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左手李彦宏右手马化腾
29101500000012

第12章 年轻而睿智的舵手(6)

于是,李彦宏想成为一个决策者,而事实上,机会对于每个想要做决策者的人而言都举足轻重。在1998年互联网精英学术会议上,李彦宏等来了他人生的重要机遇,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走向。

那是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参加的一个国际互联网大会,是国际互联网界级别最高的一次会议,据说连澳大利亚总督都参加了。Google的两位年轻创始人布林和佩奇也参加了会议,他们跟李彦宏作了比较深入的交流,更让李彦宏坚定了走搜索之路的决心。1999年,国家邀请了一批海外留学生回国参加国庆典礼,李彦宏也在受邀之列。回国后,李彦宏发现国内的互联网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心里长久抱定的信念一触即发,李彦宏决定回国创业。

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习惯了炒作、泡沫的互联网,在2005年夏天领略到了技术导向带来的震撼。当Google、百度、网易这些技术为王的公司占领了互联网的制高点时,所有人都看得出这些公司和一般门户网站的不同之处,因为他们都有着自己的核心技术,进而转化为其核心竞争力。

与Google等搜索引擎相比,百度的搜索更加细化,提供的新闻、MP3、图片、地图等检索子类别颇得广大网民青睐。但是,Google的技术创新能力,一直被业内所公认。一位业内专家在看了Google网上直销的说明后感慨道“它销售也在用技术”。据了解,客户购买Google的关键词服务后,还可以获得点击率等相关信息,所需费用也是根据点击率来计算。百度同样的业务中,客户获得的服务就相对简单。还有人认为,Google是一家技术公司,百度则主要是一家市场公司。

有互联网评论家曾经这样评价百度和Google的实力:大家普遍认为百度是最像Google的本土化公司。从产品线到企业内部的管理方式,可能有些地方像。但本质上,百度更加娱乐化,技术创新能力比较弱,这点跟Google非常不同。也就是说,百度如果不能实现技术创新,当搜索引擎面临下一波重大升级的时候,百度就会被淘汰。

百度的技术真的不如人吗?原雅虎中国总裁周鸿祎的观点,似乎进一步佐证了这一说法。他认为百度之所以能在过去两三年里赶超Google,靠的就是在本地化上精细耕作,认为百度的核心技术在国内同行中间应该是做得最出色的,并充分肯定了百度的本地化运作。但是他依然强调,在把百度核心技术和Google进行对比的时候,Google的优势就凸现出来了。

当然,也有人对百度的技术持正面的、肯定的态度,比如同是做中文搜索的百度同行中搜CEO陈沛,就不完全同意周鸿祎的看法。他从对Google和百度技术的研究经验出发,认为百度在其他的方面可能与Google还有很大差距,但是百度在本土化上已经超过了Google。不过,尽管如此,互联网分析师吕伟钢仍善意地提醒百度,如果仅仅在渠道建设方面领先,而在技术创新方面不能突破从而导致用户对产品的体验变差的话,用户最终还是会投奔Google。

同时,对百度技术的威胁也不仅仅来自Google。随着雅虎阿里巴巴巨无霸战舰的打造完成,马云结合电子商务与中文搜索的新模式将会给百度的技术创新带来很大挑战。这无疑对百度的技术创新提出了更严峻的考验。

阿里巴巴的搜索产品一经推出,新的搜索之争已经来临。这款不同于目前搜索业界热衷的新闻搜索、竞价排名类产品,把主要功能锁定在搜索商业信息和商业机会上。马云表示,这款产品的主要对象并非中国8000万网民,而是更加精确定位于“网商”。百度如何面对这样的挑战,大家正在拭目以待。

难道中国互联网真的进入了所谓的“后百度时代”吗?以百度或Google为代表的搜索商业运用已经变成旧的模式,而更新的搜索商业应用模式将是雅虎阿里巴巴模式。这种新的搜索商业运用不同于“搭便车”,而是分类的、细致的、精确的分类搜索,直接以商业运用为手段和目的。虽然百度的点击量每日达3000万次以上,网页浏览量已居全球第17位,中文搜索量也超过国内5家主要网站的总和,但是却没获得真正本应该获得的利润。而照目前情况来看,阿里巴巴已经变成真正掌握搜索的商业应用公司。

不管其他公司的技术发展对百度来说意味着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这都将是刺激百度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动力之一。

当然,对于一名技术人员来说,没什么比你所在的公司具有强劲的技术实力更能给你信心与激情。百度股价从发行价27美元在3个小时内便冲上了150美元,美国人看重的不是百度的其他,而是百度的技术。他们可能从没用过百度,但他们非常清楚一家能在搜索领域与Google对抗的公司,在技术方面绝对是令人期待的。百度“疯狂”的背后是雄厚的中文搜索技术在支撑着,百度的技术能否不断创新、提高,必然成为决定其未来的最重要因素。

