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做人既是一种姿态,也是一种智慧,一种谋略。低调做人不仅可以保护自己、融入人群,与人们和睦相处,也可以让人暗蓄力量,悄然潜行,在不显不露中成就事业;不仅可以让人在卑微时安贫乐道,豁达大度,也可以让人在显赫时持盈若亏,不骄不狂。可以说,低调做人是最为高明的生存智慧。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富家公子名叫温如春,幼时即好琴艺,长大了,自然也能露那么几手,为此,他也颇有几分自负。
有一次他到山西去旅游,在一座寺庙前看到一个闭目打坐的道人,道人身旁有一布袋,袋口露出古琴一角,温如春大奇:“这老道也会弹琴?”就上前大大咧咧地发问:“请问道长可会弹琴?”“略知一二,正想拜师。”道人微睁双目,语气十分谦恭。“那就让俺来弹弹吧。”温如春毫不客气地说。
道人把琴拿出,温如春立即盘腿席地而弹,先是随随便便地拨弄了一首,道人微微一笑,不着一语。温如春便又使了生平所学弹了一首,道人仍默语。温如春恼火了,生气地说:“你怎么不吭声,是我弹得不好吗?”“还可以吧,但不是我想拜的师傅。”这下,温如春可就沉不住气了,“哦,你到是挺会弹的了,不如让我见识一下。”
道人并不答腔,只拿过琴来,轻抚几下,开始弹奏,其声如流水淙淙,又如晚风轻拂,温如春听得如痴如醉,连寺庙旁的大树上都停满了鸟儿。一曲终了,许久,温如春方如梦初醒,立即向道人行起了大礼,拜请为师。这个道人正可谓是一位不轻易“露相”的真人。
清代有名的经学家、史学家、文学家毕沅是江苏镇洋人,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相媲美的《续资治通鉴》就是他编纂的。
乾隆三十八年,毕沅任陕西巡抚,赴任的时候,经过一座古庙,毕沅进庙内休息。一名和尚正坐在佛堂上念经,有人进出禀报巡抚毕大人来了,这个老和尚既不起身,也不开口,只顾念经。毕沅当时只有40出头,英年得志,自己又中过状元,名满天下,见老和尚这样傲慢,心里很不高兴。老和尚念完一卷经之后,离座起身,合掌施礼,说道:“老衲适才佛事未毕,有疏接待,望大人恕罪。”
毕沅说:“佛家有三宝,老法师为三宝之一,何言疏慢?”
随即,毕沅上坐,老和尚侧坐相陪。
交谈中,毕沅问:“老法师诵的何经?”
老和尚说:“法华经》。”
毕沅说:“老法师一心向佛,摒除俗务,诵经不辍,这部《法华经》想来应该烂熟如泥,不知其中有多少‘阿弥陀佛’?”
老和尚听了,知道毕沅心中不满,有意出这道题难他,他不慌不忙,从容地答道:“老衲资质鲁钝,随诵随忘。大人文曲星下凡,屡考屡中,一部《四书》想来也应该烂熟如泥,不知其中有多少‘子曰’?”毕沅听了不觉大笑,对老和尚的回答极为赞赏。
献茶之后,老和尚陪毕沅观赏菩萨殿宇,来到一尊弥勒佛的佛像前,毕沅指着弥勒佛的大肚子对老和尚说:“你知道他这个大肚子里装的是什么吗?”
老和尚马上回答:“满腹经纶,人间乐事。”
毕沅不由连声称好,因而问他:“老法师如此捷才,取功名容易得很,为什么要抛却红尘,皈依三宝?”
老和尚回答说:“富贵如过眼烟云,怎么比得上西方一片净土!”
两人又一同来到罗汉殿,殿中18尊罗汉各种表情,各种姿态,栩栩如生。毕沅指着一尊笑罗汉问老和尚:“他笑什么呢?”
老和尚回答说:“他笑天下可笑之人。”
毕沅一顿,又问:“天下哪些人可笑呢?”
老和尚说:“恃才傲物的人,可笑;贪恋富贵的人,可笑;倚势凌人的人,可笑;钻营求宠的人,可笑;自作聪明的人,可笑……”
毕沅越听越不是滋味,连忙打断他的话,说道:“老法师妙语连珠,针砭俗子,下官领教了。”说完深深一揖,便带领仆从离寺而去。
一个身具高深才德的人,最聪明的办法就是不要锋芒太露。可是很多人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尤其是一般奋发有为力争上游的青年,往往会由于在团体中表现得太拔尖、太露骨,为此而遭受一些自己不好也见不得人好之徒的嫉恨,于是陷入了“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的被动境地,可见该藏则藏,该露则露,也不失一门高深的处世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