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周作人介绍《清嘉录》的文章后,便记得了顾禄即顾铁卿的名字,后来又见到了他作的另一种记苏州风土的笔记《桐桥倚棹录》。顾颉刚云,《清嘉录》有日本翻刻本,求索易得;《桐桥倚棹录》则“刻版十余年后即遭兵燹,流传至寡”。
顾氏接着又说,“此书最佳部分,为市廛、工作、园圃诸部,足见当时苏州商业、手工业及园艺业之情况”;我却以为,其“冢墓”部分不像别个风流自赏的文人那样津津乐道真娘、徐兰等名妓的“旧埋香处”,而着重介绍了明末带头闹事被杀掉的“五人之墓”,这一点更为难得。
“墓在山塘,墓基即普惠生祠,毛一鹭所建以媚珰者。”山塘位于去虎丘的路旁,历来为苏州胜地,普惠生祠是为了拍太监(珰)魏忠贤马屁而建的纪念堂,毛一鹭则是捕杀五人的苏州巡抚。明朝天启年间,魏忠贤擅权,大肆诛逐忠良,派特务来苏州逮捕“有德于乡”的周顺昌。苏人极为愤怒,“不期而集者数万,咸执香为周请命”。和平请愿受到了武力威吓,遂激化成暴力冲突,一名特务被当场打死,毛一鹭狼狈躲入茅房才免遭群殴。事后捕杀“倡乱者”五人,都属于“人皆得以隶使之”的小市民。五人则自云“我等好义,非为乱也”,“意气扬扬,谈笑以死”。
魏忠贤辈残酷杀害“好义”而“非为乱”的五人,在广大市民和士大夫中喪尽了人心,正好助长了李自成张献忠们“为乱”。五人被斩首,当时便有人“哀之,捐金得首,合其尸敛葬”。两年后天启帝一死,魏忠贤完蛋,生祠被拆掉成了五人的新墓址。此处后人题咏极多,《桐桥倚棹录》刊载了蒋士铨、舒位、赵翼诸人的题诗,都写得不错。但我觉得顶好的还是李福的这几句:
五人奋臂呼,万人并力赴,击死缇骑走一鹭。
人生快意亦自足,延颈怡然就显戮。
今日英魂同聚处,曩时普惠生祠屋。
虎丘塘,七里长。花市丛中三尺土,五人名姓千秋香。
如今的苏州游记,多把苏州人写成软语吴侬,名胜也只讲几处庄园,“五人之墓”早被冷落,连《古文观止》压卷的《五人墓碑记》也没谁选读了。难道说在黑暗腐朽透顶的****统治下聚众闹事,到如今还是“佛言不可说不可说”的么?
隔“五人之墓”不远处,还有一座顾义士墓,埋的是一位清朝带头罢工被杀的织工顾某,碑阴题有四个字:“义无反顾”。二十多年前去苏州,好不容易寻到了“五人之墓”,凭吊流连时发现了这座碑,在这四个字前又默立了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