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大家对黄道婆这个名字并不熟悉,她的名声大概也不如张衡、祖冲之、华佗等人响亮,可是她所带给我们的宝贵技术却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位了不起的妇女吧!
南宋末年,大约在公元1245年,江南的松江县乌泥泾镇(今上海县华泾镇)东湾村一个贫苦人家,诞生了一个女孩。从她生下的那天起,就没过过一天好日子。由于家里穷,她很小就被卖给了别人家做童养媳。童养媳的命运是很悲惨的,公公婆婆虐待她,丈夫也经常打骂她,年纪不大,就要干很重的活。可是却吃不饱饭,穿不暖衣。就这样苦苦地熬着,一点快乐也没有。这个小女孩,就是黄道婆。黄道婆从小勤劳、聪慧,无论是在地里干活,还是在家纺纱织布,都能很快学会,并且干得也很好。她的胆子也不小,并且不像其他的妇女一样,逆来顺受,她在骨子里仍有些反抗精神。因为不甘忍受公婆的虐待和丈夫的毒打,她暗下决心:逃跑!一天傍晚,莫名其妙的,她又被丈夫打了一顿,并且把她关进了一间小黑屋。半夜里,她在后墙上挖了个洞,偷偷跑走了。她跑到河边,看见一些船停靠在岸边,就悄悄爬上了其中的一只,然后躲在船舱底部一个不易被人发现的地方。没想到,这只船一启航,就出了吴淞口,驶向了大海,并一直向南驶去。
当太阳升起,船在海上飞快行驶时,船上的人才发现了她。由于船离出发地已经很远了,人们再想把她送回去已经不可能了,只好让她随船航行。船离家乡越来越远了,但黄道婆一点也不后悔。她觉得自己像飞出笼子的小鸟,她要飞向自由的地方。许多天以后,船终于在一个地方停了下来。她下船上岸,发现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人家说的话她不懂,天气又很热,田野里的风光和长的树木也和家乡完全不一样,吃的也很不相同了。当时,她哪里知道,她所到的地方,是远离家乡五六千里之外的海南岛上的崖州(今海南省三亚市)!受尽生活磨难的黄道婆并不怕这些,她很快就在勤劳、善良的黎族人民中间生活下来了,并适应了那里的一切。她发现,那里的农业虽然不如家乡发达,但是黎族妇女们却个个是纺纱织布的好手,而且所用的工具、纺织技巧,也比家乡的先进,尤其是擅长用棉花纺纱织布。她们织的彩色床单、幕布非常精美,常作为海南的特产销往内地。心灵手巧的黄道婆,在家乡就会一点纺织,当她看到黎族妇女们的纺织技术比她掌握的更先进时,就决心把这些技术学到手。从分离棉絮和棉籽,到“松解”分离下来的棉絮,从纺纱到织布,所有较先进的技术,她都一步步学会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越来越巧妙、成熟。她还特别注意将黎族妇女们用的一整套纺织工具与家乡纺织工具作比较,琢磨它们的长处和不足。就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女子,在流落他乡的30多年间,通过向黎族人民虚心学习和自己的刻苦钻研、实践,终于成为一个身怀绝技的纺织专家了。
在海南住得时间越久,黄道婆就越怀念自己的家乡。她从家乡逃出来的时候,才是个小女孩,如今,已是年过半百的老太婆了。望着波涛滚滚的大海,她好像又看到了自己那些受苦受难的父老乡亲。于是她决定要回去,要把在这里学到的技术带回去,教给家乡的人民。这样,或许能使他们的日子好过一些!终于,在元朝元贞年间,黄道婆带着几件她心爱的纺织工具,从崖州返回了故里。这时,天下已变,南宋灭亡而元朝建立。元朝统治者是很残暴的,他们对原来南宋的老百姓即所谓的“南人”统治、剥削得特别厉害。江南一带,每年必须要用无数的布匹和丝绸交贡、纳税。黄道婆回到家乡后,靠在海南学到的先进技术纺纱织布为生。老乡们正愁没布交税,也发愁没有生活门路,看见黄道婆的布织得又快又好,就纷纷来向她学习。
在宋朝之前,中国的纺织业在世界上就可以说是最先进的了,那时主要用的原料是丝和麻,纺织品也主要是丝绸和麻布。丝是蚕吐的,养蚕要用桑叶,而种桑养蚕技术复杂,产量很低。因此,用丝纺织而成的绸缎非常珍贵,一般老百姓是穿不起的。麻就是我们现在做麻绳用的东西。用它织的布,比较便宜,一般老百姓就穿它。但因当时技术所限,用这种布做的衣服穿在身上不太舒服。所以北宋以后,当棉花种植技术和纺织技术传入中国时,就受到了老百姓的欢迎。不过,用棉花纺纱织布,在技术上有许多特殊问题尚未解决,因此,棉纺织业一直比较落后,赶不上丝麻纺织。例如,怎样把棉花絮从棉籽上分离下来,怎样把分离下来的棉花絮中一撮一撮的小团儿“松解”开来。再如,过去的原料,无论是丝还是麻,纤维都是很长的,用它们纺纱比较容易,而棉花纤维较短,用它纺纱也要解决不少技术问题。
