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
2911500000027

第27章 笔做情·纸上找寻曾经和未来(2)

梦中的阿圆也病了,钩钩自己的手指,说是老毛病复发。小时候的钱瑗有过一次毛病,手指肿得很,大夫说是骨结核,基本无药可治,杨绛也不愿放弃,最后真的好了。这次复发会怎么样,杨绛心中却没了底,毕竟钱瑗已经不是那个小孩子,也是个要退休的人。

在她的梦中,钱瑗康复了,来到船上看她跟父亲,还亲热地聊天。

在病中的钱钟书,头脑还很清醒。一九九六年十一月十二日,躺在病床上的他忽看着杨绛背后连声唤:"阿圆!阿圆!"

杨绛安抚他说:"阿圆在医院里呢。"

钱钟书却说:"叫她回家去。"

"回三里河?"

"那不是她的家。"

"回西石槽?"(钱瑗的婆家)

"西石槽究竟也不是她的家。叫她回到她自己的家里去。"

杨绛答应他,会把他的话转达给阿圆,他才安静,闭上眼睛不说话了!

之前杨绛跟父亲便有过"心有灵犀",钱瑗跟爸爸也是"骨肉相连"的,后来杨绛把话带给阿圆,她笑着点点头,她懂爸爸的意思了。钱钟书的护工说,从那天开始,钱钟书梦中只喊过杨绛和娘,再也没有叫过钱瑗的名字,也不再怎么问女儿的病情之事了。

钱瑗真的好了吗?还是只是在梦中来告别!

梦中的阿圆陪着杨绛下了船,她扶着杨绛说:"娘,你曾经有一个女儿,现在她要回去了。爸爸叫我回自己家里去。娘……娘……"

她是太思念女儿了,想用一切换来女儿的康复,但这却只能是个梦,梦中的女儿软软地叫着"娘",然后就不见了,从此消失了,从真实的世界消失了。

梦总会醒,女儿还是离开了,只是心痛的感觉却真实地存在,女儿是娘身上掉下来的肉,女儿的离开娘的感觉是怎样的感觉?"我使的劲儿太大,满腔热泪把胸口挣裂了。只听得啪嗒一声,地下石片上掉落下一堆血肉模糊的东西。迎面的寒风,直往我胸口的窟窿里灌。我痛不可忍,忙蹲下把那血肉模糊的东西揉成一团往胸口里塞;幸亏血很多,把滓杂污物都洗干净了。"

梦中的钱钟书看到了临走的阿圆,却知道那不是真的阿圆。他说他知道阿圆是不放心爸爸妈妈,钱钟书心里都明白,都明白!

"古驿道上夫妻相失老人的眼睛是干枯的,只会心上流泪。女儿没有了,钟书眼里是灼热的痛和苦,他黯然看着我,我知道他心上也在流泪。"

三个人变成了两个人,一个人离去,三个人都伤心!一场梦醒来,人已隔世,杨绛一个人躺在三里河家中的床上,这场梦耗尽了她最后一分力量,还有最后一分希望,却给了她无穷无尽的思念,结束了这场万里长的梦。

梦中最后的场景,她在古驿道迷了路,没了方向,找不到客栈,更找不到311号码的船,她一直走一直走,眼前的景色越来越模糊,最后就一片漆黑,只能听到水声。

她只好沿着来的路回去,像一片叶子被风卷着走,没有可以抓住的稻草,也没有树枝的羁绊,再睁开眼时:"三里河的家,已经不复是家,只是我的客栈了。"

第二部分,就是回忆她和钱钟书从一九三五年开始的两个人的生活,留学、育女、做学问,直至一九九八年钱钟书先生先离开的时光。时间跨越了六十三年,这个家庭经历了那个时代的所有变迁,战火、疾病、政治风暴到最后的生死离别,家庭是所有人遮风避雨的大树,有家就有方向。

三个人,每个人在家庭中都有自己固定的角色,也有其他"兼职"的角色,杨绛曾在《我们仨》中这么描述他们三个人的关系,让我们对这三个人在一起时的情形有了一个猜想的根据:

"我们仨,却不止三人。每个人摇身一变,可变成好几个人。例如,阿瑗小时才五六岁的时候,我三姐就说:"你们一家呀,圆圆头最大,钟书最小。"我的姐姐妹妹都认为三姐说得对。阿瑗长大了,会照顾我,像姐姐;会陪我,像妹妹;会管我,像妈妈。阿瑗常说:我和爸爸最"哥们儿",我们是妈妈的两个顽童,爸爸还不配做我的哥哥,只配做弟弟。"我又变为最大的。钟书是我们的老师。我和阿瑗都是好学生,虽然近在咫尺,我们如有问题,问一声就能解决,可是我们决不打扰他,我们都勤查字典,到无法自己解决才发问。他可高大了。但是他穿衣吃饭,都需我们母女把他当孩子般照顾,他又很弱小。"

最后,只剩下杨绛一个人,守着一盏曾经照亮归途的灯,独自用文字缝制着生命的地图。她用百年的经历最好地为我们诠释了一个字──家!

