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情况下,孩子的调皮是由于好奇心引起的,因为孩子年龄小,所知所会的东西有限,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在探究事物的过程中,可能还没有找到适合的方式,这就容易被家长认为孩子在淘气。所以,家长不要对孩子的调皮行为妄加反对和制止,这样有可能会限制孩子能力的发展,而是要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帮助他们采用恰当的方式,从而从根本上来解决孩子的调皮。
如果您家里正好有一个5~7岁的孩子,若孩子的性格偏外向的话,孩子的淘气您一定有所领教,想必发生恶作剧也是常有的事情:不是把烟头捻碎放入鱼缸里,就是在小狗的尾巴上拴一卷报纸点燃……或许您的孩子还有什么更加别出心裁的把戏。
其实,孩子有这些行为的原因都是因为孩子强烈好奇心的驱使,这是好事,说明孩子想通过一些自制的”实验“,来认识世界。
我们大家都知道,爱迪生是一位世界闻名的伟大发明家,但他小时候却是个十足的”淘气包“。有一天,爱迪生看见有人用气球做一种飞行装置试验,他就把几种化学药品搅拌在一起,叫他的好朋友喝下去,高兴地盼着他会飞上天,可他的朋友不但没能飞上天,反而肚子疼得哇哇大叫,最后,幸亏妈妈及时赶到并送往医院才化险为夷。在爱迪生6岁时,用火点着了爸爸的仓库,理由是他想知道爸爸的仓库要是起火了,究竟能胜过多少个火炉子,结果仓库化为灰烬。在爱迪生9岁那年,在卧室里建起了一个实验室。他做的实验之一是将两只大猫的尾巴搁在电线上,将它们的毛相互摩擦,试图产生静电,结果他被两只猫抓得鲜血淋淋。
在生活中,像爱迪生一样有强烈好奇心的孩子有很多,面对孩子的淘气行为,您是有意识地进行了启发和引导,还是不加思索就对其否定和训斥?对此,您一定要理性地对待,且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待一切,孩子的淘气是难能可贵的创造力的体现,别因为您的武断而扼制了孩子想象力的萌芽。
因此,好奇心是孩子调皮最常见的原因。孩子对不了解的事情感到好奇,是一件好事,这也是孩子不断探索和学习的动力。家长应该珍惜孩子的这种求知心理,抓住时机,予以引导,既要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又能让他通过合理的方式获得新知识。因此,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也是要有策略的。
应对策略
1、善于倾听孩子的讲话
有很多孩子调皮,正是因为家长对孩子提出的很多问题不予解答,态度上不重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不到满足。所以,当孩子给您提出各种各样奇怪的问题时,您一定要耐心地倾听,然后尽量地回答,如果自己也不懂可以和孩子一起采取合理的方法来研究和寻找答案。同时家长可以通过这些事情,来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关注点,不仅要听孩子的提问,而且还得会听,看看孩子对哪些方面感兴趣,平时都关注些什么,便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
2、把”恶作剧“变为”实验剧“
孩子在做”恶作剧“时,会把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性夹在其中,如果孩子在做恶作剧之前和您有所沟通,当孩子把自己的想法和您说明以后,您一定要站在孩子的高度和角度来考虑问题,并理解孩子的想法,建议您和孩子一起来把他的想法进行”实验“,也许孩子即将要进行的恶作剧,在您在指导下,就变成了实验剧。比如,孩子要往鱼缸中放烟头,那您就可以拿一个玻璃杯,让孩子把烟头放进玻璃杯中看看烟丝放进水中后是什么样子的,在家中做一个”科学小实验“。
3、从正面肯定出发
当孩子把沙发涂得五颜六色时,您是不是想对孩子大发雷霆,其实较恰当的做法应该是:首先肯定孩子的想象力,然后再引导他:”你的’作品‘如果画在纸上,说不定什么时候还可以拿去参赛、展览,让更多的人欣赏呢“如此等等,这样既避免了”恶作剧“的发生,又激起了孩子的创作兴趣。
经验分享
淘淘妈妈如是说:我们家淘淘真是名副其实呀,非常淘气,在学校上课偷偷玩弄”小制作“;下课与同学打打闹闹,时常弄出点小纠纷。在家做作业也不专心,一会儿去水喝,洒得满桌湿淋淋;一会儿又玩球,结果将杯子打碎了。起初我对孩子没有少打骂,可就是不见效。
后来我试图走进孩子的内心,看看孩子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是为了调皮而调皮还是另有原因,后来我就和孩子的老师进行沟通,把孩子在课堂上制作的一些小手工拿回来,问孩子”为什么做这些,这些’小制作‘都是什么,在哪里学的?为什么要选择在上课的时间做这些?想不想把它做得更好?“。
通过和孩子的沟通,发现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听起来特别认真,他的吸收能力也特别强,看得出孩子的心此时是向我敞开的。我认为,如果有心的家长能把孩子爱拆东西归结到每个正常儿童都具有的求知欲这点上来,那么就可能抓住了我们常说的把坏事变成好事的契机。
从此以后,我每天都安排一段时间让孩子做一些他喜欢的活动。比如,画画、看书、拼图、串珠等。我也会把他的作品收集并展示出来,或者和他聊聊他看的书或其他作品的内容。
后来我明白了,因为孩子有强烈的好奇心得不到家长的重视和支持,所以他们就会自己去尝试,如果选择不恰当的方式,就会被成人认为是调皮。
温馨提示
孩子对不了解的事情感到好奇,是一件好事,实际上这是一种探索、一种学习。这时您如果只是斥责或打击,他们的求知欲望就会被泯灭,正在萌发的自信心也会遇到打压。家长应该珍惜孩子的这种求知心理,抓住时机,予以引导:一方面,要向孩子介绍新接触到的事物的简单知识,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另一方面,要耐心讲道理,帮助孩子”淘气“,并要求孩子不影响成人工作或损坏东西。这样,既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又能使他获得新知识,形成好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