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与流行性感冒一样吗
感冒是指感受风邪,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烧、全身不适等症状的一种常见外感病。本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生,但以冬、春两季最为多见,年龄、性别之间发病无明显差异。
感冒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并非一回事。普通感冒是由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上主要有以下症状:鼻塞、流涕、喷嚏、头痛、发热等。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主要是由流感病毒所致的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抗原极易发生变异,因此流感大流行均由甲型病毒引起,乙型和丙型呈局部小流行或散发。流行性感冒常有明显的流行季节。以冬、春季节较多。主要是通过与病人接触时经空气飞沫感染。流行性感冒多起病急,全身症状较重,高热、全身酸痛、眼结膜炎症状明显,但鼻咽部症状较轻。
流感对人体的潜在危害要远远大于普通感冒,流感可引发身体多系统病变,包括中耳炎(耳道感染)、鼻窦炎、支气管感染、心肺疾病的恶化、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哮喘等等。
温馨提示
人类的感冒,90%以上是由各类呼吸道病毒引起的,由细菌引起的只是极少数。病毒是一类比细菌小得多,一般需要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的微生物。它们的生长特点是细胞内寄生,即侵入人的细胞后,躲在细胞内生长繁殖。目前使用的各种抗生素几乎都很难进入细胞内,所以,抗生素对病毒是没有作用的。
中医认为感冒的病因是什么
中医认为感冒的病因,主要是感受以风邪为主的外邪所致,故感冒俗称“伤风”。
中医认为风为春季的主气,然四季皆有风。因此,感冒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为多见。风邪的致病特点之一,即“风为百病之长”,风邪作为外邪致病的先导,常夹杂着其他外邪一同侵犯人体,如风夹寒、夹暑、夹湿、夹燥、夹热等。一般来说,随着不同季节,风邪兼夹不同时令之气,侵犯人体而发病,如冬季多见风寒,春季多见风热(春季气候转暖),夏季多夹暑热,夏秋之间的梅雨季节多夹湿邪,秋季多兼燥邪。另外,四季之中,又有气候失常的情况,如春应温而反寒,冬应寒而反暖,夏应热而反冷,秋应凉而反热,即所谓“非其时而有其气”。这种气候突变、寒温失常的情况,正是风邪兼夹时令之气侵入人体发生感冒的致病因素。一般来说,风邪兼夹时令之气,常以风寒、风热两类为多见,其他暑、湿、燥等邪,亦能兼夹。于是感冒就有中医所说的风寒、风热、暑热、暑湿、秋燥等不同。
感冒是万病之源
许多人认为感冒是一种小病,其实感冒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危害很大,由于病毒可以侵入血液循环,所以病毒所到之处可引起多种疾病,危害人体健康。感冒还可降低人体的免疫能力,可引起咽喉炎、鼻窦炎、中耳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甚至脓胸、肝脓肿、心包炎和骨髓炎等,通过变态反应还可引起心肌炎、肾炎和风湿热等。所以有人说感冒是万病之源一点也不假,哪么感冒最容易引起哪些疾病呢?
脑卒中
一般来说,感冒发烧不会引起脑卒中。但如果平时患有高血压、血管硬化等,在发烧时可能引起脑出血,从而压迫脑神经而引起“卒中”。也有资料显示,约1/3的脑卒中(中风)患者发病前曾有感冒发热的病史,因此有人认为感冒是脑卒中的主要诱因之一。另外,人在感冒发烧时,常用解热镇痛类药物,特别是高热病人往往用阿斯匹林、扑热息痛等退热。这些药物均是通过大量散热而使体温下降,继而使人大量出汗,失去水分,尤其是伴有呕吐、腹泻的中老年人,发汗后致使机体缺水严重,造成血液浓缩,黏滞性增加,促使血栓形成,而发生脑卒中。所以,有人建议中老年人感冒发烧时,最好不服此类退烧药物,而以物理降温为好。非用不可时,待大量出汗之后,应及时通过饮用糖盐水或静脉滴补液等方法补充水分,切不可大意,以防脑卒中的发生。
鼻窦炎
鼻窦是鼻腔周围的面骨和颅骨中的含气空腔,以其所在的骨头命名:在额骨内的,称为额窦;在蝶骨内的,称为蝶窦;在上颌骨内的,称为上颌窦,左右各一,共4对,总称为鼻窦。各鼻窦都开口于鼻腔外侧壁的鼻道内。
感冒时鼻腔的炎症可以波及鼻窦,而引起鼻窦炎。尽管鼻腔和鼻窦有着密切的解剖学联系,但并非每个患了感冒的人都会并发急性鼻窦炎,因为除了鼻腔的感染外,形成鼻窦炎往往还有另外的一些内在与外在的因素。比如:
(1)全身的状况不佳,如营养不良、过度疲劳等,或者感冒期间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和休息,都可以造成局部抵抗力的下降,引发疾病。
(2)感冒后擤鼻涕的方法不正确,容易把鼻腔感染带到鼻窦。许多人都习惯用两指捏紧两侧鼻翼,用力向下擤鼻涕,这种方法会使一部分鼻涕在鼻腔压力剧增时,经由鼻窦口而被压入鼻窦,引起鼻窦感染。
正确的擤鼻涕方法有三种:一是在两鼻孔完全开放的情况下,轻轻用力向下出;二是按压一侧鼻翼,擤对侧的鼻涕;三是把鼻涕吸到咽部,从口中吐出。
(3)感冒在尚未痊愈时,进行游泳、跳水、潜水等活动,易使污水进入鼻窦而发炎。
温馨提示
急性额窦炎初期为全头疼或眼眶内疼痛,后逐渐转为眼球内、眼眶内上角和前额部疼痛。晨起不久开始疼痛,渐渐加重,中午最剧烈,下车逐渐减轻,晚间完全消失。急性筛窦炎疼痛部位深而不规则,为头颅深部的疼痛,晨起时减轻,午后又加重。除了疼痛外,还会有全身不适、食欲不佳、流脓性鼻涕、嗅觉下降等症状,重者可有发热、耳鸣、听力下降等表现。
心肌炎
