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拳”之厉害,在于“似醉非醉”,表面上看来跌跌撞撞,东倒西歪,踉踉跄跄,不堪一击,而其实呢?醉眼蒙蒙之中却杀机暗藏,就在你麻痹大意之时突使狠招。如果说装醉打拳乃格斗之上乘技法,那么装疯卖傻则是待人处世中的超一流功夫。
朱允炆接替朱元璋皇位之后,接二连三地废了五位王爷。朱棣心里明镜似的,自己是在劫难逃。他如坐针毡。现在的亲王中,属他排行最大。恐怕朱允炆要认真对付的,也就是他了,北平左布政使(相当于省级长官)张昞,都指使(地方军事长官)谢贵,都不是朱棣的人。朝廷又以备边的名义,使朱棣王府卫队,从一万九千人减到只剩下四千人。朝廷又派都督耿献在山海关练兵,都督徐凯在临清练兵。这就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对北平采取了包围的形势。
朱棣派内侍到庆寿寺,把姚广孝和尚请来。这位和尚14岁出的家,曾参加过礼部主办的“通儒书僧”考试,高高得中。但他不愿去做僧官,却随朱棣到北平,被朱棣安置到庆寿寺当住持。姚广孝很有城府,朱棣经常将他邀进王府,让他给出谋划策。
这天,他随内侍来到王府,见到朱棣愁眉不展,唉声叹气,便问:“殿下又为京中的事情忧心了?”
“大师请坐,”朱棣一面让内侍上茶,一边说:京中刚刚来了密报,说朝中传齐泰、黄子澄建议皇上,对本王用兵。不过,皇上还没应允。你看应该怎么办?
“消息可靠吗?”
“消息的来源,是宫中司礼监的一个太监供给的,他成天伺侯皇上,自然能知道宫廷的内幕。”
“皇上优柔寡断,看来早晚会对殿下动手的,殿下可不能不防备一下。眼下我们必须一方面暗中加紧练兵。一方面外表上故作痴呆,使齐、黄不发生怀疑。只要有了充分的准备,一旦火候成熟,便可以用清君侧的名义,消灭齐、黄,到了那时……”说到这里,姚广孝向朱棣道:“兵器打造得怎样了?”
“十万件总有了吧!”朱棣回答道。
颇有城府的朱棣早在他大哥朱标死后,认为他最受父皇宠爱,说不定会立他为太子。但后来朱元璋隔着儿子一辈立了皇太孙朱允炆。朱棣心中不满,暗中便打定了主意要较量个高低。燕王府原是元朝的皇宫,建筑得富丽堂皇。朱棣听从了姚广孝的建议,在宫舍下面,挖了地下室,秘密地请来工匠,在地下室里,不分昼夜地打造武器。怕打铁的声音外传,又养了许多鹅鸭,天天吵个不休,作为掩护。同时,还用重金雇佣勇士,养在宫中。朱棣不分昼夜地进行着备战。
再说,朱棣和姚广孝研究对策时,忽然,内侍来报,南京的黄太监到府降旨。朱棣让姚广孝到屏风后面,吩咐把黄太监请进来。不一会儿,黄太监在四名卫士的陪伴下,来到中堂。朱棣跪下接旨,原来朱棣前一段曾上疏告病,所以皇帝朱允炆特派黄太监来慰问。
圣旨宣读完毕,王府总管把士卫请了出去,设宴款待。这边黄太监笑着对朱棣说道:
“看殿下神采奕奕,想贵恙已大痊了吧!”
“哈哈哈!”朱棣大笑起来:“当着真人不说假话,本王得的乃是心病。”
“心病还须心药医嘛!”
“那是当然。黄公公带来什么良药呀?”
