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科学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
29176600000016

第16章 物理之谜(6)

古人掌握反重力技术了吗?

南太平洋波纳佩岛东南有一个叫泰蒙岛的小岛,在这个小岛延伸出去的许多珊瑚礁浅滩上耸立着一座座用巨大的玄武岩石柱纵横交错垒起的高达4米多的建筑物,象是一座座神庙。岛上充满了离奇、神秘的传说。在岛上也曾发生过类似“法老的毒咒”这样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情。德国总督伯格和德国考古学家卡伯纳遭到了与发掘埃及古墓的英国爵士卡莫洛斯及其助手一样的悲惨命运。不少学者认为南·马特尔遗迹不是人力所能完成的。据估计整个建筑用了大约一百万块玄武岩,是从小岛北面的采石场开凿、加工成石柱后运到这里的。专家们估计,这需要1000名壮劳力从事劳动,那么光采石就需655年,每一根石柱用人工加工三角形或六角形棱柱也需200—300年,最终完成这一工程则需1550年。专家们认为,根据岛上当时的人口状况也不可能完成此项工程。美国的一调查组用碳14法对遗迹进行了测定,表明这一工程是在距今800年前,即公元1200年前后完成的,公元13世纪是萨乌鲁鲁王统治波纳佩岛时期,所以调查组设想环绕该岛的南·马特尔遗迹是作为王朝的要塞兴建的。可是王朝创始于公元11世纪,在经历了200年的兴盛后就灭亡了。在这样短的时间内怎么可能完成如此艰巨的工程呢?于是,有人提出了第六大陆文明的假说,1868年,驻印度的英国军官却吉伍德从一位高僧珍藏多年而又从未向外透露的几个泥塑板上破译出了其中的记载:远古的太平洋上存在着辽阔的第六大陆,它包括东到夏威夷,西到马里亚纳群岛,南到波纳佩岛和库克群岛的广大区域,是人类最早的发祥地,距今约五万年前,文明发达,技术先进。昌盛一时,在12000年前因大地震而沉陷海底。这与中国的《山海经·海外西经》中的奇肱国的记载不谋而合。中国古籍记载奇肱国离五门关4万里,那里的人能制造、驾驶飞车,随风游行四方。因此,却吉伍德认为,现今南太平洋上的无数岛屿是第六大陆的残骸,而南·马特尔遗迹就是泥塑板上记载的第六大陆文化中心的七城市之一——罕拉尼普拉。但是,长年从事波纳佩岛与第六大陆文明关系研究的詹宁不同意却吉伍德的观点,认为第六大陆的真正文化中心是在现今夏威夷岛东北五六公里的地方。他认为,泥塑板上记载的是古印度的历史,文中所描述的当时已有像今天的飞机一样能在空中飞行的机械,与古印度梵语叙事诗“摩呵婆罗多”中的记载相似。他认为第六大陆的文明和科学与今天合理主义的科学不同,有控制重力的能力,即掌握了反重力技术,今天印度瑜伽行者能使身体漂浮在空中的能力也属于第六大陆文明之列。由此,美国反重力工程学专家戴维认为通过反重力工程学的研究,也许可以揭开南·马特尔遗迹之谜。并根据由爱因斯坦统一场论导出的和研究UFO所谓的音叉装置提出的声共振作用产生反动力的假说,企图以此来说明南·马特尔遗迹巨石建筑的巨石是用反重力控制法空运来的。他还指出阿波罗计划的登月舱装着火箭只是为摆脱月球的重力,是一种军事上需要的伪装,而与此同时,也使用反重力装置。那时,第六大陆文明高度发达,传播四方,因此,古老美洲的种种神秘建筑可能与第六大陆文明的飞车、反重力技术等有关。

那么,到底什么是反重力呢?反重力就是排斥物体的力,是同重力相对而言的。众所周知,有了万有引力,才有了自由落体的完善理论。但是近年科学家们的一些实验对此提出了挑战。著名物理学家费希巴赫根据对K介子衰变速度在接近光速时其延长寿命比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预言的要长的研究,又做了大量自由落体的实验,提出了反重力的概念。他认为,反重力与称为超荷的粒子结合,这个排斥力也许与原子内的中子与质子的总数成比例。这就意味着从9米高处落下的羽毛比同样高度落下的铅球几乎早十亿分之一秒落地。理由是,铅球有更密集的质子和中子,具有更大的超荷。由这个超荷产生的反重力使物体远离地面,致使铅球的落下稍为推迟。这是现代物理学家的理论认识。

学者们认为,第六大陆文明已经认识了反重力,就像人们在19世纪认识磁力一样。今天,电磁担当了磁悬列车、火箭、电话、激光等技术的中枢,而这在100年前则是无法想象的。掌握了反重力技术,像建造美洲古代建筑这样复杂的工程则就易如反掌了。

“反物质”世界存在吗?