在我的临床生涯中,有一次我接诊了一位23岁男子。家人说他已经感冒几天,曾经在一家诊所开过感冒药,吃了没效果,之后突然心慌,胸闷。后来我检查发现,他已经患有严重的心肌炎,随后转入了心内科,心内科尽管采取了各种手段,还是没能挽救他的生命,家属至今不相信一个小小的感冒会致人于死地。同样的案例还有两个,10年前我在医院值班时还收治了一个30多岁的男子,同样是感冒,最后胸闷,送来时已经很严重。经过诊断,这位男子患了爆发型病毒性心肌炎,但是经过抢救,他活了过来。8年前,有一位30多岁男子到急诊部求医,说是感冒6天,吃了点药,不见效。继续上班,晕倒后被同事送来。送到时已经神志不清,开始抽搐,还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失速、失颤。后来经过心内科抢救,各种抢救手段用尽,最后还是以心衰和心律失常,不治而亡,家属始终不相信一个感冒可以以致人于死地。实际上这是感冒引起的爆发型病毒性心肌炎。
由此可见,同样的感冒病毒,在一般人身上,只是一过性的感冒,不吃药过四天到两周也就好了。可是,对有些人来说,就极其不公平,病毒就会侵犯到心脏里,引起心肌坏死。且来势凶猛。但病毒是如何通过血液侵犯到心脏的,可以说发病原理目前还不太清楚清楚。只能提醒感冒患者,如果有感冒后感觉到胸闷、心悸、气粗,呼吸困难、头晕,自摸脉搏心跳不正常,就要迅速就医。因为感冒引起的心肌炎这种病非常凶险,严重者病情会急转直下,稍微一疏忽,错过救治时间,医生也无回天之力。
温馨提示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心脏病,这种病毒主要是萨科哥病毒引起。呼吸道和消化道是病毒进入并侵犯人体的门户,早期经由血液循环直达心肌而致损害,后期是由病毒或心肌抗原诱发的肌体免疫反应所致。当然,这种病还与疲劳过度、营养欠佳等诸因素有关,女性孕期及分娩时也易发生心肌炎。患该病者男多于女,以20~30岁为多发年龄,但其他年龄并不除外。轻微的症状表现为心跳加快,重症则心律紊乱,心力衰竭,甚至危及生命。初期常以“感冒”症状为先驱,如咽喉痛、咳嗽、全身疼痛、发热或吐泻等,经1~3周后即出现一系列心脏不适、气短、心慌、胸闷、胸痛、气急、疲乏、头晕等症状。
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男性发病率较高。一般在冬春季上呼吸道感染或夏秋季皮肤化脓感染后发生,有一定的潜伏期,通常为1~2周,在急性感染症状减轻或消退后才出现肾炎的症状。所以,感冒后若出现了如血尿等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解除其急性症状,否则若急性肾小球肾炎未能彻底控制,临床症状及尿蛋白持续存在,迁延1年以上,则会演变为慢性肾炎。所以对于感冒、扁桃腺炎、咽炎、鼻旁窦炎、龋齿及中耳炎等,应尽早彻底治疗。
温馨提示
急性肾炎多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易并发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等。急性肾炎的主要表现为:血尿(尿为混浊红棕色,为洗肉水样)、水肿(先发生在面部,特别以眼睑为主,活动后以下肢水肿为主)、血压升高,同时还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疲乏无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中耳炎
有一次,我的一位朋友的孩子受凉患了感冒。经过一周治疗,流鼻涕、打喷嚏、发烧等症状消失了,但是一让孩子洗脸,孩子就会大哭大闹。后来经我仔细观察,发现孩子患了中耳炎。朋友不得其解,感冒为什么会引起中耳炎呢?
实际上正常情况下,耳朵、眼睛和口腔、鼻腔是相通的,连接中耳与呼吸道的通道是咽鼓管,连接眼部与呼吸道的通道是鼻泪管。由于小儿生长发育尚未成熟,咽鼓管比较短且直,感冒后,炎症极易波及短而直的咽鼓管,进而累及中耳。事实也是这样,在耳鼻咽喉科就诊的中耳炎小患者中,80%以上的是感冒导致的。如果中耳炎没有得到早期有效的治疗,就能发展成为慢性中耳炎,不仅治疗效果差,更重要的是,如果发展为化脓性、渗出性中耳炎,可严重影响人的听力。因此,在感冒后要留神观察耳朵,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检查治疗,以防因为中耳炎治疗不及时而导致听力下降。
风湿热
风湿热是一种与B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密切关系的全身结缔组织疾病。风湿热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全身多发性、游走性关节炎,以膝、踝、肘等大关节为主,躯干和四肢皮肤出现环形或半环形红斑,以及肘、腕、膝、踝关节附近及侧面皮下,出现圆形或椭圆形、质硬、活动、无压痛的皮下结节。儿童可有心率加快、心脏增大、心脏杂音及心律失常等。预防风湿热的关键在于积极防治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其主要措施:一是搞好环境卫生,使居室空气清新流畅,防止细菌生长。二是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抗病能力。三是注意防寒防湿,避免着凉。四是当发生咽喉炎或扁桃体炎时,应立即治疗。如能在24小时内开始治疗,则可避免风湿热发生。
温馨提示
风湿热多发于普通感冒之后,伴着漫长的病史,逐渐出现游走性关节肿大疼痛。若此期得不到合理治疗,可引起心脏瓣膜受累进而继发风湿性心脏病。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若感冒后不明原因发生四肢关节红肿热疼,应考虑到风湿热的可能。
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常常是在反复感冒和呼吸道继发感染之后形成的,其急性发作也与气候变化导致风寒或风热感冒密切相关。据统计,临床所见的慢性支气管炎,因反复感冒引起的约占60%~90%。就中医而论,感冒是风寒入侵,肺先受邪,继而气管、支气管黏膜分泌增加,以致咳嗽痰多,甚至气急胸闷,若不及时宣透风寒,热必咳嗽迁延不愈,逐渐地便形成了慢性持气管炎。就西医而言,感冒使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的纤毛运动减弱,黏液排出时间延长,会削弱肺脏、气管和支气管的防御能力。以上中西医的理论均认为,感冒既是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原因之一,又是慢性支气管炎复发和继发感染的诱因,所以要防止慢性支气管炎,首先要防止感冒。
