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情况下,有时最高智慧恰恰在于显得一无所知。不是说要做白痴,只是假装而已。智慧对愚人并不紧要,疯人根本不注重理智。所以,貌似愚人者并非愚人,愚者本身才是愚人。只要你懂得装蠢,你就并不愚蠢。要想受到别人的敬重,就要学会掩藏你的聪明。
《三国演义》中有一段“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故事。当时刘备落难投靠曹操,曹操很真诚地接待了刘备。刘备住在许都,在衣带诏签名后,为了防止曹操谋害,就在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此迷惑曹操,使之放松对自己的注意。
一日,曹操约刘备入府饮酒,谈起以龙状人,议起谁为世之英雄。刘备点记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璋、张绣、张鲁、韩遂,均被曹操——贬低。曹操指出英雄的标准——“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刘备问“谁人当之?”曹操说,只有刘备与他才是,刘备本以韬晦之计栖身许都,被曹操点破为英雄后,竟吓得把匙箸也丢落地下,恰好当时大雨将至,雷声大作。
刘备从容拾起匙箸,并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巧妙地将自己的惶乱掩饰过去,从而也避免了一场劫数。刘备在煮酒论英雄的对答中是非常聪明的。
刘备藏而不露,人前不夸张、不显炫,装聋作哑不把自己算进“英雄”之列。这办法是很让人放心的。他的种菜、他的数英雄,至少在表面上收敛了自己的行为。一个人在世上气焰是不能过于张扬的。
孔子年轻的时候,曾经受教于老子。当时老子曾对他讲:“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即善于作生意的商人,总是隐藏其宝货,不令人轻易见之;而君子之人,品德高尚,而容貌却显得愚笨。其深意是告诫人们,过分炫耀自己的能力,将欲望或精力不加节制地滥用,是毫无益处的。
古人以为做一个真正明智的人,察又要有度,“好察非明,能察能不察之谓明。”什么叫“能不察”呢?就是在一群人中,唯有自己洞察了这件事的本质,而又偏偏有人不愿把事实的真相说出来,于是只好装作不知,以免自己的智慧太过而遭不测。
春秋时,齐国有位智者叫隰斯弥。当时当权的大夫是田成子,颇有窃国之志。一次田成子邀他谈话,两人一起登临高台浏览景色,东西北三面平野广阔,风光尽收眼底,唯南面却有一片隰斯弥家的树林蓊蓊郁郁,挡住了他们的视线。
隰斯弥在谈话结束后回到家里,立即叫家仆带上斧锯去砍树林,可是刚砍下了几棵,他又叫仆人住手,赶快回家。
家人望着他感到莫明其妙,问他为什么颠三倒四的?隰斯弥说:“国之野唯我家一片树林突兀而列,从田成子的表情看,他是不会高兴的,所以我回家来急急忙忙地想要砍掉。可是后来一转念,当时田成子并没有说任何表示不满的话,相反倒十分笼络我。田成子是一个非常有心计的人,他正野心勃勃要谋取国位,很怕有比他高明的人看穿他的心思。在这种情况下,我如果把树砍了,就表明了我有知微察著的能力,那就会使他对我产生戒心,所以不砍树,表明不知道他的心思,尚算不上有罪而可避害;而砍了树,表明我能知人所不言,这个祸,闯得可就太大啦!”
在这方面,刘睦采取的态度也与隰斯弥的做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刘睦是东汉明帝的堂侄,自幼好学上进,喜好结交有学问、有道德的名儒,长大后被封为北海敬王,忠孝慈仁,礼贤下士,深受百姓的爱戴。
有一年的年底,他派一名官员去都城洛阳朝贺。临行前,他问这位官员:“皇帝如果问起我的情况,你怎样回答呢?”
这位官员说:“您德高望重,忠心耿耿,是百姓的再生父母。下官虽然不才,怎敢不把这些如实禀告。”
刘睦听后,连连摇头说:“你如果这样说,就把我给害了!”这位官员感到很迷惑。
刘睦又对他说:“你见到皇帝后,就说我自从承袭王爵以来,意志衰退,行动懒散,每日只吃喝玩乐,对正业毫不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