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點畫所成之字。經有心眼者。拈掇之便。能如畫家點睛。令其人生氣溢目。對之不覺咄咄呌絕。又如人各與鏡面目。俾之了了。德山之棒。臨濟之喝。似猶遜此痛快。雜毒海所集。往哲偈頌。皆是物也。此真道人本色文字。宗門中不得已而有文字。必若是而後可也。予嘗謂。衲僧家不向本分吐露。而馳騁聰明炫燿辭句。與文人墨士。角工巧誇多鬭靡是。何異尼山所云。君子而去仁也。若使之從毒海游。吾知必爽然自失矣。是集從恕中梅谷二和尚增訂之後。較龍山所作。尤成大觀。但南中之板。流通不廣。北方學者。恒少見焉。因重為刊出。其間補入一二。亦援梅和尚之例。併如梅和尚之言。非敢阿好也。昔世尊自述。在因時求得半偈。乃遍書於林葉石壁間。以傳示國人。予今補刻之役。非與前人爭功。聊代書葉書壁之勞爾。
康熈甲午夏六月古柏林寺沙門性音敘。
昔妙喜老祖。居洋嶼菴。凡有所唱說。侍僧宏首座者皆錄之。而名之曰雜毒海。葢取老祖所謂參禪不得多是雜毒入心之語也。是故後之學者。凡遇宿師碩德偈頌佛事等語。手錄成帙。亦以雜毒海目之。其來久矣。龍山仲猷禪師。一日閱其所錄。厭其譌舛。遂刪其繁冗。摭其精要。分類成卷。始版行之。其心葢欲不負作者之心。永永為後學之懿範也。或謂。師之用心固善。其如戾妙喜之訓何。然文字語言。以不著為尚。譬如鴆毒人飲之則死。曹瞞飲之則無害。在學者取捨何如耳。然則是編之行。其於法門。不為無補。故為之說。洪武十七年鞔峯無慍題。
恕中和尚曰。吾宗所謂偈頌者。借事顯理。曉人心地。使事理混融。純一無雜。如醍醐之味。薝蔔之香。使人鼻舌略經觸受。莫不通乎心。暢乎體。灑然清爽者也。又曰。宋季咸湻間。諸尊宿凡寓興贈別。及呻咏字號之類。皆有偈頌。以四句為準。其作至精。假使滅去名目。而其義自昭顯。自非契證深密。傍通墳典。取之左右逢原。用之頭頭合轍。而託此以吟暢元旨者。不能也。予每謂門人曰。此作頌偈不易之定論。開人眼目之金鍼也。是書流布法社。其來已久。至洪武初。龍山閳師。為之刪繁摭要。分類成集。始版行於叢林。而恕中和尚。乃為之序。余觀閳師重編之意。甚與恕師所論吻合。而恕師作序之意。又與閳師刪摭心同。因效顰二師。徧採古宿遺珠。并蒐近代全璧。依類增入。再行叢林。原集共七百三十二首。今增八百七十有奇。至若泛採阿私。則吾豈敢。或於見聞寡陋。惟高明教之。順治丁酉南澗行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