黄道婆在这许多关键的技术问题上,进行了创造和革新,把我国的纺织业,特别是棉纺织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首先,她对棉花絮的分离技术进行了革新。先前,人们主要靠手工把棉花絮从棉籽上撕扯下来,一斤棉花就要撕扯上千次,工效特别低。黄道婆就把从黎族妇女那里学来的,用铁杖擀棉去籽的方法用上了,工效一下子提高了许多。后来又发明了“搅车”,专门用于棉花去籽,这下工效大大提高,人们再也不用望着一大堆带籽的棉花发愁了。然后,又对“松解”这道工序进行了改革。分离下来的棉花絮,都是一撮撮、一团团的,很不均匀。如果直接用于纺纱,那么纱线将会粗细不均,织出的布也就很粗糙不匀了。原来的“松解”工序,用的是一种很小的弓,弓背是竹片做的,弓弦为绳。用手指弹拨,利用弓弦的振动把棉花团松解开来。但这个弓太小了,振动力也太弱。黄道婆把学来的技术加以改进,制成了一种约1.3米长的大弓,弓弦的振动是通过用一个大木椎敲打来实现,这样就能产生很大的振动力。于是,这道工序的效率也大大提高了。现在,我们常可以看到不少弹棉花的手艺人,能把板结的棉被加工得很松软很暖和,他们用的弹棉花的大弓,就与黄道婆造的很相似。更大的革新成果还是对纺车的改进。纺车是纺纱的主要工具,而纺纱则是织布前的最重要的一道工序。所谓纺纱,是把松散的棉絮捻成一根长长的粗细均匀的纱线,再把纱线绕在一个纱锭上。原来的纺车,只有一个纱锭,一次只能纺一根纱。纺时,一只手摇纺车,使纱锭飞转,另一只手续棉花。随着纱锭的飞转,一根细细的纱线就纺成了,并且边纺边连续不断地缠绕在纱锭上,形成一个纱锭团。把许多纱锭装在织布机上,抽出一排纱线,就可以织布了。黄道婆对这种一锭一线的纺车进行了改革。她用脚踏代替手摇的方法,使纺车转起来,这样就腾出了双手。再在纺车上设法同时装上3个纱锭,用双手同时给3个纱锭续棉,一次就能纺3根纱。这样,纺车变为脚踏3锭3线纺车。在当时这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于是,纺纱的效率也大大提高了。此外,黄道婆对织布技术也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和改进。但是要织出较好花色的布来,却要求较高的技术。织布,必须要有纵向的经线和横向的纬线。在许多经线中,每隔一条或几条,把若干经线提起来,这样它们与没被提起来的经线之间就形成一个夹角,术语叫“织口”。然后再用梭子带着纬线从中穿过,放下这些经线,再把另一部分经线提起,让梭子带着纬线再穿过织口回来,如此反复,再不断把纬线压紧,布就织成了。布面上的花纹变化,靠随时提起不同经线的变化,也靠给经纬线配以不同的纱线等方法。如何提经线,如何配纱线等就是技术。黄道婆用诸如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等各种方法,织出了当时花纹最为漂亮的被面、褥面、佩巾、纱带等。这些美丽、精细的棉布,不知倾倒了多少人。
黄道婆不仅是一个热爱钻研技艺的人,她也是一个善良、乐于助人的人。对于前来向她求学纺织技术的乡亲们,她总是毫无保留地把技术教给他们。正因为如此,她的家乡乌泥泾棉纺织业很快地兴旺起来。从事此业的有上千户之多,很快发展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中心,生产的棉布,驰名全国,当时有“松郡棉布,衣被天下”的美誉。后来,经黄道婆革新后的一整套棉纺织技术,又迅速在上海、松江、青浦,乃至整个苏杭一带传播开来。原先就享有丝绸纺织之乡盛名的江南,更增添了棉纺,真正成为中国最大的“衣被天下之源”。这种地位,就是到了现在,也没有改变。黄道婆对纺织技术的革新,使当时在纺织业上原本就是世界之首的中国,更上一层楼。特别是对棉纺织业的贡献,使得人们的衣着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棉布逐渐成为人们衣被的重要原料,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穿着状况。但是,这样一个对我国人民有大贡献的人,在当时统治者的眼里却是没有地位的。在元朝以后的历代正史里,几乎找不到她的名字,更无人对她的确切生卒年代进行考证。主要因为,她仅仅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妇女。可是,她的乡亲们没有忘记她,人民没有忘记她。她死后人民立“先棉祠”纪念她,供奉她。解放后的1957年,在她的家乡东湾村人们又为她建墓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