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营企业为例
“文化是明天的经济”这句富有哲理的话,据说出自法国前文化部部长长郎哥,高度概括了具有经济文化性质的企业文化功能。
特殊的地理区位和人均自然资源的匮乏,自古以来,宁波是我国少数崇商敬贾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后,宁波人秉承“勇于拓展”、“同舟共济”、“诚信仁厚”、“低调务实”等传统地域商业文化精神,从小作坊、小商贩起步,逐步壮大,发展出充满活力的集群式“草根”民营经济模式,民营企业也成为宁波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但近年来,宁波许多民营企业出现了困境,发展势头逐渐放缓,除了宏观环境的因素之外,文化因素已成为制约宁波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的深层原因。
一、宁波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宁波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有良好的基础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中逐渐形成的、被全体成员认同并自觉遵守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标准的总和。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内驱力。
宁波的民营企业经历了近三十年的发展,成就辉煌。从一开始的小作坊、小商贩,狭窄的行业分布,发展到现在已出现了一批现代化、高新科技的企业,民营企业已成为宁波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宁波民营经济的发展可以找到文化根源。
宁波地区企业文化深受“诚信义礼”的传统儒家文化,注重务实、讲求事功的浙东学派文化和兼容并包的海洋文化三者影响,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企业文化特质:勇于拓展、诚实守信、低调务实和勤勉仁厚。正是由于曾经的文化沉淀,造就了现代宁波企业的崛起。
1 .创新创业精神为宁波经济发展提供了持久动力
宁波民营企业的创新创业精神已经成为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它不仅是经济繁荣的动力之源,也是对宁波帮文化的传承与延续,是宁波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方面,创新创业精神推动了宁波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目前,宁波已经成为“中国服装之都”、“中国文具之都”、“中国模具之都”、“中国塑机之都”,这些称号的取得与宁波企业的创新创业精神分不开。
另一方面,创新创业精神正发挥着“鲶鱼效应”。长期劳动密集型生产模式使许多中小企业眷恋眼前经济利益,而忽视了技术和品牌的创新,而“新甬商”的技术创新实践,不仅推进了企业自身的跨越式发展,也将加速产业升级的步伐。长期贴牌生产的惯性思维则使许多宁波企业惯于代工,赚取利润,而以雅戈尔、方太等为代表的企业品牌创新实践,让宁波许多中小企业认识到自主品牌的超高附加值,有助于激活企业品牌文化建设热情和创新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2 .务求实效等优秀人文品质成为宁波企业发展壮大的文化源泉
影响深远的浙东学术的濡染造就了宁波人注重实效、不尚空谈,低调务实、不事张扬的人文品性。宁波企业人深受这种人文品性的熏陶和影响,认为只有将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才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否则任何美好的愿望都只能是“水中月”和“镜中花”,不切实际。因此,在别人还在夸夸其谈的时候,他们已经埋头苦干、稳健经营和谋求创新。
广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利平在文具行业前景并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并不怨天尤人,而是果断带领企业跨越传统经营思维,推动产业升级,将广博集团发展成为拥有15亿元总资产、14家子公司的现代企业集团,跻身于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之列,积极践行企业的“社会使命”、“产品使命”和“经济使命”。
