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好口才让你如鱼得水
2879300000015

第15章 言为心声 委婉说话情意浓(2)

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两个意气相投的人在一起总觉得有说不完的话。因此。我们在和陌生人交往时,不妨多多寻求彼此在兴趣、性格、阅历等方面的共同之处。使双方在越谈越投机的过程中,获得更多关于对方的信息,迅速拉近距离,增进感情。

叶华是一位铁杆球迷,常常既为了推销,又为了看球赛而四处奔走。有一次,在去深圳的火车上,她的同座是位山东口音很浓的小伙子,闲来无事,叶华就和他侃起来。她一开始先故作惊讶地深知他是位山东人,然后顺口赞美山东人的豪爽、够朋友,她说她有好几位山东籍的朋友,人特豪爽。小伙子自然高兴,自报了家门,他叫罗杰,是泰安人,并戏谑地说山东人自古出响马是很讲朋友意气的,山东人大多粗犷、豪放。而叶华话锋一转,说山东人也很团结,特别是山东足球队,虽然每位队员都不是非常出色,但是他们团结一致,奋力拼搏,经常取得好的成绩。恰巧罗杰也是位球迷,两人直侃得天昏地暗,下车后互留了通讯地址。在罗杰的介绍下,叶华认识了很多球迷,其中有一位就是她这次南下准备争取的客户吉,吉和罗杰关系很不错,于是叶华轻松地完成了这次推销任务,也为公司赢得了一家大的客户,更值的高兴的是,结交了许多朋友。

在这个例子里,叶华先是就“山东人”这个话题与罗杰搭上话,然后转到“足球”这两人都感兴趣的话题上,与对方越谈越投缘,经过一番“神侃”之后,两人很快加深了了解,成为好朋友,叶华还通过罗杰成功地完成了工作任务。以“求同存异”的原则来交结朋友,给叶华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会适时地说奉承话

生活中,人们对那些说奉承话的人总是投之以鄙夷的目光,可是,他们自己难道就没有说过什么奉承话么?

其实,说奉承话无非是对他人的一种恭维,文雅点说,是一种赞美。在人际交往之中,说奉承话自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

说奉承话是搞好人际关系的一种技巧,如果你有满腹经纶,而又怀才不遇,可是你又不肯或者不晓得如何对人讨好说奉承话,你就永无出头之日。“伯乐”也难以发现你这匹千里马。

晋武帝登基时,测字摸到个“一”字,很不高兴,“点”太小了。侍中裴楷进言道:“陛下,这个‘一’摸得好,是大吉兆。因为天得一则清,地得一则宁,君王得一则天下忠。”拍得晋武帝转忧为喜。而这个侍中裴楷也在新皇帝心里留下了好印象。

这种无关痛痒的马屁,说白了就是一些安慰人,鼓励人,或者赞美人的话,它犹如两块砖头,铺垫了自己未来的生存之路。所以,必要的时候,说些奉承话,既无伤大雅,又增进友谊,何乐而不为呢?

无论如何,人总是喜欢别人奉承的。有时,即使明知对方讲的是奉承话,心中还是免不了会沾沾自喜。这是人性的弱点。换句话说,一个人受到别人的夸赞,绝不会觉得厌恶,除非对方说得太离谱了。

在这个社会上,会说奉承话的人似乎比较吃香。当一个人听到别人的奉承话时,心中总是非常高兴,脸上堆满笑容,口里连说:“哪里,我没那么好,你真是很会讲话。”即使事后冷静地回想,明知对方所讲的是奉承的话,却还是抹不去心中的那份喜悦。

因此,说奉承话是与人交际所必备的技巧,奉承话说得得体,会使你更迷人!

