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葱绿色的、顶部写着“神秘从江”四个字的出租车,在山间公路上疾驰着。司机是一个热情、健谈的贵州三穗人,一直在和我漫无目的地聊天。从事这份工作多年的他,曾经在贵州多个地方跑过车,也拉过无数祖国各地的游客。这次,他将带我前往一个更加神秘、鲜有人知的侗寨——黄岗。
与之前在贵州经历的一些虐人的盘山公路相比,从江县城到黄岗侗寨的这一段行程,路况竟出人意料的好。沿途也经过了许多知名侗寨,比如高增、芭扒和因为“侗族大歌”而举世闻名的小黄。而黄岗侗寨,就躲藏在小黄之后只有5公里的深山之中。你可别小看了这区区5公里,它让无数背包客和旅行者在游览小黄之后戛然而止,原路返回。很少有人知道再往前走5公里,还有一座美丽动人、不为人知的世外桃源。
有意思的是,按行政区域划分,小黄属于从江县管辖。而5公里之外的黄岗,便划归了黎平县管辖。因此从地缘上看,黄岗隶属于黎平县双江乡。
据说来黄岗的人中,多为欧洲游客(尤其法国)和历史人文科学研究者,散客屈指可数。这是一个相当有趣的现象,就像云南沙溪等一些古村落,也是以法国游客居多。究其原因,享誉中外的“侗族大歌”应该要占据头功。“侗族大歌”的唱响,让小黄侗寨成了不少法国人慕名来朝圣的地方。这也让5公里之外的黄岗,开始被世人发现。
司机告诉我,如果是1年前,从小黄到黄岗的这段路,还是泥泞不堪的土路。如果撞上下雨,整个路面就会形如发霉的蛋糕,每一步都是陷阱。而那时,很多司机是不愿意跑这段山路的。“给再多钱也不跑。”他笑着说。我必须庆幸此刻的幸运,选择了一个恰到好处的时机。不然的话,也许黄岗侗寨仍将只存在于我脑海的想象中。
那么把想象构筑于现实的第一幅画面,让我惊诧于黄岗竟然也拥有五座鼓楼,形成一个巨大的鼓楼群!这与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肇兴鼓楼群数目竟然是完全相同的!这让我感到不可思议的同时,又变得无比贪婪起来。我赶紧爬上村寨后面的一座小山头,疯狂地用相机的快门发泄心中的惊喜。如果说肇兴的人丁兴旺,足以支撑五个大家族拥有五座鼓楼的话,那么对只有300多户、1600余人的黄岗侗寨来说,这五座遥相呼应的鼓楼,毫无疑问地让这座贫穷、原始的村寨变得更加超现实起来。
于是,有些欣慰的自己,开始以鼓楼为中心,四处寻找属于这里的独特景致。这是多么美妙的一天,阳光分外明亮,蔚蓝色的天际之下,青葱的群山毫无声息地坐落两旁,留出一条狭长的走廊,任这座村寨在此生根发芽、长流不息。这里的人民勤劳淳朴,面对为数不多的外乡人,他们显得既好奇,又热情大方。甚至我不必主动以笑脸示人,便会率先收获对方那善意的微笑礼遇,这倒让我显得有些不好意思。山坡上的一间侗寨门口,一位老妇正在悠然自得地晒太阳,看到我在拍照,便对我说了一番话,可惜我实在听不懂他们的语言,便笑着和她用手语交流起来。后来我终于明白,原来老人要传达的意思是,如果你要拍照,可以爬到她家楼上去,那里的角度更好。好一位善解人意、乐于助人的老奶奶!她的这一番小小举动,不经意间打动了我。再三谢过之后,我来到她家楼上类似观景台的一个地方,发现确实景色无限好!那么除了用手里的相机记录下这美好瞬间,我还能做什么呢?