奥克斯集团董事长郑坚江抱着一种不断自我超越的精神,带领奥克斯集团从创业初期的7名员工发展到目前的15000人;企业规模从最初的一个牛棚到目前拥有五大制造基地;所涉及的产业从早期的外协加工到现在已拥有五大制造业(电力、家电、通讯、能源、汽车)、三大投资领域(医疗、房产、物流)。
3 .诚实守信被雅戈尔等优秀宁波民营企业视为文化之根
老一代的宁波帮企业家强调以德兴业、以德立业,提倡义内求财、以义取财,把“重然诺”作为商贸活动的立足之本。这种务实诚信的精神,使得他们在对手林立的商界中站稳脚跟,并得以不断发展。许多新一代的宁波企业家也将以诚信为核心的传统商业道德价值奉为自己创业经商的根本圭臬。如雅戈尔集团就将“诚信”列为企业核心价值观的首位,认为“诚信,是雅戈尔的文化之根,诚实守信既是企业发展的基石、立企之本,也是企业恪守的基本准则。雅戈尔的经营之道及成功之道皆源于诚信的道德意识和规则意识”。
“讲诚信”有时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但“讲诚信”也是许多宁波企业获得良好口碑与商业回报的重要因素。一家德国客户在宁波一舟投资集团订了一批货,要求30天完成,保证60天内到货(海上运输得25~30天)。可当时公司业务特别忙,生产完这批产品已经快50天了。再按照原先排定的运输方式,货物到岸肯定会延期。他们果断决定改走空运,为此承担了150万元运费。守信的代价很大,但也是缘于此事,这个德国客户对一舟有了充分的信任,两家企业的关系开始从单纯贸易逐步转为利益与共的合作伙伴。目前,一舟的产品远销欧美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10多家一流的全球性企业结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一舟投资集团董事长张文阳认为:“做人要讲诚信,讲话算话。这是做人的根本,也是宁波商人的金字招牌,企业生存的基石。”正是这种难能可贵的诚信品质为宁波企业赢得了市场、赢得了声誉,也为宁波这座城市赢得了尊重。如在中国社科院牵头的首次对国内城市进行的“金融生态”全面调查中,宁波的综合指数排名仅次于上海,而企业诚信这一指标的排名为全国第一。
4 .“扶贫济困,热心公益”精神推动宁波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
一直以来,锱铢必较、唯利是图似乎成了商人的典型品性。对于许多善于经营的宁波企业家来说,财富并不代表一切,有时更是一种实现自我价值的有效途径。老一代宁波帮企业家在事业有成之后,时时情系家乡,扶持公益事业,开工厂、设医院、办义学举善事、造桥铺路,赈济灾民。作为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宁波新一代企业家,继承了老一代“宁波帮”的优良传统,秉承“达则兼济天下”的情怀,在创造企业效益的同时,也为社会的发展承担了更多的责任与义务,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捐资助学、慈善捐款、赈灾扶危、帮助光彩事业、捐资帮助革命老区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新农村建设、西部开发等各个领域都活跃着宁波企业家的身影。在2008年,仅宁波全市两级慈善机构善款募集就达到5.26亿元,这还不包括甬商在全国各地的捐款。2008年,雅戈尔集团还获得了“2008年中华慈善奖”。
(二)宁波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宁波许多民营企业面临困境,发展势头逐渐放缓,除了外部大环境的急剧变化之外,宁波不少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家长意识、个人经验主义、行为短期化等落后的企业文化已成为制约企业持续发展的内在因素。
2004年11月29日的《中国经营报》刊登了一篇名为《谨防浙江经济由民企兴由民企止》的文章,得出“浙江事在民企,民企瓶颈在文化,文化病根在传统”的结论。此文见报后,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董事长茅理翔旋即在《浙商》上发出了“浙江民企要反思”的感叹,认为“提法尽管偏颇,言辞过激,但某种意义上讲,的确切中浙江民企发展之‘命脉’”。
宁波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文化自觉有待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动力不足