奉承别人首要的条件,是要有一份诚挚的心意及认真的态度。言词会反映一个人的心理,因而有口无心,或是轻率的说话态度,很容易被对方识破并使其产生不快的感觉。奉承别人时,不可以讲出与事实相差十万八千里的活。例如,你看到一位流着鼻涕而表情呆滞的孩子时,却对他的母亲说:“你的小孩看起来很聪明!”对方的感受会如何呢?本来是奉承话,却变成很大的讽刺,收到了相反的效果。若你说:“哦!你的小孩像是很健康的样子。”是不是要好些呢。

奉承别人时要坦诚。这样,你所说的奉承话会超过一般奉承话的水平,成为真正夸赞别人的话,对方听在耳中,感受自然和一般奉承话不同。

说话委婉不伤人

做人要正直、直率,但并不意味着说话都要直言,如医生给人看病,遇到病情较严重而又诊治不及时的病人,就直言道:“你怎么这么瘦哇!脸色也很难看!”“你知道你的病已经到了什么地步了吗?”“哎呀!你是怎么搞的?你这个病为什么不早点来看哪!”这些说法里所包含的消极暗示会使病人怎么想呢?作为医生这是治病还是致病呢?

相反,若医生说:“幸好你及时来看病,只要你按时吃药,多注意休息,放下思想包袱,相信你很快就会好起来的。”则将给病人很大的鼓舞。

又如,当妻子买了一块布料征求丈夫的意见,丈夫觉得妻子用这块布料做成衣服穿不太合适,如果丈夫不尊重体贴妻子的心情,就会直露地批评说:“你看你的审美观真成问题,一把年纪了还穿这么鲜艳的衣服,岂不成老妖婆了?”这样生硬、贬损的话必定会伤害妻子的自尊心。如果丈夫尊重体谅妻子的心情,就会把否定的意见说得委婉得体,给予暗示:“不错,颜色真鲜艳,给女儿做衣服,那是很漂亮的。”

当你去拜访朋友时,主人热情地拿出水果、零食招待你,而你却直言说:“不吃,不吃。我从来就不喜欢吃零食,再说我刚吃完饭,肚子饱得很,哪还有胃口吃这些东西。”这样不仅让人扫兴,而且还伤了主人的自尊心。你应该感谢主人的一片热情和好意,委婉地说:“谢谢!多新鲜的水果,多香的糖,只可惜刚吃完饭,没有胃口吃了,太遗憾了!”

总之,委婉说话不仅是一种策略,也是一门艺术。含蓄委婉地说话,正是待人圆滑的表现。作为一个现代人,应当有这种文明意识并注意掌握这一有利于人际交流的语言表达方式。

不在背后诽谤他人

有许多人喜欢在人背后传播一些谣言,而谣言就像冰块一样很容易融化开来。

“说闲话”是指到处闲扯、传播一些无聊的、特别是涉及他人隐私的谎言。换句话说,就是背后对他人品头论足。

这里指的是那种会伤害他人的闲话,并不是指一般的闲谈。有时候闲聊倒是很有趣的,而且人们也很可能在背后谈起他人的长处。但是,有时在背后拍人一掌只是为了看准哪里好下刀子。不论有意无意,伤害他人的闲话都是不可宽恕的——故意的是卑鄙,无意的则是草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自觉”。

传播伤害他人的流言,有时是出于嫉妒、恶意,有时是为了揭示别人不知道的秘密来抬高自己的身价,这些都是不能令人容忍的事情。

在人们谈的话中,有百分之九十是闲聊,许多人闲聊的话题是议论和诽谤别人。多数人都觉得:谈话中如果少了品头论足,就会像掺了水的酒一样淡而无味。人们最感兴趣的除了自己就是别人,这本身并没有什么错。因此,这里并不是要求你做到绝口不提其他人。但是,一旦你发现自己想要说些不愉快的事情时,建议你立刻默想下面的名言:

“你自己也厌恶的东西,不要把它用到别人身上。”

你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应用这句名言。如果你对安妮提到莎丽的体重增加了,尽管这是事实,而且她确实应该节制饮食了,但你提及这件事无异于故意打了莎丽一记耳光,这还不如直接打她一记耳光更诚实一些。当然,如果你公开诋毁他人,很可能将自食恶果。

爱争论但不爱争吵

散文家约瑟夫·阿迪森说:“善良的天性比机智更令人愉快。”

