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巾帼首相:上官婉儿
28935100000016

第16章 勾结武三思

作为武则天的贴身秘书,上官婉儿是武则天废黜亲子、排斥异己、整顿朝廷并最终登顶的见证者,这其中的各种明争暗斗、血雨腥风,不禁让婉儿倒吸一口凉气。然而,与此同时,她也在目睹武则天问鼎皇位的过程中,慢慢体会到了权力的滋味。

此时的她已经开始意识到,在波涛汹涌、此起彼伏的朝廷政治斗争中,只有把握主动,占据制高点,才能最大限度地为自己捞取利益,同时也才能最大限度地确保自己的安全。

然而婉儿也十分清楚,此时的她还根本没有任何进行政治博弈的资本,她只是一个从掖庭走出来的地位卑贱的女奴,宫中稍微有点权势的人都不会把她放在眼里。虽然她是女皇身边最亲近的人,虽然女皇十分欣赏她的才华,但女皇毕竟是女皇,奴婢毕竟是奴婢,她唯有事事恭顺、时时谨慎、处处小心才不至于触怒女皇,而招致灾祸。

就像武则天当年进宫时,寻找高宗当自己的靠山一样,上官婉儿知道,自己必须也要找到一个靠山,进而借此发展自己的势力,这样她就不会有势单力薄之感了。

她该先拉拢谁呢?此时她将目标瞄准了因为女皇的成功登基,势力如日中天的武氏一族。就这样,权势熏天的武三思就成了她拉拢的第一个目标。

武三思是武则天异母兄武元庆之子。

当年高宗去世后,李显继位,武则天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和自己当皇帝,便开始起用武氏亲属,武三思借此,由右卫将军累进夏官(兵部)、春官(礼部)尚书,并监修国史。待武则天称帝后,武三思授封为梁王。

武三思性乖巧,善揣人意,善阿谀奉承,所以深受姑母武则天信任。早在公元684年,他与其堂兄武承嗣,就屡劝武则天先杀掉“屈尊位重”的韩王李元嘉和鲁王李灵夔等。公元688年,因韩王、鲁王等和起兵反武的越王李贞、琅琊王李冲等通谋,迫令他们自杀,并尽杀其党羽,为武则天称帝扫清道路。

冯小宝在武则天身边红得发紫时,为讨好冯小宝,武三思对其“执僮仆之礼以事之”,“怀义欲乘马,三思必为之执辔”。为了讨好武则天,在公元694年的八月,他帅四夷首长请铸铜铁为天枢,借以“黜唐颂周”,“诸胡聚钱百万亿,买铜铁不能足,赋民间农器以足之”。

作为女皇的贴身近侍,上官婉儿深知武则天对武三思的宠信之深,同时她也敏锐地看到武氏一族的势力正因女皇而迅速发展,势不可当,武三思日后必会在朝中形成一股强大的势力。

其实,对这个武三思,婉儿自从认识那些李姓的皇子们时,就已经认识他了。可以说,武三思留给婉儿的第一印象是极其糟糕的。

每当看到武三思,婉儿就会想起当年他为薛怀义牵马时那卑躬屈膝的嘴脸。

而对于婉儿向自己投来的那种轻蔑的目光,武三思也感觉到了。让一个侍女鄙视,这对于权大势大的武三思来说,是怎么也无法接受的,于是他对婉儿也很不友好。

一次,在婉儿准备回房休息时,武三思拦住了她,对她说道:“你以为你是谁?你不就是女皇身边的一个奴才吗?你竟然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甘愿给你的杀父仇人当狗!”

听了这话,婉儿怒不可遏,挥手打了他一记狠狠的耳光,然后转身走了。后来就有了冯小宝惨遭棒杀的事。

这记响亮的耳光使得武三思从此对上官婉儿恨之入骨,他一心想找机会陷害婉儿,以解自己的心头之恨。

这天,武三思来到女皇的寝宫,跟女皇说了很久。不知道他都对女皇说了些什么,女皇脸色很难看,当即就将婉儿招了进来。

她缓缓地问道:“薛怀义在烧明堂的那个晚上,曾来见过朕,听说你是知道的?你为什么不让他见我?你难道不知道那就是烧了朕的命根吗?”

虽然女皇的语气很和缓,但婉儿早已被吓得浑身颤抖了。她刚要开口,女皇突然高声喝道:“太放肆了!你竟敢在朕面前如此张狂?你知道明堂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吗?那是朕的大周王朝啊!”随即女皇做了一个手势,几个卫士立即就将婉儿五花大绑了起来。女皇继续喝道:“忤旨当诛,你还有什么可说的?”眨眼间,婉儿就被带上了手铐铁镣,然后被投进了监牢。

第二天,婉儿被带上了刑场,就在她静静地躺在铡刀下,等待行刑时,一个宫廷秘史突然跑了过来,站在她面前,展开手里的诏书,宣读道:“上官婉儿忤旨当诛,但圣上惜其才止黥而不杀也。”还未等婉儿缓过神来,黥面的刑具就已经摆在了她的面前,一阵钻心的疼痛过后,婉儿的脸上出现了一道伤口。紧接着,卫士就将婉儿带回了政务殿,女皇正在那里等她。

见婉儿进来后,女皇拖着衰老的身体缓缓地走向婉儿,此刻,她的目光中早已没了昨天的决然与凶狠,而变得柔和了很多,她伸出手摸着婉儿脸上那依然疼痛肿胀的伤口。

在看到女皇如此温柔的眼神之前,婉儿是恨她的,她也曾幻想自己从此就踏上黄泉,日后不再做女皇卑颜屈膝的侍女,那对于她来说,或许是一种解脱。可是,当她感知到女皇是真心为她难过时,她那颗坚硬的心突然变得柔软了,她知道也许是命中注定,自己此生要和这个一手遮天的女皇纠缠在一起了。

