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富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对后世影响颇大。李白一生嗜酒,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杜甫在《饮中八歌》中,极其传神地描绘了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四句诗,一写出酒与诗的密切关系,二写出同市井平民的亲近,三写出藐视帝王的尊严。因此,人们非常喜欢李白,称他为“诗仙”、“酒仙”。为了称颂和怀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古时的酒店里,都挂着“太白遗风”、“太白世家”的招牌,此风流传到近代。
2.苏东坡
北宋文学家苏东坡也是着名的酒徒。“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们从他嗜酒如命和风度潇洒的神态,可以寻到李白和白居易的影子。他的诗词和散文都有浓浓的酒味,正如李白的作品一样,假如抽去酒的成分,色香味都为之锐减。
苏东坡嗜美食,其饮酒“知名度”虽远不及李白、贺知章、刘伶、阮籍等,但却颇具“特色”,堪称酒德的典范。苏东坡喜欢饮酒,尤喜于见客举杯,他在晚年所写的《书东臬子传后》中有一段自叙:“予饮酒终日,不过五合,天下之不能饮,无在予下者,然喜人饮酒,见客举杯徐引,则余胸中为之浩浩焉,落落焉,酣适之味,乃过于客,闲居未尝一日无客,客至则未尝不置酒,天下之好饮,亦无在予上者。”这是很有趣的自白,他的酒量不大,但却善于玩味酒的意趣。
苏东坡在作文吟诗之余,也爱作画,善于画枯木竹石,且颇有成就。作画前必须饮酒,黄庭坚曾为其画题诗云:“东坡老人翰林公,醉时吐出胸中墨。”他的书法也很有成就,成为北宋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之一。他作书前也饮酒,曾说“吾酒后乘兴作数十字,觉气拂拂从十指中出也。”
苏东坡不仅饮酒,还亲自酿酒。他曾以蜜酿酒,写以《蜜酒歌》一诗,并在《东坡志林》中记录过酿造方法。他还酿造过桂酒,写有《桂酒颂》,在序中说:“酿成,而玉色香味超然非世间物也。”他酿酒还做记录,写总结,《东坡酒经》仅数百余言,却包含了制曲、用料、用曲、投料、原料、出酒率、酿造时间等内容。
苏东坡爱酒,但没有沉溺于酒。在他的诗文中,也甚少借酒浇愁的内容,他在饮酒赋诗时写下的多是对生活的赞美和祝福。《虞美人》就是最好的例子:“持杯遥劝天边月,愿月圆无缺。持杯复更劝花枝,且愿花枝长在,莫离坡。持杯月下花前醉,休问荣枯事,此欢能有几人知,对酒逢花不饮,待何时?”
3.欧阳修
欧阳修是妇孺皆知的醉翁,他那篇着名的《醉翁亭记》,从头到尾一直“也”下去,贯穿一股酒气。无酒不成文,无酒不成乐。天乐地乐,山乐水乐,皆因为有酒。“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生动灵活地写出了自己在醉翁亭欢宴的场景。
4.陶渊明
东晋的陶渊明,他的诗中有酒,酒中有诗。他的诗篇与他的饮酒生活,同样有名气,为后世歌之颂之。他虽然官运不佳,只做过彭泽令等小官职,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便赋“归去来辞”。但当官和饮酒的关系却非常密切,其时衙门有公田,可供酿酒。他下令悉种粳以为酒料,连吃饭的大事都忘记了。还是他夫人力争,才分出一半公田种稻。弃官就无禄,喝酒就成了大问题。然而回到四壁萧然的家,最初使他感到欣喜的是“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但以后的日子如何,可就不管了。他有时独饮,更多的是与父老乡亲对饮,从中获取安慰和乐趣。更重要的是在饮酒中,可以抒发自己不愿与腐朽的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心愿,这就是萧统所说的“寄酒为迹”。
5.白居易
白居易和李白、杜甫一样嗜酒如命,他的一生不仅以狂饮着称,而且也以善酿出名。他为官时,用相当一部分精力去研究酒的酿造、酒的好坏。重要的因素之一是看水质如何,但配方不同,亦可使“浊水”产生优质酒。他上任一年自惭毫无政绩,却为能酿出美酒而沾沾自喜。在酿酒过程中,他不是发号施令,而是亲自参加实践。白居易饮酒有时独酌,更多的是与友人同饮。他在《同李十一醉亿元九》一诗中说“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在《赠元稹》中有“花下鞍马游,雪中杯酒欢”等。
6.刘伶
