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20几岁每天学点经济学
2889200000030

第30章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盘活你的资源——20几岁要懂点信息经济学(4)

真可谓,言而无信,两败俱伤。本来一个好好的公司,因为老板的失信和小张对法律的无知,造成这样的后果实在是可惜。那么,应该怎么预防这种情况在企业中出现呢?

首先,业务人员在进入公司从事销售工作之前,就应该同公司签订劳动就业合同、提成报酬合同等,以便今后出现劳务纠纷时能够有事实依据,而不能仅凭借自己的冲动,做出对自己和今后非常不利的事情。

其次,作为老板,在员工为公司创造了一定效益的时候,不但要给他应得的酬劳,还应当实施一定的奖励机制。如果言而无信,不仅会失去优秀的销售人才,还会失去客户与市场。

一个商业团体是这样,国民经济中的诚信更是不可缺少的。有人说,诚信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状况的标准。如果国民的诚信度低,就会导致整个国家的经济行为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期性,投资的机会成本和商品的交易成本也就变得高昂,经济运行效率低下,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浪费严重。

在一个古老的小村庄,王良向赵亮借了100块钱,他们之间没有书面的合同或借据,甚至都没有说清还款的具体日期。但赵亮并不担心王良会赖账,因为,如果王良真的不还钱的话,赵亮就会把这件事告诉全村人,那以后,王良就不可能再在村子里借到钱了,这个代价就有点大了。所以,为了能继续借到钱,王良一定会信守承诺按时还钱。这就是“好借好还,再借不难”的道理。即使抛开想要再借钱的念头,王良还必须考虑名声的问题,如果言而无信,自己再遇到困难就没人帮助了。所以,赵亮认为王良的承诺是可信的,而对于王良来说,信守承诺也是他最好的选择。

在中国的小村庄里,人们大都能信守承诺,对于这一现象,有学者作出了如下解释:

首先,借款的人有追求长远利益的动机,他不会为了短期的利益而损害自己的名誉。要知道,农民不仅关心自己的未来,还关心后代的福利。因为他们要祖祖辈辈在这个村庄生活下去,所以,如果想要与其他同村人继续进行博弈,就一定要讲信誉。

“父债子还”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这一传统在农村依然有效。如果父亲赖账,儿子就很难再借到钱了。这也是农村人不大愿意借钱给“光棍汉”的道理。

其次,一个人不守信用的消息很快就会被全村人知道。社会学家的研究表明,在乡村社会,“闲言碎语”是储存和传播信息的重要手段,对维持信誉机制具有关键的作用。如果一个人干了坏事没有被其他人知道,他就有可能继续干坏事。

最后,在农村,人们有积极性惩罚违约者,办法就是不再与他交易往来。

“小村的故事”其实是一个简化的经济学模型。理解了“小村的故事”,我们就会明白,在福布斯给我们讲述的市场的故事中,“商业的善”之所以存在,不仅是因为人性和道德,还因为理性。

当“诚实是最好的竞争手段”时,只有守信才是理性的选择而不是去做骗子。为什么呢?首先,在真正的市场经济中,大部分的人还是能够考虑长期利益的,对于“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的企业来说就更是这样。其次,市场经济自身也有一套“看护”信誉的机制,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媒体报道的作用。

有个小伙子生活在一个民风淳朴的村庄里。有一次他欠了别人一些钱,就在他正发愁应该怎样还钱的时候,他有个朋友唆使他,让他趁天黑偷邻居老王家地里的西瓜。小伙子经不住他们的怂恿便真的前去偷瓜,但当他往村外偷运时还是被老王逮了个正着。从此,这个小伙子背上了“偷瓜贼”的恶名,村里人教育小孩都说:“千万别学谁谁谁,把家里的脸都丢光了。”

这就是信用和破坏信用付出的代价。所谓的信用是指遵守诺言,实践成约,从而取得别人的信任。西方国家从纯经济学角度对信用定义为:因价值交换的滞后而产生的赊销活动,是以协议和契约保障的不同时间间隔下的经济交易行为。要维护经济秩序的自觉性,还要有法律做保障。如果没有法律保障,经济秩序就会被破坏。

作为小伙子,他偷别人东西,不仅破坏了本村淳朴的民风,而且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变坏了。对于借钱给他的人来说,就算小伙子还钱,以后别人也不会再借钱给他了。

在闭塞的小村庄,人们整天抬头不见低头见,偷一次瓜的后果可能就是一辈子被叫做“贼”。偷窃的成本如此之高,以至于很少有人敢这么做。但是,现代社会流动性很大,一些人就想钻空子做“一锤子买卖”,这就使得社会信用体系不再安全。信用低导致企业行为如履薄冰,影响了市场主体的正常运营,非常不利于市场经济发展。所以,为了自己的明天,一定要把诚信作为立世之本。

9.想要把企业做大做强,年轻人要懂规模经济

大规模生产的利益在工业上表现得最为清楚。大工厂的利益在于专门机构的使用与改革、采购与销售、专门技术和经营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划分。

——马歇尔(美国著名经济学家)

