时间和年龄。毛泽东认为“有人根据《唐摭言》、《太平广记》二书断定:在南昌作序时年十三岁,或十四岁”是不准确的,毛泽东通过多方面的查证认为王勃在淮南、南昌作序时,应是二十四五六岁。这段考证文字是毛泽东读作品时兴之所至写的批注,足见其惊人的记忆和平时博读的功底。一路叙述,对王勃的行年踪迹和创作历程作了基本概括,精细严谨,一丝不苟,透露出一种近乎职业的研究精神。
第二部分是对王勃其人与文章的评价。王勃才华出众,有建功立业的壮志,却屡受打击和排斥。这使得他能够有机会比较广泛地接触社会各阶层,受到磨炼,在作品中反映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在内容上,能自觉地“反映当时封建盛世的社会动态”,扩大了诗歌题材,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在形式上致力于改变齐、梁以来浮华绮丽的形式主义文风,反对宫廷诗人上官仪等人歌功颂德的浮词丽藻,崇尚清新流畅、朴实自然的文风,对唐朝的文学特别是诗歌的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毛泽东引杜甫赞扬王勃等人的诗:“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长江万古流”,同时,也表达了他自己的看法。毛泽东赞扬王勃“高才博学,为文光昌流丽,反映当时封建盛世的社会动态,很可以读。”另外毛泽东还联系作者的命运遭际,认为除了“光昌流丽”之外,由于王勃一生倒霉,到处受惩,他的文章还有“牢骚满腹”的一面,这确是知人之谈。
毛泽东特别指出了王勃虽“为文尚骈”,但写的是“新骈、活骈”,与六朝之“旧骈、死骈,相差十万八千里”。其差别所在,既在于文风(“光昌流丽”),又在于内容(“反映当时封建盛时的社会动态”)。这个评价,是恰当的。
第三部分是毛泽东由感叹王勃等人年少有为而发的议论。毛泽东认为:“青年人比老年人强”,原因是因为他们贫贱低微,生力旺盛、迷信较少、顾虑少、天不怕、地不怕、敢想敢说敢干。
这一番议论既是他一时即兴发挥,实际上也是他的一贯想法,即大胆地使用年轻人,相信年轻人。毛泽东说这种想法在1958年党大会上曾吐了一次,是指1958年5月8日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的讲话。在这次会议上,他主要讲了“破除迷信”的问题,他特别强调:“从古以来,发明家创立新学派的,在开始时都是青年人,学问比较少的,被人看不起的,被压迫的人,这些发明家在后来才变成壮年、老年,变成有学问的人。这是不是一个普遍的规律?不能完全肯定,还要调查研究。但是,可以说多数是如此。为什么?这是因为他们方向对,学问再多,方向不对,等于无用。”毛泽东说:
青年人打倒老年人,学问少的人打倒学问多的人,这种例子多得很。
战国时候,秦国有个甘罗,是甘茂的孙子,他十二岁为丞相,他才是个“红领巾”!当时吕不韦是个大政治家,但没有主意,甘罗却有主意,他到赵国解决了一个问题。
汉朝有个贾谊,十七岁就被汉文帝找去了,一天升了三次官,后来贬到长沙,写了两篇赋,《吊屈原赋》和《鹏鸟赋》。后来又回到朝廷写了两本书叫做:《治安策》和《过秦论》。我看他是秦汉史专家。他写了十几篇作品,留下来的是两篇文学作品(两篇赋)和两篇政治作品——《治安策》和《过秦论》。他死的时候只有三十三岁。
刘邦的年龄比较大。项羽二十四岁起兵,三年到咸阳。霸王别姬的时候,应当还是年轻的时候,现在舞台上唱《霸王别姬》的扮相不对,应当叫他扮小生。五年为诸侯长,二十八岁时自立西楚霸王,死时才三十二岁。
韩信也是一个被人看不起的人,他在年轻的时候,曾经受过“胯下之辱”。人家让他钻“胯裆”,他一看没办法,只好钻。
孔夫子当时也没有什么地位,他当过吹鼓手,后来教学。他虽然做过官,在鲁国当过“司法部长”,相当于我们现在县政府的司法科长。他还做过管钱的小官,相当于我们农业社的会计,可是他却学会了许多本领。
颜渊是孔子的徒弟,他算“二等圣人”,他死的时候只有三十二岁。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的时候,也只有十几、二十岁,他是印度当时被压迫民族的人。
《西厢记》里的红娘是一个是有名的人物,她是青年人,还是奴婢,但她很公正、勇敢,她帮助张生做那样的事情,当时违反“婚姻法”的。她被拷打,可是她不屈服,反抗过,她把老夫子责备了一顿。你们说究竟红娘学问好,还是老夫子学问好?红娘是“发明家”,还是老夫子是“发明家”?
南北朝时的荀灌娘是个十三岁的孩子,河南临颍人,顶多不过是一个初中一年级学生,她和父亲被围在襄阳的时候,带领了几十个人杀出重围去搬救兵,你看她有多大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