肺炎
在某企业工作的李女士晚上加班到深夜,回家后突然发现5岁的儿子发烧了。李女士认为孩子感冒了,就给孩子吃了退烧药。没想到第二天,孩子仍旧咳嗽不止,烧也没有退去,焦急的李女士赶紧把孩子送到医院,结果却被诊断为肺炎。事实上每年的感冒高发期,肺炎患者也在不断增加,许多肺炎患者就是因为感冒后治疗不及时或看病时诊断不确切发展而成的。因此感冒时节,家人应密切关注感冒患者的症状,防止感冒合并肺炎的发生,以免贻误病情。就诊时,患者首先应向医生讲清自己的发病情况及症状,并接受检查。
温馨提示
怀疑感冒引起肺炎该做什么检查呢?一是血常规检查。这是最常用的检查手段,其中包括血白细胞总数,各种白细胞在白细胞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如果白细胞总数高于正常值,中性白细胞百分比超过70%,就说明患者的血象高,这是细菌性肺炎常见的血象改变。二是X线胸片检查。通过X线胸片检查,可以直接了解肺部的变化,这是诊断肺炎的重要手段。除此之外还有胸部CT检查,如果病人在同一部位反复发生肺炎或X线胸片上有其他可疑的病变,而一般检查难以明确诊断时,就需要进行胸部CT检查或其他更进一步的检查。
慢性咽炎
这两天,在办公室忙碌的陈小姐,感冒刚刚好,又觉得咽喉肿痛、干痒,连吃东西都费劲,可不停地喝水却没有改善。实际上这是陈小姐患了慢性咽炎,这是目前办公室一族最常见的职业病,感冒过后尤易复发。
慢性咽炎虽然多发,但却是可以感知的。如果觉得咽部不适,好像有咽不下又吐不出的东西,又经常咳嗽、嗓子干燥发痒、痰比较多的话,很可能是患上了“慢性咽炎”。此外,早上起来刷牙或吐痰时如果觉得恶心,也有发病的可能,要赶紧去医院,不要自己判断。尽管慢性咽炎是个长期疾病,不容易治好,但却有以下一些“自救”的小招能帮你缓解甚至预防。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合适的温度和湿度。参加体育锻炼,提升自身抵抗力,避免呼吸道感染;尽量避免在污染的环境下长时间停留;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情、充足的睡眠;最好不吸烟不喝酒,防止任何刺激物对咽部不利。饮食上要注意清淡、避免辛辣刺激,多吃一些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以及富含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东西。早晚用淡盐水漱口,漱口后不妨再喝一杯淡盐水,为咽部杀菌、清洁和湿润,改善咽部的环境,预防细菌感染。千万不要自己乱吃抗生素。因为慢性咽炎并非细菌感染,滥用抗生素可能导致咽喉部正常菌群失调,引起二重感染。同时,滥用抗生素还能引起细菌耐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上火与感冒是一回事吗
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上火”。当人们出现眼睛红肿涩痛或咽喉、牙眼肿痛,或口腔溃疡疼痛,以及舌尖糜烂疼痛等症状时,常自认为“上火”了。实际上“上火”这个名词来源于民间,中医称之为“火性炎上”,而且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分别冠以不同的名称。如目赤肿痛谓之“肝火”,咽喉肿痛谓之“肺火”,口舌生疮谓之“心火”,牙眼肿痛谓之“胃火”等等。而中医学中所讲的“火”,是指病理过程中机能亢进的表现。凡感受各种病邪,或七情内伤、“五志过极”,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化火。生理上的火过亢,也可转化为病理上的火。按照病因划分为内火和外火两类,内火由内伤所致,常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成;外火由外感引起,多是直接感受温热邪气所致。一般人所说的“上火”一般为内火。
“寒包火”,亦称“寒包热”,也是中医病理学名称,意思是指里面有火、外部有寒。所谓火是指体内伏有热邪,即内火;所谓寒是外束风寒。这是感冒的一种常见类型,表现畏寒发热,或发热不寒、头身痛、咳嗽,或不咳、口喝、咽痛、尿赤、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因而,上火是感冒的病理基础之一,上火之人容易感冒,出现所谓寒包火之证。本证常归为“风热感冒”,治宜辛凉解表,方用桑菊饮、银翘散。该病多见于冬春季节,一般发汗剂无济于事,必须清中有散、辛凉解表,方立见效果。
生活中,有的人常将感冒与上火混淆,一方面是因为上火之人容易感冒,出现所谓“寒包火”之证,另一方面是因为感冒以后常有类似上火的表现,比如风热感冒就常见咽痛等“肺火”的症状;风寒之邪入里化热,常见牙凝肿痛等“胃火”的症状。虽然两者表现可以相似,但是“火”的来源却是不同的。感冒之“火”是外感而来,“上火”之“火”则由内伤所致。在治疗上,两者均用清热之法是其相同之处,其不同点在于,感冒之“火”必须清中有散,使邪气从表而解,药用桑叶、薄荷、银花、连翘等;上火之“火”则可直接清热或者泻火,药用黄连、黄芩、桅子、大黄之类。
总之,感冒与上火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分的关键是要搞清楚,感冒为一疾病名称,而上火是中医一病理学的概念。这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感冒可有类似上火的表现,也容易领会为什么上火的人容易患感冒了。
容易与感冒相混淆的疾病
