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清远市实验中学 陆世云
学号:2051132
西落的残阳轻轻地吻着美丽的大山,红彤彤的晚霞飘浮在山尖上,映红了半边天,也染红了缓缓流动的北江河水。
一缕青烟在民工的草房顶部袅袅飘起,清淡的烟在微风的陪伴下偷偷地潜进了课室。不大一会儿功夫,整个空间都弥漫着一股草木被烧焦了的味道。我闭上眼,轻而长地呼吸着这夹带着烟的空气,我感到自己仿佛回到了家中的厨房,一种温馨的暖流占据了我的整个心房。我明显地感觉到了家乡的气息。
有些习惯改掉了就变成不习惯了。早上起来的时候,桌上摆着一碗同学买回来的白粥(南方人习惯地把白稀饭称作白粥),清清淡淡的,还腾着些白汽。回想在家时,还没起床就听见妈妈坐在灶旁边看火边擂动陶盆的声音(这盆呈碗状,但比碗大三四倍,而且里面有很多浅浅的缝,便于磨烂花生肚或茶叶等物,是家乡的一些别陶家特别的陶器,通常与一根直经为5~6厘米的枫树干配用),妈妈手中的枫树干与陶盆的磨擦发出一阵阵有旋律的响声。每听到这种独特的音乐就知道该起床了,洗淑完后,一进厅门就能看到刚刚摆上桌面的“擂茶粥”— 一种用新采摘下来的烘干茶叶和自制的花生油一起在陶盆中磨烂,把刚沸腾的白粥冲下盆里面做成的粥类。你看那盆里,浅绿色的茶浆均匀地浮在粥面上,而饭粒仿佛害羞的小姑娘躲在妈妈背后似的隐藏在茶浆下;那黄澄澄的油粒手拉手地靠在分盆壁,形成一个美丽的小油光圈。躺若你用勺在盆里一搅,淡绿色的饭粒便贴上一两粒细小的茶滓从盆底冲上,挤开了茶浆先生,拉着油小妹配着特有的滚动舞步呈现在你眼前,而且腾腾的白汽会从盆中升起,夹带着一股浓郁的老茶叶的芳香。这“檑茶粥”是家乡的特产,乡亲们每天早上都要品尝她,并且几十年如一日,甚至有些老人早上见不到她就很难吃下其也东西。每天都品尝是一种享受,并且是一种习惯。我也有这种习惯,但这几年求学远方,每天早上都有多种粥类可选用,就是没有她,虽然不习惯,可是没有办法,只好慢慢适应了。
太阳躲到山的那一边去了,虽然晚霞比刚才暗了一些,但仍能映红天的那一边。路上的车辆也渐渐地少了,机车的发动机响声却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这声音把我的灵魂牵回到屋前的北江畔上了,这时的北江应该反射着晚霞的作辉吧!江面上的渔船也应该在发动机的推动下带着一串串动听的声音来往于北江两岸吧!家乡就座落在北江岸边,是飞来峡区的一个小镇。自从广东省飞来峡水为蓄水以来,以前翻腾不息的北江变得平静了,两岸的青山也衬出了她的美。我爱这平静而美丽的她,她虽然没有漓江那么美,也没有西湖那么静,但她有她独特的丰姿,独特的韵味。你看,鱼儿在蹦蹦地跳,是为有了更广阔的空间来自由穿梭而高兴吧。每到暑假的这个时候,我都会独自带着渔具来江边垂钓。垂钓,可以抛开世俗的不恭和生活的烦恼;也可以远离学习的压力与功课的烦闷,默默地欣赏着黄昏的美景,悠悠地享受独钓的乐趣。
几年前,家乡还是一个名符其实的水乡。河边的街道每年都在洪水的淫威下过活,爸爸妈妈也苦恼于每年涨水退水的时候把贷物搬上搬下。春节前夕是商品的销售特旺季,家里人每隔几天就要到外地进贷,但每次都需要坐船出入小镇,极不方便。仅靠几艘旧的柴油机渡船作为交通工具,也没办法!因为这小镇被四面的大同环绕着,而北江又像年轻的妈妈把自己的孩子抱在怀里一样将小镇抱着,用甘甜的乳液喂养着镇上所有的人(当然也包括我)。今天的家乡,有点儿变了。你看,一座雄伟的移动大桥跨过了哺育着家乡人们的北江,天堑变成了通途,实现了村村通。而且由于移民的需要,很多人都回镇搬到了出门就可以坐车的交通便利的新镇。他确实变了。
太阳已经安稳地睡在山脚下了,天边的晚霞也向我们拜别了。刚才那美丽的大山现在只剩朦胧的影子了。深室中的那股清淡的草木烟味,早已回散了。
名家点评:
这篇习作的文笔还是非常细腻的,全文流畅而自然,如行云流水。另外,作品把握得切题点还是很不错的,能够把身边的人和事联系到自己的思路有。
通过一缕青烟,作者触情生情,把对故乡的那种亲情和眷恋抒发了出来。作品虽然只是注重于写故乡的风俗与特点,却也表达出了一种地方风情,很有韵味。作者的思路还是很明晰的,对整篇作品的结构把屋得比较到位,同时把握了思想的表露。作者在一些细节上处理得很到位很细腻,如在写白米粥与擂茶粥时候,作者表现出了较强的语言叙述能力。
作者虽然是在思念故乡,但也没有通俗地去赞美故乡,只是通过自己的追忆,表现出了故乡的特点。
王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