所谓“文化自觉”是指企业用文化的视点去查找企业问题根源的自觉性。在创业期和成长期,相当数量的宁波民营企业领导人往往更多地关注企业的生存和市场情况,民营企业的文化大多仍停留在自生自发的“原生态”状态,这种自生自发型企业文化往往以眼前的经济利益为导向,是一种单一利润导向的家族化、感性化的企业文化。缺乏“文化自觉”的典型表现是,民营企业管理者往往只强调土地、资金、原材料、能源、宏观政策等硬性因素对企业发展的作用,而对于企业文化这种“虚的东西”还难以顾及。由于缺乏文化自觉,宁波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在动力难以真正形成,企业有意识地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不高。
2 .企业文化表象化、形式化、口号化和娱乐化
有的将企业文化单纯理解为可以视觉识别的系统,如企业标识和产品包装等;有的把企业文化看作用文化来包装企业,把一些流行的名言、警句往墙上一挂,往企业宣传册上一印,便认为大功告成;有的把产品文化混同于企业文化(如茶叶企业推广茶文化等);有的把企业文化等同于员工的文体活动,等等。这些认知误区的存在,使企业文化建设偏离了“塑造共享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这一核心主题。
3 .文化愿景模糊,文化个性特质有待提炼
有企业就有企业文化,但企业文化要真正形成推动企业进步的“文化资本”,就需要企业家和企业员工在充分了解企业历史、清醒认识企业现实、理性把握企业发展趋势的前提下,在深入挖掘和科学测评的基础上,依据企业现实环境量体裁衣,确立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并用简练生动的文字语言加以明确表述。
宁波民营企业乃至浙江民营企业有强烈的“草根性”,企业文化中带有浓厚的经验色彩,零碎而不稳定,其中也不乏闪光的东西(如低调务实、讲求实效等),但缺乏将现存的文化“片断”整合提升,培育企业自己的个性文化。
4 .企业转型期的精神领袖总量不足
包含宁波企业家在内的浙江民营企业领导人素有“草根企业家”之称,宁波民营企业创始人果敢、务实等优秀的个人人文品质对宁波民营企业初期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这些民营企业的创始人大多缺乏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少有从深层次的文化层面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难以充当企业文化建设精神领袖的角色。
许多宁波民营企业的创业者已经步入老年,这些企业也面临由第一代创业者向第二代继承人过渡的时期。经过20多年的经济发展,宁波民营企业面临的内外环境也已经发生并将继续发生深刻的变化。这些决定了宁波民营企业在整体上进入转型时期,这种转型需要企业文化的深刻变革,民营企业领导人必须扮演企业文化的变革者、倡导者、示范者、推动者等多重角色,是企业文化动态模型中的第一活跃因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民营企业普遍长不大、寿命短。据统计,中国企业平均寿命只有7~8岁、民营企业只有2.9岁;而跨国公司的平均寿命为11~12岁,世界500强的平均寿命为40~42岁,世界1000强的平均寿命为30岁。尽管宁波企业的寿命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相当大差距,企业文化是主因。
纵观世界著名的长寿公司,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拥有一套坚持不懈的核心价值观和独特的、不断发展着的企业文化。
因而,反思宁波企业文化建设中上述存在问题,分析形成原因,总结宁波民营企业优秀人文特质并借鉴国内外企业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提出适合于宁波民营企业的文化建设相应对策,对于推动宁波民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二、创新宁波民营企业文化的障碍剖析
目前,在多数宁波企业中,企业文化作为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和地位尚未体现出来,鲜有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企业文化上,大多数经营者都将此归之于市场营销能力、经营组织能力、战略决策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和研发能力等,宁波民营企业对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的认识总体不足,创新宁波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也面临观念和环境的障碍,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家族意识较浓,家族式管理比较普遍