只要出自善意,讨论也就和谈话一样。相反,那种怒气冲冲的争吵:一方激烈地攻击另一方,同时拼命地维护自己,正是良好谈话的大忌。

信念与偏执的区别就在于:信念不需要通过争吵就能阐述清楚。

中国有句谚语:“有理不在声高。”

不是说凡是发怒者的观点都是错误的,而是说他根本不懂如何表述自己的看法。讨论的原则是:运用无可辩驳的事实及从容镇定的语调,努力不让对方厌烦,不迫使对方沉默而达到说服对方的目的。

保持冷静、理智和幽默感。只要你能够听他说,他也愿意听你讲。如果我们能让自己专注于问题的讨论,而不是走向感情用事或固执己见,那么讨论就不至于降格为争吵。

如果我们的声音渐渐提高,说出“我认为这种想法愚蠢透顶”这样的话,就是一种伤害他人的反驳了。这时,旁观者焦虑不安,朋友们躲到树后去,也就不足为奇了。为了赢得一场争吵而失去了一位朋友,实在是得不偿失的事情。

争吵会使人分离,而讨论能使人们结合在一起。

争吵是野蛮的,而讨论却是文明的。

有些时候,争论乃至争吵是不可避免的。即使在朋友或夫妻间也难免发生口角,但裂痕却可能隐藏起来。家庭中的情感宣泄有时可能有助于打破天气的沉闷,就像一场雷雨能把暑气一扫而光一样。然而即使如此,争吵以及弥合也最好在私下进行。

能有技巧地拒绝对方提出的要求

我们每天都要和他人打交道。他人的要求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有正当的也有不正当的。不过,满足对方总是令人高兴的事,拒绝对方总是令人失望的,尤其是用简单粗暴的“不行!”“做不到!”等冷冰冰、硬邦邦的回答,更将使对方不快,甚而招致反感和摩擦。相反,诚恳的态度,得体而巧妙地拒绝不但可以使对方谅解你,而且还能给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

常见的礼貌巧妙的拒绝艺术有以下几种:

(一)诱导对方自我否定

罗斯福当美国总统之前,曾在海军担任要职。一天,一位朋友问起有关海军的情况,事涉保密的内容。罗斯福灵机一动,装模作样地向四下看了看,压低声音回答:“你能保密吗?”“当然能!”罗斯福接着说:“你能我也能。”

(二)推托拖延

采用这种方法即可用拖延时间的做法,也可用某人不在自己无法决定来推托。如某宾馆开一个时装展示会,请了著名模特表演,入场券价位较高。当地的朋友都来向主事人要票,他只好回答;“很遗憾,这次展示会的入场券全部掌握在外方老板手中。”

(三)先同意后拒绝

有时对方提出的要求并非无理取闹,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因条件限制又无法予以满足,可以先表示理解与同情,然后再婉言拒绝。如一家公司的经理对另一家工厂的厂长说:“我们两家搞个联营,你看怎样?”对方答:“这个设想不错,只是目前条件还不成熟。”这样,既拒绝了对方又留下了后路。

(四)避实就虚

避开实质性的问题,故意用模棱两可的语言做出具有弹性的回答,既无懈可击,又能达到在要害问题上拒绝做出回答的目的。如中国奥运代表团到达第二十四届奥运会比赛地汉城时,外国记者纷纷问团长李梦华:“中国能拿几块金牌?”“中国能超过韩国吗?”李答:“10月2日以后,你们肯定能知道。”记者又问:“中国新华社曾预测能拿到11块金牌,你认为有把握吗?”李又巧妙地回答:“中国有充分的言论自由,记者怎样想,就可以怎样写!”