晋代刘伶,“竹林七贤”之一,着有《酒德颂》,对酒推崇备至,为此自称“唯酒是务,焉知其余”。他纵酒无度,乘车外出时,都要携带一壶酒,边饮边行。更有甚者,车后还有仆人荷锄相随,因为他曾经吩咐,若饮酒致死,即可埋掉。以至后来因酒致病,垂危之际还要饮酒“解渴”,真可谓嗜酒如命的典型。
7.名人戒酒
辛弃疾非常喜欢喝酒,而且经常喝醉,既误事又有损健康。于是他决心戒酒,在晚年二十多年的闲居日子里,一首“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的《沁园春》词,成为人情味极浓的劝世文。
宋代诗人苏东坡的戒酒,是在贬谪广东惠州后的一次疾病开始的。那时他痔疾复发,诸医束手而百药无效。在听信友人戒酒的劝告后,以素食为餐,使其病不药而愈,更加坚定了戒酒的决心。及至后来再贬海南儋县,其弟为其饯行时,他婉言谢绝,以“从今东坡室,不立杜康祀”的诗句,表明戒酒的决心。
6.5.3典故
沧海桑田,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折冲樽俎,狂傲不羁,酒文化典故纷繁多趣。
酒仙:“五花马,千金裘,呼尔将出换美酒。”这是历史上着名“酒仙”李白的畅饮情景。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云:“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可见李白的诗文及其一生与酒的关系是何等密切。
酒狂:古人饮酒至酒酣时孤傲不驯,放浪自任,轻佻礼疏。唐天宝初年春,一日唐玄宗与贵妃在兴庆宫沉香亭畔赏牡丹,忽听楼上李白饮酒狂歌:“三杯通大道,一半合自然。但得酒中趣,莫为醒者传。”太监连忙上楼大呼:“奉旨宣李学士见驾!”谁知李白全然不理,口中念道:“我醉欲眠君且去”。太监无奈,只得扶他进兴庆宫。玄宗见李白烂醉,忙命宫女含水喷其面,并亲自递来醒酒汤,李白睁眼一看,便要玄宗赐酒。玄宗关切地说:“你刚清醒,再醉怎么办?”李白答曰:“臣斗酒诗百篇,醉后诗如泉。”文人墨客与酒之性情,于此可见一斑。
酒义:许慎《说文解字》上说,酒既可以带来吉利,也可带来凶光。如《战国策·魏策》:“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又曰:
“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果不出所料,他的后代以酒为乐,朝夕狂饮烂醉,忘乎所以,招来灭国之祸。
酒谋: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恰如《晏子春秋》杂上篇曰:“夫不出樽俎之间,而折冲于千里之外。”曹丕设酒宴以甘蔗作剑胜邓展将军;秦昭王之“平原十日饮”;项羽之“鸿门宴”;曹孟德“青梅煮酒论英雄”;张献忠与李自成之“双雄会”,均于饮酒中施行计谋。这些计谋至现在还有人仿效之,且多有得逞者,可见酒谋作用之大。
酒战:据《淮南子》载,战国时期,楚国会见诸侯时,鲁国和赵国都给楚王献酒。赵国的酒醇厚,鲁国的酒淡薄。楚国主管酒的官吏私自向赵国要酒吃,赵国不给,这酒官羞怒之下,偷换了两国进献的酒,并说赵国不把好酒献给楚王。楚王动怒而下令进攻赵国,把赵国的邯郸城围困起来。这场“鲁酒薄邯郸城围”的酒战,可谓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酒的功能、中国的饮酒习俗及酒器、酒政等内容。中国是酒的王国。人世间有了酒,人类的生活便丰富多彩,人类的历史便斑斓多姿,茫茫尘寰便增添了许多有趣的风景,短短人生便增添许多悠长的滋味。如果没有酒,那么,卷帙浩繁的廿四史将枯燥许多,历朝历代的社会生活将寡淡许多,人们回顾往昔的时候,也许少了许多兴味。酒,形态万千,色泽纷呈,品种之多,产量之丰,皆堪称世界之冠。中国又是酒人的乐土,地无分南北,人无分男女老少,族无分汉满蒙回藏,饮酒之风,历经数千年而不衰。中国更是酒文化的极盛地,饮酒的意义远不止生理性消费,远不止口腹之欲。在许多场合,它都是作为一种文化消费,用来表示一种礼仪,一种气氛,一种情趣,一种心境。中国众多的名酒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给人以美的启示与力量的鼓舞。每一种名酒的发展,都包容着中华民族一代接一代的探索与奋斗,因此名酒精神与民族精神息息相通,与大无畏气概紧密相连,这就是中华民族的酒魂。似乎可以认为,有了名酒,中国饮食才得以升华为闻名于世的饮食文化。
思考题
1.酒的主要社会功能有哪些?
2.我国的传统酒礼包括哪些内容?如何理解“酒以成礼”?
3.我国古代的饮酒器具有哪些种类?
4.少数民族酒礼有何特点?
5.简述我国古代酒政的内容。
6.简述我国古代酒楼的发展状况。
7.你对我国古代文人饮酒是怎样看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