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在生活中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它可能是一种平白无故的批评,也可能是一种莫明其妙的指责,它可能来自于同事和朋友的误解,也可能是出地某些不安好心的人的唆使和阴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小节不忍,则很容易把事情弄坏,甚至把好事办成坏事。
张之洞即深谙此道,他不仅善于委曲求全,还深刻理解小不忍则乱大谋的道理,所以他常常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逞一时之强,而是委屈自己适应现实的需要,等到为自己积累下了坚实的基础之后,再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来实现自己的想理,从而达到建功立业的目的。虽然张之洞在一生之中,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坚持己见,敢于以硬碰硬,不向异己屈服,但他毕竟是个满腹韬略的人,他善于因时顺势,目光长远,能屈能伸。
他在与政敌打交道时,尤其如此,尽管他与李鸿章早有嫌隙,在政见上多有不同,但他同时也深知:李鸿章始终不服自己,多次在人面前贬抑自己好大喜功。他认为李鸿章毕竟位高权重,自己如果一味地同他僵持,两人之间就会由嫌隙转化为比较大的矛盾,那样不但对自己的前程不利,对国家也没好处。于是他想在不涉及重大问题的前提下,自己还应该对李鸿章虚与委蛇,尽量不贸然得罪他。所以他在李鸿章母亲八十大寿时就送去寿文,李鸿章本人七十寿辰时,他更是三天三夜几乎没有睡觉,写了一篇洋洋洒洒的寿文送给李鸿章。在寿文中,张之洞极尽能事地推崇李鸿章,说李鸿章“文长纶阁,武镇岁疆,内掌海官,外综商政,有一德之美,兼四事之勤,赞成盛化有自来矣”,意思是赞扬李鸿章文武兼备,既饱学博识,文才盖世,又运筹帷幄,统领千军万马,镇守着祖国边疆;夸李鸿章是兴国栋梁,内掌海军衙门大权,外管外交事物,不愧为安国重臣;还赞美李鸿章德高望重、勤于国事,美好的品性深得天下人的敬佩。这篇约五千字的寿文成为李鸿章所收到的寿文中的压卷之作,琉璃厂书商将其以章行本付刻,一时洛阳纸贵。张之洞对李鸿章的这种人际关系处理,包含着深刻的自保意识。
清朝时太监李莲英受慈禧太后的宠爱,权倾朝野,人人望而生畏,人称“九千岁”。此人狐假虎威,老谋深算,心狠手辣。李鸿章以军功而升高官职,最初看不起这些奴才,有时对太监李莲英有点不敬,有意无意得罪了李莲英。
李莲英并非要整倒李鸿章,只是想教训他一下,让他知道自己的厉害。
慈禧太后有意静居,想把清漪园修缮一番,以便颐养天年。苦的是筹款无术,时常焦躁。李莲英说:“李伯父是朝廷重臣,若能体仰上意,玉成此事,以慰太后,以宽圣心,当立下不世之功。”
李鸿章听到这样贴近慈禧太后的好机会,岂肯轻易放过?当即满口应承,并马上献计献策,同李莲英商量,巧立名目,责成各疆吏岁拨定款,就中提取六七成作为造园经费。
李莲英听了大喜,拍手称善,笑容可掬地着实奉承了李鸿章一番。看到李鸿章志意得满的样子,李莲英憋在心里已久的那口闷气景像要爆炸的瓦斯一样,闹得他浑身火烧火燎,表面声色不动,心中却有了主意。他谦恭有礼地希望李鸿章入园内踏但他勘一回,看看哪里该拆该建,做到心中有数。
李鸿章看他想得周到,说得在理,当然点头赞成,哪能想这不男不女之徒在巧施计谋呢!
到了约定的日子,李莲英借口有事不能奉陪,派了个伶俐的太监领着李鸿章,园前园后,园左园右,着着实实转悠了一整天。
事后不久,莲英故意挑了个光绪皇帝肝火最旺的时候,诬陷李鸿章在清漪园里游山玩水。
光绪帝自四岁进宫称帝,从小慑于西太后的淫威,始终当着一个傀儡儿皇帝角色,凡事都要看慈禧的脸色,自然有一肚子说不清道不白的委屈,他最忌讳的就是别人不尊重他的皇权帝位。听说权倾当朝的李鸿章敢大摇大摆地在他的御苑里游逛,顿时大怒,认为这是“大不敬”,是对皇权皇位的公然藐视和冒犯!光绪帝一怒之下,不问青红皂白,立即下诏“申饬”“立部李鸿章部议处”。
所谓奉旨申饬,就是由皇帝、太后或皇后派一名亲信太监,捧着“圣旨”去指着某人的鼻子,当众数落臭骂一顿。而这太监代表着皇帝、皇太后或皇后呀!要是那太监学着皇帝、皇后的口气骂,可能还能忍受,无奈那些太监总是用最不堪入耳的粗野的话,滥骂一气。骂到最后还要跺着脚大喝一声:“混账王八蛋滚下去!”这“申饬”虽不伤皮肉,却是使人极难堪的侮辱性惩罚,因受辱不过,一气成病,甚至于一怒而亡的都大有人在。
李鸿章被御批“申饬”,他自然懂得其中奥妙,立即送上银子,没有当众受辱。
李莲英看到李鸿章使钱告饶,也出了心中的那口恶气,乐得“和气生财”。
李鸿章自然很快悟出其中的原委,从此以后便对这位“九千岁”刮目相看,区礼如仪。真可谓吃一堑,长一智。这就是李鸿章的退让之法——不去冒险与人争斗,而以守住自己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