水塘边上,一位裹着包头布的老妇在洗菜。看到我走过来,朝我咧开嘴微笑,露出残缺不全的牙齿,却显得分外慈祥。鼓楼下面,一个小男孩面对我的镜头,既羞涩又认真地憨笑。临别之际,还朝我挥手道再见。在一辆电动三轮车上,一个大脑袋的胖男孩,朝我挥手并且哈哈大笑,而我举起相机给他拍照时,他却接二连三地做鬼脸,十足的一个淘气包。
在黄岗侗寨,最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寨中老人那特殊的头巾与包头布了。尤其是老妇人头上那别致的包头布,用蛋浆布缝制而成,大多为绿色,酷似鱼嘴。据说这种鱼嘴形状的包头布,与黄岗人800多年来的传统息息相关,蕴含着原始古朴的价值观以及崛起的生命意识等。黄岗人是特别喜欢鱼的,认为鱼寓意着吉祥和丰收。
黄岗的头巾和包头布,在众多侗族村寨之中,独树一帜,绝无仅有。因此,它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也屡有历史人文学者来此考察。这种女性用的包头布非常实用:春夏可以遮阳,秋冬可以保暖。在干农活的时候,特别是肩扛重物的时候,它还可以保护头颈,防止被异物刮伤。
就像我们在户外运动时所使用的那种多功能头套一样,这种包头布除了包裹头部外,还能起到多方面的作用。比如可以围在腰上,形成类似围裙的用途。还可以系在腰上,防止劳作之时突然“走光”。最神奇的是还可以用来背孩子。包头布比较结实耐用,把一个2岁以下的孩子包起来背在身后,绝对不在话下。
与游客热络的小黄侗寨相比,只有区区五公里远的黄岗侗寨,显得门庭冷落。毫无疑问,在早已“走向世界”的小黄面前,黄岗侗寨仍旧沿袭传统的农耕经济,发展滞后,贫困不堪。这里的年轻人,也更热衷于去外地的大城市打工,他们脱掉自己传统的民族服饰,离乡背井,再把大城市里学到的新鲜事物带回寨中。在更多的时候,黄岗侗寨的常态,是一个老人与小孩居多的留守村寨。这里的旅游业完全未经开发,整个村寨除了几家小卖铺外,没有客栈和饭馆。要想在此过夜,必须经村长出面才能解决住宿问题。在寨中闲逛的时候,甚至听到一片“包子、馒头”的叫卖声,一个骑着摩托车的大叔,在村子中四处游走,贩售着刚出炉的包子和馒头。不得不感慨,这种“走穴式”的包子店,在我的人生之中,还是头一回遇见。
而如果撇去物质上的困扰,完全以一个外乡人理想化的眼光来看,这里就像一个与世隔绝的“乌托邦”:袅袅的炊烟,宁静的鼓楼,悠然的牲口,水中的粮仓,肩挑重物的男人,染布晒布的女人,收取谷物的老妇,唱起大歌的孩子,奔腾年代的马车,竞相出现在村寨中心,一片熙熙攘攘,一派歌舞升平。这是一个遗世而独立的世外桃源,一个花花世界之外的幻境。我在这里,看到了农耕时代的繁华兴旺,却完全看不到现代文明的纷乱与复杂。我迷失在中心广场上宛如西部片一样的场景中,却在如星际飞船发射塔的鼓楼边感到丧失时间后更深的失落。我甚至无法用言语来描述自己眼前所看到、所能感知的一切。我只能任自己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沉淀下去,如同种子对泥土的思念那般,遁入其中。或者,用尽残存的气力,爬上那辆葱绿色的出租车,仓皇逃窜,重新来到那现实世界的入口。
交通
目前从江县城到黄岗尚未开通班车,只能包车前往,一般淡季时100元左右就能搞定。
住宿
黄岗目前尚没有客栈,只能住农家。建议住从江县城。
特色节日
每年6月的“喊天节”(求雨节),农历大年初三的“抬官节”等。