这是一部人生教科书,它教导人们应当如何面对苦难、面对死亡、面对幸福、面对人事变迁,也教导人们如何回忆自己的一生。

开篇的长梦和结尾的"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告诉我们的是,悲喜交加便是人的一生,婴儿落地,有人哭有人笑,便是知道这一生注定不好走。

杨绛的文字让人很快就静下来,读着,却像有位慈祥的老人用缓慢的语气讲述远方的故事。无论那里是怎样的狂风暴雨,她讲述得总是波澜不惊,像怕你受到伤害,呵护着你的心,可是你们并不相识。

杨绛文学语言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其简洁的语言,看起来平淡,无阴无晴,不做作,不矫情,不耍花枪,然而平淡不是贫乏,阴晴隐于其中,经过漂洗的苦心经营的朴素中,有着本色的绚烂华丽。干净明晰的语言在杨绛笔下变得有巨大的表现力。

在钱钟书最后的日子里,她一直守在那里,像是最开始一直等待他到来一样。当时钱钟书已经没有了精神说话,眼睛却一直看着杨绛。有些话不用说,心意就懂了,嘴就笑了。"他现在故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越远,越怕从此不见。"

童话中,美丽的故事总是用"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结束,却没人愿意讲离别的场景,因为没有一场离别是人所希望的,他们多次分开,又想办法聚在一起,这样聚聚散散一辈子,却从来没有在对方身边待够,就这样守着,就像歌中所唱: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女儿和丈夫相继离开了,杨绛说:"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她没说过自己有多伤心,没说自己哭了多少次,没说如何悲伤地面对一个人的屋子,她只说要一直找,找到那对失散了的父女,有他们才是家。

"我们仨都没有虚度此生,因为是我们仨。"这句话,她是说给"他们仨"听的,他们都知道彼此的心中所想,是怎样的缘分让他们共度了此生,都在这一句话中了。

她知道自己迟早也要启程,踏上继续寻找的路,已至暮年,她依然写着这一生的事儿,像清点心中的行囊,只为了更轻巧地出发,更快地到达。杨绛说:"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过好每一天,准备回家。"

如翻译家高莽说的──

有人赞她是著名作家,她说:"没有这份野心。"

有人说她的作品畅销,她说:"那只是太阳晒在狗尾巴尖上的短暂。"

有人说得到她的一本书总要珍藏起来,她说:"我的书过了几时,就只配在二折便宜书肆出售,或论斤卖。"

有人向她恳求墨宝,她说:"我的字只配写写大字报。"杨绛不惯于向人赠书,她认为赠书不外是让对方摆在书架上或换来几句赞美的话。

有人请她出国访问,她说:"我和钟书好像老红木家具,搬一搬就要散架了。"她说她最大的渴望是人们把她忘记。

出版社的编辑最开始想把《我们仨》制作成为图文书,当时杨绛先生提供了很多照片,足够制作。当编辑读过了这些文字之后,彻底改变了之前的想法,杨绛先生的整本书都是一个整体,似乎像一口气完成的作品,让人不忍心从中打断。

出版的《我们仨》一书,照片都放在了前面,中间便是文字了,让读者一气呵成地看完他们的故事,走过他们的人生。《我们仨》出版后一直都在销售,也一直在加印,更会一直有读者喜欢他们家的故事,喜欢他们仨。

有人好奇,这样的三口之家,谁是主导呢?大家都猜测会是杨绛先生,因为家中对外的事情一直都是杨绛在打理,钱钟书像是被保护起来的人,躲起来专门做学问。但是杨绛先生的回答是:"不对,不对!我们家的三个人就像万花筒中的三面镜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二〇〇三年,《我们仨》付梓出版,用她的故事和她的文字感动了一代人。二〇〇四年一月《新闻晚报》刊发标题为《谁是二〇〇三年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女性人物?》中提到:杨绛──她用《我们仨》感动中国。她也在二〇〇三年度的中国文学人物的评选中,获得本年度"文学女士"。

一年间,《我们仨》销售五十万册,读者的来信从天南海北飞来,诉说着自己被感动的一切和对老人的关心。杨绛先生很喜欢读这些信,但是她说:"我没写什么大文章,只是把自己个人的思念之情记录了下来,不为教育谁用。"她从没想过书会不会畅销,只是觉得作为家中最后战斗的一员,她有记录下这一切的责任,她是留下"打扫战场"的那个人。

走到人生边上

在二〇〇五年新年的时候,杨绛因为发烧住进了医院。经过医院的治疗,两天烧便退了,她回到家中便开始动笔写作。题目《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是她在病床上想好的,这本书的事随后就一直萦绕在她的脑海中。

她用了两年半的时间,断断续续,记录下这段时间关于人生的很多思考,更多的像经历人生后的反思。

《走到人生边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论述,后面的部分是关于问题的注释。这本书其实也呼应了四十年之前钱钟书先生的书名《写在人生边上》,之前钱钟书这样感叹:人生据说是一部大书,这书真大!一时不易看完,就是写过的边上也留下好多空白。

走到人生边上,直视生死的大问题。人在世间走一遭,总会走到这一天,有的人浑浑噩噩也是走完,有的人便要思考我为什么来?我怎么证明我来过?