有些疾病的早期症状与感冒相似而并非感冒,如果不细心辨别,很容易混淆误诊,造成严重后果。因此,注意和掌握感冒与相关疾病的鉴别,有利于感冒患者的健康。生活中易与感冒相混淆的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种: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麻疹主要发生于儿童,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两季较多。麻疹的最初症状是发热,打喷嚏、咳嗽、流鼻涕、巩膜充血、畏光、流泪。这些症状很象感冒。但麻疹发病的第2~3天,可在病人颊黏膜及唇内侧出现直径针尖大小,周围环绕红晕的灰白色小点出现,用压舌板刮不掉、由少逐渐增多,可相互融合,称口腔麻疹斑,此斑一旦出现即可确诊,而感冒无此症状。此外麻疹多见小儿,传染性强,如果在麻疹流行期,小儿出现类似感冒的早期症状,就应十分注意,不要误诊,不要乱用药。目前对麻疹病毒尚未发现特异的抗病毒药物,故治疗重点在加强护理,对症处理和防治并发症。
肝炎
不久前,我就遇到了一位这样的患者,赵先生因为四肢乏力、头痛等症状而误以为自己得了“感冒”,便自行到零售药店买来感冒药吃,可吃后迟迟不见任何效果,反而病情越来越重了,到医院检查发现,原来是患了肝炎。实际上在临床上经常遇到与赵先生一样的病人,由于在感冒流行期间,肝病患者出现了类似感冒的症状,便误认为是感冒,结果往往是延误了治疗肝炎的最佳时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有些人对于肝炎的临床表现认识的不够全面,比如:有人认为肝炎一般表现为肝区隐隐作痛、四肢乏力、胃纳减少、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许多病人还会出现黄疸现象。但是,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往往其他系统的症状占据了显著地位,而消化道症状却退居于后,这就会造成误诊、漏诊,特别是在肝炎发作的初期。一般急性肝炎的症状较为明显,发病急骤的容易被发现确诊,但其中无黄疸型肝炎及黄疸型肝炎的黄疸前期,由于发病比较缓慢,常常伴有低热、怠倦、头痛和关节肌肉酸痛或上呼吸道症状,则很容易被错当作感冒来治疗,况且,许多流感病人也会出现类似肝炎的胃肠症状。这样往往对肝病恢复不利,因为一则是使病变的肝脏加剧受到损害;二则是肝炎的传染力最强时期莫过于发病前后的3~5天,如不及时确诊治疗,就容易助长其传染。哪么,如何区别肝炎和感冒呢?
一般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区别肝炎和感冒:一是潜伏期不同,流感潜伏期为1—3天,突然起病,迅速蔓延。感冒潜伏期与流感相仿,但传染力较低,往往气候突变时流行。而肝炎的潜伏期较长,甲型肝炎为2至6周,乙型肝炎为6周至6个月。二是只要有持续性低热症状,即使没有消化道的症状,也应到正规医疗机构作进一步的检查,一旦发现有肝脾增大,且较坚实者,就应立即按照肝炎常规项目加以检查。三是病人患有流感或感冒时,会有发热、尿液浓缩或颜色略增深等症状,但肝炎黄疸前期的尿色呈深黄色或浓茶色,在这一点上患者平时自己都可以观察得到。四是定期到医院作HBsAg、肝功能、超声波等综合检查。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epidemic
parotitis, mumps,简称腮腺炎或流腮)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成人中也有发病。本病由腮腺炎病病毒所引起,该病毒主要侵犯腮腺,但也可侵犯各种腺组织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几乎所有的器官。因此除腮腺肿痛外常可引起脑膜脑炎、睾丸炎、胰腺炎、卵巢炎等症状。
流行性腮腺炎常以普通感冒形式出现,起病大多较急,有发热、寒意、头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数小时至1~2天后,腮腺即显肿大。发热自38~40℃不等,症状轻重也很不一致,成人患者一般较严重。腮腺肿胀最具特征性一侧首先肿胀,但也有两侧同时肿胀者;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而具坚韧感,边缘不清。当腺体肿大明显时出现胀痛及感觉过程,张口咀嚼及进酸性饮食时更甚。局部皮肤紧张发亮,表面灼热,但多不红,有轻触痛。腮腺四周的蜂窝组织也可呈水肿,可上达颞部及颧骨弓,下至颌部及颈部,胸锁乳突肌处也可被波及(偶而水肿可出现于胸骨前),因而使面貌变形。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偶尔1周后)累及对侧,双侧肿胀者约占75%。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同时被波及,颌下腺肿大时颈部明显肿胀,颌下可扪及柔韧而具轻触痛的椭圆形腺体;舌下腺也可同时被累及,舌下腺肿大时可见舌及颈部肿胀,并出现吞咽困难。腮腺管口(位于上颌第二臼齿处的颊黏膜上)在早期常有红肿。唾液分泌初见增加,继而潴留而减少,但口干症状一般不著。腮腺肿胀大多于1~3天到达高峰,持续4~5天逐渐消退而恢复正常。整个病程约10~14天。不典型病例可无腮腺肿胀而以单纯睾丸炎或脑膜脑炎的症状出现,也有仅见颌下腺或舌下腺肿胀者。流行性腮腺炎若没及时治疗,便会引起化脓性腮腺炎及各种并发症,如脑炎、副睾炎、急性胰腺炎和肾炎等。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日本脑炎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经蚊媒介传播,发生于夏秋季节。初起症状与感冒相似,自第4~10天,出现高热、抽风、嗜睡、昏迷、浅反射消失、肌张力增强、肢体痉挛、脑膜刺激症状及锥体束症状。这些特征性症状一旦出现,与感冒的鉴别并不困难。早期则需根据流行季节,提高警惕。如果怀疑孩子患了流行性乙型脑炎,家长要立即送孩子去医院医治。
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发热、咽炎、全身有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皮肤脱屑。因为猩红热与感冒都是冬春季常见病,早期症状又很相似,所以容易混淆。但猩红热发病后,咽部明显红肿疼痛,一昼夜内出现典型皮疹,舌鲜红无苔如杨梅,均与感冒有明显不同,可资鉴别。
肺结核
几千年来肆虐人类的肺结核病,在上个世纪被基本控制之后,而现在为什么能重出“江湖”,故伎重演地威胁人们健康的呢?
