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小故事
假定有这样一个国家:只有富人和穷人,他们分别集中居住在东部和西部。国家每天分给东部和西部同样多的粥。东部富人这边人很少,粥相对就多,每天的粥喝不完;西部穷人那边人很多,很多人吃不饱,因此穷人们都认为这样很不公平。
于是,政府决定,从富人那里打一锅粥,送给穷人吃,以减轻不平等的程度。政府的愿望很美好,只不过为了把粥送到穷人那里,政府需要重新买盛粥用的桶,要雇用挑桶的人,这样就增加很多开支。更为不幸的是,政府用的那个桶破了一个洞,成了一个漏桶,一路上漏掉了不少,等粥到穷人那里已经所剩无几了。为了公平而增加了开支,最终却丧失了公平,这就是效率的损失。
通俗理解
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曾经形象地说:“当我拿起刀来,试图将国民收入这块蛋糕在穷人和富人之间做平均分配时,整个蛋糕却好像突然变小了。”
这里所说的蛋糕的变小,实际上就是效率的损失。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税收削弱了富人投资的积极性;二是税收影响了穷人劳动的积极性。不仅富人受到影响,而且穷人也受到影响。比如,一个失业工人由于得到了一份月薪并不算高的工作,而失去了政府所有的补贴,他自然也就对找工作不热心了。这样,由于在收入分配的过程中可供分配的国民收入总量减少了,结果就必然与政府的桶发生了“泄露”一样,使得富人失去的多,而穷人得到的少。
生活启示
经济学家们强调效率,却忽视了公平。现实中公平和效率往往是矛盾的,一味讲公平,却又影响了效率,阿瑟·奥肯所提出的著名“漏桶原理”告诉我们公平和效率的交替关系,即为了效率就要牺牲某些公平,而为了公平就要牺牲某些效率。漏桶原理暗含了很多实际情况,比如对富裕家庭增加一定的税收来帮助贫困家庭,那么,贫困家庭的资助总量总是小于富裕家庭所缴纳的税收总量,因为在转移的过程中有很多中间环节,要有一定的支出;同时,这样的做法又会对人们工作的积极性、储蓄和投资等产生影响。于是,该政策就变成了一个漏桶,漏出的就是效率的损失。
在实现美好理想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同理,在开展慈善事业的过程中,也不能避免出现漏水的桶,即一些人鱼目混珠。正如我们要修水桶一样,我们自然要加强对民间慈善组织的监管;但正如水桶会老化或受到碰撞必然要漏水一样,对民间慈善组织的监管也很难尽善尽美。
这就如同用刀子切蛋糕,平等代表了如何分,而效率则代表了蛋糕的大小。人们必须在平等和效率之间作出选择,因为,效率关注的是能不能尽量把蛋糕做大,而公平则更加关注能不能平均地分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