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禅林宝训合注
28877200000012

第12章

死心謂草堂曰。晦堂先師言。人之寬厚。得於天性。若強之以猛。必不悠久。猛而不久。則返為小人侮慢。然邪正善惡。亦得于天性。皆不可移。惟中人之性。易上易下。可從而化之(實錄)。

草堂清和尚曰。燎原之火。生于熒熒。壞山之水。漏于涓涓。夫水之微也。捧土可塞。及其盛也。漂木石。沒丘陵。火之微也。勺水可滅。及其盛也。焦都邑。燔山林。與夫愛溺之水。瞋恚之火。曷常異乎。古之人治其心也。防其念之未生。情之未起。所以用力甚微。收功甚大。及其情性相亂。愛惡交攻。自則傷其生。他則傷其人。殆乎危矣。不可捄也(與韓子蒼書)。

草堂清

隆興府草堂善清禪師。南雍州何氏子。嗣黃龍祖心禪師。南嶽下十三世。

燒也。

熒熒

小火星也。

都邑

天子所居曰都。周禮云。四縣曰都。邑。國也。四井曰邑。

音煩。燒也。

草堂曰。住持無他。要在審察人情。周知上下。夫人情審則中外和。上下通則百事理。此住持。所以安也。人情不能審察。下情不能上通。上下乖戾。百事矛盾。此住持所以廢也。其或主者。自持聰明之資。好執偏見。不通物情。捨僉議而重己權。廢公論而行私惠。致使進善之途漸隘。任眾之道益微。毀其未見未聞。安其所習所蔽。欲其住持經大傳遠。是猶却行而求前。終不可及(與山堂書)。

眾也皆也。

却行求前

時孔子在衛。冉求言於季孫曰。國有聖人而不能用。欲求其治。是猶却行而求前。豈可及乎。

草堂曰。學者立身須要正當。勿使人竊議。一涉異論。則終身不可立矣。昔大陽平侍者。道學為叢林推重。以處心不正。識者非之。遂致終身坎坷。逮死無歸。然豈獨學者而已。為一方主人。尤宜祗畏(與一書記書)。

平侍者

太陽平侍者。預明安之室有年矣。雖盡得其旨。惟以生滅為己任。擠陷同列。忌出其右。時瑯琊廣照。公安圓鑑居眾時。汾陽昭禪師。令其探明安宗旨。太陽明安云。興洞山一宗。非遠即覺也。二師云。有平侍者在。安以手指胷云。此處不佳。又揑拇指叉中示云。平向去當死於此爾。既明安遷化。遺囑云。瘞身十年無難。當為太陽山打供。入塔時。門人恐平將不利於師。遂作李和文都尉。所施黃白器物。書於塔銘。實無也。後平住太陽。忽云。先師靈骨。風水不利。取而焚之。山門耆宿切諫。平云。與我有妨。遂發塔。見師顏貌如生。薪盡儼然。眾皆驚異。平以钁破其腦。益油薪。俄成灰燼。眾以其事聞於官。坐平謀塔中物。不孝還俗。平後自稱為黃秀才。謁瑯琊。瑯瑯曰。昔年平侍者。今朝黃秀不。我在太陽時。見你做出來。遂不納。又謁公安。安亦然。平流浪無依。後于三叉路口。遭大虫食之。竟不免太陽手叉之記。悲哉。

坎坷

不平之貌。

草堂謂如和尚曰。先師晦堂言。稠人廣眾中。賢不肖接踵。以化門廣大。不容親疎於其間也。惟在少加精選。苟才德合人望者。不可以己之所怒而疎之。苟見識庸常。眾人所惡者。亦不可以己之所愛而親之。如此則賢者自進。不肖者自退。叢林安矣。若夫主者好逞私心。專己喜怒而進退於人。則賢者緘默。不肖者競進。紀綱紊亂。叢林廢矣。此二者實住持之大體。誠能審而踐之。則近者悅而遠者傳。則何慮道之不行。衲子之不來慕乎(疎山石刻)。