杨绛在纪念三姐姐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人生四苦:"生老病死"。老、病、死,姐姐都算懂一点了,可是"生"有什么可怕呢?这个问题可大了,我曾请教了哲学家、佛学家。众说不一,我至今该说我还没懂呢。"她一直在探索关于生死的问题,每次以为接近了答案,却发现还有更多没有解释的问题。

《走到人生边上》中,杨绛探讨了很多问题,关于神与鬼,关于人的灵魂,关于命运,关于文学,其中还穿插了很多玄幻及命理的相关内容,一切都是思考的产物,也是证明一生真正走过的证据。

关于算命和命理,杨绛应该是将信将疑的,因为之前发生过一些事,让她不得不信。她回忆小时候曾经碰到过一个算命的瞎子,拿她刚刚去世的弟弟的"八字"给他,让他算算,那瞎子掐手一算,就摇头说:"好不了,天克地冲。"杨绛将信将疑,又拿她姐姐夭折的孩子的"八字"让他算,瞎子这次算过之后突然发怒了,说:"你们家怎么回事,拿人家寻开心的吗?这个孩子有命无数,早死了!"

这瞎子本就不相识,此事实在是不好解释。杨绛没有刻意地学过算命和相关的什么命理,就是偶尔听到一些边边角角的"余料",并在《走到人生边上》书中略做了介绍。

当然,有些所谓的命理也是不准的。比如,在临出国之前,钱父曾经交给杨绛一份钱钟书的"命书",所谓"命书",就是根据生辰八字推算的命数,也可以理解为批八字,关于将来一些大事情的预测。内容大致是这样的:他的妻子会比他小一岁,这个应验了;还说命中没有儿子,这个后来也应验了。不过也有不准的,"命书"上说:"六旬又八载,一去料不返。"批语:"夕阳西下数已终。"意思是钱钟书只能活到六十八岁,事实上他因病去世的时候已经八十八岁。

到六十八岁那年,钱钟书曾经想起过自己的那个"预言",问杨绛:"我哪年死?"杨绛哄他:"还有几年。"就这样岔过去了,他也没再问。

不是每个人都能看懂《走到人生边上》中所要表达的含义,每个人理解的内容也会不尽相同,只因每个人思考的人生存在不同的轨迹。

平静的力量,像黑色的旋涡,让人无法抗拒被吸引,琐事中间方见真挚,用细微之事的控诉,比声泪俱下更让人产生共鸣。

在创作这本书的时候,杨绛已是九十六岁高龄了。

悟性是分级别的,一般级别就是听别人说,自己后懂,智者的悟性则参透先机,以警后人。而杨绛则是将自己身上经历的,和看其他人经历的果实摘下,分享给后来走过这里的每个人。

《走到人生边上》这本书前后创作了两年,杨绛查找了许多读过和未读过的中外书籍作为参考,作为依据。作废的稿子一大摞,才有了这四万多字的《自问自答》,完成了自己跟自己的对话,也完成了自己和自己的斗争,最后寻找到了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价值在于修炼灵魂、在于自我完善。

书中,一篇《胡思乱想》里描写的关于灵魂究竟用什么样子去见天堂里的亲人的猜测,让人意外,也让人不禁联想。而最令人唏嘘的是《比邻双鹊》。窗口那对喜鹊夫妇在一年的时间里演绎了多少的悲欢离合!结尾只淡淡一句:"过去的悲欢、希望、忧伤,恍如一梦,都成过去了。"

杨绛一直保持着手写创作,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她便坐下来写。如果身体不舒服,就静坐思考接下来要怎么写,她越来越珍惜时间。

生活在继续,每天的太阳依旧在东方升起,每天依旧是二十四小时,排着顺序地离去,已过百岁的杨绛先生此时安静地生活在那个家里,平淡而充实。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活着到底为了什么?明天要怎么过?这些问题,已经不需要答案。

她只是平静地生活着,看时间流走,用笔记录下脑中闪过的事,用温柔的态度呵护着生命,就是对已故亲人最大的尊重和怀念。

这片天地如此静谧,请求世间的纷扰不要打扰到这里,这里连风都不忍心用力地吹,草也只是安静地长,这里有一位微笑的老人,做着她爱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