“家族意识浓”并不是早期宁波帮的企业文化内涵之一,如今宁波民营企业文化中的“家族意识浓”并不是对宁波帮企业文化的承袭。也从未有学者将“家族意识”纳入宁波商帮文化内涵。
最早投资新式民族工业的宁波商人严信厚,在经营管理中便有着聘请职业经理人的意识。这种有意识地淡化家族经营机制的做法,仍值得现代宁波企业学习。
家族意识和家族制管理模式在过去发展过程中确实给一些宁波企业带来了便利:快速响应市场、决策机制灵活、管理成本降低等。但家族意识过浓和家族式经营模式的弊端在新环境下逐步显现出来:管理决策缺乏民主、不利于外来人才的成长等,给企业经营带来风险,企业规模难以突破。
方太集团茅理翔认为,家族企业要发展,最终都要走淡化家族制的道路。根据方太周围很多工厂的规律,基本上从1亿元左右的规模开始就要淡化家族制,不然人才引不进来。但茅理翔同时也认为,当前民营企业还不可能彻底否定家族制,原因一是大环境未成气候,二是职业经理人阶层还没有形成。
许多宁波民营企业主也有着强烈的进取心,也一直在强调现代企业的法人治理、授权,甚至亲自去读EMBA,找咨询公司,但是,企业主的努力还是无法抵消周围及其自身的传统理念和思路的影响,文化惯性太强大了。
其实,家族式管理模式并非宁波等中国企业独有,和宁波一海之隔的近邻日本即有不少成功的家族企业,但和宁波企业的家族意识不同的是,日本家族企业的家族意识更多体现的是一种家族式的集体意识,和宁波家族企业持有的基于血缘相对狭隘的“家族意识”存在很大区别。
(二)中小企业的创新精神有弱化趋势
创新精神在近现代的宁波商帮发展史上不难找见。当年慈溪人虞洽卿破天荒地筹建起新型航运公司,并于20世纪30年代率先成为国内最大的民营航运企业。还有“火柴大王”、“肥皂大王”等宁波商人抱着“敢为天下先”的观念,纷纷成为各自行业的“巨子”与“领头羊”。
改革开放以来,在资源严重匮乏等不利客观条件下,宁波人在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中令人瞩目的成绩,不能不让人深感“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在其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随着外部产业竞争加剧,以“块状经济”为特征的宁波各类专业化集群企业陷入低层次的同质化竞争,部分民营中小企业热衷于快速跟进模仿;缺乏自主科技创新的动力和能力;忽视品牌竞争,把低质低价的价格竞争视作制胜法宝,假冒伪劣因此屡禁难绝。
宁波部分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这种跟风模仿、不敢冒险,表面是节约了开发成本、降低了经营风险,是“务实”之举,实际上是在缺乏创新氛围下的创新意识不足,这可能损害区域经济的发展。以慈溪的小家电为例,呈现的事实是:生产很热闹,出口很红火,但盈利能力并不强。被评为“中国名牌”的5个产品,都为家电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产品的技术含量偏低。
(三)中小企业品牌文化建设动力不足
2007年7月21日,在慈溪举行的“慈溪民营企业峰会暨家电行业论坛”上。格力电器总裁董明珠一句话“300家慈溪家电生产企业抵不上一个格力的销售额”让不少宁波企业家汗颜,因为董明珠的话一针见血。
浙江的“块状经济”和中小企业产业集群被经济学家钟朋荣概括为“小狗经济”,它是浙江人在基础薄弱、资源贫乏,先天禀赋条件不足的情况下,通过百姓自主创业,市场化运作,形成的众多没有资源依托的特色产业集群,成千上万的“小狗”也成为推着浙江经济一路快速前行的神奇“魔力”。
如今,曾经一度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小狗经济”的弊端也在日益显现出来。规模小、高度聚集、精细分工、成本低使得“小狗经济”在某一种产业领域形成强劲的竞争优势,但也正是由于企业规模普遍不大,难以创造大的品牌,产品附加值低,因分散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过度同质化的竞争互相掣肘,企业利润低,甚至部分企业迫于生存进而偷工减料、降低成本,使产品质量下降。
而与宁波同属中国三大家电之乡的山东青岛和广东顺德,却是完全不同的企业生态。“青岛模式”是以海尔、海信等大企业为核心,通过做大品牌开拓市场;而广东顺德也有以美的为代表的知名大企业,在“2008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的评定中,美的品牌价值达到412.08亿元,名列全国最有价值品牌第六位。
当然,宁波民营企业中也不乏通过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不断发展壮大,并成为行业的佼佼者,方太就是其中的典型。成立于1996年的方太厨具,在2005年即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称号。2009年,方太董事长茅理翔与柳传志、张瑞敏、******、宗庆后等10位企业家领袖共同入选“品牌中国30年30人”中的品牌缔造者榜单。
