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应根据职缺要求,制定选拔方案。它包括限定选拔条件,规定选拔内容,采取具体的选拔方式和方法,拟定具体的时间程序。
4.确定选拔对象
候选人必须有一定的数目。没有一定数目考虑对象,就不会有充分的选择余地,所选的人才也不一定合格,更不用说优中选优。
5.组织进行考察
领导者要组织人员到候选人的原单位了解详情,讨论每个候选人的情况,并对候选人进行全面考察。可以采用的考察法主要有:观察法,即实际观察候选人的工作业绩;参与法,即请候选人参加某项实际工作,看一段时间再说;日记法,即请候选人把每天的工作记录下来,从中分析他的能力;列表法,即将工作内容列一张表,请候选人考虑能胜任多少条;即问卷法,就是把问卷发给候选人,请他回答有关问题。通过考察,可以大体了解候选人的智力、性格、技能、兴趣、动机、愿望等特性。在此基础上,领导者还要亲自与候选人进行面谈,以便进一步考察验证。
6.作出任用决策
任用人员时必须经过集体讨论,认真地研究这些候选人的优缺点。同时从几名候选人中,进行反复比较推敲,优中择优,最后作出人事决策,起聘中选者。
§§§第三节 领导者善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非得贤难,用之难;非用之难,任之难也。”选拔人才的目的在于使用,用人是领导工作的核心问题。古人说:“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能难为谋,生才贵适用,慎勿多苛求。”领导者要正确地合理地用人,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领导者的用人能力不仅体现在眼光上,也体现在思想上,体现在胸怀上。
一、练就识才的慧眼
识别人才,考核才能,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因此,很早古人就流传“得人之道,在于识人。帝王之德,莫大于知人”的说法,提倡“为治以知人为先”,意在说明治理国家应以了解、识别人为最首要的事情。如果一个国君,有贤不知,知而不用,用而不胜任,这是一个国家三种不祥之兆。韩愈在《杂说》中慨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王安石也慨叹“人才难得亦难知”。这些说的都是人识人的难处。知才方能善用,用才须先识才,识人者得人才。领导干部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必须具备识才之智,就是要掌握识才标准,提高识才本领,拓宽识才视野,改进识才方法。
说到人才,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样的人算是人才,通俗地说,就是“能干事的人”。从广义上讲,人人都是人才,否则,便难以立世。但是,干事有好坏快慢负责与否之分,同一件事,有人干的漂漂亮亮,有人干的拖拖沓沓,有人认真负责,有人敷衍了事,于是,同一件事便会有不同的结果。这时,孰优孰劣自有分辨,谁是人才便无争论。话虽这么说,真正做到慧眼识才却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一位企业家说“识人才者也是人才,能用人才者是天才。”古语也云:“世上有千里马,而伯乐难求。”
那么,如何识别人才呢?识才首先要识人,就是看他(她)是不是一个有德有品的人,听其言,观其行,而行动的正确性显然比夸夸其谈重要的多。现实中,有些人口吐莲花巧舌如簧,就是不见行动或行动迟缓,领导者也往往会被这些人蒙蔽双眼。事实上,真正的人才绝不止步于“嘴上功夫”。肯定其为人后,就要看看其是不是才了,白猫黑猫逮到老鼠是能猫,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给其机会和舞台,自会有结果。反之,如果妒贤嫉能唯亲是用排挤打压,则难以留才。记住,水满自溢,真正有才学的人永远也不会适应此种环境,此处不留(用)人,自有留(用)人处。
“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的发展后劲来源于人才的发展后劲。”一企如此,一国也如此,人永远是生产第一要素,人才就是生产力,一切创造、革新都离不开人。每个领导者都要练就一双辨才识才的火眼金睛,要不拘一格选人才、用人才,不唯学历唯能力,用之长避之短,给其机会容许犯错,必要时,扶上马再送一程,要有宽广的胸怀博大的气度。可以这样说,衡量一个领导者的领导能力,关键看他(她)能否慧眼识才。
改革盛世立潮头,劈波斩浪勇向前。重视人才,重用人才,重奖人才,用实际行动践行用才之道,是每个领导者的“必修课”,也是领导者领导能力的重要体现。
一个社会,一个组织,一个企业,如果任人只看资历,只看过去的业绩,论资排辈,那就会僵化和凝固,失去朝气勃勃的生命力,从而停止前进的步伐。资格和“学历”这两把尺子,不知道虐杀了古往今来的多少才俊,古人就曾指出:“资格为用人之害。”时至今日,许多企业的领导者在选拔干部的时候,也会不自觉地戴上“有色眼镜”,以资历来评选人才。这种按个人的外在因素综合出资历大小,辈份高低,再让所有人按“辈”就班,依次提拔的做法会压制真正有才能的人,使他们感到不受重用,而起心另谋高就,这样一来组织中的精华就会流失殆尽。只有唯才是用、不拘资历,才能得到真正的人才。
