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雨凇的定义
大百科全书是这样给雨凇定义的:当云中的过冷雨滴与低于0℃的地面物体碰撞,会立即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在电线或树枝上边淌边冻形成长长的冰挂,这就是雨凇。雨凇也叫冰凌、树凝。严重的雨凇可以压断电线或树枝,当过冷的雨滴与地面物体碰撞而冻结成半球形的冰球时,又称冻雨。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雨凇出现在12月至第二年的3月。出现雨凇最多的地方是四川的峨眉山。1977年,河北承德出现了一次罕见的雨凇,大约有60万棵树被折断。
雨凇积冰的直径一般为40~70毫米,也有的多达几百毫米,中国雨凇积冰的最大直径出现在衡山南岳,达1200毫米,其次是巴东绿葱坡711毫米,再次为湖南雪峰山达648毫米。
雨凇形成的景色是很美的,远远望去,宛如一片冰花雪月,一个童话世界,点点滴滴裹嵌在草木之上,结成各种各样美丽的冰凌花,有的还会形成钟乳石般的冰挂,晶萤动人,美丽非凡。放眼望去,满山遍野都是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茫茫群峰化作座座冰山,此外,还有那些造型奇特的松树、遍地的灌木,此时也着上了银装,银枝玉叶,分外诱人。满枝满树的冰挂,犹如珠帘长垂,清风一吹,更加晶莹剔透。当冰挂撞击的时候,还会发出叮叮的响声,宛如曲曲动听的仙乐和谐地奏鸣着,清脆悦耳。山峦、怪石之上,茫茫一片,似雪非雪,光彩照人,在冬日灿烂的阳光下,晶莹剔透、闪烁生辉,堪称奇观。
2.雨凇的危害
尽管雨凇能形成许多美景,风光无限,然而它却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破坏性极强,而且不易铲除,会给人类带来许多的危害。
雨凇与水的结冰有明显的不同。雨凇边降边冻,能立即粘附在裸露物的外表而不流失,形成坚实的冰层,使物体负重加大。
雨凇最大的危害,就是中断供电线路。雨凇一旦在电线上形成,遇冷收缩,加上风吹引起的震荡和雨凇本身重量的影响,就会使电线和电话线承受不住重压而被拉断,几千米甚至几十千米的电线杆成排被压倒,造成输电、通讯中断,严重影响当地的工农业生产。许多城市都曾出现过高压线路因为雨凇而成排倒塌的情况。不仅如此,雨凇还会威胁飞机的飞行安全,如果飞机在过冷水滴的云层中飞行,机翼、螺旋桨会积水,从而影响飞机的空气动力性能,造成飞机失事。因此,为了冬季可以更安全地飞行,飞机上大都装有除冰设备。当路面上形成雨凇时,公路交通受阻,交通事故也增多,山区公路上地面积冰也十分危险,往往使汽车滑向悬崖。
另外,雨凇对农林业也会造成严重的破坏。坚硬的冰层能使覆盖在它下面的庄稼糜烂,如果麦田结冰,就会冻断返青的冬小麦,冻死早春播种的作物幼苗。更为严重的是,雨凇还能大面积地破坏幼林、冻伤果树、影响交通,给农作物和交通运输等带来严重的危害。对于较大的冻雨来说,会造成房屋倒塌,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雨凇造成的灾害远远超过雾凇,在高纬度地区,雨凇是常常发生的灾害性天气现象。避免雨凇灾害的办法主要是:在雨凇出现时,采取人工落冰的措施,发动附近的居民不断把电线上的雨凇敲刮干净,并对树木、电网等采取支撑措施;在飞机上安装除冰设备或绕开冻雨区域飞行。如果能够及时地采取这些措施,能够大大减轻雨凇所带来的危害。
总之,为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出行安全,保障电信、交通和铁路等部门的安全运行,我们应对雨凇的危害给予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