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关心的重点,不是孩子学了没,而是孩子学得怎么样?
老师应把授课内容尽量“打开”
父亲生前曾经是附近很有名的数学老师。记得小时候,曾经听过父亲的一节大课。
那天,很多学生坐在一个大教室里面,大家交头接耳,好不热闹。一会儿,大概上课时间要到了,父亲走上讲台,直接问一个很活跃的学生:“几点钟了?”这个学生回答了。其他学生还若无其事地跟这个同学开玩笑。这时父亲又问这个学生:“当分针追上时针的时候,又是几点了?”这时,台下还是比较吵,大家还一直以为父亲在问开课的时间问题。
此时,父亲紧接着又说道:“今天我们就来讲追击问题,就像分针是怎么追上时针的问题一样。”这时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讲课已经开始了。整个课堂马上安静起来,大家饶有兴趣地开始听父亲讲课,根本没有上课的感觉,就不自觉地进入了那个有趣的追击问题。仿佛追击问题就是来自于我们生活中的一个趣题一样,似乎大家现在都在开始研究这个趣题了。
看得出,父亲的讲课应该还是比较好的了,让学生很主动。但后来让学生一起来探讨的成分还是少了些,还是有主动灌输的味道。
当然老师不一定都从这个趣味着手,用趣味去吸引人;即便带领孩子去探讨,以老师为向导,以学生为探讨者也就对了。
让学生在文化的浸泡中,顺着知识的阶梯超越自己的发现,就变成自己的知识和文化了。
老师的主要教学方法就是肢解学习内容吗?
我最不愿意辅导孩子作业了,因为那些把同一个内容单调地、反复的、支离破碎的考察孩子的练习,恨不得把每一点从各个角度、死拼硬塞地灌输给孩子,叫人感觉到非常厌烦,好像硬是要人接受一样,而不是由这样的练习带领出孩子对问题的思考。我都有这样的感觉,对于天真烂漫的孩子来说,更是可想而知了。
比如说,把1 1=2,变成1 ?=2、? 1=2、1 1=?、? ?=2、1?1=2、1 1?2、1 1=2?等等,这就是灌输的全部手法吗?这就是所谓教育的过程?其实,真正的做法应该是带领孩子建立对数的思考、对数的探索。虽然稚嫩,但这是学习呀,而不是直接灌输孩子既得的学术结果,简单了事。但是,这样对孩子负责吗?这样对教育负责吗?
应该让学习就是学习
有一次,我问朋友的在读英语补习班的孩子的感受,这个孩子介绍说:“主要是通过一些游戏活动,或形象扩展的方式去学习。”我不以为然。
我又问他:“你把英语是记住了一些,但现在你是对游戏感兴趣呢,还是对英语感兴趣?”孩子不假思索地说:“当然是游戏喽。”
原来如此,可见那些通过表面活动,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让孩子去接受一些知识,实际上是回避了让孩子正常面对学习、体会学习本身的价值和乐趣的方法。这样的方法,是让孩子记得了一些死知识,但是始终没有形成勇敢地面对学习和如何面对学习的主动能力的。
我想,主要应在于以孩子为主的对于英语语言的探测、探幽、探趣,用英语本身的浩渺去吸引孩子,这样才是真正的方法。
我就不让我的孩子去参加这样的培训与补习,表面上看那些培训显得很巧妙,也似乎解决了孩子暂时不爱学习的毛病,从而为急功近利、满目疮痍的父母解了燃眉之急,却更加把孩子逼入了不爱学习而用“兴趣转移法”去学习的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