能用商量的语气与人交谈

在工商界赫赫有名的邵先生,他办事时从不用命令式的口吻向别人发话。他要人家遵照他的意思去办事时,总是用商量的口气去说。譬如人家说:“我叫你这么做,你就这么做。”他就不这么说,而是用商量的口气说:“你看这样做好不好呢?”假如他要他的秘书写一封信,他把大意和要点讲了之后,会再问一下秘书:“你看这样写是不是妥当?”等秘书写好后请他过目,他看到需要修改的地方,他又会说:“如果这样写,你看是不是更好一些?”他虽然处于发号施令的地位,可是他懂得对方是不爱听命令的,所以不应用命令的口气。

假使在一个盛夏的中午,一群工人正憩息着,一位监工走过去把大家臭骂一顿,说是拿了工资不该在此偷懒!工人们畏惧监工,当然是立即站起来工作去了,可是当监工一走,他们便又会停下来休息的。如果那位监工上前和颜悦色地说:“今天天气真热,坐着休息还是不停地流汗,这怎么办呢?朋友,现在这项工程很重要,已到了关键时刻,我们忍耐一下来赶一赶好吗?我们早一点干完了,可以早一点回去洗一个澡,休息一下,你们看怎么样?”相信工人们会一声不响地自觉自愿地去工作的。

有时候,人难免因一时糊涂做一些不适当、错误的事。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把握住指责别人的分寸:既要指出对方的错误,又要保留对方的面子。这种情况下,如果分寸把握得不适当,就会使对方难堪,破坏交往的气氛和基础,并因此而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后果;或者让对方占便宜的愿望得逞,给己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谁都不愿让自己的错处或隐私在公众面前曝光。一旦被人曝光,就会感到难堪或恼怒。因此,在办事的过程中,如果不是为了某种特殊需要,一般应尽量避免触及对方所避讳的敏感区,避免使对方当众出丑。必要时可委婉地暗示自己已知道他的错处或隐私,便可造成一种对他的压力。但不可过分,应“点到即止”。

在广州一著名的大酒家,一位外宾吃完最后一道茶点,顺手把精美的景泰蓝食筷悄悄插入自己的西装内衣口袋里。服务小姐不露声色地迎上前去,双手捧着一只装有一双景泰蓝食筷的绸面小匣子说:“我发现先生在用餐时,对中国景泰蓝食筷颇有爱不释手之意。非常感谢您对这种精细工艺商品的赏识。为了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经餐厅主管批准,我代表本店,将这双图案最为精美并且经严格消毒处理的景泰蓝食筷送给您,并按照大酒家的‘优惠价格’记在您的账单上,您看好吗?”

那位外宾当然会明白这些话的弦外之音,在表示了谢意之后,说自己多喝了两杯白兰地,头脑有点发晕,误将食筷插入内衣袋里。并且聪明地借此台阶,说:“既然这种食筷不消毒就不好使用,我就‘以旧换新’吧!哈哈哈……”说着取出内衣里的食筷恭敬地放回餐桌上,接过服务小姐给他的小匣子,不失风度地向付账处走去。

英国首相丘吉尔也曾成功地处理过一件类似的事情。一次,英国首相丘吉尔和夫人克莱门蒂娜一同出席某要人举行的晚宴。席间,一位著名的外国外交官将一只自己很喜欢的小银盘偷偷塞入怀里,但他这个小小的举动被细心的女主人发现了,她很着急,因为那只小银盘是她心爱的一套古董中的一部分,对她来说很重要。怎么办?女主人灵机一动,想到求助于丘吉尔夫人把银盘“夺”回来,于是她把这件事告诉了克莱门蒂娜。丘吉尔夫人略加思索,向丈夫耳语一番。只见丘吉尔微笑着点点头,随即用餐巾作掩护,也“窃取”了一只同样的小银盘,然后走近了那位外交官,很神秘地掏出口袋里的小银盘说:“我也拿了一只同样的小银盘,不过我们的衣服已经被弄脏了,所以应该把它放回去。”外交官对此话表示完全赞同,两人将盘子放回桌上,于是小银盘物归原主。

即使是手下人犯了错误,你不得不指责他(她),在指责的时候也要言之有理。既要坚持原则性和斗争性,又要以理服人,切不可口出恶语。挖苦讽刺,侮辱人格。

要做到情理结合,情真理切,特别是对落后者的批评,更要注意亲近他们,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才能收到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