事实上,这个让婉儿又爱又恨的女皇正是改变婉儿一生命运的人,是她把婉儿从掖庭中拯救了出来,是她把婉儿培养成了一个“百司表奏,多会参决”“群臣奏仪及天下事皆与之”的在朝廷中举足轻重的人物的。

而婉儿也十分清楚,自己生与死的决定权都在女皇的手中,她可以把婉儿抬到这个百官之上、一言九鼎的位置上,也可以让婉儿成为一个一钱不值的阶下之囚。

也正是在那以后,婉儿像是变了一个人,她不再对任何男人抱有奢望,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帮女皇处理朝政上。这也许恰恰是女皇所希望的,尤其是在女皇日后整天忙于与年轻男人缠绵时,婉儿便成了实际上真正替女皇施政的人——她是女皇背后的女皇。

除了婉儿,此时女皇最信任的人就是侄子武三思了。为了拉近与武三思的距离,女皇时常造访武三思的家。在她看来,武三思是可以悉心培养的,日后他定能为自己的周世江山效犬马之劳。

每次造访武三思宅第时,女皇都会带领众多随从,婉儿也在其列。那时,婉儿刚被施以黥刑不久,武三思宅第的人也都知道了此事,在所有人看来,婉儿脸上的那道伤疤无疑是一种天大的耻辱。特别是在武三思眼里,婉儿更是不如去死。

起初,婉儿对自己那张被刻上墨迹的脸也是异常反感的,但时间一长,她也安之若素了。

武三思奉承人的功力是一流的,他知道女皇喜欢什么,所以他总会挑选一些俊美的男子供姑母享用。而每当女皇和这些美男子们床笫之欢时,婉儿便独自在院子里等候。

事实上,婉儿对女皇的怨恨早已烟消云散了,因为她知道已年近七十的女皇,身体已经每况愈下了。

这天,婉儿在忙完政务后,来到长廊里休息。此时,她看见有一个人向她走了过来,仔细一看,原来是武三思。这个两面三刀的小人!婉儿顿时怒火中烧。她知道就是这个男人出卖自己的,她要让这个男人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惨重的代价,以报自己被黥刑之仇。但婉儿也十分清醒,眼前这个被自己恨之入骨的男人是有利用价值的,他位高权重,在朝中势力很大,又深得女皇宠信,如果能跟他走得近,那么自己也就有了靠山,想到这,婉儿强压住了自己的怒火。

公元695年,武三思再次获得升迁,这次女皇将他任命为春官尚书,让他负责修撰一部大周帝国的国史。事实上,武三思未必有监修这部国史的能力,女皇之所以选中他,完全是因为他是武氏家族中人。

对于女皇的任何吩咐,武三思都是竭尽全力的。很快,这项浩瀚的工程就开始了。为了监督武三思,女皇还委派了上官婉儿前去协助工作。就这样,上官婉儿走进了文史馆,她也因此有了进一步接触武三思的机会。

此时,婉儿已年过三十,但却依然雍容优雅。当她落落大方地站在武三思面前时,武三思甚至被她的美丽惊住了。武三思的心思早已被婉儿看穿了,她知道是时候该主动出击了。

她走到武三思面前,开口道:“武大人,圣上特让我来协助你修好国史,我们要齐心协力,不能让圣上失望。”

听婉儿说的如此平静,如此不动声色,武三思简直是惊呆了,他难以相信眼前的这个女人跟自己是有过怨仇的。就在武三思反复筹谋、举棋不定之时,婉儿又开口了:“武大人您放心,虽然我脸色的墨迹是拜你所赐,但我不会因此而怨恨你。现在我们的任务是修好国史,我不会因为个人恩怨而耽误了我们的工作,希望武大人能接受奴婢。”

婉儿已经这么说了,武三思还能说什么呢?就这样,武三思便被轻而易举地掌握在了婉儿的手中。这是婉儿亲手编织的网,武三思从此被牢牢地困在里面,直到死的那一刻。

自从被黥刑的那一刻,婉儿已经不再是之前那个单纯的婉儿了。她就像是一个深不见底的深渊,没人能真正猜透她在想什么。在外人看来,甚至包括女皇自己也都无法看清婉儿的真面目了。正是依靠着这深不见底,婉儿开始为自己的未来布局谋划了。

婉儿自幼熟读史书,底蕴深厚,对于修撰国史这样的工作,婉儿自然是不在话下。在此期间,她为武三思提供了很多帮助,使得武三思对她生出了一种感激之情,这正是婉儿想要的。

正所谓日久生情,在两人此后漫长的合作中,武三思渐渐地爱上了这个女人,他渴望拥有这个美丽、非凡的女人。

终于这一天到来了,在文学馆的大殿中,武三思和婉儿私通了。从那以后,他们常常在此幽会。

对于武三思来说,他当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上官婉儿完全控制住了,但婉儿却清醒地知道,这个男人已经和她分不开了。事实上,武三思对于婉儿是有真情的,但婉儿却完全只把这当成自己的一种政治投资。

在与武三思的不断接触中,婉儿已经不再耿耿于怀于那个复仇计划了,她更多的是敏锐地看到了武氏一族的势力正因为女皇而迅速发展、势不可当。而武三思又是武姓中最受女皇器重的那个人,倘武周帝国能延续下去,能继承王位的,确乎是非武三思莫属。事实上,此时的女皇已经在为武三思未来继位开始着手安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