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尔斯·赖伯格·芬生,1860年出生在丹麦发罗岛首府托尔斯豪恩。他少年时代就是在这里受的教育。由于他生得文弱,经常被一些比他大的同学欺负,心灵受到压抑,精神上总是备受打击,因此他学业平平,校长评论他“是个可爱的孩子,但天资低,颇为无能”。1876年,芬生到冰岛的雷克雅未克读书。这里的同学都很喜欢他,他的心情逐渐舒畅起来,学业也开始大有长进。
冰岛由于纬度高,冬无白昼,夏无黑夜,夏天,人们喜气洋洋,兴致勃勃,冬夜,人们无精打采,心灰意懒。“光线影响着活的有机体”这个问题吸引了芬生。1882年,芬生高中毕业,不幸染上了可怕的胞虫囊病。他向一个渔岛姑娘求爱,又遭到拒绝,使他决心离开渔岛,考进了哥本哈根大学医学院。他负病苦学,1890年从医学院毕业,在母校外科专门学校任助教。他在自己的座右铭中写道:“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天起,以毫不动摇的信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只有这样,你的生命才能焕发青春。”从此,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集中在医学研究上。
1892年,芬生与一位主教的女儿结婚。这位年轻贤惠的妻子全力支持丈夫的事业,给芬生增添了力量。为了集中精力从事科学研究,他辞去了助教职务。1893年,芬生利用光线治疗天花的实验首次获得成功。
实验的结果表明:光谱中不同性质的光线对人的机体的作用各不相同。光谱中高折射的紫端光线(紫外线),使天花病人皮肤起水泡,发高烧;而光谱的另一端低折射的红外线则促进天花痊愈。因此,利用红外线照射治疗天花病人的面部,就能够保护他们完整不变的面容。从这一实验中,他还发现了有些光线具有较强杀菌功能的奥秘。
1893年,芬生关于红光治疗天花的论文发表了,无数病人从中受益,但芬生却疾病交加,困顿不堪。下肢浮肿和腹水迫使他放下研究,到冰岛渔村去休养。
来这里后不久,他发现在当地的渔民中流行着一种可怕的传染病——狼疮,这是一种非常难治的皮肤结核病,它主要是损害人的五官和面颊,患者大多都因无法医治而被夺去生命。面对这种情形,作为医生的一种强烈责任感使芬生把自己的疾病和休养的事置之度外,进行利用光线治疗狼疮的试验。经过对以前利用红外线治疗天花的试验的详细分析,他初步确认,治疗狼疮可能要利用化学性的紫外线才有效。但要进行这种试验,必须重新改造原来的实验装置,即要研制出滤除光线中红外线的滤光装置和增加紫外线强度的聚光装置。他带着病痛,在妻子的协助下夜以继日地工作,最后一台进行紫外线治疗的新的实验装置终于研制成功了。
1895年11月,芬生在第一位狼疮病人身上使用他的治疗方法获得成功,当得救的病人跪下来拥抱和亲吻芬生时,发现芬生的下肢肿得和大象腿一样,不禁失声痛哭。芬生说:“别难过,我们都在和疾病和死亡搏斗!”
1896年,芬生发表了《聚集的化学性光线在医学中的应用》,轰动了全欧洲。患有狼疮病的人纷纷从远近各地来到哥本哈根,争先恐后地求芬生医治,芬生精心为他们治疗,人人满怀感激而去。芬生的医德和医术不仅感动了病人,而且轰动了慈善界。由病人和慈善家发起,为芬生筹建了一座光学治疗所。
1897年,芬生由于疾病的折磨,只能坐在轮椅上去研究所。但他对妻子说:“只要我的脑子还管用,我还有一口气,我就要把自己想到而别人还没想到的一切贡献出来。……”他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人类医学事业,连他获得的诺贝尔奖金,也被他捐赠给研究所和心脏病疗养院。
1903年10月17日,世界各大报纸刊登了诺贝尔基金会的授奖公告,在获奖人名单中有个名叫“奈尔斯·赖伯格·芬生”的,引起了世界各地很多人对这次授奖庆典的关注。芬生是创立光疗法治好狼疮、天花的人,一些用他的方法治好的病人,争先恐后地蜂拥至斯德哥尔摩,渴望能见到这个举世闻名的神医。
12月10日授奖庆典开始,很多人伫立在音乐厅的走廊旁,翘首引颈,希望见到芬生。当莫诺教授讲述芬生的研究成果及其现实意义时,那些曾经受过疾病折磨的人们,更是百感交集,心潮如涌。忽然,扩音器里传来莫诺教授的声音:“不幸的是芬生教授长期以来忍受着疾病的折磨,今天不能前来受奖……”人们的心往下一沉!
1904年9月24日,芬生耗尽了最后的精力,停止了呼吸……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兼发明家就此离开了人世,但是他仍然活在人们的敬意与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