親疎

愛而近之曰親。惡而遠之曰疎。

緘默

上封也。下不言也。時孔子觀周。入后稷之廟。有金人焉。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天機不密。四時何行。地機不密。萬物何生。人機不密。萬事何成。此古慎言之人也。又誡人之避纔。

草堂謂空首座曰。自有叢林已來。得人之盛。無如石頭馬祖雪峰雲門。近代唯黃龍。五祖二老。誠能收拾四方英俊衲子。隨其器度淺深。才性能否。發而用之。譬如乘輕車。駕駿駟。總其六轡。奮其鞭策。抑縱在其顧盻之間。則何往而不達哉(廣錄)。

雪峰

福州雪峰義存禪師。南安曾氏子。嗣德山宣鑑禪師。

雲門

廣東韶州雲門山光峰院文偃禪師。嘉興張氏子。嗣雪峰義存禪師。

智過千人曰俊。

駕駿駟

四馬在軛曰駕。俊馬曰駿。一乘四馬曰駟。

六轡

下普具切。車有四馬。各兩轡。共八轡。以驂馬內兩轡繫於軾。驂馬外兩轡。及夾轅兩服。馬四轡。分置兩手。以為六轡。

馬箠也。以鞭擊馬也。

顧盻

回視也。

草堂曰。住持無他。要在戒謹其偏聽自專之弊。不主乎先入之言。則小人謟佞迎合之纔。不可得而惑矣。葢眾人之情不一。至公之論難見。須是察其利病。審其可否。然後行之可也(疎〔出〕實錄)。

草堂謂山堂曰。天下之事。是非未明。不得不慎。是非既明。以理決之。惟道所在。斷之勿疑。如此則姦佞不能惑。強辯不能移矣(清泉記聞)。

山堂震和尚。初却曹山之命。郡守移文勉之。山堂辭之曰。若使飯粱囓肥。作貪名之衲子。不若草衣不食。為隱山之野人(清泉才菴主。記聞)。

山堂

隆興府。黃龍山堂道震禪師。金陵趙氏子。嗣泐潭善禪師。

美糓也。

囓肥

上噬也。下肥膩也。言所食者。皆佳糓美味之物也。

山堂曰。蛇虎非鴟鳶之讐。鴟鳶從而號之。何也。以其有異心故。牛豕非鸜鵲之馭。鸜鵲集而乘之何也。以其無異心故。昔趙州訪一菴主。值出生飯。州云。鵶子見人為甚飛去。主罔然。遂躡前語問州。州對曰。為我有殺心在。是故疑於人者。人亦疑之。忘於物者。物亦忘之。古人與虵虎為伍者。善達此理也。老龐曰。鐵牛不怕獅子吼。恰似木人見花鳥。斯言盡之矣(與周居士書)。

充尸切。亦名鳶。似雁而白也。

音劬。鸜鵒也。即八哥是也。

乘也。

罔然

言不知其理也。

踐也。

聚也。五人相參曰伍。又伴也。

老龐

襄州龐蘊字道玄。衡陽縣人。得法於馬祖。甞作偈曰。但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遶。鐵牛不怕獅子吼。恰似木人見花鳥。木人本體自無情。花鳥逢人亦不驚。心境如如只這是。何慮菩提道不成。

山堂曰。御下之法。恩不可過。過則驕矣。威不可嚴。嚴則怨矣。欲恩而不驕。威而不怨。恩必施於有功。不可妄加於人。威必加於有罪。不可濫及無辜。故恩雖厚而人無所驕。威雖嚴而人無所怨。功或不足稱而賞之已厚。罪或不足責而罰之至重。遂使小人故生驕怨矣(與張尚書書)。

