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西南饮食文化区
西南地区因有特殊的地形和较为复杂的气候,因而物产极为丰富,并且有很多特异的物料。从膳食结构看,西南地区的居民重视大米和糯米,兼食小麦,玉米、蚕豆、青稞、荞麦、土豆、红稗和高粱,还有些少数民族采取野生植物的根茎以代粮。
西南是川菜的“势力范围”。菜路广,佐料多,以小炒、小煎、干烧、干煸和麻辣香浓的民间菜式着称,有“料出云贵”、“味在四川”、“吃在山城”的评价。这一带的人饮食上有如下嗜好:一是普遍爱辣,“宁可无菜,不可缺椒”,越辣越香美,越辣越“安逸”;二是大多喜酸,“3天不吃酸,走路打转转”,有些酸菜腌藏十余年,其酸味不亚于山西的老陈醋;三是偏好复合味,味多、味广、味厚、味浓,在国内独创出家常味、鱼香味、陈皮味、荔枝味等23种复合味型;四是强调饮撰的平民文化色彩,要求价廉物美,经济实惠,且以“杂烩席”、“火锅席”独领风骚。
在云南的众多少数民族中,以虫菜、腌酸菜为代表的古朴食风,闪射出奇光异彩;深受喇嘛教教义熏染的藏菜,更如一块未被雕琢的璞玉,古色古香。目前,以西双版纳自然风情背景、载歌载舞的傣家竹楼菜,传遍长城内外;川菜更是大举“北伐”、“东征”与“南下”,形成十多年不衰的当代菜品流行潮,与鲁菜、苏菜、粤菜争夺市场,显得生机蓬勃。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西南食风的三大特质。第一,由于地形参差、气温殊异、物产丰寡不均和少数民族众多等原因所致,促成食俗风情的多样性与奇异性。第二,因为山川阻隔、交通闭塞和开发较迟的诸多因素影响,又出现食俗风情的局部封闭性;许多相当古老的习俗得以完好地保存。第三,在一些原始宗教祭祀风习和中世纪佛教禁欲主义的长期桎梏下,不太容易接受外来的影响,限制了饮食文化的交流。
5.中南饮食文化区
中南地区的主食多系大米,部分山区兼食番薯、木薯、土豆、玉米、大麦、小麦、高粱或杂豆。鄂、湘、闽、台、粤、港的小吃均以精巧多变取胜,在全国各占一席之地;壮、黎、瑶、畲、土家、毛南等族善于制作粉丝、粽粑和竹筒饭,京族习惯于用鱼露调羹,高山族用大米、小米、芋头、香蕉混合更见特色。中南人的食性普遍偏杂,由于“花草蛇虫,皆为珍料,飞禽走兽,可成佳肴”,所以该区的居民几乎无所不吃,烹调选料广博为全国所罕见。由于气温偏高、生活节奏快、早起晚睡,许多人有喝早茶与吃夜宵的习惯,一日3到5餐。“武汉人过早”、“广东人泡茶楼”、“香港人夜逛大排档”,都是特异的饮食风情。
在膳食结构中,每天必食新鲜蔬菜,肉品所占的份额较高,不仅爱吃禽畜野味,淡水鱼和生猛海鲜的食用量都位居全国前列。制菜习用蒸、煨、煎、炒、煲、糟、拌诸法,湘鄂两省喜好酸辣,其他省区偏重清淡鲜美,以爽口、开胃、利齿、畅神为佳。追求珍异,喜爱新奇,崇尚潮流,依时而变,是中国烹饪最为活跃的地区,常出新招和绝活,被其他地区仿效。
在中南,食风中不仅具有热带情韵,还有浓郁的商贾饮食文化色彩。在这里,“吃”是人们调适生活、社会交际的重要媒介,含义丰富。它不但体现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有时还是身份、地位、金钱的象征。尤其是生意场上,作用更为明显。所以,尚18食之风甲于全国。