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充满矛盾的。有上必有下,有左必有右,有阳必有阴,有正必有反……那么,既然世界上有着无穷的物质,也存在反物质吗?这是物理学中的一个令人惊奇而有趣的问题。

1930年,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明确提出电子有两种,两种电子的质量相同,但所带电荷不同,除了带负电荷外,有的电子带正电荷。这两种电子恰好相反,即一正一反。带负电荷的电子叫正电子,而带正电荷的电子叫反电子。当时狄拉克提出正反电子的理论之后,人们半信半疑:这反电子在哪里呢?

为了证明狄拉克的理论,物理学家们在实验室内通过实验寻找反电子存在的证据。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安德逊果然发现了反电子。

安德逊是一位专门研究从外层空间射来的宇宙射线的专家,他使来自宇宙空间的微小粒子在他设计的云雾室中留下径迹。有一次他突然发现有些微小粒子留下的径迹与电子相反,一个向左弯,另一个却向右弯,正好一正一反。据此,安德逊认为这是狄拉克提出的正反电子理论的证据。也就是说,安德逊发现了反电子。安德逊因此获得了193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发现了反电子,在物理学界是一次巨大的震惊。它为研究反物质起了促进作用。既然有反电子存在,人们也就可以理解反物质的存在。过了12年之后,反质子又发现了。质子与反质子的质量完全相同,只是质子带的是正电,反质子带的是负电。不久之后科学家又发现了反中子。中子与反中子都不带电,科学家还是能区分它们,因为中子与反中子的自旋方向正好相反,一个是左旋,另一个是右旋。

物理学家后来又陆续发现了多种反粒子。既然物质是由电子、质子、中子组成的,那么把反电子、反质子、反中子配成套,就应该组成反物质了。物理学家根据物质组成的理论,进行反物质的设计,并付诸实现,终于得到了结构比较简单的物质——反氘。这是一个成功的实验,因为反氘是氢的同位素。物理学家得到了反氦的同位素——反氦核,说明宇宙中确实存在着反物质。

人们提出这样的问题:既然存在反物质,那么反太阳、反地球、反宇宙……在哪里?我们应该到哪里去寻找反物质?为什么反物质不能长期存在?

原来在我们的周围世界,反物质只要一露头,就会与正物质相结合,并迅速湮没。因此,在我们这个物质世界里,是很难找到反物质的。狄拉克说过,在宇宙空间,有的星球可能是反物质构成的。相信狄拉克这一大胆预言的大有人在,而不相信狄拉克的预言的人也不是少数,他们坚持,只有找到了反物质组成的星球,才能相信狄拉克的预言是正确的。

但是,就我们今天的观察手段,还无法把反物质与物质区分开来。例如来自太空的星光,不论是正反物质,光谱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在宇宙深处是否存在反物质星系,就成了一个无法猜透的谜。

关于反物质问题,仍然需要不断地进行深入的研究。在21世纪,人们相信会有重大进展。

彩虹之谜

在夏秋季节里,一阵大雨过后,天空中常常出现一条瑰丽多彩的长虹,它像一座灿烂的半拱形彩桥,飞架在天边的地平线上方。形成天空中的瑰丽幻景,引人入胜。

在古代,由于人们还不懂得虹的形成原因,便出现了许多神话传说。有的说,“虹是天上的神仙架在天河上的渡桥”。有的说,“虹是老天爷的神棒、马鞭”。阿拉伯人说,“虹是光明神古沙赫休息时放在云端上的弓”。还有的说,“虹是欢乐女神的笑容”、“是月宫里的嫦娥挥舞的长袖”等等。

1624年意大利学者多明尼斯主教,用自然科学的原理解释了虹的形成原因。但由于当时社会的落后和愚昧,竟把多明尼斯主教赶出了教会,判处了死刑,并把他的著作和尸体一起焚烧掉。后来法国科学家笛卡儿在水池旁边,看到了水池上面含有大量水滴的空中人造虹,他便用装有水的玻璃球进行了实验,并在1637年发表了关于虹的形成原因的文章,他在文章中说:“虹是由于太阳光射入空中的水滴内发生反射和折射的结果。”但他还不清楚虹的颜色是怎样形成的。直到对世纪60年代,牛顿发现太阳光通过三棱镜的色散现象后,虹的秘密才被揭开了。

虹是一种自然的天气现象。在盛夏和初秋季节里,下雨前后,当空气里还飘浮着许多小水滴时,在太阳光照射到这些小水滴上,由于发生折射作用,就改变了太阳光线散射开来,使之重新成为七种颜色;再经过地面的反射作用,就形成了从外向内。排列顺序为赤、橙、黄、绿、青、蓝、紫的美丽鲜艳的光孤,这就是虹。虹的颜色和宽度都与水滴大小有关,空中的水滴越大,虹的颜色越鲜艳,虹带越宽;水滴越小,虹的颜色越昏淡,虹带越窄。虹的出现,和当地的未来天气变化有着密切关系,我国劳动人民总结的“东虹日头西虹雨”的天气谚语,是符合科学道理的。我们居住的温带地区,高空的气流是有规律地自西向东移动的,所以,未来的阴晴风雨的天气变化,是和西方气流的性质有着密切关系的。“东虹日头”的意思,是说傍晚东方出现虹时,预示第二天是晴天,因为东虹表明东方空气中的水滴虽多,湿度很大,但雨区将继续向东发展,不会经过本地区,所以当地不会下雨。而相对应的西方的干燥空气,将向本地移来,因此当地的第二天将是晴天。“西虹雨”的意思,是指早晨在西方出现了虹,不久将出现阴雨天气。因为西方空中含有大量的水滴,这些水滴将向东发展,移到本区来。再加上本地随着太阳的升高,蒸发加剧,低空的水汽不断上升到高空,与高空的水滴相遇,使高空中的水滴不断扩大增多,所以,容易造成阴雨天气。