治也使也。

矜肆。

罪犯應死曰辜。

山堂曰。佛祖之道。不過得中。過中則偏邪。天下之事。不可極意。極意則禍亂。古今之人。不節不謹。殆至危亡者多矣。然則孰無過歟。惟賢達之士。改之勿吝。是稱為美也(與趙超然書)。

山堂同韓尚書子蒼。萬菴顏首座。賢真牧。避難于雲門菴。韓公因問萬菴。近聞被李成兵吏所執。何計得脫。萬菴曰。昨被執縛。饑凍連日。自度必死矣。偶大雪埋屋。其所繫屋壁。無故崩倒。是夜幸脫者百餘人。公曰。正被所執時如何排遣。萬菴不對。公再詰之。萬菴曰。此何足道。吾輩學道以義為質。有死而已。何所懼乎。公頷之。因知前輩涉世禍害。死生皆有處斷矣(真牧集)。

韓子蒼

名駒。字子蒼。問道於山堂道震禪師。任至尚書。

李成

南宋高宗。紹興元年。李成作亂。聚集浙江各處。賊宼十餘萬。戰據江淮十餘州。自號李天王劫掠襄陽。遇岳飛殺敗。投入江者不知其數。李成敗走投金。自此襄漢悉平。川陝道路方通。徵稅無阻矣。

問。

山堂退百丈。謂韓子蒼曰。古之進者。有德有命。故三請而行。一辭而退。今之進者。惟勢與力。知進退而不失其正者。可謂賢達矣(記聞)。

三請一辭

古語云。三讓而進。一辭而退。言士之自重也。

山堂謂野菴曰。住持存心要公。行事不必出於己為是。以他為非。則愛惡異同。不生於心。暴慢邪僻之氣。無自而入矣(幻菴集)。

野菴

隆興府。石亭野菴祖璇禪師。嗣大慧宗杲禪師。

山堂曰。李商老言妙喜。器度凝遠。節義過人。好學不倦。與老夫相從寶峰。僅四五載。十日不見。必遣人致問。老夫舉家病腫。妙喜過舍。躬自煎煑。如子弟事父兄禮。既歸。元首座責之。妙喜唯唯受教。識者知其大器。湛堂嘗曰。杲侍者再來人也。山僧惜不及見。湛堂遷化。妙喜繭足千里。訪無盡居士於渚宮。求塔銘。湛堂末後一段光明。妙喜之力也(日涉記)。