领导者还应当尽早提拔有真才实干的年轻人。有才能的人越早提拔对社会、组织、企业越有利,可以使他们在实践中更快地成长为既有才能,又有资历的人,能服务更长的时间,带来更大的效益。
但是领导者也要适当任用一些资历较深的人才,尤其是在遇到危急情况到时候,用他们的资历、经验、权威,来弥补缺年轻人才的不足。但是如果不是高、精、尖的科研单位和从事新技术的企业,领导者不要任用太多资历深、学历高的人员。雇佣太多的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对企业并不见得是好事。毕竟与他们地位、学识相称的职位是有限的,一旦没有合适的职位,他们一定会表示不满,领导应该知道“小池子养不了大鱼”的道理。管理者既要防止大材小用,又要防止小才大用,还要注意协调好后起之秀与前辈们的关系,使他们融洽相处。
二、提升任才的技能
1.用人要用当其时
用人应当抓住时机。每一个人,特别是出类拔萃的人才,都会有他一生的辉煌时期。这一辉煌时期是用人者和人才共同造就的,也就是说,人才之所以能发出光彩,与领导者对他的起用是分不开的。所谓用当其时,其实是指怎样把握人才的起用时机。一般说来,领导者要起用某一人才时,应注意把握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起用的时期,就是该人才一生中才华横溢、精力最充沛的时期,因而也正是能够最充分地使用人才、使其发挥作用的时期,这样该人才就可能为本组织系统做出巨大的贡献。二是起用的时机,应是最能激励人才成长、进步的时期,只有在人才把自己的成长与组织的前途紧密联系起来的时候,才能使人才的创造性和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在这样的时候,就应该大胆地、及时地把人才提拔到重要的岗位上去。
2.用人要用当其位
有多大力,挑多重的担。要想合理使用人才,就必须将人才放在最能充分施展其才华的位置上。领导者在用人时,必须做到职能相称,量才使用,适得其所,达到大材大用,小材小用。也就是说要用当其位。若使大材小用或小材大用,则必然出现以下不正常的现象:一是大材者积极性受挫,难以实现抱负,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受到压抑。二是小材者感到力不从心,或因自愧不如而不愿领导,遇事绕着矛盾走。三是双方产生敌视心理和行为,或因小材者职位高,高材者不服从而导致小材者以权力相对付,从各方面制造麻烦,刁难对方。或因材高者职位低,就以其才智相抗衡,从各方面阻挠工作的进行,一来一往,无休无止。领导者将整日陷于矛盾纠纷之中,分散精力,也顾不上各项工作的处理。因此,领导者在用人中若不注意才位相符的原则,从一开始便会种下内耗的祸根,使其所领导的工作效率低下。在这里,用当其位,是指人才的能力与岗位的要求相适应,在个人素质与群体素质相吻合、人才的成才轨迹与成才目标相一致的基础上,把好钢用在刀刃上,为各类人才搭建发挥其能力的平台。
3.人才搭配要合理
领导者在任用人才时还要考虑到团队组合搭配的问题。作为一个人才个体,只能有一种或几种专长,很难达到全才全能,其不足之处,就应该通过人才群体来补充,从而组成一个较佳的人才结构,更好地发挥整体效应。人才互补,整体最佳,这是用人的一条不可忽略的原则。人才互补的内容,因工作的性质和目标不同而有所区别,它既包括年龄、体力的互补,性格互补,也包括知识技能的互补、工作条件的互补。一个较大的单位,应该既有老干部的运筹帷幄,又有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干部奋战拼搏;既有专业的人才从事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研制,又有专门人才从事经验总结和科技成果推广普及,同时又有后勤管理人才的后勤保障。
考虑成员之间的气质和性格相容性也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将人才放置在领导班子时,尤其应注意这一点。人们的气质和性格差异很大,有外向型的、内向型的、急性的、慢性的,对于这些不同气质、性格的人才,在选配人才时,要注意合理搭配。如果搭配不当,下一步工作就很难取得成效。如果班子成员全是由性情暴躁的人组成,其素质无论多高,也势必造成内耗,从一开始便注定是一个火药库。相反,如果全是慢性子脾气,这个班子一定是议论多于行动,议而不决,决而不行。所以选配领导班子一定要注意不同气质和性格的合理搭配。慢性子的人和急性子的人结合在一起,这样就能使人才既处事稳妥又保证效率,勇于进取又能配合默契。“急慢”相宜,“刚柔”相济,这是用人的一大诀窍。另外,在人才组合上还要注意人才互补。互补就是在配备领导班子时,使不同特长的人相互补充,组成一个较好的人才结构,更好地发挥领导群体的最佳功能。如果一个大单位的班子里既有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又有开拓创新的年轻人;既有理工方面的专业人才搞技术革新、发展经济,又有精干的行政管理人才提供适宜的环境给予保证,有了这样的人才组合,就能分工明确,紧密配合,各显其长,互补其短,确保各项计划的实现。
4.用教并重多充电
