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毛泽东妙评古诗书鉴赏
28699100000038

第38章 毛泽东评点明清小说(9)

著名作家张天翼在1954年2月号《人民文学》上发表题为《〈西游记〉札记》的长篇论文。张天翼认为:在《西游记》这样的古代神魔故事中,不论作者自己有没有意识到,总会或多或少,或隐或显,或深或浅,或正确或歪曲地反映出某一时代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在唐僧取经的故事中,一边是高高在上的统治者——神,上至天界,下至地府,君临万物,主宰一切;一边是受诸神统治的魔,他们偏偏要从统治势力的压迫下挣扎出来,站立起来,甚至要造反,天兵天将去收伏他们,魔头们便拼死反抗。神是正,魔是邪,而邪不敌正。这就使我们联想到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与人民——主要是农民——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当时封建社会的主要阶级关系和矛盾,在这里多少是给反映出来了,而且,在取经故事的演变过程中,越发展这一点反映得越明显。“到了《西游记》,我们甚至于要猜想作者是多少有意识地来表现这一点了。”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是魔头的代表,他大闹天宫,败下阵来之后,为什么归顺上界,而修成正果了呢?张天翼解释说,刚开始的时候,究竟要闹出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孙悟空也糊里糊涂不很了然,直到如来佛问起他,他才想到玉帝的尊位,说出“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可见,孙悟空在前七回大闹天宫,其志向不过是想得到玉帝的尊位。这说明孙悟空即便成功,也不过是把玉皇大帝改了姓孙,就像刘邦、朱元璋那样借农民起义而爬上龙位一样。但孙悟空在前七回复仇不成,作者吴承恩便只为他安排了两个选择,或者像历代农民起义英雄黄巢、方腊那样被镇压,或者像《水浒传》中宋江那样接受招安,《西游记》写孙悟空走了后一条路。张天翼的这篇文章,这一观点,在建国后到“文革”前的《西游记》研究领域是很有代表性的,即力图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解释神话世界同现实社会的同构关系。正好《西游记》又描写了神魔之间、叛逆与收伏之间的斗争,人们就十分自然地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阶级斗争观点来比附。张天翼的论述恰恰吻合了毛泽东关于神话传说的一贯看法,引起了毛泽东极大的兴趣,他从张天翼的观点引伸出这样的结论:不读后七回以后的章节,不足以总结农民起义的规律和经验教训。

七、《三国演义》是一部百科全书

毛泽东不仅看陈寿的《三国志》、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这些原著,就连《三国演义》的连环画册,他看起来也是津津有味,爱不释手。三年困难时期,他的案头上就常常放有这么一套《三国演义》小人书。

【简介】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明末称之为《三国志传》,清初省称为《三国志演义》,近数十年来,又省称《三国演义》。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历史小说,是以后一切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作品。

现在一般称《三国演义》的原作者为元末明初的罗贯中。但在罗贯中以前,三国的人和故事在社会上流传了一千多年,而且各阶层的人们以各种不同的文学形式进行了艺术创造,这说明,它是一部世代累积型集体创作的作品,罗贯中只不过是它最后的写定者和集大成者。

罗贯中的生平材料现存的很少。明初贾仲名《录鬼簿续编》说:“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天各一方,至正甲辰复会。

别来又六十余年,竞不知其所终。”根据这段文字记载来推算,罗贯中的生年约在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年),卒年约为1385年。另据别的材料,有说他叫罗贯中,字贯中,或说他叫罗本贯,字贯中的。关于他的籍贯,除太原说之外,还有东原(今山东东平县)、杭州诸说。他的作品,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和《三遂平妖传》,他还是《水浒传》的编写者之一。现存杂剧有《宋太祖龙虎风云会》。

《三国演义》的版本很多,但不太复杂,代表性的版本有四种:

1.《三国志通俗演义》,现存最早的刊本为明嘉靖壬年(1522)所刊。全书共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则,尚末分回,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编次”。

2.《三国志传》,一般称“志传体”。有学者认为,可能为罗贯中原作。

3.《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一般称“李评本”。共一百二十回,不分卷。中有眉批、总评。

4.《第一才子书——三国志演义》,六十卷一百二十回。清康熙年间毛伦、毛宗岗父子评改本。这个本既保持了原有的思想内涵,又强调了正统思想,艺术水平有所提高,成为近三百年来最流行的本子。

《三国志通俗演义》主要内容是写魏、蜀、吴三国间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以及在斗争中出现的一些人物活动。它所包含的历史框架,始于汉灵帝建宁元年(168),终于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写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字数近90万。作者通过这些故事,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朽,谴责了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在动乱时代的灾难和痛苦。描写了统治阶级内部或明或暗的种种斗争,以及三国之间众多的军事斗争,其中包括历史上若干著名的战役。