“皇上这次派我来,就为的是察看殿下是否真的有病,那齐、黄二人,成天在皇上面前嘀嘀咕咕,说诸王里唯有燕王殿下是个隐患,看样子对您下手,只是时间的问题。”
“唔!”朱棣沉思着点点头。
黄太监继续说道:“皇上另外派人降旨,要张昞、谢贵加强对殿下进行监督。”
“他们不错嘛,很关心我,每隔十天八天,便来探一次病!”朱棣冷笑道:“好吧!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这叫逼上梁山,反正不是鱼死,便是网破。”
随即黄太监带着朱棣送给他的一大盘珍珠宝石,满载而归地回京复命去了。
朱棣不分昼夜地加紧备战。转眼之间,便到了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五月,此时朱元璋已经死去一周年了。南京举行祭典,称为“小祥”。建文皇帝发下圣旨,各位亲王不必晋京,但对王子却没有明确规定。朱棣为了麻痹皇帝,决定把他的三个儿子一齐打发到南京去参加祭典。有的亲信劝他,让三个王子进京风险太大,万一把三位王子当作人质扣起来,那可就被动了。
朱棣笑着说:“舍不得孩子打不住狼,三个孩子一起去了,就解除了皇上的疑心,也让齐、黄两个贼子找不到借口。”
三个王子到南京去了,朱棣虽然嘴里说得很硬,但心里也是十五个吊桶,心里总是七上八下的。万一儿子被扣留,朝廷再派兵来拿,到了那时,进行抵抗吧,投鼠忌器;不抵抗吧,只好束手就擒。想到这,他又后悔起来。
时光到了六月中旬,世子朱高炽和他的三弟朱高燧回来了,只有次子朱高煦没有回来。原来燕王三子到京参加祭典后,齐泰果然建议朱允炆把燕王三个儿子都留下。但黄子澄却不同意,他认为这样会打草惊蛇。不如放王子回去,使燕王不发生怀疑,这样便于行事。两个人争执不休,后来王子们的娘舅魏国公徐辉祖提出折衷的办法,让三个王子留下一个,回去两个,即把二王子朱高煦留了下来,名义上是舅妈舍不得让他走,实际上,自然是当作人质扣了下来。
不久,朱高煦却偷偷地跑了回来。这时朱高煦虽然只有二十岁,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还颇有心计。他被舅父徐辉祖留下,心里便明镜似的,这是押起来当作人质了,心里十分气愤,但表面上,他却不动声色。时间一长监视他的人也便放松了,一天中午,他从马棚里把徐辉祖骑的那匹白龙马偷出来,单枪匹马日夜兼程,便跑回家里。
顿时,朱棣喜忧参半:见到儿子回来,他心花怒放。可是,另一方面,对手们会不会乘机下手呢?
他沉思良久,终于计上心来,立刻装起疯来,披头散发,跑到大街上,狂呼乱叫。王府的侍卫们要扶他回去,他就乱打一顿。饿了,他就跑到饭摊上,拿起食物就吃。困了,他躺在墙角,“呼呼”地大睡。侍卫们只好远远跟着,暗中保护。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燕王疯了的消息,传到北平城里家喻户晓了。
燕王一到大街上,成群的孩子,围在他身边,向他身上吐口水的,往他身上扬土的,扔石头的,他什么都不在乎,嘻嘻哈哈的。他从饭摊上抢来食物,跟孩子们一块吃。孩子们你争我夺,乱成一团。食物的钱过后自然由王府的人一分不少地送还。饭摊的主人乐得让他们抢去。有时,朱棣又不让小孩子跟着了,赶着他们满街跑,大街上乱哄哄的,连车马都不能通行了。
有时朱棣还从墙边捡起一撮狗屎,吃起来,不但不嫌臭,反而吃得津津有味。
全北平的人,都认为燕王是真疯了。
但张、谢二人终究不放心,他们借探病为由要到王府去亲自看一看。正值盛夏时,火辣辣的太阳,坐在屋里都汗流浃背。可是,他们看到燕王坐在火炉旁边,身上围着棉被,嘴里还喃喃地叫着:“好冷、好冷!”他们当然不知道,燕王的怀里抱着一个装满冰块的铁桶。
张昞和谢贵亲眼看到燕王的情况,也认为是真的疯了。他们告辞了,可是,陪同他们的王府长史万诚,悄悄地告诉张、谢:
“二位大人不要让燕王骗了,他的这一切都是假装的。”
这时,一件意外的事发生了,燕王府的百户邓庸,奉命到南京呈送燕王有病的奏章。齐泰传讯邓庸,加以严刑拷打。邓庸受刑不过,只好把燕王府里私造兵器,操练壮丁的情况,供了出来,消息传到了朱棣的耳朵里。他立刻把姚广孝和尚、张玉和朱能等智囊请来,研究对策。
不久,燕王便被逼上“梁山”,率领大军向南京发起攻势了。经过激烈的较量,他终于大获全胜,夺取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