(四)中小企业的集体合作意识不够强
与徽商、晋商不同的是,宁波帮就整体而言,不是“官商”而是“民商”。由于资源的严重匮乏,宁波商人被迫走南闯北,四海为家,当“跑街先生”。这一方面培养了宁波人的商业意识,形成全民皆商的浓郁商业氛围,也促使宁波经济乃至浙江经济“一镇一品”的独特区域“草根经济”格局。但人人都想当老板,“宁为鸡首,不为凤尾”的个体创业精神带来在形成活力四射的“小狗经济”的同时,也出现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集体合作意识相对不强,企业间联合比较艰难。产业集群难以形成分工合作的梯形分布结构,资源平行使用,同质化竞争和内耗比较严重,加大了企业升级的难度,难有领袖企业快速脱颖而出。
“宁为鸡首”的思想成为区域品牌整合和共同终端打造的最大障碍。缺乏战略眼光,过于看重眼前短期利益是企业家精神缺失的重要表现。所谓“只会埋头拉车,不会抬头看路”,难以把眼光看得更为长远,也难以将目光投向更远的地方,在更大范围有效配置资源。“宁波帮”能够取得巨大成功,敢于“走出去”是重要因素。
企业家精神缺失直接制约企业在更大范围有效配置资源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如果想要走出“慈溪300家企业抵不上一个格力”的困境,宁波需要更多具有资源整合能力的企业家出现,或许首先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构建促使“企业家精神”成长的区域商业环境。对于宁波而言,需要许多“埋头拉车”的“务实者”的同时,迫切需要涌现更多“抬头看路”的企业家。
企业家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作为企业文化的第一设计者,企业家的素质、决策力和领导力决定了企业文化的竞争力。
(五)教育科研等文化环境对于创新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尚不显著
宁波是历史文化名城,但由于历史的原因,相对于同类城市,教育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较低。基于此,1999年以来,宁波市全面实施以“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高等教育、加快引进高素质人才”为核心内容的科教兴市“一号工程”,高等教育发展、人才引进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但由于起步低、基础薄弱,宁波区域文化环境对于企业创新文化形成和发展的推动作用尚不显著。
1 .宁波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总量较少,起步较低
历史上,宁波重视基础教育的发展,因而,宁波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但高等教育起步晚、基础薄弱。1986年,才有了宁波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宁波大学,后面陆续兴办了几所新的高校,但宁波的高等教育仍处于外延式的扩张过程中,大学不仅难有深厚的人文思想,而且高校对于地方经济发展推动作用和影响还不明显;科研院所也处于成长发展之中,对宁波经济发展的贡献尚不显著。文化方面,随着科教兴市“一号工程”的实施,宁波的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和大剧院等文化设施建设和使用仍相对滞后,与此相关,科研软环境也不尽如人意,科研氛围不浓,比较有影响的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缺乏。
2 .培育高素质人才的文化环境尚在形成之中
宁波是一个经济较发达的副省级城市,但宁波并没有成为集聚高素质人才的腹地。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宁波大学少,研究所少,高新技术企业少,科教不发达,学术气氛不浓,科研软环境不甚理想,既很难吸引高素质优秀人才,也很难留住高素质人才。以宁波籍人才为例,宁波人勤奋好学,人才辈出,甬籍精英层次之高,数量之多,领域之广,为国内同类城市少见。宁波籍的两院院士高达85位,居全国各城市之首,但鲜有院士在宁波工作;二是宁波在文化上相对缺乏多元性,在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方面存在着一定的文化障碍。