罗贯中是依照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撰写此书的。

所叙的历史顺序,大体上又依据朱熹的《通鉴纲目》,这就决定了其“拥刘反曹”的基本倾向。全书显然是以蜀汉为中心,而以刘、关、张、诸葛亮等作小说的中心人物。从情节的安排上来看,全书一百二十回,自桃园结义至诸葛亮死于五丈原,五十一年间的事就占了一百零四回,以后的事只用了十六回就草草结束。形成“拥刘反曹”这种状况有比较长远的、复杂的历史和思想背景,也有作家主观思想的原因。

《三国演义》是以蜀汉作为正统,以刘备集团作为主要的歌颂对像。其实正统与非正统的观念,原本是统治阶级内部的争论,是统治者用来维护自己政权的工具,但人民也深受其影响。

当然,我们决不能把《三国演义》“拥刘反曹”的内容简单地归纳为封建正统观念的表现。如果说刘备仅仅因为是“汉室宗亲”而得到民众的拥护和作者赞美的话,那么,在《三国演义》里,对于汉桓帝、汉灵帝以及所谓汉室宗亲的刘表、刘璋之流,作者为什么就不那么十分尊敬?看来问题还有更为深层的原因。

实际上,《三国演义》的作者之所以反对曹操,也并不完全因为曹操曾经“篡夺”汉朝政权。曹操和刘备都是封建英雄,作者是有意将曹操与刘备进行对比的。刘备曾说:“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若以小利失信于天下,吾不为也。”如他初作安喜县尉,就“与民秋毫无犯,民皆感化”;任新野牧时,老百姓又歌颂他;当阳撤退时,“日行十余里”,也不忍心把百姓抛弃。不仅如此,他还善于知人,对赵云,真心相待;对关、张,名为君臣,而实同兄弟;对诸葛亮,从三顾茅庐到白帝托孤,始终推心置腹,敬爱信任。他是以“宽仁有度”的面貌载入史册的。尽管历史上的刘备仍然是个伪君子,但在人民的意识中,他是以“好皇帝”的形像展现出来的。

和刘备相对立的奸雄曹操,是一个残暴的、自私自利的极端利已主义者。他的坏是赤裸裸的,十分露骨,“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成为他一生行动的哲学。对待部下,全用权术和机诈。用讹诈手段斩杀耿纪余党;为防范行刺而“梦中杀人”;忌才妒能定杨修以死罪,性情多疑而误杀吕伯奢全家,为报父仇杀人以万数,以至“泗水为之不流”等等。从这诸多的对比描写中,可以看出《三国演义》中“拥刘反曹”的观念,实是表现封建时代人民拥护“明君”,憎恶“暴君”的愿望。

《三国演义》中还极力宣扬了刘、关、张的义气,这种“义”在群众中影响很大。开篇第一回就是“桃园三结义”,刘备、关羽、张飞三位异姓兄弟,为了匡扶汉室社稷,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结义为兄弟,共同盟誓,这就决定了三人名为君臣而还是情同手足的关系。以后弟兄徐州失散,从“张辽义说关云长”,关公约三事,刺颜良、诛文丑、挂印封金,千里独行,五关斩将,到古城聚义,关羽一直信守誓言,突出了他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义气。甚至华容道释曹操,也成为千秋仰名的“义举”。赵云长阪坡救主,保护阿斗等这种感恩义、报知己的行动都是属于义的行为。需要指出的是,《三国演义》中所写的义,是与忠、孝联系在一起的,它自然属于封建道德的范畴。虽然这种义气能具有团结人鼓舞人的力量,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华容道义释曹操,刘备伐吴,就是典型的两例。

《三国演义》的另一重要内容,是形像生动地表现出了历史上各种斗争的经验和智慧,而诸葛亮,则集中地表现了这种惊人的智慧,绝世的才能,他几乎成了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在《三国演义》里,没有第二个人能与他相比,诚如郑振铎在《三国演义的演化》中所说:“一部《三国志通俗演义》虽说的是叙述三国故事,其实只是一部‘诸葛孔明传记’。”

在诸葛亮这个艺术形像身上,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和追求。作为一个贤相,他有感于刘备的知遇之恩,对蜀汉竭尽忠诚。他的一生,是与刘备共图霸业而奋斗的一生。他不仅有远大的政治抱负,还有精遗国事、政治,通晓天文、地理,知识渊博和出众的才华。《隆中对》显示了他据蜀、联吴、抗魏的长远战略思想,奠定了三国鼎立的理论基础。初出茅庐,于博望坡出奇制胜,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舌战群儒,争取了东吴这强有力的同盟。草船借箭、借东风、空城计等,更显示出无与伦比的智慧。特别是刘备死后,继位者刘禅十分昏庸,他却独立支撑了这个困难的局面。安居平王路,七擒孟获,六出祁山,虽寸土未得,无功而返,但他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与那种排除万难的才能、坚韧不拔的毅力,使他一直成为封建时代人民所幻想的“贤相”典型。另外,周瑜的战略才干,曹操的豪爽多智,袁绍的优柔寡断,刘表的虚名无实,张飞的粗中有细,关羽的盛气凌人,庞统、姜维、吕蒙、陆逊、司马懿的长于谋略,马超、许褚的勇猛等等,都写得绘声绘色,从正面、反面使人民认识到了封建社会政治斗争的复杂和尖锐、军事斗争的变幻莫测。这些,无疑地具有重大的认识和教育意义。

