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科学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
29176600000023

第23章 化学之谜(1)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世界上的物质形形色色,各种各样,但是构成这大千物质世界的基本微粒——元素却不多,目前已知的也只不过百余种。科学家们把这一百多种元素,按照它们的原子核所带的电荷的多少(即原子序数)依次由少到多进行排列,并把性质相似元素排在一起,这样就得到了一个表,这个表就叫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元素之间内在的本质规律,它是科学家们研究化学的指南。

1.探索元素的规律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和其他规律的发现一样,也是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历程。

在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的100年间,每两年半才有一种新元素问世。到1869年,科学家共发现了63种新元素,积累了许多关于这些新元素性质的研究资料。但是这些资料却是杂乱无章的,搞得科学家们眼花缭乱。其实早在19世纪初,当陆续发现近40种元素的时候,科学家们就在思考:自然界中究竟有多少种元素?元素与元素之间究竟有什么内在联系?化学家们依照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排列组合,真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比较典型的有:1829年德国的化学教授多贝赖因纳提出的“三元素组”,它是把性质相似的3个元素归成一组;1864年德国人J·L。迈尔提出的“六元素表”,它是把六个元素归为一组;1862年法国矿物学教授陈库图瓦提出的“螺旋图”,它是按原子量把元素排成螺旋状;1865年英国人纽兰兹提出的“八音律”,它是在发现每8个元素就出现性质相似的元素的基础上提出的。自19世纪,人们就开始归纳总结元素知识,试图从中找出规律。在1869年以前的这种探索有几十起之多,从“三元素”到“八音律”一步一步向真理逼近,为周期律的发现开辟了道路。

2.门捷列夫的发现

俄罗斯化学家门捷列夫也投身于元素规律的探索之中。门捷列夫于1834年2月7日出生于托波尔斯克的中学教授家庭,自幼丧父,他是在他姐夫的启迪下爱上科学的。门捷列夫一生在化学上的贡献很多,其最主要的贡献就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1865年,门捷列夫在彼得堡大学教授无机化学。当他准备着手编写无机化学教科书《化学原理》时,面对那些杂乱无章的元素,他不知如何排列为好。“于是他便停止了教科书的编写,开始探索元素世界的奥秘。他对前人所做的大量实验事实进行验证、分析和概括,而后细细地思索,寻找其中的规律。整天满脑子的化学元素搅得他寝食不安,然而几年过去仍无头绪。

门捷列夫爱玩纸牌,1868年的冬天,他别出心裁地想到把已知的63种元素制成纸牌来“玩一玩”,看能否找出什么规律来。于是他剪出了63张大小相同的卡片,他在每张卡片写上一种元素的名称、符号、原子量和主要性质。每个元素一张卡片,共63张,好像一副扑克牌。于是,他摆弄起这副特殊的扑克牌来。

开始,他按照元素的颜色排列卡片、比较各个元素,希望能找出它们相互之间的联系,但很快他就发现这行不通,因为任何元素在温度改变时都能发生状态的转变,而且有许多元素在状态不同的情况下,颜色并不相同。他又想去比较各种元素的比重,但是他发现,比重和元素的某些其他性质如导电性、导热性一样,都不是元素的根本性质,它们都会随条件变化而变化。就这样,他一连拨弄了三天三夜,仍然什么结果也没有。他又回过头来认真研究前人所做的工作、所积累的资料,总结失败的教训。

在研究的过程中,他发现原子量是永久伴随着元素而又始终不变的量。他把元素扑克牌按原子量大小进行排列,惊奇地发现有几处都是每隔7个元素又出现一个与这个元素性质十分相似的元素。于是按照这一启示,门捷列夫又进一步思考和探索,终于发现元素的性质是按原子量的大小在作周期性的重复。这就是著名的元素周期律的最初发现。

3.严峻的考验

但是,门捷列夫的这一发现,当时并没有使他出名,引来的却是人们的冷嘲热讽。1869年3月,俄罗斯化学会邀请各方专家进行专门学术讨论。会上门捷列夫仍然使用那副奇特的扑克牌向专家们演示了他的发现。不过这一次他给性质相似的元素的扑克牌上涂上相同的颜色,这样性质不同地依次被涂成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当这63种元素扑克牌按原子量大小排成一条线时,七种颜色就像画出的光谱一样,每隔7张就有规律地重复一次。当门捷列夫把它们一截一截断开,相同颜色的上下对齐时,就能看出颜色相同的一列元素性质相似,非常直观地显示出元素的周期性变化。

可是到会的专家教授们大都在这个问题上钻研了若干年,手上也不知被实验烧了多少疤,掉了多少皮,怎能接受一个青年人用“扑克牌”作的见解。有的人当场刁难门捷列夫,问道:“门捷列夫先生,我看你那几张牌也未必就能将元素的规律演示清楚。你看六年前发现的元素钢,原子量是75.4,应排在砷和硒之间,可是这种砷就无法和它相似的磷排在一列了,硒也被挤出了硫那一列,这还算什么规律?”