打败别人从模仿开始

李彦宏在创业最初,是仿照Inkotomi的商业模式。Inkotomi是一家为门户网站提供搜索服务的站点,在互联网发展的繁荣期,市值一度高达200亿美元。但在当时中国市场的竞争中,面对诸多门户网站,百度采取这样的模式并无多少底气。随着Inkotomi在2002年被雅虎仅以2亿美元收购,这一模式也受到更大的质疑。

为了提高竞争力,李彦宏决定复制美国的内容网络分发公司Akamai技术的模式,通过邻近的服务器分流,为网站降低网络流量压力,从而提高下载速度,就是今天很热门的CDN业务。而在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前,百度又幸运地获得了1000万美元投资。此时,李彦宏发现中国公司已不可能为搜索付费,会选择更便宜的数据产品,于是又决定模仿硅谷公司Verity,该公司为美国大企业提供搜索和数据管理服务。

很快,客户多起来,渐渐的,李彦宏欣喜地看到,几乎所有的门户网站都在使用百度搜索的服务。但另一方面,李彦宏又多了其他的顾虑:市场份额已占到80%,还不能挣钱,商业模式肯定不对头。参照一直关注的美国同业Overture的经验,李彦宏提出转移用力方向,在自己的网站引入竞价排名。

于是,在2001年8月李彦宏要求董事会召开电话会议。会上,李彦宏一改平素的温和、民主、安静,忽然变得激烈、决绝、大嗓门。他一个人说个不停,只为说服董事们同意转型。当然,最后他成功了——董事们终于有保留地“投降”了:李彦宏,并不是你的道理让我们信服了,而是你的态度。

在李彦宏这么坚决、这么有信心的要求下,董事们只好同意去尝试转型。然后,转型后的百度,就又开始了顺理成章的进步。“没有反复、没有动荡”,直到2003年年底,李彦宏在北大开讲座,不必再以“在座的谁用过百度”为开场白,因为总是不断有人站起来,或者表达钟爱,或者探讨具体的搜索技术。“这时候,我意识到,百度算是基本上成了。”——李彦宏激动地说。

2008年,在主题为“创造·创新·创想”的新经济高峰论坛上,李彦宏在谈到企业创新动力的时候,表示,中国互联网将从模仿创新阶段进入创新井喷期,有关互联网的新技术和新应用,其他国家未来都可能要向中国看齐。“中国的互联网用户数现在已经超过了美国,中国因此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国家。领先就意味着会先碰到问题,更早地碰到问题,就有机会更好地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就是创新的过程,我们也就比其他国家拥有了更多的创新、创造的机会。”在论坛的演讲环节中,李彦宏如此阐述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与创新机遇间的良性循环。

可见,在李彦宏看来,模仿是互联网起步的必经阶段,不仅不是坏事,而且只要模仿得好,必将打败模仿对象、取而代之。得到三位“师傅”的指点

提及自己如何在互联网世界中进步飞快、脱颖而出时,李彦宏说这都要得益于自己曾经得到过3位“师傅”的指点。

在美国读书的时候,有3个人对李彦宏后来事业上的影响较大。第一个人是李彦宏在美国学校里的导师。李彦宏在美国读书的两年半当中,一直被要求跟踪最先进的搜索引擎技术或者信息检索技术,就是1992年到1994年这个阶段。

李彦宏导师的研究项目其实并不是搜索引擎类的技术,但李彦宏一进他的项目组,他就告诉李彦宏,你以前读本科学的是信息检索,你来跟踪信息检索方面最先进的技术,看看有没有什么将来可以用在我们这个领域的。这可以看做是对搜索引擎的早期跟踪,李彦宏得益于此。

到1994年的时候,李彦宏决定出来工作,毅然放弃了博士学位。李彦宏的导师能很开明地同意李彦宏这样做,其实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学校里的教授总是希望自己最好的学生将来也去做教授,从而大家形成一个圈子。但是当李彦宏告诉导师自己的兴趣是想进入工业界时,导师对他说,如果你感兴趣的是工业界的事,你也没有必要读博士学位了。这样,李彦宏才顺利地跨入了华尔街的大门。

李彦宏的第二位“师傅”是一位工业界少数学术上非常优秀的人之一。他是耶鲁大学的博士,也是李彦宏第一份工作的老板。他开始在“贝尔实验室”做了很多年的研究,后来自己创业成功,开了一个公司。