李商老

廬山李商老。因修造動土。觸犯土神。致舉家病腫。求醫不効。乃焚香齋戒。誦念熾盛光王神呪。未及七日。夜夢老人。著白衣騎牛。陷地旋沒而去。翌日全家病瘞矣。

元首座

成都府。昭覺寺微菴道元禪師。嗣佛果懃禪師。南嶽下十五世。

唯唯

上聲應之速。而無疑也。加唯唯兩字者。順從之至也。

繭足

足重皮也。楚欲伐宋。墨子自魯趣楚。十日十夜。足腫如重繭。而不休息。謂足傷起皮。如重繭也。

渚宮

上音主。地名。即荊州府是也。

塔銘

妙喜禪師。因湛堂示寂。請覺範狀其行實。又得龍安照然禪師書為紹介。特往荊州。謁無盡居士。求塔銘。初見無盡。問。公祇任麼著草鞋遠來師曰。某數百里。特來見相公。公曰。年多少。師曰。二十四歲。又問。水牯牛多少。師曰。兩個。公曰。甚麼處學得虗頭言來。師曰。今日親見相公。無盡笑曰。且坐吃茶。纔坐又問。遠來有何事緣。師趨前曰。湛堂和尚示寂茶毗。眼睛牙齒。數珠不壞。得舍利無數。山門耆宿皆欲得相公大手筆作塔銘。激厲後學。特地遠來。冐瀆鈞聽。無盡曰。被罪在此。不曾為人作文字。今有一問。若道得。即作塔銘。道不得。即與錢五貫。裹足却歸兜率參禪去。師云。請相公問。公曰。聞準老眼睛不壞是否。答曰是。公曰。我不問你這個眼睛。師曰。問甚麼眼睛。公曰。金剛正眼睛。師曰。若是金剛正眼睛。在相公筆頭上。公曰。如此則老夫為他點出光明。令他照天照地去也。師乃趣前曰。先師多幸。謝相公塔銘。無盡唯唯而笑。其略曰。舍利。孔老之書無聞也。先佛世尊滅度之後。弟子收取舍利。起塔供養。趙州從諗禪師。舍利多至萬粒。近世龍慶閑。百丈肅。烟氣所及皆成舍利。大體出家人。本為生死事大。若生死到來。不知下落。則不如三家村裏省事漢。臨終囑付。一一分明。四大色身。諸緣假合。從本以來。舍利豈有體性。若梵行清潔。白業堅固。靈明廓徹。預知報謝。不驚不怖。則依正二報。毫釐不失。若世間麗心。於本分事上。十二時中。不曾照管。微細流注。生大我慢。此是業主鬼來借宅。如此而欲舍利流珠。諸根不壞。豈可得乎。

妙喜杲和尚曰。湛堂每獲前賢書帖。必焚香開讀。或刊之石曰。先聖盛德佳名。詎忍棄置。其雅尚如此。故其亡也。無十金之聚。唯唐宋諸賢墨蹟。僅兩竹籠。衲子競相詶唱。得錢八十餘千。助茶毗禮(可菴集)。

十金

即十兩也。

墨蹟

下與跡同。即書籍字帖也。

茶毗

梵語。此云火化。

妙喜曰。佛性住大溈。行者與地客相歐。(於口切捶也)佛****治行者。祖超然因言。若縱地客摧辱行者。非惟有失上下名分。切恐小人乘時侮慢。事不行矣。佛性不聽。未幾果有莊客弒知事者(可菴集)。

佛性

潭州大溈佛性法泰禪師。漢州李氏子。嗣圓悟勤禪師。南嶽下十五世也。

地客

即佃戶也。

祖超然

臨安府。超然文祖禪師。嗣天衣懷禪師。清源下十一世也。

以下殺上。曰弒。

妙喜曰。祖超然住仰山。地客盜常住糓。超然素嫌地客。意欲遣之。令庫子行者。為彼供狀。行者欲保全地客。察超然意。抑令供起離狀。仍返使呌喚。不肯供責。超然怒行者擅權。二人皆決竹篦而已。葢超然不知陰為行者所謀。烏乎。小人狡猾如此(可菴集)。

逼也。

狡猾

奸頑多許也。

妙喜曰。愛惡異同。人之常情。惟賢達高明。不被其所轉。昔圓悟住雲居。高菴退東堂。愛圓悟者惡高菴。同高菴者異圓悟。由是叢林紛紛然。有圓悟高菴之黨。竊觀二大士。播大名于海上。非常流可擬。惜乎昧於輕信小人謟言。惑亂聰明。遂為識者笑。是故宜其亮座主隱山之流。為高上之士也(智林集)。

大士

有德之稱。謂當代英賢。思拔羣類。智出眾情。弘道利生。故曰大士也。

亮座主

西蜀人。頗講經論。因參馬祖。發明大事。隱於洪州西山。更無消息。政和間。有熊秀才。遊西山。過翠巖。長老思文與秀才。俱是鄱陽人。故遣二力士。擡籃輿送至。所經林壑。草木蔭翳。偶見一僧。貌古神清。龐眉雪頂。編葉為衣。坐於盤石。如壁間畫佛圓澄之狀。熊自謂曰。今時無這般僧。甞聞亮座主。隱於西山。疑其猶在。出輿踧踖而前曰。莫是亮座主麼。僧以手向東指。熊方與二力。隨手回視。失僧所在。時小雨初歇。熊登石視。其座處猶乾。躊蹰回顧。太息曰。宿緣不厚。雖遇而不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