对这一问题门捷列夫早已思考过,他胸有成竹地说:“我看钢的原子量很可疑,它的性质和铝相似,依我推算它的原子量就是113.1(后来事实上测得钢的原子量是114.82),它本来就不应排在砷后面,而应排在铜和锡之间”。

这时一位寿眉双垂、银须齐胸的长者发火了,他是门捷列夫的老师齐宁。过去他一直很赏识门捷列夫的才华,此时却蛮横地斥责道:“赶快收起你这一套,身为教授、科学家,不在实验室做实验,却异想天开,摆摆纸牌就想发现什么规律。这些元素难道就任你这样摆布吗?”门捷列夫见状,只好委屈地收起纸牌告退了。

门捷列夫回到家里继续摆弄着他那副纸牌。对于那些与铟的情况类似,原子量和其他元素接近而性质却不相似的元素排列时,他就预见可能有什么元素的原子量不准确。这样,他共改正了钢、铍、钛、铈、铀、铂等元素的原子量。后来这些都得到了验证。

他在研究砷元素时,发现按原子量,砷应排在锌之后,性质和铅相似,但事实上它的性质却和磷相似。他在验证了砷的原子量正确之后,心想:既然元素是一个一个被发现的,那么就应该给未被发现的元素保留一席之地。他大胆地预见在锌和砷之间,应该还有两个元素,他把它们称为“类铝”、“类硅”元素。像这样他共预见了“类硼”等11个元素的存在。

在考虑了某些元素的原子量有错误和某些来被发现的元素之后,门捷列夫又重新把元素按原子量的大小排列,性质相似的元素上下对齐。这时元素周期性变化的规律更加明显。可是当他把这一新的元素排列表公布之后,带给门捷列夫的是更为激烈的冷嘲热讽,有些权威一口否定了门捷列夫的发现。但真理终归是真理,真金不怕火炼,事实胜于雄辩。

1875年的一天,当门捷列夫正在品酒赏书时,他突然发现一则消息:法国科学院宣布布瓦博德明在1875年9月发现了一种新元素——镓。喜得他酒杯扔出了老远,大声呼喊:“这不就是我预见的那‘类铝’元素吗?”

于是他立即提笔给布瓦博德明写了一封短信:“先生,您发现的镓,就是我5年前预言的‘类铝’,只是它的比重应该是5.9,而您却测得是4.7,请您再做一次实验,我想大概是您的新物质还不够纯的缘故吧。”

布瓦博德明接到门捷列夫的这封信感到很奇怪,全世界就只有他拥有这么一点镓,这个俄国人怎么能知道它的比重应是5.9呢?于是他半信半疑,立即将仅有的1.15g镓经过提纯重新实验,结果发现铸的比重果然是5.94。他给门捷列夫回信道:“尊敬的门捷列夫先生,祝贺您的胜利,我能说什么呢?我的实验和发现,只不过是您元素周期律的一个小注解。这是您元素周期律的伟大之所在的最好例证。”

这下,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在科学界才引起了极大的震动,连同他的老师齐宁也亲自登门谢罪,称赞门捷列夫是俄国人的骄傲,是科学界的骄傲。

1879年瑞典人尼尔逊发现了钪,经过测定它就是门捷列夫预言的“类硼”;1886年德国人温克勒尔发现的锗就是门捷列夫预言的“类硅”,还有他预言的11种元素中的其他元素后来也都相继被发现,都恰如其分地进入到了门捷列夫为它们安排的位置。特别是氦、氖、氩、氪、氙、氡的发现又给元素周期律增添了新的一族。至止,元素周期表更加完善了。

1913年,英国科学家摩斯莱在研究x射线波长和对阴极不同元素材料的关系时,提出原子序数的概念,原子序数等于元素的核电荷数,又等于元素的质子数。三年后,德国化学家把原子序数引入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律才变成了现在的定义: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的核电荷数的递增呈周期性的变化。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促使了无机化学研究的兴起,对后来整个化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门捷列夫为化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55年,化学家们为了纪念门捷夫的伟大功绩,把101号元素命名钔。

