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13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期间首次“套开”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这是十八大后首次召开的,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召开的首次全国性城镇化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深刻阐述城镇化的新内涵、新价值、新思路,三个“首次”标志着中国城镇化正在转型,预示出中国城市的价值导向和发展趋势,并对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产生深刻影响。可以肯定,新型城镇化将成为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动力,成为未来10年中国发展的重大主题。概括起来讲,这个“新型”城镇化就是一个创新的、智慧的、绿色的城市区域体系。
二
新型城镇化是基于城市区域体系的城市群战略。所谓城市区域体系,是指以特大城市为核心,大中小城市、城镇、农村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体系。它将破解城乡分离、城际分离、城域分离三大难题,重新塑造新型城乡关系、城际关系和城域关系。这三大关系所重构的城镇体系,本质就是城市群战略。
从2013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看,提出到2020年3个“1亿”的目标,即解决约1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约1亿人口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约1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研判可以得出三个基本结论:一是“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预示着中国城镇化规划将以城市群战略为核心全面展开;二是发展城市群成为破解“大城市病”,特别是人口过快无序增长、交通拥堵、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高房价与“贫民窟”现象的必然选择;三是中西部城市群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阵地。
三
新型城镇化究竟“新”在哪里。或者说,什么是创新的新型城镇化?概括起来,创新的新型城镇化有五个新变化或者新趋势:
一是从土地城镇化到人口城镇化。2013年虽然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2.57%,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却仅为35.29%,这17个百分点之差反映出2亿多农民工未能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平等享受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为此,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强调“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
二是从拼数量到提质量。淡化城镇化率考核,限制圈地、建楼、造城竞赛,转变外延式、粗放型、“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大力提高城镇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
三是从集中到融合。在城镇化过程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是我们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更加注重“三个融合”,即农村、农民、农业相融合、一产、二产、三产相融合,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
四是从市长造城到市场育城。计划经济时代控制城市规模的方法被实践证明是失败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传递出“十不准”信号,即不准违背自然规律蛮干、不准乱跟风大跃进、不准盲目大拆大建、不准一味求洋求异、不准造新城变“鬼城”、不准让市民成流民、不准一届政府一张图、不准再搞千城一面、不准“住上楼万事愁”和不准乱举债摊大饼,这“十不准”的关键是避免和遏制政府的投资冲动和政绩冲动。
五是从物的城镇化到人的城镇化。“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新要求。多些自然风光,少些水泥森林。留住自然、留住文化、留住历史,才能留住记忆、留住乡愁。
四
什么是智慧的新型城镇化?用一句话讲,就是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技术、先进的模式的集合体。一个好的城市,一定有先进的发展理念、科学的发展思路、明确的发展定位和创新的发展模式。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发展,是精明增长和精细管理下的城市发展,是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基础上的城市发展,是政府治理、社会治理、城市治理一体化和现代化过程中的城市发展。
大数据时代的新型城镇化,人们获取信息方式发生变化、交友或交往方式发生变化、生活方式发生变化、思维方式发生变化、人的价值观发生变化、社会组织形式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交叉和叠加带来了多种秩序的重构,打破了现实社会交往中的时空阻隔和社会障碍,打破了传统组织的层级化结构,弱化了身份意识和自我认知,网络聚合效应改变着传统组织机构和社会管理机制,思维方式从因果性转向相关性。
由此,人与人沟通转向人与世界沟通互联,计算机和网络成为城市管理最基本并普遍使用的工具,数据整合、共享、开放和集成运用成为智慧管理的核心,数据膨胀和信息爆炸对社会发展和传统管理模式提出新挑战,城市价值链及其协同创新在城市管理中更具战略地位,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逐步纳入数字化,个人隐私和信息泄漏或被滥用成为管理忧患。可以判断,网络社会建设成为创新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线上线下一体化成为城市战略管理的重中之重,构建网络空间秩序成为政府与社会的共同责任。智慧城市必将占领城市发展的制高点,“互相尊重、信息共享、传播正能量、文明和谐、维护安全、依法治理”成为网络社会共同遵守的新规则。
五
新型城镇化的落脚点是绿色的城镇化。这种绿色可以概括为生态、环保、节能、循环,核心是低碳。低碳已经不是一个新概念,而是即将到来的新的生活方式。低碳城市,本质上是城市发展模式的选择。未来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最大的挑战是人口膨胀。人口膨胀必然带来能源危机。能源危机必然引发新的能源革命,新的能源革命必然带来新的产业革命,新的产业革命必然导致新的生活方式革命。这三大革命的核心必然是绿色、生态、低碳,这就是新型城镇化的新的发展模式。
对城市来说,创新发展模式必须坚持低碳战略、低碳规划、低碳产业、低碳文化和低碳管理的系统推进,坚持以低碳战略明确城市发展方向,以低碳规划优化城市发展功能,以低碳产业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以低碳文化凝聚城市发展动力,以低碳管理创新城市管理体系,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纳入生态文明轨道,从而构建宜居、宜业、宜学、宜商、宜游的低碳城市路线图,这才是最高价值的新型城镇化。
2014年2月19日于四川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