“食在广州”、“食在香港”的美誉,足可与巴黎、东京等世界“食都”相抗衡。中南食风的广博、新异、华美,是诸种因素促成的。第一,秉承了古代人和百越人奇异的饮食文化传统,崇尚美食,以珍为贵;第二,饮食观念比较开放,易于接受八面来风,集中华名食为己所用;第三,鸦片战争后成为通商口岸,现今又有经济特区,与海外接触,大胆借鉴西餐洋食;第四,商贸发达,经济跃升,财力雄厚,居民富足;第五,食物原料丰沛、稀异生物纷呈;第六,湿热气候影响,嗜好博杂。
6.西北饮食文化区
西北地区的食风显得古朴、粗犷、自然、厚实。其主食是玉米与小麦并重,也吃其他杂粮,受气候环境和耕作习惯限制,食用青菜甚少。
该地区少数民族分布广是一大特点。主要少数民族,除俄罗斯、锡伯、裕固、土族外,都严格遵循伊斯兰教的食规,“禁血生,忌外荤”,不吃肮脏、丑恶、可憎的动物的血液,过“斋月”,故而清真风味的菜点占据主导地位。在陇海铁路沿线和大小镇集中,星罗棋布地缀满穆斯林饮食店,多达数十万家。回、维等10个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虽以“清真”为本,饮食上有清规戒律,但对民族食俗又表现得很豁达。同样,汉族也十分尊重穆斯林的宗教感情,在饮食上自觉“回避”,这说明自古以来当地各民族和睦相处、相互敬重、真诚团结。在肴馔风味上,西北地区的肉食以羊、鸡为大宗,间有山珍野菌,淡水鱼和海鲜甚少,果蔬菜式亦不多。其技法多为烤、煮、烧、烩。嗜酸辛,重鲜咸,喜爱酥烂香浓。配菜时突出主料,“吃肉要见肉,吃鱼要见鱼”,强调生熟分开、冷热分开、甜咸分开,尽量互不干扰。在菜型上,也不喜欢过分雕琢,追求自然的真趣;注重饮食卫生,厨房和餐具洁净。
在饮食习惯上,当地人夏季喜冷食,冬季重进补,待客情意真,筵宴时间长,经常有歌舞器乐助兴,一家治宴百家忙,绝不怠慢进门客人。哈萨克族谚语:“如果在太阳落山的时候放走了客人,那就是跳进大河也洗不清的耻辱”,就是一个生动的例证。《中华风俗·新疆》还记载:“回民宴客,总以多杀牲畜为敬,驼、牛、马均为上品,羊或数百只。各色瓜果、冰糖、塔儿糖、油香,以及烧煮各肉、大饼、小点、烹饪、蒸饭之属,贮以锡铜木盘,纷纭前列,听便前列,听便取食。乐器杂奏,歌舞喧哗,群回拍手以应其节,总以极欢为度。”“所陈食品,客或散给于人,或罢宴携之而去,则主人大喜,以为尽欢。”这是清代的风尚,至今仍无大改变。
此外,饮食文化还可以按照节令、地域等进行划分。
0.3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播与中西比较
0.3.1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播
世界上,凡是有华人甚至没有华人的地方,都能够见到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那么,中国的烹饪原料、烹饪技法、传统食品、食风食俗,等等,又是怎样传播到世界各地去的呢?