无疑,高水平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高素质人才有助于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机制的形成和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而反过来,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机制也有利于吸引和培养高素质人才。
实际上,宁波大多数的民营企业局限于传统行业、技术含量和水平不高、集群式扩张明显。其原因除了企业家自身的科技素质影响外,还受宁波地区的科技环境、教育文化环境的制约。近年来,宁波市政府通过各种渠道、各种合作方式,加大了与有关科研机构的合作,但总体上地区高校少、科研院所少、高素质人才少的情形还未得到根本的改变。
三、优秀企业文化考察
(一)联想的企业文化
众所周知,联想由中国科学院创办,最初中科院代表国家拥有联想100% 的股份,因而是100% 的国有企业。但是,不同于其他国有企业,从一开始,联想就从中科院争取到了三权:人事权、财务权和经营权。因而,在管理上,联想是民营性质。
联想把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教育叫“入模子”,即新员工来了之后,都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联想的根文化深植于心中。柳传志将“模子”解释为“企业的一个规则,做事的规则”。柳传志将联想控股的企业文化概括为八个字:求实进取,以人为本。柳传志将“求实”理解为对内就是说真话,不说空话,不唯上只唯实,下级不能看着上级的脸色行事;“求实”对外就是“试信”。
1 .崇尚务实,讲求实效
杨元庆认为联想“效率至上的文化”是公司充满活力、健康经营的保障。联想的这种文化是在柳传志和杨元庆等高层领导率先垂范、强力推行下逐步形成的,有两件事可以说明。
一是“柳传志罚站”。联想脱胎于中国科学院,创业初期大部分员工都是科研人员出身,他们习惯了松散的管理方式,规范化管理是从一点一滴的严格做起的。最早,联想开会的效率非常低。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迟到,有的甚至迟到半小时、一小时。于是当时的总裁柳传志就制定了一条规矩,迟到就要罚站一分钟,不管什么理由。他自己以身作则,自罚过几次。从此,联想开会不能迟到的风气就形成了。
二是杨元庆推行的“称谓无总”运动。“称谓无总”意思是对各级领导直呼其名。在这之前,联想像所有企业一样,称呼各级领导为“总”。随着公司的壮大,老总越来越多了,如果都去称“总”的话,那在联想办事时听到最频繁的恐怕就是这个词了。为了改变这种状况,1999 年,当时的公司总裁室决定一律不再称“总”,从总裁室开始做起。但这件事的推动却非常不顺利,为了强制推行,杨元庆在自己的脖子上挂了块牌子:“你好,请叫我元庆。”早上上班时,每来一位员工,杨元庆都要上前握手,让对方称呼自己为“元庆”。在公司高层的强力推行下,过了一段时间后,称呼“元庆”在公司是件很自然的事了。
2 .重视诚信文化建设
联想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诚信文化的建设。创立之日起,联想就深知,取信于客户、取信于同事、取信于合作伙伴是办好企业的根本。因此,诚信成为联想企业文化的基本准则。
联想为了推广“诚信”文化,提出一句口号:“宁可丧失金钱,绝不丧失信誉”。1987年,联想作为国外品牌的代理卖给陕西客户一台服务器,后来这台机器坏了,客户要求退修,但由于进出口的限制,联想做不到,加上刚开始办企业,对相关规则也不清楚,就没有给对方回复。到了1989年,一个很偶然的机会,这件事又反映到公司,联想主动找到这个客户,向他退赔了2万元,这对当时的联想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字,但为了维护公司的诚信,联想还是咬牙付了。今天,诚信已经成为联想的品牌要素,也是联想的核心价值观。
杨元庆认为,“机制、管理文化这两大联想早期的竞争力,直到今天还在联想发挥巨大的作用”。
(二)上海富大集团的“泛家族”传承文化
上海富大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袁立认为,直接聘请职业经理人来管理公司,并不适合中国国情。中国文化重人情、重关系,这种文化特色是受儒家传统支持的。富大有过“空降兵”忠诚严重缺失的教训,此后,富大公司另辟新径:到高校去选择和招收可培养的经理人苗子,先放到公司基层锻炼,请专人传带,然后放到各分公司和部门轮岗,由基层和各部门来鉴定;同时为他们举办专门的MBA班,由公司聘请著名高校的博士生导师和资深教授来授课,主修课程除经济学和管理学外,还选修哲学、文学、佛学、道家、儒家等课程,用了5年时间,选拔和培养了18个30岁左右的候选经理人,作为公司管理层的“深度梯队”。