其原因,一是近二三十年放松了对此病的预防和普查普治;二是此病的发生,临床症状已不再具典型性和特异性,常“混迹”于感冒、支气管炎、大叶性肺炎等常见病中,致使误诊、漏诊率增大。其中,以老年结核漏诊最为常见。肺结核病的典型症状是,低热、乏力、盗汗、食少、咳嗽、痰多、咯血等,按理说应该不难诊断。但是,近些年来,人们营养增加,体质较好,加上上世纪抗痨药物的广泛应用,故在发生肺结核病后,其临床症状并不典型。尤其是那些轻微局限性感染的,以及曾患结核病经治疗病灶已钙化的老年人,感染后仅有反复感冒、咳嗽的表现,最易造成漏诊。那么,中老年人怎样才能及时发现患上了肺结核病呢?
凡感冒发烧、头痛咳嗽、周身乏力、食欲不振者,经用抗病毒药物及抗生素药物一周以上,不见明显好转,或是用药后发烧基本消失,其他症状(特别是咳嗽吐痰、疲乏食少)依旧时,应作胸部X片检查;曾经患过肺结核者,一旦有前述症状,或反复出现迁延性感冒症状,更应及时作胸部X片检查。胸片检查无其他疾病又不能确诊结核病时,应作胸部CT检查,仍不能确诊时,最好去当地疾病控制中心做痰检、痰培养或结核抗体检测。
温馨提示
倘若确诊为肺结核病,也不必惊慌。因为,现在使用的多种抗结核药,疗效比较理想。只要遵照医生所嘱,按时足量满疗程服药,肺结核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但肺结核的关键在于预防。一是要加强结核病预防宣传:除健康人掌握预防受感染的知识以外,还要使患者学会不散布病菌,病人家属学会隔离,处理患者痰液等知识。二是要对易染人群的定期体格检查。三是要戒除不良生活习惯。由于吸烟、酗酒、营养减低等可促使结核病发作。加强个人防护。保持室内通风、空气清新,勤换衣物被褥等。
百日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嗜血)杆菌引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见于小儿。其特征是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并伴有深长的鹭鸶鸣样吸气声。本病初期与感冒症状相似,容易混淆。一般经过7~10天左右,出现特征性痉咳,即阵发性短促咳嗽,声声相连,连续十余声或几十声,随之深吸气发出鹭鸶鸣样高调吼声,暂时间歇后再反复发作。病程可达三个月之久。这些特征,都是感冒所没有的,可资鉴别。
肺癌
我曾经遇到过一位这样的病人,李先生已年过50,有一段时间他开始咳嗽,且痰中带有血丝。李先生以为自己受凉得了感冒,还认为痰中血丝不过是咽喉上火所致,服用些感冒镇咳药应可以治好。可两周过去,病情不见好转的李先生到省肿瘤医院做检查才发现,所谓的顽固“感冒”,其实是晚期肺癌,且癌细胞已经向淋巴结转移。
实际上临床数据显示,像李先生这样的人是非常多的,超过80%的病人是在出现咳嗽、咯血、胸痛等症状后,才被诊断为肺癌的,此时癌症多已发展到了中晚期。给治疗带来了不少的困难。绝大多数肺癌早期无明显症状和身体不适,患者如不有意识地做检查,一般很难发现。在医院收治患者中,只有约不到10%是早期检查发现的。一般来说,四十岁以上,且有长期、大量吸烟史的烟民,肺部有结核疤痕、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史,或者家属中有肺癌或其他肿瘤遗传倾向等高危人群,最好能每半年拍一次X光胸片,并坚持长期随访。
鼻炎
生活中经常有人误将鼻炎当感冒,主要是由于鼻炎患者大都有着流鼻涕、打喷嚏和鼻塞等共同症状,原来以为得感冒了,可吃了感冒药始终不见好转。经过鼻窦内窥镜下的详细检查,医生确诊这些患者得的是过敏性鼻炎。其实,区分感冒和鼻炎也并不是难事。
一是感冒会打喷嚏,但次数并不多;而过敏性鼻炎会连续打喷嚏,有的人甚至会一天打30个以上的喷嚏。
二是流清鼻涕。从感冒伴随的症状来看,流清鼻涕一般出现在感冒初期,而且量并不会很多。而过敏性鼻炎恰恰相反,伴随着打喷嚏会有大量鼻涕。
三是鼻内发痒。感冒时鼻子最主要的症状不是痒,而是长时间的鼻塞。而患上过敏性鼻炎,鼻腔与咽喉部位就会非常痒,忍不住要不停用手揉搓鼻部。
四是全身症状的区别。感冒会并发一些全身症状,如全身无力、肌肉酸痛等。而过敏性鼻炎由于是人鼻黏膜对某种物质产生的免疫变态反应,因此发作时通常不会出现以上全身症状。
感冒后为什么有鼻音、流鼻涕