早在秦汉时期,中国就开始了饮食文化的对外传播。据《史记》、《汉书》等记载,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就通过丝绸之路同中亚各国开展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活动。张骞等人除了从西域引进了胡瓜、胡桃、胡麻、胡萝卜、石榴等物产外,也把中原的桃、李、杏、梨、姜、茶叶等物产及饮食文化传到了西域。今天在原西域地区的汉墓出土文物中,就有来自中原的木制筷子。我国传统烧烤技术中有一种啖炙法,也很早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中亚和西亚,最终在当地形成了人们喜欢吃的烤羊肉串。
比西北丝绸之路还要早一些的西南丝绸之路,北起西南重镇成都,途经云南到达中南半岛缅甸和印度。这条丝绸之路在汉代同样发挥着对外传播饮食文化的作用。例如,东汉建武年间,汉光武帝刘秀派伏波将军马援南征,到达交趾(今越南)一带。当时,大批的汉朝官兵在交趾等地筑城居住,将中国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吃粽子等食俗带到了交趾等地。所以,至今越南和东南亚各国仍然保留着吃粽子的习俗。
此外,我国的饮食文化对朝鲜的影响也很大。据《汉书》等记载,秦代时“燕、齐、赵民避地朝鲜数万口。”这么多的中国居民来到朝鲜,自然会把中国的饮食文化带到朝鲜。汉代的时候,中国人卫满曾一度在朝鲜称王,此时中国的饮食文化对朝鲜的影响最深。朝鲜习惯使用筷子吃饭,朝鲜人使用的烹饪原料、朝鲜人在饭菜的搭配上,都明显地带有中国的特色。甚至在烹饪理论上,朝鲜也讲究中国的“五味”、“五色”等说法。
受中国饮食文化影响更大的国家是日本。公元8世纪中叶,唐朝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带去了大量的中国食品,如干薄饼、干蒸饼、胡饼等糕点,还有制造这些糕点的工具和技术。
日本人称这些中国点心为果子,并依样仿造,当时在日本市场上能够买到的唐果子就有20多种。鉴真东渡还把中国的饮食文化带到了日本,日本人吃饭时使用筷子就是受中国的影响。唐代时,在中国的日本留学生还几乎把中国的全套岁时食俗带回了本国,如元旦饮屠苏酒,正月初七吃七种菜,五月初五饮菖蒲酒,九月初九饮菊花酒等。其中,端午节的粽子在引入日本后,日本人又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作了一些改进,并发展出若干品种,如道喜粽、饴粽、葛粽、朝比奈粽等。唐代时,日本还从中国传入了面条、馒头、饺子、馄饨和制酱法等。
中国菜对日本菜的影响很大。17世纪中叶,清代中国僧人黄檗宗将素食菜肴带到日本,被日本人称之为“普茶料理”。后来又有一种中国民间的菜肴传到日本,称为“卓袱料理”。
“卓袱料理”对日本的餐饮业影响很大,它的代表菜如“胡麻豆腐”、“松肉汤”等,至今还列在日本一些餐馆的菜谱上。日本人调味时经常使用的酱油、醋、豆豉、红曲及日本人经常食用的豆腐、酸饭团、梅干、清酒,等等,都来源于中国。饶有趣味的是,日本人称豆酱为唐酱,蚕豆为唐豇,辣椒为唐辛子,萝卜为唐物,花生为南京豆,豆腐皮为汤皮等。为了纪念传播中国饮食文化的日本人,日本还将一些引进的中国食品以传播者的名字命名。如明朝万历年间,日本僧人泽庵学习中国烹饪,用萝卜拌上盐和米糠进行腌渍,日本人便将其称之为泽庵渍。清朝顺治年间,另一位日本僧人隐元从中国传入菜豆,日本人便称之为隐元豆。
除西北丝绸之路和西南丝绸之路外,还有一条海上丝绸之路,它扩大了中国饮食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
泰国地处海上丝绸之路的要冲,加上和我国便利的陆上交通,因此两国交往甚多。泰国人自唐代以来便和中国的汉族交往频繁,公元910世纪,我国广东、福建、云南等地的居民大批移居东南亚,其中很多人在泰国定居,中国的饮食文化对当地的影响很大,以致于泰国人的米食、挂面、豆豉、干肉、腊肠、腌鱼,以及就餐用的羹匙等,都和中国内地有许多共同之处。在中国的陶瓷传入泰国之前,当地人多以植物叶子作为餐具。随着中国瓷器的传入,当地人有了精美实用的餐饮器具,这使当地居民的生活习俗大为改观。同时,中国移民还把制糖、制茶、豆制品加工等生产技术带到了泰国,促进了当地食品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