领导者正确地选拔人才,合理地使用人才,都是为了充分地利用现有的人才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这当然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具有远见卓识的领导者,不仅要善于选拔和使用人才,而且要坚持用教并重,重视对人才的培养教育。培养教育是用人的重要方面,也是爱护干部的具体体现。对人才重使用、轻培养教育,或者只使用不培养教育,是领导者缺乏战略眼光的表现,也是领导者的失职。
对人才的培养教育要根据需要和可能,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进行。最有效的教育是工作实践,陈云同志说过,实际工作的过程,就是教育干部的过程。领导者要指导和帮助人才不断总结自身工作实践的经验教训,认真吸取别人的长处和经验,从中受到实际教育,领导者还应为人才的成长创造工作环境和有利条件,其中包括让人才到艰苦的环境经受磨炼和考验,在工作实践中提高素质,增长才干。同时,还要通过在职和离职学习,使人才得到系统的理论和业务训练,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尤其是当今我们正处在知识爆炸的时代,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陈旧、老化的速度越来越快。一个人在学校求学阶段所获取的知识不过是人生所需要知识的10%,90%的知识还有待于在工作中获取。因此,领导者要使自己的下级能够适应形势,做好工作,就必须给予他们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为他们更新知识、补充新的知识创造和提供良好的条件。对他们进行经常性的再培养,使他们不断获得新知识,提高适应形势的能力。可现在有些领导者缺乏战略眼光,对自己的下级使用多培、养少,越是能力强的业务骨干,越是使用得多的人才,越是舍不得给他们学习和深造的机会,这种做法,无疑是竭泽而渔,久而久之,人的才智就会枯竭。因此,每个领导者为使人才不断增长才能,以便更得心应手地使用人才,就必须重视和培养人才,把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放在同等的地位,做到使用和培养相一致。
三、修炼用人的雅量
美国心理学家威斯尔特研究认为,如果一个人能在完全放松、一点也不紧张,没有杂念的状态下工作,就能发挥他所应有的能力。要使人才进入这样一种精神状态,固然要靠其自身的精神境界和自控能力,但是为其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外部环境也非常重要。一是要容人之长。容人之长,就是要容得下比自己强的人。林则徐说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二是要容人之短。所谓容人之短,并不是说要袒护、纵容别人的短处,而是说不要求全责备,要在维护原则的前提下对别人的短处有所容忍,因为越是在某些方面冒尖的人,其短处往往也越显眼。古人“以人小恶,忘人大美,此人主所以失天下之士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三是要容人之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就像一个人只要站起来走路,就难免要跌跤一样,再能干的人才,只要多做事情,就难免要犯错误。领导干部必须能够容人之错,容人改错。
充分相信人才、大度包容人才、放手使用人才是领导者修炼用人的雅量的几个主要方面。
1.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领导者要充分信任所用的人,大胆地让他工作,使他独立地负起责任,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大凡有才之士,都有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成就感和荣誉感,有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领导者要充分信任他们,对他们的行为不要指手画脚,随意干涉;要放手让他们在职权内独立地处理问题,使他们有职有权,创造性地做好工作。
信任人、尊重人,可以给人一种安全感和精神激励,使人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如果领导者想用某人,又存戒心,对他总是将信将疑,处处设防,他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必然受到伤害,同时也会产生一种不安全感,这样就会出现一种离心力。轻者消极怠工,变相对抗;重者则另谋高就。用人信而不疑,使人对组织、对其工作的集体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用人信而不疑,能增强人们的自信心,从而加强主动性与创造性;用人信而不疑,会使人产生期待感,它能激发人的进取心,增强其克服困难的力量。同时,上级信任下级,下级也会信任上级,相互信任就会产生一种向心力,上下和谐一致地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