感冒后出现鼻音、流鼻涕,这是什么原因呢?实际上这得从声音的产生开始了解,鼻腔在发音过程中起到的是共鸣的作用,感冒之后,鼻子的内膜会水肿,加上分泌物的增多,会阻塞气道,发音是就会有鼻音了。人的鼻孔里有一层黏膜,我们平时流的鼻涕就是他制造的。人患了感冒,细菌和病毒就会在鼻子里捣乱,引起鼻黏膜发炎,充血肿胀,当然就会分泌出来许多鼻涕。再加上鼻子和眼睛之间有一条通道,一部分眼泪沿着这条通道进到鼻子里,鼻涕就显得多了。有人可能还会问,患了重感冒,整天都在流鼻涕,但是夜里一睡着,就会停止流鼻涕。这是为什么?其实,这种现象与重力的关系较为密切。感冒后人躺下来睡觉,姿势是背贴床,于是,你鼻道内分泌出来的鼻涕就不是向下流出鼻子,而是流向喉咙的后部,结果你就在不知不觉中将它们吞进胃里。如果你是侧睡,便只会有一只鼻孔(下侧的那只)堵塞。如果你想让这只鼻孔通气,通常只需改变一下睡姿就可以了。如此这般,就会改变鼻涕流淌的方向,能够让堵塞的鼻孔通气。
感冒后为什么耳闷、变声、眼红、流泪
人的中耳、眼部与呼吸道是相通的。连接中耳与呼吸道的是咽鼓管,其开口在咽部。每当打哈欠或吞咽时,咽鼓管开放,有少量气体进入中耳,以维持鼓膜内、外气压的平衡。连接眼部与呼吸道的是鼻泪管,其开口在鼻部,正常情况下泪腺分泌的泪液即通过该管流入鼻腔。人在感冒时,由于呼吸道黏膜的充血、水肿,导致咽鼓管及鼻泪管开口阻塞。咽鼓管阻塞后使气体不能进入中耳,而中耳的气体又不断被黏膜吸收,中耳内气压下降,致使鼓膜内外气蹬不平衡,出现耳闷。而鼻泪管阻塞导致泪液不能流入鼻腔,于是出—现流泪。感冒后先有病毒入侵,随之继发细菌感染,容易引起喉黏膜的急性炎症,侵及声带则声带充血水肿;加之喉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稠厚不易咯出,黏附于声带表面,从而使声带运动的开放或闭合发生障碍。故感冒后易出现声音嘶哑。
有人感冒为什么伴有便秘
便秘一方面会使病毒长时间滞留肠胃,使感冒容易反复发作并加重,另一方面还会引发肠套叠、肠梗阻等急腹症。而中医所说的风热感冒其起因之一就是便秘。通常情况是这样的,便秘两天以后,咽喉痛一两天,然后出现感冒症状,这就是中医所说的风热感冒。因此,预防风热感冒首先要防便秘。要注意节制饮食,多吃一些富含粗纤维的蔬菜水果(如菠菜、芹菜、苹果、猕猴桃等)及一些具有润肠通便作用的食物(如蜂蜜、核桃仁、香蕉、银耳、芝麻等)。应有意识地培养定时大便的习惯。哪么,风热感冒为什么往往伴有便秘呢?其实这就是中医理论所说的“肺与大肠相表里”。这个理论认为:肺与大肠是通过经脉的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肺气的肃降,有助于大肠传导功能的发挥,大肠传导功能正常,则有助于肺的肃降。否则,肺易受外界病毒的侵袭,出现感冒症状。
春天,别把花粉过敏当感冒
每到春天时就有人经常诉说,他的“感冒”除了喷嚏、流鼻涕、鼻塞、头疼外,还伴有眼痒、流泪、鼻痒等症状。其实这不是感冒了,而是花粉过敏症的表现。
中医理论认为花粉症的主要症状就是痒,痒是风邪引起的,是春天多风、气候又干燥造成的。花粉症的表现看起来就像感冒,感冒除了流鼻涕、打喷嚏、鼻塞外,可能还会有点头疼、嗓子疼或发烧,但是一般不会出现鼻痒、眼痒、眼睛红肿、耳朵痒等,所以“痒”是区别感冒和花粉症的一个最好的办法。花粉症还有两个特点,一是每年都会定期发作;二是症状会受天气的影响,如晴天重,阴天可能就轻了,下雨时症状就明显的缓解。哪么,怎样预防呢花粉过敏呢?一是尽量避免与过敏原相接触。二是在饮食上,少吃容易上火的食物,多饮水增强自己的抗病能力。科这研究还发现乳酸菌有抑制过敏的作用,所以在这个季节多喝点酸奶,也是预防花粉症的好办法。
夏季感冒有什么特点
根据中医辨证对感冒的理解,夏季的感冒症状一般分为暑湿感冒(西医称为胃肠感冒)和暑热感冒。暑热感冒和暑湿感冒都发生在夏季,都因感受暑气而生。但两证的病因和病机的区别主要在于是否夹湿,病因的有所区别决定了两证的病位有差异和临床表现特点亦不同,治疗方法也有区别。
暑湿感冒的病因是人体感受了夏季暑湿时邪,又因喜欢纳凉和饮冷,使体内的暑湿为风寒所遏,疏泄受阻,因而发病。此病的病位在于肌表与中焦脾胃,所以症状表现外则发热不扬,头身困重;内则胸脘痞闷,脾胃不和,消化系统功能障碍,脉数,口虽干而饮不多,舌苔虽腻而少黄。若暑湿犯肺,肺气不清,还会有咳嗽痰黏,鼻流浊涕的症状。
