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有三态:气态、液态、固态。这是常识,大家对此笃信不疑。若说有第四物质态,即等离子体态,大家可能觉得新鲜,有点茫然。这并不奇怪,人类在其生存空间里很少能观察到天然等离子体态。惟有雷雨天,闪电撕裂云层,声嘶力竭,甚至不惜以残酷屠杀生命杀戮人类的方式向大自然、向人类极力宣告自己的存在。
可叹人类太愚钝,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破译第四物质态的宣言。随着温度升高,物质由固态逐渐变为液态乃至气态。若将温度升至几千度几万度,气体分子或原子会失去电子,成为带正电的离子,脱离原子核束缚的电子成为自由电子。这个过程称为电离。当气体中离子和电子充分多时,带电粒子间及带电粒子与环境间的电磁相互作用起着主宰作用。这种电离气体就是等离子体,对应的状态称为第四物质态。
生物圈外99%以上的宇宙由处于第四态的物质构成,称为空间或天体等离子体。距地万米左右的电离层是与我们相距最近的空间等离子体,是由太阳辐射导致上层大气部分地电离而产生的。紧邻电离层的是磁层。磁层距地几十公里到几百公里,其等离子体密度小于电离层的等离子体密度。磁层外称为行星际空间,充满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辐射——太阳风。太阳风来自太阳大气的最外层(称为日冕)。日冕是一种较稀薄但完全电离的等离子体。与地球一样,其他许多行星周围也存在磁层。与太阳相似,其他很多恒星附近也存在各种等离子体,例如中子星(主要由中子组成,质量大或体积小)磁层中的磁场强度高达1012高斯,而地球磁层中的磁场不到1高斯。
在星体间的空间,等离子体密度小,且质量小,只占宇宙全部等离子体的很小部分(不到百分之一),大部分等离子体都聚集在星体内部。宇宙中大多数恒星内部均存在剧烈的聚变反应,温度一般在上千万度以上,物质呈完全电离的等离子体态。例如,太阳自50亿年前始,其内到现在一直在进行剧烈的氢核聚变反应,每秒“燃烧”约500万吨等离子体氢核,产生大量热能,并生成氢核等离子体。
上面所述是天然等离子体,此外还有人工等离子体。普通火焰(温度一般从几百度到一二千度)就是密度极小的等离子体,钠钾等碱金属蒸汽是温度稍高的等离子体。辉光放电也是一种等离子体,是气体在气压较低的条件下通过放电产生的。近年来利用不同气体中的辉光放电现象发展了一种称为气相沉积的技术,用于制造多种薄膜。电弧(气体在稍高气压下的放电)等离子体在工业上应用颇多,如等离子体焊接、等离子体冶金、等离子体喷涂等。
激波管是一种可用来产生几万度以上高温等离子体的装置,氢弹爆炸是氢同位素氘核等离子体在上亿度高温下发生的不可控聚变反应。此外,金属和半导体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等离子体(称固体等离子体),它们本应属固态,但由于其中存在自由电子,使得某些性质类似于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家族成员众多,关系复杂,对人类(生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人类对一些至关重要的等离子体却不够了解。它们有何特性?如何利用和控制它们?它们是怎样产生的?又如科学家至今还不清楚雷电产生的机理,至今还不能控制聚变反应(反应速率、能量释放等)。预计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一些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