富大认为,由公司自己来挑选和培养经理人的优势是:①提高员工对未来经理人的接受度。与“空降兵”不同,这些未来的经理人从基层做起,在不同部门轮岗,为基层员工和各部门所熟悉,因此容易为这些员工和部门所接受;②提高未来经理人的忠诚度。与“空降兵”不同,这些准经理人经历了5年的锻炼培养,不仅充分了解了公司,也深切感受到了公司的关爱和期望,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的忠诚度;③增进未来经理人的员工观念。充分听取基层员工的意见,选拔培养过程公开透明。与“空降兵”不同,这些未来的经理人,从一开始就懂得,必须尊重和依靠员工,对员工负责,这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管理工作中,更加自觉遵循“人本”管理思想。
(三)方太的企业文化
1 .方太企业文化综述
(1)方太使命:让家的感觉更好
方太通过不断地开发健康、舒适、环保、节能、安全、方便的厨房等家用产品,不断为人类提供更新更好的厨房和家居文化与生活方式,让千万家庭享受更加幸福的生活,让“顾客”家的感觉更好。
(2)方太愿景:成为受人尊敬的世界一流企业
①高端品牌的典范:建设中国高端家电领域第一个国人创造的高端厨房电器第一品牌、中国高端集成厨房第一品牌、中国高端热水器第一品牌、国际厨房电器著名品牌;
②卓越管理的典范:规范的治理机制,卓越的经营管理,一流的经营绩效,杰出的员工队伍,成为中国企业的标杆和典范;
③优秀雇主的典范:尊重、信任并关爱每位员工,确保员工感到被重视和尊重;员工的薪酬与绩效有效挂钩,不断激励员工实现出色业绩;让每一位方太人都能得到成长和发展,并在这个平台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梦想;
④承担责任的典范: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包括法律责任、发展责任、道义责任。法律责任包括产品责任、员工责任、环境责任、税收责任等法定责任;发展责任包括促进企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努力建设和谐企业;道义责任包括遵守社会公德和商业道德规范,让相关方共赢,积极从事慈善公益事业。
(3)方太核心价值观:人品、企品、产品三品合一。
方太坚信:作为一家追求卓越的企业,方太不仅仅要为顾客提供世界一流的产品和服务,还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做一个优秀的企业公民;同时,方太也要让自己成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之才,与企业共同成长。这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①人品:方太坚信合格的方太人一定要具备包括传统美德、职业道德、职业精神以及职业能力在内的四大品质;
②企品:包括社会责任、卓越管理、一流业绩。社会责任是企业存在的理由和价值所在,卓越管理是实践社会责任的方法和过程,一流业绩则是必然的结果。
③产品:包括领先设计、卓越品质、超值服务。
(4)方太核心经营理念
儒家伦理思想的基本精神是“仁义礼智信”,如果从现代经营管理的角度去诠释,不难发现“仁义礼智信”不仅是伦理之道,而且也是经营管理之道。方太注重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管理相结合,把“仁义礼智信”写进方太的核心价值观,坚持做一家使命导向型,而不是利润导向型的家族企业。方太从不制定年增长率超过30% 的目标,坚持方太不搞多元化,暂时不上市。为此,方太专门成立了相关的推进小组,计划用流程化的做法,把儒家思想打造成一种模式、一种管理制度去实施。
方太认为,当企业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的时候,就会真正地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并最终赢得消费者的喜爱。
(5)方太将“人品”建设置于“三品”建设首位
方太崇尚人品、企品、产品的“三品合一”,把人品置于首位。一名合格的方太人一定要具备包括传统美德、职业道德、职业精神以及职业能力在内的四大品质,并致力于仁、义、礼、智、信传统美德的培养,遵守规则、廉洁自律、秉公办事的职业道德的熏陶,以及认真、负责、创新、极致的职业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方太关心人,更重要的还体现在努力沟通与职工的感情,力争建立起一种彼此理解、信任、爱护和支持的干群关系,并依托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活动,使方太的理念渗透到每个员工的心灵,给他们以激励和鼓舞。
①方太在公司内部建了孔子堂,每周都会依据企业精神向员工传授相应的儒家文化思想和理念。