暑热感冒是因久旱酷热而生,属于纯粹的阳热证侯。此类感冒的重要特征是热象突出,是四季感冒中症状较重的一种类型。因暑热之邪,侵袭肺卫,热蒸肌表,兼以耗伤津气,所以出现发热、微恶风寒、汗出热不退、心烦、口渴、苔黄,脉浮大而数等症状。
温馨提示
中医认为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情况下称为六气,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正常的六气不易于致病,当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其气,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或在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六气才能成为致病因素,侵犯人体发生疾病。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于夏至以后,立秋之前。暑邪纯属外邪,故有“暑属外邪,并无内暑”之说。湿为长夏之主气,夏秋之交,天气炎热,又为雨季,湿气最盛,故多湿病。
暑湿型感冒与急性胃肠炎的鉴别
每年一到仲夏,消化内科门诊常见到许多恶心纳差、腹痛腹泻的病人前来就诊。这类病人除了有胃肠症状外,多还伴有头痛头晕等症状,其中不少人被诊断为急性胃肠炎,但使用输液、抗生素等西医药治疗效果不明显。其实,这类病人患的是中医学所说的暑湿型感冒,西医称之为胃肠型感冒。具体来说暑湿型感冒多发生于夏季或夏秋交界之时,病因为夏季暑湿之气过盛,加之在空调房间呆得太久,或过食生冷,感受暑湿夜寒,致寒邪直中胃肠。此类感冒有时以急性胃肠炎症状出现,但暑湿型感冒与急性胃肠炎的区别在于:
暑湿型感冒无食用不洁食物史。
暑湿型感冒伴有肢体困重、头胀如裹、鼻塞流涕、舌质薄白、脉浮细等外感症状。
暑湿型感冒腹痛泄泻症状较轻,一般不会出现脱水。
暑湿型感冒大便多带有泡沫或呈水样,粪便检查无异常。
中暑与暑湿感冒的区别
暑湿感冒属感冒范畴,有明显的感冒症状,如“发热、微恶寒、鼻塞、流涕(或咳嗽)”;而中暑虽有发热(比感冒发热重),但没有恶寒、鼻塞、流涕之类的感冒症状,这是与感冒的根本区别。其次,中暑诱因明显,即多在高温环境下劳作时发生;而暑湿感冒与感受风寒与暑湿有关,但外界诱因常并不明显。暑湿感冒病程缠绵,大多需数日治疗而痊愈;中暑虽发病急,但恢复也快,一般1~2天,甚至几小时内症状即可消除。中暑和暑湿感冒都多有暑中夹湿现象,湿易伤脾,所以二者常出现相同的胃肠道症状,如腹胀、腹泻、食欲不佳等。在用药上,二者有相同或相似之处。
温馨提示
在治疗上中暑重在祛除体内的暑湿,基本治疗方法有祛暑清热、解暑和中、祛暑利湿、清暑益气等。常用祛暑中成药有暑热感冒冲剂、藿香正气水(丸、软胶囊等)、十滴水(胶囊)、六一散、仁丹(又叫“人丹”)、清暑益气丸、暑症片、广东凉茶、午时茶,以及外用清凉油、风油精等。治疗暑湿感冒既要祛暑湿,还需疏解表邪,治法有祛暑解表、清暑化湿、解表和中等。治疗暑湿感冒的中成药主要有暑热感冒冲剂、暑湿感冒冲剂、藿香正气软胶囊(口服液、丸、颗粒等)、四正丸、香苏正胃丸、广东凉茶、保济丸等。由于中暑与暑湿感冒因在症状上有相似之处,只要对证,同一种药对这两种病出现的相同症状都有效。不过,治疗上最好还是首选专治中暑或暑湿感冒的中成药。
为什么人冬季易患感冒
冬季寒冷多变的气候易诱使慢性病复发或加重,如支气管哮喘、慢性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寒冷可以诱发心肌梗死、中风的发生,使血压升高,使溃疡病、风湿病、甲亢、青光眼等症状加剧。寒冷能引起中度的迷走神经兴奋,对患哮喘、过敏性疾病、胆绞痛、有脑溢血倾向的病人有不利的影响。因此,冬季要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大风降温天气对机体有不良刺激,备好急救药品。同时还应重视耐寒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御寒能力,预防呼吸道疾病发生。调查显示,45岁以上死于呼吸病者,其死因与前一周的气温,湿度有关,降温时死亡增加,当气温降至0℃以下并有大雪时,患气管炎死亡的增加3倍之多。那么,冬季人为什么容易患感冒呢?
