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刘邦杀了项羽,平定天下之后,开始论功行赏,群臣在这个时候,彼此争功,吵了一年多都无法确定。刘邦认为萧何功劳最大,就封萧何为侯,封地也最多,但群臣心中不服,议论纷纷。在封赏勉强确定之后,对席位的高低先后又起争议,大家都说:“平阳侯曹参身受70次伤,而且攻城掠地,功劳最多,应当排他第一”。刘邦因为在封赏时已经委屈了一些功臣,多封了许多给萧何,所以在席位上也不好再坚持,但心中还是想将萧何排在首位。
这时候,关内侯鄂君已经揣摩出刘邦的意图,就不顾众大臣的反对,挺身上前说道:“群臣的评议都错了!曹参虽然有攻城掠地的功劳,但这只是一时之功。皇上与楚霸王对抗五年,时常丢掉部队,四处逃避,而萧何却常常从关中派兵员填补战线上的漏洞。楚、汉在荣阳对抗了好几年,军中缺粮,都是萧何转运粮食送给关中,粮饷才不至于匮乏。再说皇上有好几次逃到山东,都是靠萧何保全关中,才能接济皇上的,这才是万世之功。如今即使少了一百个曹参,汉朝有什么影响?我们汉朝也不必靠他来保全啊!为什么你们认为一时之功高过万世之功呢?我主张萧何第一,曹参其次。”
刘邦听了,自然是无比高兴,连忙说:“好,好!”于是下令萧何排在第一,可以带剑入殿,上朝时也不必急行。
刘邦本是个大老粗,在分封诸侯的时候,将一些从前跟着他出生入死、身经百战的功臣比喻为“功狗”,而将发号施令、出谋划策的萧何比喻为“功人”,所以萧何的封赏最多。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刘邦宠幸萧何,因此在安排入朝席位上,高祖虽然表面上不再坚持萧何应排在第一,但鄂君早已揣摩出他的心意。于是顺水推舟,专拣好听的话讲,刘邦自然高兴。鄂君因此而被改封为“安平侯”,封地也比原来多了近一倍。鄂君在关键时刻说的几句话,使他一生享尽荣华富贵。
要问曹操最倚重的谋士是谁?那肯定是郭嘉。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县)人。他在征讨吕布、袁绍、袁谭、袁尚的过程中,建有奇功,显示出出众的谋划能力。曹操倚重他,不仅因为他“有算略”,还因为他“达于事理”,善于领会领导意图,所以曹操把他引为知己。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三月,曹操再次征讨张绣。行军途中,曹操有感于汉末以来战祸连连,军纪太坏,平民受苦最烈,听说有军队到来,无不谈虎色变,逃之夭夭,因此,向各军下达指令:
“吾等奉天子明诏,出兵讨伐叛逆,与民除害。方今稻谷成熟之时,事不得已而起兵,大小将校,凡过麦田,如有践踏者,并皆斩首,军法甚严,尔民勿得惊疑。”
官兵闻知,经过麦田时,无不小心翼翼,皆下马以手扶麦,递相传送而过。偏偏只有下命令的曹操,自己轻松自如地坐在马上,欣赏着随风起伏的黄金色麦田。
对这次命令的政治效果,曹操正在得意地暗自估评着。
不料马到之处,麦田里突飞出一只鸿鸟,曹操的坐骑吓了一跳,窜入麦田中,踏坏一大片麦子。情急之下,曹操脑筋一动,立刻到主簿处请罪。
主簿很为难地表示:“军令怎可用在丞相(当时曹操已由献帝授以丞相职位)身上呢?”
“我自己下的命令,怎可先不遵守,这样如何让别人心服呢?”
曹操说完,便作了一副准备自杀的模样。
郭嘉看出曹操的心意,立刻阻拦,并表示说:“古者春秋之义,法不加于尊,丞相统领大军,怎可由?”
曹操想了很久,面带严肃地说:“既然春秋有法,不加于尊,我姑且暂免死刑,但仍以头发代替之。”
说完,拔剑割下几绺头发,交给主簿,并传送各军营示众:“丞相践麦,本当斩首号令,今割发以代。”
于是,全军悚然,没有人再敢轻忽军令,纪律大整。
将自己的头发割下来掷在地上,表示自己受了髡刑,髡刑是古代剃去头发的一种刑罚。在封建社会,人们认为身体发肤是父母给的,毁伤了就是不孝。因此,割发被列为一种刑罚。曹操的割发,即表示受了鬓刑,又有以发代首的意思。
这事现在想起来还在“替古人担忧”,如果曹操横剑自杀,没人劝阻怎么办?多尴尬!想必曹操,早已料到手下人不会把自己晾在那儿,即便表演失败,他也会有办法应付,当然,作上司的谁会忘记郭嘉这样又忠心又有才干又会来事儿的下属呢?
上司的意图有时不会直截了当地表达出来,需要下属仔细揣摩去做。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一种情况是,上司碍于自己的地位,不便随意表态,但倾向意见已不难忖度,这时你应该比较乖巧,不能强迫上司明确表态;另一种情况是,上司需要助手帮腔,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这台戏才能演好,这时就不能附和上司,和他一个调子;还有一种情况是,上司还没有拿定主意,但迫于形势只好模棱两可地敷衍几句,这时你就得稳重,私下找上司商量,不要贸然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