②连续坚持了十几年,以自编自导自演的职工文艺大奖赛———方太“春晚”为核心,丰富职工的文化体系。
③方太举办员工运动会,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比赛,让员工在工作之外找到了另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④《方太人》报记录了方太成长的足迹,方太人在发展过程中的思考以及方太企业文化的酝酿、冲突和成形,脉络清晰可见。
⑤组织“回家看看”活动,让各地在市场一线的优秀促销员回总部参加学习、竞赛。
⑥从2002年开始,每年举行一次企业文化年会,对公司企业文化进行专门讨论和总结。
⑦从2003年开始,方太致力于成为一个学习型的组织,发起“方太读书会”,管理层每月聚在一起,分享读书心得,每月一次,从未间断。
⑧展开“方太大讨论”,以各种形式展开讨论,并通过讨论防微杜渐,或统一认识后轻装上路。
⑨发起成立“方太公司职工助困基金会”,切实为员工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实际困难,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职工的团队精神。
2 .“三品”合一的品牌文化
“人品、企品、产品”的三品合一构筑了方太独特的品牌文化,她是传统儒家思想的企业化行为。方太认为,只有切实将企业文化提高到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地位,将之视为企业的灵魂、发展的动力以及现代竞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能以更新更超前的思路掌握未来的主动权。
(1)“人品”就是企业家与员工的人品,特别是企业家的人品。一个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良好公众形象、较高精神境界的老总,才能带出一支具有强烈敬业精神和创新精神的管理班子和生产队伍,执著地追求健康、先进、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为人们生产出质量可靠、性能卓越的产品。而一个不守信誉,弄虚作假的厂长经理,只能向社会提供假冒伪劣产品。在构成“人品”的因素中,企业家和员工素质是最为重要的,因为企业家的文化素养是品牌战略的制高点,决定着它的方向与水平;企业员工素质是立足点,决定着品牌战略的基础、速度和难度。方太的干部与员工是一个学习型的团队,不管哪一级的干部,不管哪个岗位上的员工,都把自己纳入企业同步发展的轨道自觉加强培训,从而加快了国内外先进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移植和应用。
(2)“企品”就是企业形象。一个企业的管理模式、企业精神、文化理念、产品质量、服务体系、营销活动、市场信誉、人力资源都综合了一个企业的品位。厂品是产品的基础,是人品的体现,也是树立品牌形象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方太至今保持每年举办文艺大奖赛的传统,职工们用自编自导自演的文艺节目,说方太、唱方太、演方太,表达了方太建立社会大家庭的强烈愿望。这对外树形象、内求团结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方太信誉也在当地形成了良好的口碑。近年来,方太又以现场管理为基础,从最直观、最薄弱、最容易引起脏、乱、差现象的现场抓起,借鉴日本的生产现场管理办法———6S行动计划,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为方太人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也为树立方太现代化的企业形象创造了新环境、新氛围、新风尚。
(3)方太深知创名牌首先必须要有好的产品。产品是使一个牌子在市场上获得知名度、美誉度和高信誉的内在根据。如果没有这个内在根据,任凭采取多么高明的推销术,对于扩大产品影响、打开销路的作用也是十分有限的。茅理翔董事长认为,创名牌不能像百米冲刺,破了纪录,赚了一大笔钱就万事大吉了,创名牌就必须把握好产品品质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方太作为起步比较晚的一个企业,早在1996年就在国内同行业率先通过了IS 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以“始于顾客需求,终于顾客满意”为方针,追求质量零缺陷目标,注入品牌新的市场意识、精品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等新的精神内涵,从内到外建立一种齐抓共管、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