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出生在汉朝的辉煌时期,虽然家里并不富裕,父亲和兄弟却都把昭君看作掌上明珠。昭君也是天生丽质,非常聪慧,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除了学习女红,昭君在父亲的教导之下还读书学字,尽管生长在偏僻穷苦的乡下,她却出落得有大家闺秀的风范。
公元前36年,汉元帝下令征集天下美女补充后宫,昭君的绝世才华传到了京城,自然被选中。在数以千计的美女中,皇帝是怎么挑选心仪的人呢?在当时是由宫廷画匠作为中间人,通过作画把女孩们的美貌呈现给皇帝,再由皇帝从画像中挑选。那些出身富贵人家或者有亲友支援的,生怕自己不被选中,通过各种方法来贿赂画工。昭君家境贫寒,她觉得自己既然貌美,就不需要通过欺瞒的手段来获取青睐。这让画工觉得很恼火,他在昭君的画像上面给她的脸上画了一大块黑痣。昭君落选了,只好作为一个待诏的身份留在宫中当宫女。
昭君在宫中过着凄凉而孤寂的生活,觉得自己的才华不能得到赏识而哀伤,就在这个时候,南匈奴单于呼韩邪前来长安觐见,提出要做“天朝之婿”的想法。汉元帝十分高兴地接待了他,并下旨让宫女们前来敬酒。在人群中,呼韩邪一眼就看到了美艳无比的王昭君。他的心被昭君的风华绝貌牢牢地抓住了,他向汉元帝提出“愿为天朝婿胥也不一定非选一名公主,皇帝就让我在这些美女里面挑选一名吧。”汉元帝心里想,这下不是更好,免得还要在自己的女儿里面忍痛割爱,于是便一口答应。呼韩邪高兴地指着昭君说:“就是她。”汉元帝看到昭君如此美貌,虽然心有不忍,但是说出去的话怎能收回,只得让呼韩邪选一个良辰吉日迎娶昭君。
到了出嫁的那天,昭君改变了平时淑女的打扮,换上了一身戎装,英姿飒爽中更显妩媚。她告别了天子,带着一种异样的心情,最后一眼回望长安,然后随着单于抱着琵琶上马而去。一路上,长安大街万人空巷,大家都争相目睹昭君的风采。
昭君出塞后,汉朝与匈奴团结和睦,国泰民安。呼韩邪为汉帝能将这样一位美貌贤淑的女子嫁给自己而高兴,边塞地区再也没有战争的阴影笼罩,只有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昭君出塞之后的50年,边塞的烽火从未燃起过。为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的安定,身为女儿身的王昭君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贡献。
和平是人民最渴望的生活,也是国家最需要的。爱国不仅仅表现在为国家的利益在战场上厮杀,也不仅仅是杀身成仁的豪言壮语,王昭君不顾路途遥远远嫁匈奴,并且为民族团结和国家的安定做出自己所能做出的贡献,她的爱国或许不是那么慷慨激昂,却足以感动我们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