《三国演义》作为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其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章学诚说它“七分实事,三分虚构”是有一定道理的。三国的历史只是作品的一个骨架,而它的血肉部分,主要是虚构。读者感兴趣的,往往是虚多于实这样的情节故事。举例来说,“三顾茅庐”在《三国志》中记载很简略,而在《三国演义》中则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精彩文字。刘备三次访贤,两次误认,时而喜悦,时而失望,故事曲折生动,跌荡起伏,错落有致,富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三国演义》艺术上的另一特色是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人物形像。如孔明、曹操、关羽、刘备、周瑜、鲁肃、许褚、司马懿等等,都给读者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像。作者刻划人物,往往是通过不同的一系列故事情节,反复渲染人物的某一主要性格特征。如刘备的仁,曹操的奸、诸葛亮的忠、关羽的义、张飞的猛、鲁肃的宽厚、周瑜的量窄等等,无不各极其态,栩栩如生。

但是,《三国演义》在人物塑造上也有比较明显的缺点。鲁迅先生批评它说:“描写过实。写好的人,简直一点坏处都没有。而写不好的人,又一点好处都没有。其实这在事实上是不对的,因为一个人不能事事全好,也不能事事全坏。”这种缺点的产生,可能是受史传材料的局限,同时也受某些民间传说人物定型化特点的影响,另外,与作者的美学观点和创作方法也不无关系。

《三国演义》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黄人在《小说小话》里曾有这样一段记载:“张献忠、李自成及近世张格尔、洪秀全等初起,众皆鸟合,毫无纪律,其后攻城略地,伏险设防,渐有机智。……闻其皆以《三国演义》中战案为玉帐唯一之秘本。”

这说明,“政治家”“军事家”读了《三国演义》,会获得政治与军事斗争经验的启示。而“桃园结义”的形式在群众中也有很大影响,因此人民往往仿效小说中的“结义”方式组成各种秘密组织进行反抗斗争。许许多多人们习用的俗语比喻,如“大意失荆州”,“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等,也出自三国的典故用语。

总的来说,《三国演义》的社会历史影响是深远的,三百六十行,都可以从中体会借鉴,各取所需。而且,从文学发展角度讲,在它之后,受其影响产生了一大批历史演义小说。舞台上的三国剧目,至今深受群众的喜爱。

【毛泽东评点】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不是继承司马迁的传统,而是继承朱熹的传统。南宋时,异族为患,所以朱熹以蜀为正统。明朝时,北部民族经常为患,所以罗贯中也以蜀为正统。

——摘自林克的《忆毛主席学英雄》,见曲一日主编的《毛泽东评说中国文学》第353页,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古代生产力水平很低,养兵过多,打起仗来,对经济的破坏确实很大。有时确实像蝗虫一样,飞到哪里就把哪里吃光。三国时董卓把长安到洛阳一带的人都杀光了,把洛阳完全毁灭了,打仗时没有吃的东西了,就吃俘虏。

——摘自毛泽东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见《党的文献》1994年第5期)。

看这本书,不但要看战争,看外交,而且要看组织。你们北方人——刘备、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组织了一个班子南下,到了四川,同“地方干部”一起建立了一个很好的根据地。

——摘自薄一波《回忆片断》见《人民日报》1981年12月26日)。

一个阶级革命要胜利,没有知识分子是不可能的。你们看过《三国演义》、《水浒传》。魏、蜀、吴三个国家,每个国家都有每个国家的知识分子,有高级的知识分子,有普通的知识分子,那个穿八卦衣拿鹅毛扇的就是知识分子;梁山泊没有公孙胜、吴用、萧让这些人就不行,当然没有别人也不行。无产阶级要翻身,劳苦群众要有知识分子,任何一个阶级都要有为它那个阶级服务的知识分子。奴隶主有为奴隶主服务的知识分子,就是奴隶主的圣人,比如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我们中国的奴隶主也有为他们服务的知识分子,周公旦就是奴隶主的圣人。至于封建时代的诸葛亮、刘伯温,《水浒传》上的吴用,压低了一点,有点不大公平。好像天平,这一方面低了一点,那一方面高了一点。我们这个大会,要把它扶正,使知识分子这一方面高一点。

三国时代,曹操率领大军下江南,攻打东吴。那时,周瑜是个“青年团员”,当东吴的统帅,程普等老将不服,后来说服了,还是由他当,结果打了胜仗。现在要周瑜当团中央委员,大家就不赞成!

——摘自毛泽东1953年6月30日在接见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成员的讲话(见《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700页)。

【鉴赏】

《三国演义》以善于描写战争为其特色,就其成功的高度而言,它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有人称它为军事文学,当名副其实。它描写战争并不停留在力的较量上,更突出地表现其智的决胜。其描写的许多战例,虚实结合,进攻防御,以少胜多,应战应合,应擒应纵,这种种的战略和战术,都有许多可借鉴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