物质到底存在着几种状态

初提这个问题,人们也许会十分肯定地回答,物质存在有三态,即气态、液态、固态。这种认识理所当然地是正确的,因为我们从接触化学、物理的那天起,就是这么学的。

对于这三种状态我们不妨先复习一下,在气态中,组成气体的原子或分子的能量非常高,各个分离的分子间的引力较低,以致各个分子可以独立地进行不规则的运动。如果分子或原子的能量降低到某点,那么分子就不能再保持其独立性而相互之间开始发生关联,但此时尚有足够的能量可供给分子进行运动,使分子在其他分子之间流动,这就是液体。假使分子的能量进一步降低到某一点时,分子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各个分离的分子不能互相流动,而被固定到了某个位置上,这时我们就称之为固态。

物质的这三种存在形式为我们提供了空气、水和生活的陆地。然而,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渐渐地发现,物质好像并不是严格地按照这三种状态存在着,在它们之外,还有着其它存在的形式。那么这些都是什么呢?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物质的其他存在形式的认识越来越清楚了。到了今天,终于有科学家提出,物质还存在着另外四种形式,即等离子态、超高压态、辐射场态、超离子态。

等离子态:当温度升高到数百万度或更高时,物质组成的基本单元——原子的核外电子,就会全部变成游离状态,此时气体就成为自由电子和裸露的原子核的混合物了。根据科学家的研究认为,在一定的超高温的条件下,任何物质都有可能成为等离子态。例如水银灯中、雷雨天中的闪电里都有这种等离子态存在。目前,等离子态已被广泛地应用于高能物理研究、激光、核聚变等。

超高压态:如果对于某种物质施加几百万个大气压时,其物质中原子核的核外电子就会被压变形,使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压在一起,这样物质就会变得结构十分密集。其密度大得惊人,每立方厘米的超固态物质,可达几万吨。天文学家是最早的超高压态的发现者,他们通过对宇宙中的矮星、中子星等观察,推测这些星球的密度就处于这种超高压态。目前,这种超高压态的物质在我们地球上也成功地被制造,由于其密度极大而十分坚硬,通常用于钻探、切割等方面。对于超离子态、辐射场态目前了解得还很少,至于它们将会为人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我们暂时无法预知。在我们对物质之态有所了解之后,又发现了这几种物质存在形式,那么物质是否还有其他的存在形式呢?只能由未来科学告诉我们了。

放射性元素的由来

在自然界或科学实验中,有一些原子是极不安分的,它们能够自发地产生变化,有高能粒子或r射线光子从它们的原子核中逃掉。由于原子核中的粒子数的减少,因而这种原子就变成了另外一种原子,而属于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可以称为这种元素的同位素,这种能够从原子核释放出高能粒子和r射线的原子,我们一般称之为有放射性的原子,由这种原子构成,或由放射性同位素昕组成的元素,就是放射性元素。

放射性元素一般分为两类:天然放射性元素如铀、钍、锕等;另外是人工合成的人工放射性元素,如钷、锔、锝等。化学元素周期表显示的情况表明,在已发现的107种化学元素中,排在靠后的基本上都是放射性元素,并且以人工合成的放射性元素居多。另外一些本身并无放射性的元素,其同位素却具有放射性,这类放射性同位素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放射性元素都具有一个相同的特点,那就是,其原子不断进行变化并释放高能粒子和Y射线,这种变化根据自身元素的不同,时间则长短不一,长者可达数亿年,短则仅仅为几千分之一秒。因而,我们对于这种放射性元素的寿命很难估测,在化学上通常采用一种称为“半衰期”的计算方法,就是一种元素其衰变为原一半所需的时间。这种半衰期的测定既复杂、又简单,说其复杂,包括对元素内部原子活动情况的测定,这种原子发生变化可能是瞬间完成的,也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所以其原子变化是较难观测的;说其简单,这是当原子发生变化后,则很容易计算出其整体变化。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实际上就是对于该元素的稳定性的一种制定。如钍(上标323)这种同位素的半衰期为140亿年,那以无论从宏观还是从微观来讲,几乎与非放射元素一样具有着较高的稳定性。而氦(上标5)这种同位素,其半衰期仅仅有一千亿亿亿分之一秒,因此人们是很难看到它的存在的。

放射性元素最早是法国物理学家亨利·贝尔勒尔于1896年发现的,从那时起,人们就开始探索放射性元素为什么会有放射性。目前研究结果使人们对此有了大概的了解和认识,一般元素其原子核中有84个或多于84个质子的元素都是放射性元素。在原子核中,质子是带有正电荷的,根据库仑定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理论,这种质子之间的相排斥力使得原子核结构很不稳定,因而,只有放出带正电荷的质子才能保持稳定状态。当质子被释放后,其原子核中质子数目减少,因而就变成了另外一种元素。一种元素是否稳定,主要取决于原子核内的中子与质子数值的比,即n:p。这个比值太大或太小都是原子核不稳定的因素所在,通常认为在1.2:1-1.5:1的范围内,是元素稳定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