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的问题,仅仅作为一个哲学命题,我们就争论了两千多年。前人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恶,只有通过教育,才能走向善。而韩非子干脆这样认为,人再怎么教育,人性还是恶的,所以他搞的是严厉的"法治"。这样的善恶论争论几千年了,但是,又有学者提出:
人之初,性本贪!这一大论点,真可谓是一针见血!
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不想假定人之初,性本恶,但随后也说出了这样一句话:人的本性是贪婪的。马克思曾这样概括资本的特性: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就被到处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有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有2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敢冒绞首的危险。资本的背后正是人在指使,资本的特性,说白了就是人性。
可以说,贪是人的本性,也是一切动物本性。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自然的规律。在当初合成动物和人类时,为了确保动物的生存和繁衍,在"遗传密码"以及"遗传基因"上,犹如电脑软件,给动物和人类打上了本能和本性的烙印。动物及人类有了这种本能和本性,才能得以自我生存和繁衍,自我发展和壮大。
当活下去不再成为人类的主要问题时,贪婪就自然而然地苏醒并开始滋生了。在原始社会信仰瓦解,图腾崇拜开始备受质疑时,孔子所说的第一个礼崩的年代就到来了。春秋时期,百家争鸣,主要也是探究人类的出路。在当时的生产力和知识水平条件下,智者们普遍认为人类是有智慧的,因此应该区别于动物,也就是创造文明。可悲的人类文明,使人类同地球产生了"阶级矛盾"。
人是否在行为上、心理上充分表现出这个本性--贪,完全在于有没有那个环境以及条件的可能性,有没有那个机会。一旦有了这个机会、条件、环境时,人的本性就会充分展现。
人类从降生的那一刻起便开始了呼吸,产生了对氧的依赖,对食物的渴求。婴儿吮吸母乳在未满足胃腔容量的时候,他不会松开嘴巴,随着身体的增长,胃口也会越来越大。可见人类贪的本性是与生俱来的。
贪,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单纯的用好或者坏来理解"贪"都是片面的,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双面性,而又是可以互相转化的矛盾体。正所谓人性本贪,这个"贪"字涵盖了许许多多的内容。
人类从狩猎到农耕,每一次物质的积累就产生一次质的飞跃,而每一次积累都是"贪"的成果,社会就在这种"贪"的欲望中从一个高度上跳到另一个高度。物质文明的发展加大了"贪"的步伐,人类不再满足于衣衫遮体、粮菜果腹、茅屋避风的简单生活,于是就有了"四大发明"的问世。古人先发明了火药,使火药成为了今天人类遨游太空的先驱动力;接着发明了指南针,成为今天环绕地球航行的永恒的标志;又接着,人们发现把文字记载在龟甲和树皮上,有极大的不便,所以又发明了造纸术,同时也促进了文化事业的繁荣;紧接着,又发明了印刷术,使人类不再是简单的结绳记事,给人类带来了更为广泛的交流空间。这些都是"贪"字带来的成果,而且这四大发明,还通过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之后,给欧洲人的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从而影响了人类的整个进程。
当今世界的进步,不能不说是人类"贪"的进一步完善。不满足于房前屋后的狭窄小道,就开始修铁路、建高速、架桥梁,天堑变通途;不满足于书信的来往,就建起了互联网,世界成为了一个大家族;不满足于地球的视线,就制造了卫星、飞船,去探索无垠的宇宙空间......人性本贪,这个"贪"有许多的体现。人天生不知足,激励着许多人发奋图强,开创着人类未知的领域,引领着科技的潮流。所以决定了这种"贪"属于能够牺牲自我,不放弃任何机会的人,他们是人类的精英,是世界的财富。
但是,人性的贪,也造就了懒惰、急功近利的人。能躺着就不坐着,能坐着就不站着,这种惰性使人有了私欲。如关于"贪"的成语就充分暴露了人之贪性:得陇望蜀、蛇欲吞象、贪官污吏、贪多嚼不烂、贪赃枉法、贪天之功、贪小失大、贪得无厌......我们都很渴望拥有第二次生命,但是我们是否珍惜这已拥有的第一次生命呢?没有。由于自己的错误而在即将失去时,不得不伸手挽留不能再留住过去的任何一个瞬间,抑或去贪求第二次生命,难道不觉得可惜吗?人们都希望拥有更多的财物,但拥有后却又开始贪求其他的物质。对于人类来说,贪求是永无止境的。
人的本性--贪,是一个永远也说不完的话题,也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说起"贪"、"贪恋"、"贪财"、"贪官"等,每个人都有一篇属于自己的哲学。小贪宠爱,老贪天寿,男贪事业,女贪娇容。
上至帝王丞相下至黎民百姓,贪的本性无处不在,只是地位的不同、环境的不同对于贪的欲望不同罢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帝王贪的是天下。
"两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百姓贪的是温饱。因生活的方式、人生的追求不同,注定了人们之间的千差万别,赋予了不同的人性。贪天之功是小人物做不到的,蝇头小利又是大人物所不屑的。有人贪名,名望很高,却一贫如洗;有人贪利,虽胸无点墨,却也金银满库;更有能者名利兼贪,且名利双赢,既有显赫的地位,又有挥之不尽的财富。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为一个"财"字,去盗窃,去抢劫,去杀人放火,去走私贩毒。在他们的世界里,"财"是他们奋斗的整个生命,为财走上断头台,为财失去人身的自由。而当他们突然觉悟的时候,却已经是满天的星斗,无尽的黑夜。
有一则这样的故事:从前,有个人去向一个慷慨大方的部落地主要块地。地主说,你从这儿往西走,做一个标记,只要你能在太阳落山之前走回来,从这儿到那个标记之间的地都是你的。太阳落山之后,那个人没有走回来,因为走得太远,累死在路上。这个走不回的人不正体现了人类的贪婪之心吗?他的死亡不正体现了贪婪之心的可悲下场吗?
还有这么一则寓言故事:
一只老虎和一只狼同时发现一只小鹿,于是商量好共同追捕那只小鹿。
它们合作得很好,当野狼把小鹿扑倒,老虎便上前一口把小鹿咬死。但这时老虎起了贪心,不想和野狼平分这只小鹿,于是想把野狼也咬死。可是野狼拼命抵抗,后来狼虽然被老虎咬死,但老虎也深受重伤,无法享受美味。
试想一下,如果老虎不是如此的贪心,而与野狼共享那只小鹿,不就皆大欢喜了吗?
茫茫大千,人各有贪,贪的后果难以想象。多少贪官污吏纷纷落马,这难道不足以发人深省吗?小人之贪永无止境,步入深渊,不可自拔;君子之贪适得其所,如沐春风,青云直上。如爱因斯坦、袁隆平等一大批科学家,正是由于他们对知识的贪欲而造福人类,永垂青史。愿世人,顺应历史潮流发展,贪婪地学习知识,贪婪地追求理想,贪婪地奉献自我,"贪"出一个美好的未来。
"人之初,性本贪",用这六个字概括中国历代以来的人格再恰当不过了,因为无论怎么样论证,人都是很贪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