规模报酬理论是经济学上一个非常实用的理论,企业如果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得到最大收益,同时避免资源的浪费,就必须尽量在规模报酬理论的框架之内行事。这一点,格兰仕的成功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

早在2003年,全世界每生产四台微波炉其中就有一台是格兰仕制造的。格兰仕成功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应用了规模报酬理论。

现在,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数不清的商机,企业面对市场的选择也是多方面的。但格兰仕的战略却是,只选择一个较单一的产业,那就是微波炉,格兰仕就是采用这种大规模的生产来实现自己的名企之路的。

几年前,格兰仕微波炉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就占了70%左右,在国外已经占有35%的市场份额。格兰仕的员工都知道这个道理,那就是,他们的成绩是应用了规模效应理论的结果。这个理论指出,一种产品的生产,只有达到了一定的规模,才能够获得比较好的效益。

在格兰仕人的发展战略中,微波炉生产的最小经济规模是100万台。这个目标早在1996年到1997年间就已经实现了。之后,规模每上升一个台阶,生产成本便下降一个台阶。这样的结果就为企业的产品降价提供了条件。格兰仕的做法是,当生产规模达到100万台时,把出厂价定在规模是80万台企业的成本价之下;当生产规模达到400万台时,把出厂价又下调至规模是200万台的企业的成本价之下;当规模达到了1000万台以上时,又将出厂价定在了规模是500万台企业的成本价之下。这种在成本减少的基础上进行的降价,是一种相当合理的降价。其结果是把均衡价格以下的企业淘ì出局,继续扩大自己的市场占有率。

当然,随着规模渐渐扩大,微波炉行业的规模经济水平不断上升,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与规模效应带来的是成本的不断降低。毫无疑问,生产成本一降低,价格就会随之下降,降价的直接受益者就是消费者。

我们从微波炉的价格可以看出,这一理论是真实存在的。自1993年格兰仕进入微波炉行业之后的15年内,微波炉的价格从每台3000元以上降到了每台300元左右,基本上相当于1993年的1/10。微波炉的降价带给消费者的收益,肯定要归功于格兰仕的成功。

格兰仕的成功要归功于规模报酬,那么什么是规模报酬呢?所谓的规模报酬,就是指在技术水平与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当全部要素都按一定的比例变动时,产量变动的状态,也称为规模收益。

假设一家月产量化肥10万吨的工厂,使用的是10个单位的资本,5个单位的劳动。如今把企业的生产规模扩大一倍,也就是使用20个单位的资本与10个单位的劳动,这种生产规模的改变带来的收益变化也许有以下几种情形:一是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也就是说产量在20吨以上,此情形称为规模收益递增;二是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也就是产量小于20吨,此情形叫做规模收益递减;三是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也就是说产量是20吨,此情形叫做规模收益不变。由此可以看出,规模报酬存在这样三个阶段,也就是递增、递减与不变。

那么,规模报酬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在这一点上,西方经济学家以内在经济和外在经济来解释这一问题。

所谓内在经济,就是指一家生产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收益增加。比如一家生产企业的生产规模扩大,可以综合利用其他副产品,并实现更为精细的内部分工,减少生产与购销费用,充分发挥管理者的效率,减少管理者的比例等。不过,如果一家生产企业的生产规模太大,就会由自身内部的原因引起收益减少,这就是内在不经济了。比如一家生产企业的生产规模太大,就会出现管理不便,管理效率降低,内部通讯费用的增加等问题。

所谓外在经济,就是指整个行业规模扩大时,给个别生产企业带来的收益增加。例如,整个行业的发展可以让个别生产企业在交通、信息以及人才等方面得到某些好处而增加了收益。不过,如果某一行业的规模太大,也会给个别生产企业带来损失,让其成本增加,收益减少,这就是外在不经济。比如整个行业扩大就会引起交通运输紧张,生产要素的供给不足,环境污染,产品销售困难等问题,从而让个别生产企业的收益减少。

总而言之,一家生产商的生产规模太大或太小都不是好事,因此,每个生产企业都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来确定一个适度的规模。生产企业选择适度规模的原则是尽量让生产规模处于规模收益不变的阶段。如果一家生产企业的规模收益是递增的,那就表示这家生产企业的生产规模太小,这时就应该扩大规模来获得规模收益递增的利益,直至达到规模收益不变。如果一家生产商的规模收益是递减的,就表示它的生产规模太大,这时就应该缩小生产规模来减少规模太大所带来的损失,直至达到规模收益不变。

虽然规模大有很多好处,可是我们还必须知道,强调规模经济并非表示公司规模愈大愈好。合理的规模才能够充分利用企业的种种资源,才可以实现单位产品成本最低的规模。上市公司不能够盲目追求规模的扩大,在扩大企业规模的同时,还要处理好自身的资金链和管理能力,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以资本作为纽带组成真正能够协调一致的产业集团,并加强产业集团的管理能力,才能够实现规模经济。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规模报酬理论是经济学上一个很实用的理论,企业若想在竞争中得到最大收益,同时避免资源浪费,就必须尽量在规模报酬理论的框架之内行事,这一理论是一座连接经济学抽象理论和现实应用的桥梁,任何企业决策者在做出决策时,都千万不能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