低温是导致冬季感冒的重要因素
感冒虽然是由病毒或其他病原体引起的疾病,但是受寒、着凉也是感冒的主要诱因。寒冷使肺功能降低是导致冬季感冒的重要因素。调查证明,一年之中冬季比夏季的肺功能有所下降。通过各种室温试验,证明室温较低时,肺功能会受到明显防碍,这样给感冒病毒侵犯肺部造成可乘之机,从而引起感冒发作。
空气干燥、易滋生病菌
感冒病毒本身往往受到环境方面的影响。在各种环境因素中,除温度以外,目前最为重视的是湿度的作用。比如,当湿度达50%以上时,流行性感冒病毒可迅速死亡。当湿度在50%以下,即空气干燥时,可生存较长时间。在寒冷季节,由于室内空气干燥,由感冒患者身上散布出来的病毒在空气中能生存较长时间,容易传染给别人。
空气流通差易交叉感染
感冒的发生与空气流通不好有关。感冒病毒的主要感染途径是飞沫传染。当室内空气流通不畅,又有许多人住在一起时,对于具备这种飞沫感染的病毒来说,就成为最有效的感染场所,这种场所在寒冷季节最容易出现。所以,冬季预防感冒应注意开窗户,使空气流通,并少到公共场所逗留。
冬季室内外温差大易感冒
温差的突然变化也是容易感冒的重要原因。由于冬季气候寒冷,有人习惯在室内使用暖气、电取暖器以及空调器等取暖设施,这样可使室内空气干燥,湿度下降引起感冒。更重要的是容易造成室内外的温差过大,如果从温度较高的室内突然到温度较低的室外,人体的调节功能不可能一下子适应,这样就容易发生感冒。所以此时外出应多穿衣服,注意保暖防寒。
不要把慢性疲劳当感冒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初期症状类似感冒,如低烧、头晕、咽喉疼痛、肌肉酸痛等,而目前医院的常规检测手段又查不出“慢疲”的病因,因此有的人往往把它当做感冒来治,最终贻误治疗时机。实际上慢性疲劳是人类新发现的一种非常危险的现代疾病,仅靠休息、锻炼或是吃提神抗疲劳的食品、保健品等,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药物治疗。也有很多人把“慢疲”等同于亚健康状态,以为并非疾病,只要多休息、加强锻炼即可消除,实际上这种认识是不对的。所以,如果因为长期加班、工作疲累而经常有上述症状,就有可能已患“慢疲”。切记不可自行买些感冒药吃吃了事。
感冒患者的实验室检查
感冒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血象:病毒性感染,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性感染,白细胞计数常增多,有中性粒细胞增多和核左移现象。
病毒和病毒抗原的测定:如用免疫荧光法、血清学诊断法、病毒的分离与鉴定等,以判断病毒的类型,区别病毒和细菌感染。
细菌培养:以确诊细菌感染和判断细菌的类型。
脾气不好的人为什么易患感冒
你是个好脾气、富有幽默感的人吗?如果是,那就恭贺你,如果不是,那就给你提一句忠告,赶紧改一改,因为除了你的脾气让别人不舒服外,据科学家研究,脾气不好的人比心情快乐的人更容易得感冒。因为有研究人员对多名住在养老院里、年龄在80岁以上的老头老太太进行了调查,仅以老年男子为例,在两个月的跟踪调查中,研究人员发现心情乐观、经常大笑的男子身体非常健康,与那些整天心情郁闷的老人相比真有非常明显的差异。如果一天到晚老是愤世嫉俗、暴躁易怒、与他人搞不好关系,性格这样怪异的人得感冒的危险要比别人大得多。而富有幽默感的人得感冒的几率非常小,相反,那些性格怪异心情不好的人则更容易得感冒,得了感冒要多花好几天才能恢复。对老年男子来说,幽默的天性很明显能减少患感冒的危险性,脾气不好则刚好相反,感冒专找这样的人。
流行性感冒是如何确诊的
流感的传染性极强,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被传染,而一旦患上流感,对工作、生活都将产生极大影响,如不及时治疗还容易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因此流感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由于流行性感冒的表现与普通感冒及上呼吸道感染十分相似,无十分明显的特征,所以,流感最初发生的病例不易诊断,需要根据流行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及病原学检验综合进行诊断。
流行病学史:由于流感常有暴发流行,即短时期内某地区有大量人群发病,所以分析流行病学史对诊断很有帮助。例如在流行季节一个单位或地区同时出现大量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或在医院门、急诊就医的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明显增加,就表明流感可能正在流行。
临床症状:流感患者在临床上多有鼻塞、流涕、喷嚏、咽痛、流泪、咳嗽等类似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更典型的表现为畏寒、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多数患者症状持续一周,临床表现和严重程度有较大差异,可分为单纯型、肺炎型、中毒型和胃肠型。其中单纯型最为常见,即出现上述的流感一般症状;肺炎型多发于老年、小儿、慢性心肺疾病及其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病初与单纯型流感相似,1~2日内病情加重,有持续高热、咳嗽、血痰、胸痛、气促等症状;中毒型一般较为少见,表现为高热不退,并伴有脑炎或脑膜炎样表现,儿童可发生抽搐,少数患者会出现循环功能障碍、血压下降或休g;胃肠型患者除一般症状外,还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温馨提示
小儿是流感的易感人群,临床表现常因年龄不同而差异很大。年龄较大的儿童症状与成人相似,婴幼儿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部分患儿突发高热伴全身中毒症状,轻微流涕,常伴有呕吐和腹泻等胃肠道症状;部分患儿表现为气管、支气管炎,严重者则出现气道梗阻症状。
实验室检查:除上述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外,实验室检查也可作为流感诊断的重要依据。特别是在流感流行初期或流行间歇期,由于流感的临床表现易与其他急性发热并伴有呼吸道炎症的疾病混淆,实验室诊断往往有助于确诊。
实验室诊断可以通过血检及病原学诊断进行。如血检表明患者外周血象表现为白细胞总数不高或减少,中性粒细胞减低而淋巴单核细胞相对增加可以支持患者感染流感的诊断。但流感的确诊必须要有病原学诊断依据。在对病毒及其抗体的检测中出现下列任何一项结果:从患者鼻咽分泌物或口腔含漱液分离到流感病毒;患者患病初期和恢复期血清中抗流感病毒抗体滴度比急性期高4倍或以上;在患者脱落的上皮细胞中查到流感病毒颗粒特异的蛋白成分或特异的核酸,或在采集标本经敏感细胞过夜增殖后查到流感病毒颗粒特异的蛋白、非结构蛋白或特异的核酸,就可以确诊病人感染了流感。
在流感诊断中,应注意将流感与其他呼吸道感染、急性传染病前驱期等相区分。但在流感流行期间,根据流行病学史,以及病人的症状确诊。如发热在38℃以上,伴有呼吸道和全身症状,即可早期临床拟诊流感并采取治疗措施。流感的确诊需要有实验室诊断的支持,但早期诊断对及时控制疾病进程、防止并发症很有意义,并且越早治疗效果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