滚雷之谜

闪电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夏天暴风雨来临的时候,突然出现一道白光,紧接着就是轰隆隆的响声。闪电和响声,这是雷电的基本特征。在雷电发生的时候,还能看到它的形状,大多是“々”形,也有条状和片状,都是一闪而过,给人强烈的印象。

这是常见的闪电,还有一种奇特的闪电不是来去匆匆一闪而过,而是飘飘忽忽,缓慢地移动,能持续几秒钟,民间称它为“滚雷”,科学家叫它是“球状闪电”。球状闪电是一个无声的火球,直径大多在10~20厘米之间,消失的时候,可能有爆炸声,也可能无声无息。球状闪电不放白光,可能是红色、黄色,也可能是橙色,还有,它不一定出现在高空,也会出现在地面附近,甚至会穿过玻璃(不损坏玻璃)闯进建筑物,飘进密闭的飞机机舱。

1962年7月的一天,在著名的泰山上,一个球状闪电穿过紧闭的玻璃窗,钻进一间民房,缓慢地在室内飘动,最后钻进了烟囱,在烟囱口爆炸,只炸掉烟囱的一个角。民房内,仅仅震倒一个热水瓶。

1981年1月的一天,球状闪电光顾了一架飞行中的“伊尔一18”飞机。这架前苏联的飞机从索契市起飞,刚飞到1200米的空中,一个球状闪电突然钻进了客舱,它只有10厘米大,却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奇怪的是,人们原以为球状闪电已经消失,谁知几秒钟后,它又重新出现,惊呆了的旅客看着这个“球”在头顶飘忽,到达后舱时裂成两个半月形,随后又合到一起,发出不大的声音而消失了,担心的驾驶员立即驾机降落,发现飞机头部和尾部各有一个大窟窿,除此以外没有任何损害,乘客也没有受到伤害。

在欧洲,一个雷声隆隆的夜晚,有人看到一个黄色的火球从树上滚下来,黄色变蓝色,蓝色变红色,越滚越大,落到地面,一声巨响,变成3道光,向3个方向飞去,其中一道光击倒了一个人。

1989年,我国青岛的黄岛油库,就是由于球状闪电的爆炸,引起了油罐的大爆炸。

二百多年前,俄国科学家里奇曼研究雷电,重复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没料想一个球状闪电脱离避雷针,无声无息地飘在实验室内。这个只有拳头大的火球在靠近里奇曼脸部的时候,突然爆炸。里奇曼立即倒地死去,脸上留下了一块红斑,有一只鞋打穿了两个洞。

球状闪电是怎么形成的?

到今天为止,还只能说“不知道”。曾经有科学家做过一些解释,但还没有统一的看法,至少有4种看法。

有一种看法是美国科学家提出来的,他们在北美洲平原拍下了了12万张闪电照片,得出一个看法:球状闪电是从常见的闪电末端分离出来,是一些等离子体凝结而成的。

第二种看法是前苏联科学家提出来的。大气物理学家德米特里耶夫有一次巧遇,1956年,他在奥涅加河边度假。他休息也不忘收集资料,因此在背包里总是放着一些烧瓶,以便随时采集空气样品。有一天傍晚,遇上了暴风雨和雷电,突然他看到一个淡红色的火球,在离地面一人高的地方朝着他滚来,火球边缘放出黄色、绿色和紫色的小火花,发出“噗噗”的声音。火球滚到他眼前,拐了个弯,向上升起,滚到树丛中去了。在树丛上,急速地转了几个圈,很快就消失了。德米特里耶夫由于职业的敏感,立即采集了球状闪电经过的地方的空气,拿到实验室一分析,知道空气里的臭氧和二氧化氮增加了。

于是,有些科学家就做了一些理论分析,估计球状闪电内部的温度达到1500~2000℃,在这样的温度下,空气中的氮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从不活泼变得活泼起来,并能与空气中的氧生成二氧化氮。同时,在2000℃的高温下,也容易形成臭氧,臭氧很不稳定,又分解开来并放出能量,空气的温度迅速上升,人们就看到了火球。实验证明,这两种气体同时存在的时间,大约在14秒到2400秒之间。这种说法可以归结为空气中存在着发光气体。

还有两种看法是:等离子层内的微波辐射;空气和气体活动出现反常。

无翼飞行器之谜

1981年盛夏的一个傍晚,英国科学家进行了这样一个试验:一个外形像倒扣着的碗的形状的飞行器在离地面大约二百米左右的空中飞行,突然它放慢了下降速度,像老鹰似的,缓缓地转着圈,向下降落,当它快降落到地面时,又突然升高向远处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