李彦宏在遇到他之后,经常和他一起谈论问题,而且每次都能碰撞出各自的灵感。两人似乎相见恨晚,更重要的是他给李彦宏提供了很多帮助。李彦宏出国是在1991年,当时国内的环境还是“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状态。但这个老板给了李彦宏信心,让李彦宏感觉靠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可以做得非常成功。同时,因为他非常开明,给了李彦宏很多自由的时间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超链分析”的专利就是在那个时候发明的。

李彦宏遇到的第三个“师傅”是李彦宏后来加入Infoseek的老板威廉·张,他原本是公司的CTO(首席技术官),被提拔起来以后要找个人替代他做原来的位置,因为那个时候搜索引擎系统已经变得非常复杂了,他需要找一个能够了解整个搜索引擎是怎么回事的人,找来找去找到了李彦宏。因为在他看来,李彦宏是唯一一个能够听懂所有模块的人。对于他的知遇之恩,李彦宏一直铭记在心。

每一个人的成长和成功,都离不开学习。闭门造车的只能是一辆废铁,只有不断地学习,听取他人的教诲和建议,才能少走弯路。

学习,永恒的动力

业界认为,马化腾对市场的敏感度、对同类产品的学习能力,在中国网络界相当突出。因为马化腾懂得该学什么,并懂得在学到的东西里进行改进。在腾讯内部有这样一种说法:在管理一家大企业方面,马化腾可能比不上杨元庆,但如果给他们同样的资金去创业,马化腾的胜算更大。

10多年来,腾讯复制过太多的产品,因此腾讯身上有着太多互联网公司的影子,腾讯甚至被很多业内人士定位为“抄袭者”。但是,腾讯所推出的产品似乎都要比他所抄袭的原型更加成功,这难道不是马化腾超强的学习能力使然吗?

马化腾在深圳大学读书时,因为还没有Linux(一种计算机操作系统),马化腾把“偶像”定位在Unix、C语言方面的大师级程序员。不过他最早展现出的才华,却是通过学习,将个人爱好与市场动向相结合:1994年,还在润迅公司做软件工程师的他看到电脑板卡市场火热,于是他结合自己炒股的兴趣,开发出“股霸卡”,一度在深圳的电子市场卖到断市。我们可以把这看做是他超强学习能力的第一次展示。

同样的,QQ的诞生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在润迅做开发部主管时,马化腾看到老朋友丁磊组建了网易并初见成绩,这让他心动,自那时起他就下定决心以后找准机会就创业。在马化腾27岁的时候,也就是1998年底,马化腾创办了腾讯,之后他推出了OICQ,也就是之前他喜爱的ICQ的一个翻版。

ICQ成名久矣,但它也有其弊端:比如,ICQ的全部信息存储于用户端,一旦用户换一台电脑登陆,以往添加的好友就会消失。而且,ICQ只能与在线的好友聊天,且只能按照用户提供的信息寻找好友。

这时候,如何选择体现出了马化腾的学习特质:马化腾所做的不是编出一套服务器端信息保存的程序,而是将前后两端的功能按照用户的需求有机结合。OICQ比ICQ更加人性化,它具备ICQ没有的离线消息功能,任何人都可通过在线用户名单随意选择聊天对象,它甚至提供个性化的头像。而这个功能对于其最强有力的竞争者MSN来说,显然超前了很多。

一些看似细微的改进,却带来了截然不同的结果:互联网随着网吧的兴起在中国全面铺开,而OICQ把信息存储于服务器而不是用户电脑的特色,让其成为了每台电脑上必备的软件,每个来网吧的人似乎都已经习惯第一时间激活它。腾讯一下子火了,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腾讯就取得了一个ICQ在中国从来没有获得过的成绩——拥有500万用户。

但是,马化腾需要学习的其实还有很多,因为虽然“利众服务”为腾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客户数量,但同时也暴露了问题:腾讯缺钱。

在缺乏可借鉴的赢利手段的情况下,随着用户的增加,腾讯需要的服务器数量不停增长,这成了马化腾必须马上解决的问题。于是,腾讯一度减少用户账号的放出量。但这根本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马化腾想到了融资,但是,虽然OICQ和新浪、8848等一样是直接模仿、学习海外的网络模式,但比起已经找到赢利手段的门户和电子商务网站,即时通信领域的出路要局限得多。即使是ICQ,最终也不得不委身于美国在线。这直接导致腾讯融资的困难。

即使最终马化腾获得了IDG和香港盈科总共220万美元的投资,代价也颇高昂:足足让出了40%的股份。

香港盈科作为参与投资的一方,对腾讯的态度模棱两可,它既不愿进一步投入,又不愿退出。原因在于,香港盈科看到自己的投资基本上都被用在购买服务器上,回报几乎是看不到的,加上腾讯又要求加大投资额,香港盈科更不知该如何走下一步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