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军事通信
28933400000056

第56章 保障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主力开始长征。为了做好战略转移中的通信保障,军委通信联络局在王诤等人的主持后,进行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筹集通信器材、调配电台、重新制定部队代号、组建通信团等。新组建的通信团下辖无线电营、有线电大队、通信教导大队。其中无线电营由5个分队组成,除一个分队负责同中共上海地下党电台联络,并通过该电台同共产国际电台联络外,其他4个分队,分别担负中革军委、红军总司令部同一、三、五、八、九军团,二、六军团,红四方面军,中央军区以及军委两个纵队之间的通信联络任务。为了保障作战和行进中通信联络的不间断,随军委总部行动的两个无线电分队,采取交替前进的办法,保证24小时之内两个分队始终有一个处于工作状态,各军团电台不论何时呼叫,总部电台都可以随时应答。通信兵以无线电通信手段为主,保障中共中央、中革军委指挥调动红军纵横驰骋,迂回穿插于敌人数十万重兵之间,组织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战行动。在著名的四渡赤水战役中,仅军委和各军团间即收发电报300多份。通畅的无线电联络,有效地保障了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1935年1月29日,红军主力分三路从元厚场、土城地区一渡赤水河,向川南进军,准备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作战过程中红军有6个团被敌人分割,后来有5个团突围会合,只有红三团下落不明。军委立即命令通信联络局派一部电台随一个营前去寻找。在该营也被敌人包围的情况下,电台报务员凭借无线电通讯联络,很快找到了红三团,并以电报通知红三团赶到中央红军的集结地扎西与大队人马会合,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红军进入川南后,蒋介石再次调集重兵围追堵截,企图在长江以南、叙永以西、横江以东地区全歼红军主力。面对敌人的重兵压境,军委暂时放弃了北渡长江计划,电令各军团挥戈东进,于2月18日至21日在太平渡、二郎渡二渡赤水,将尾追之敌甩在了后面,向敌人兵力比较空虚的桐梓地区急进。为了迷惑敌人,军委派出一部电台,随红五军团三十七团执行佯动任务,伪装红军主力,向温水开进,以吸引敌人。这部电台一面与总部保持密切联系,保障军委对该团的越级指挥,一面以总部名义发信,作出主力的样子。敌人果然信以为真,被三十七团牵得团团转,直到6天之后才发现上当。红军主力趁机攻下桐梓、娄山关,重新占领遵义,击溃贵州军阀王家烈的8个团,消灭蒋介石嫡系吴奇伟两个师,缴获枪支2000,俘敌3000,打了长征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

3月16日,针对敌人重新调整部署的情况,为了调动敌人,寻找新的战机,红军在茅台附近三渡赤水河,进至古蔺东南地区。蒋介石以为红军又要北渡长江,急令川军在长江北岸构筑防御工事,并调集川黔边境一带的主力,再向川南进击,企图围歼红军于古蔺地区。当敌人大军再次向川南纷纷调动的时候,红军折而向东,在赤水河东岸寻求机动。为了迷惑敌人,军委电令红一军团派出一个团带电台伪装主力,大张旗鼓地向古蔺前进,将敌人引向赤水河以西地区。3月21日,红军主力突然从二郎滩、九溪口、太平渡四渡赤水河,从敌重兵集团右翼分路向南急进。为了牵制和迷惑敌人,军委令红九军团暂留乌江以北地区。为确保红九军团与军委的联络,三局加派了一个无线电分队随九军团一同行动。28日,军委电台发出致九军团令:“须在马鬃岭西北路上摆露天红标语,路侧放烟火扮炊烟,散消息,伪装我军主力在此地区,诱敌向北出击而消灭之的模样,以便我主力借此秘密迅速向南转移。”九军团接到指示,在马鬃岭大造声势,红军主力则乘机穿过敌人的封锁,急驰南下,渡过乌江,跳出了敌人的合围圈,佯攻贵阳,调出滇军,随后直插云南,威逼昆明,虚晃一枪后,又直奔金沙江边,强渡金沙江,将蒋介石的几十万大军甩在了后面,彻底粉碎了敌人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的计划。

在长征过程中,红军的无线电侦察工作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蒋介石每次调动重兵对红军围追堵截,红军总能在重兵包围之中游刃有余,从其最薄弱的环节取得突破。红军的情报来源在哪里?这个谜底直到1935年4月红军进入云南作战时才被解开。在一次战斗中,红军一名机要参谋不幸被俘,在这个参谋的挎包中,发现了大量的被红军破译的国民党军电报底稿。这些电报,将国民党军队的行动意图暴露无遗。国民党云南省主席、第二路军总司令龙云在给蒋介石的急电中说:“顷在草街拿获共匪参谋陈仲山,从其身上搜出情报一束,均系我军各方往来密电,皆翻译成文。无怪其视我军行动甚为明嘹,知所趋避。”蒋介石在给龙云的回电中说,电文为红军所破译,“危险堪虞,耻莫甚焉”,因而要求“多备密码,每日调换使用”,但其来往电报仍然不断为红军所侦译,因而红军对国民党军的行动始终了如指掌,突破了一次又一次的重围,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