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军事通信
28933400000031

第31章 闲论金鼓

鼓与金都是传统的打击乐器,共鸣效果极好,鼓声激越雄壮,金音清脆响亮。二者均可及远,因此很早地便被用于指挥作战,即所谓“言不相闻,故为金鼓”。

《太平御览》卷五八二引《帝王世纪》载:“黄帝杀夔”,以其皮为鼓。”这就是说,早在黄帝战蚩尤的涿鹿之战中,鼓便被运用于战争了。其实在兽皮鼓出现以前,还有更古老的鼓。据《礼记·明堂位》记载,早在传说中的“伊耆氏”之时,便出现了“土鼓”,也就是陶制的鼓,可见鼓乃是我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至于这种“土鼓”是否有军事用途,便不得而知了。从一般的推测来看,鼓在运用于战争之前,更多地是运用于狩猎,其指挥功能也是从狩猎中演化而来的。

《初学记》卷十六《鼓》引《三礼》载:“夏后脚鼓,殷人植鼓,周人悬鼓。”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鼓”字和象征鼓声的“彭”字。这说明至晚在商朝,鼓已普遍使用。周代时,已设置有专门管理制鼓、击鼓的官职——“鼓人”。战鼓也从一般作为乐器的鼓中分离出来,形成专门的规格,并在军事上得到普遍的运用,即《周礼·地官·鼓人》中所说的“军动则鼓其众”。

先秦以后,鼓的形制再无大的变化。尽管历代都出现不少鼓的名称,但主要是大小、材料、纹饰有所变化,形制上则与以往相同,用途上也没有多大的差别。

金的本义是铜,在先秦时期一直如此,直到汉以后才发生变化,用来指现在的金属——金。在我国的奴隶制社会时期,青铜是制作各种酒器、食器、兵器和乐器的主要原料,青铜制品也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水平,因此我国历史上的奴隶制文明通常也称为“青铜文明”,这一时期则称为“青铜时代”。

青铜乐器除编钟可用来演奏乐曲外,其他的如钲、铎、铙、钟等往往单独使用,在乐队中起加强节奏的作用,同时也用作乐曲的收尾。当金用于战阵时,也同样起着“节”与“止”的作用。《周礼·夏官·大司马》所说的“鸣铙且却”,就是明证。

秦汉以后,这类总称为“金”的乐器依然作为听觉讯号的器物用于军队的指挥,只是所用的种类日渐减少,保留下来的主要是钲与铙两种。后来,又增设了两种。一种是产生于南方的锣,至唐宋时逐渐传遍全国,并广泛运用于军队指挥,如人们一般所说的“鸣金收兵”,便主要是指击钲与锣而言。另一种是兼作煮饭炊具的刁斗,又名“金柝”,打击时亦可作为军中的信号使用。著名的《木兰诗》中便有“朔气传金柝”的句子,借“金柝”来表示战争。杜甫《夏夜叹》中也有“竞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的诗句。

与金鼓同作为听觉讯号用于军队指挥的,还有号角、唢呐、号炮等。

号角是以动物的角制成的吹奏乐器,也有以竹、木、金属仿其形制而制造的。它原产于西羌少数民族地区,汉代时传人中原,并开始在军中广为使用。

唢呐来自西亚一带,金元时期传人我国,至明代时开始在军中广为使用。

炮是火药运用于军事以后的产物,靠其巨大的声响来传达军事命令,在明清时期运用相当广泛。

这些听觉器物作为金鼓的辅助手段,共同组成了军队的听觉指挥系统。

从一般意义上讲,金鼓运用于战阵时,鼓声代表着前进,金声则代表着停止或退却,其他器物则配合金鼓使用,传达一定的信号。春秋末期,齐国与吴、鲁联军战于艾陵(今山东莱芜东北),齐将陈书为表示决一死战的决心,曾说:“此行也,吾闻鼓而已,不闻金矣。”杜预注说:“鼓以进军,金以退军。”

至于金鼓等听觉信号所传递的更详细的指挥命令,我们将在后文作详细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